山村养殖户的悠闲生活-第9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天晚上九点,赵士海的老婆见红之后,赵士海跟自己大哥打了个招呼,便急急忙忙得用他的三轮车拉着她来到了医院里面。然后紧跟着,赵士海的大嫂和母亲也在当天晚上租了一辆面包车赶了过来。
他老婆当天晚上便生下了一个大胖小子,七斤二两,脸膛像极了赵士海。
第二天一大早,接到信儿的赵士玲便赶来了。
因为是顺产,所以差不多三天的功夫,就可以出院了。要是剖腹产的话,最少得在医院里面呆一周的时间。
孩子一出生,接下来便是一套的风俗。孩子一出生,然后第一件事就是确定“望月子”的日子。鲁中地区的“望月子”的风俗,跟许多地方的“吃喜面”是一回事,跟“满月酒”不是一回事。“望月子”的日子不能随便乱定,要看老黄历,这是个技术活儿,各村都有会看的,看个日子在2003年的时候一般是五块钱或者两盒大鸡烟。不过,到2017年的时候,这个行价已经涨到了100块钱。
按照风俗,赵士海的老婆生了孩子,然后第二天就得到自己的丈母娘家报喜去。报喜也是有讲究的,生了男孩和生了女孩拿的东西不一样。生了男孩要拿鸡蛋报喜,生了女孩则要拿白酒。东西的数量上,也有讲究,鸡蛋要拿单数的,白酒要拿双数的。
女婿到了丈母娘家,丈母娘一看拿的东西,也不用问,就知道生的是什么了。原先的风俗是女婿来报喜,丈人家还要找上四个陪客吃顿酒席。
当然了,这些都是老风俗,现在的风俗都是一切从简,生了孩子之后,大家都忙,然后基本上就是打个电话报个信就算了。
当然了,也有讲究的,非得按照老传统来办。
赵士海的丈母娘是桃城的,距离钢城县有二百多里远,要去一趟可不怎么容易,再说人家那边有没有这个报喜的风俗也不好说,所以赵士海是不可能跑这么远去报喜的了。
不用赵士海报喜,然后他老婆马翠翠就给娘家打去了电话。
赵士海一年虽然说不干什么正经营生,但是赚钱不少,两口子的消费观念也都比较靠前,两个人一人一部手机。
对于新鲜事物,年轻态的人总是比年老的人接受得要快。2003年那会儿,手机在大学生里面的受热爱程度要远高于其他人群。
赵士玲脸上的笑容比赵士海的脸上少不了多少,那种由衷得高兴,让别人看到也会感觉得到。
赵士玲的母亲坐在一旁笑眯眯得看着放在婴儿车里面的小宝宝,幸福洋溢在脸上。
这赵士海,年轻那会儿也是个惹事的主儿,没本事上天,要是有本事上天的话他也非得把天捅个窟窿。然后从十八九岁开始家里,尤其是赵士玲就忙活着给他介绍媳妇。但是一直到赵士海快三十了,方才从桃城市弄过来一个媳妇,而且他媳妇人漂亮,个头也高,年龄比赵士海小了八岁还多。
赵士玲常说马翠翠是被赵士海拐骗过来的,不过自打结婚之后,原先无法无天的赵士海收敛了许多,没想到现在竟然在自己外甥开的养殖场里面老老实实得干了下来。
当然了,一天一百的工资,傻子才不干呢。
一下子当了父亲,赵士海感觉到幸福的同时,也感觉到了压力。当了父亲了,以后可就更得好好干活了。等儿子长大了,还得给儿子盖屋找媳妇呢。
鲁中市这边的风俗,生了儿女,虽然说婚姻大事的决定权在儿女,但是这个钱你必须得出。儿子的定亲结婚的钱,女儿的陪嫁,这些都得当父母的掏腰包。
马翠翠因为是晚上着急来生产的,所以当时没有安排出病床来,只能被安排在了大厅里面,然后赵士海就一个劲得到护士站询问。到第二天下午的时候,赵士海打听到说是一个单间病房里面病人出院了,问赵士海愿不愿意搬进去。
单间的价格,在2003年的时候,一天是60块钱。后来到2016年的时候就涨到360块钱了。
2003年的时候鲁中市建筑工人一天的工钱大约是20,2016年的时候建筑工人一天的工资大约是120,其实要按照这个比例算的话,这几年的时间鲁钢医院妇产科里面单间的价格上涨还算对得起良心。
赵士海因为得了个儿子高兴,便立马签了字,把老婆儿子都搬到了单间病房里面。
单间病房好处很多,有一个陪护床,还有一个可以拉开当床的折叠椅子,另外还有单独的厕所,阳台也是独立的,晾晒尿布也比较方便。
一天六十块钱,赵士海觉得挺值得。
这样,晚上的时候,赵士玲、赵士海还有他们的母亲三个人轮着睡觉,留下一个负责值班看着孩子点。2003年,这年头计划生育已经非常严了,到处都有刚出生的小孩被偷走的情况出现,大家都不敢掉以轻心。
刚出生的小宝宝的奶奶,也就是王少东的姥姥,虽然说拉扯大了三个儿子一个女儿,但是在照顾小孙孙这件事上,显然就没有赵士玲来的胆大心细。甚至于说老人家连抱都不敢抱,许多时候老太太的举动也让马翠翠多有不满。
好在,再有两天的时间,马翠翠母子两个就可以出院回家了。
第0198章 水库开始蓄水了()
自从王少东的母亲去给王少东的小妗子伺候月子去了,然后王少东的家里就遭了秧。
王富民是个平时很少干家务的男人,并不是说他大男子主义,而是因为他干的家务,赵士玲总是看不惯,不是桌子擦得不够干净,就是地扫得不够彻底。弄到最后,王富民也不乐意干了,赵士玲也懒得生气了,所以渐渐地家里的家务就都成了赵士玲的差事。
现在赵士玲有事,三两天得回不来,然后王富民家这个地也没有人扫了,碗也没有人刷了。王少东回家去了一趟,看着三天前还干干净净得家直摇头。
“爸,咱们是不是得请个家政来给咱们打扫打扫卫生呢?”
王富民愣了一下:“家政是干什么的?”
王少东意识到,在2003年提家政,大多数老百姓还都不明白是干什么的,更别说山村里的老百姓了。
“就是给别人打扫卫生的。”
“还有干这样的活的?”王富民很惊讶。
不过,王少东也不确定,这个时候,钢城县范围里面有没有家政服务公司,恐怕没有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大城市里面有吧,咱们这里应该没有。爸,我看你啊,等会让俺玉龙婶子和玉江婶子过来把咱们家打扫打扫吧,要是再不打扫,可就真进不来人了。”
王富民回头看了一眼房间里面,不好意思得挠了挠头。这时候,他才感慨得觉得,自己的老婆是真的好。
王少东从家里面拿了一卷钢尺揣在兜里面,便走了。
最近三天下了两天的雨,王少东估算着这两场雨的降雨量得有个一百毫米了。
吴家峪子水库,拦蓄的上游山体面积比较广大,大约得有个四五千亩地。这三天的雨水很大,来不及浸入土壤里面,应该就会流淌掉的。王少东想要到吴家峪子水库看看,这三天水库总共蓄积了多少水了。
吴家峪子水库,满蓄水状态的时候,水面面积可达到三百亩,最深处水深七米以上,平均水深在四米左右。整个吴家峪子水库的总蓄水量可以达到八十万方,能满足三千五百亩良田灌溉需要。
实际上吴家峪子水库下游只有一千亩地,王家的水库完全可以满足灌溉需要。
而且,王家水库上游有多个泉眼,有些泉眼甚至是一年四季不断流的泉眼,从夏季六月雨季开始,泉水流进水库里面,甚至于能够抵消太阳从水库里面蒸发的量。大多数泉眼一直到冬天都不会断流,然后冬天一来,蒸发量减少,水库里面就更不用担心水位会下降了。开春之后,水库放水灌溉,同时种藕,捕鱼等等。
当然了,这些都是王少东的远景规划,至于说现在,王少东最关心的是水库什么时候能蓄满水。
从家里出来,往南走不远,便看到两端黑漆漆的橡胶坝,横拦在吴家峪子出口的最窄处。
整个吴家峪子现在也被王少东用铁丝网围了起来,白色的铁丝网就像站岗的哨兵,保护着樱桃园和水库。
王少东种的这上万棵樱桃树成活率还不错,百分之九十的樱桃树苗都成活了,到明年的时候,就能收获第一批大樱桃了。
这年头,这个大樱桃价格非常贵,都是20块钱左右一斤,完全不是穷人能够吃得起的。而且这东西还非常稀缺,整个鲁中市在2003年的时候种植大樱桃的地方不超过二十亩地,然后产量也很稀少。
王少东倒是知道,钢城县黄庄乡北台子村后来成了鲁中市最大的大樱桃生产基地,每年还会举办什么樱桃采摘节。但是,北台子村的大樱桃要到2007年的时候才会形成规模,而即便是形成了规模,跟王少东的樱桃园也是没法比的。
下一步鲁中市的樱桃生产基地,一定就是王少东的了。
吴家峪子水库拦河坝的东边头上有两间屋,屋里面有电控室,是控制橡胶坝的。现在为了保证安全,不让调皮的熊孩子到里面捣乱,然后王少东安排吴老二他们每天晚上在电控室旁边的值班室里睡觉看家。电控室的门关着,而值班室的门则始终开着,里面还要保证一直有人看着。
山上本来有苏玉龙、刘玉江和吴老二等六个人,不过现在苏玉龙和刘玉江被王少东打发到松柏山那边盖厕所去了,然后吴家峪子山上这边就只剩下吴老二他们四个老头了。
山上这四个老头,年龄最小的也到六十岁了,王少东给他们每天二十块钱的工资也有照顾的成分。
把这几个老头照顾好了,然后他们的子女、孙辈、侄子辈的见到他们王家人,可就都毕恭毕敬得了。
王少东来到了值班室里面,看到吴老二正一边唱着二黄,一边听着收音机。值班室里面堆着大量的塑料水管,这些都是用来给樱桃树苗浇水的。现在是雨季,不用浇水,所以吴老二他们便轻快了。
“二爷爷,唱上了?”王少东笑着问道。
吴老二一看自己东家来了,忙关掉收音机,从床上坐了起来。
“东子来了?”
“嗯,过来看看咱们的水库蓄了多少水了。”
“这两场大雨,蓄了不少呢。”
一边说着,吴老二披着衣服,跟着王少东来到了外面。
偌大的水库,就像一个碗,现在那碗已经有三分之一的水了。
王少东粗略地算了下,水库上游的山体面积大约是三千五百亩,然后这两场雨的总降水量大约是100毫米,也就是说,有可能流进吴家峪子水库里面的降水,这两天总共是大约23万方水。然后王少东粗略地算了下,现在水库里面的水大约得有10万方了。这么一算,今年夏天他们家的水库应该就能蓄满水了。
王少东抬头看了一眼山顶上的扬水站,然后笑着对吴老二说道:“二爷爷,以后咱们往扬水站上面抽水,就直接从水库里面抽就行了。”
樱桃园这边要想浇水,需要先把水抽到扬水站里面,然后再用水管子接下来。这扬水站能蓄一百多方水,蓄满了之后,就能将整个樱桃园都浇一遍水了。
吴老二笑着说:“以后就省事了。”
王少东抬头看天,多云,他真希望赶紧来几场暴雨,把自己的水库给蓄满水。
第0199章 拥有爱情不等于拥有幸福()
王少东正在吴家峪子山上看水库里面蓄水的情况,然后忽然收到父亲打来的电话。
“怎么了爸?”
“你娘回来了,让你赶紧回家来。”
王少东答应了一声,便赶忙回家去了。
自己的母亲回家了,意味着自己的小妗子应该也出院了。毕竟,顺产的恢复起来要比剖腹产的快多了。
吴家峪子山距离自家新建的小别墅有二里路远,山上的路不好走,是一条只允许单人通行的小路。雨天路滑,很容易摔跤。有时候走到比较陡的地方,需要拽着路边的野草,才不会摔倒。
王少东回到家里的时候,距离父亲给自己打电话已经过去了快一个小时了。
母亲回来了,家里恢复了往常的井然有序干干净净的状态。赵士玲和王富民正坐在客厅崭新的沙发上喝茶,沙发前是时髦的大理石茶几,对面是一面电视墙,一台等离子大彩电相当地耀眼。
在桃花岭村口耳相传的议论里面,王富民的新宅子,就跟皇宫一样奢华。
当然了,在见过世面的王少东的眼里,他们家现在的条件,也就和十来年后城市里面普通老百姓的条件差不多。
“娘,俺的小表弟长的像谁?像俺小舅还是小妗子?”
女人对于娘家都有很深的感情,对于自己的亲弟弟以及亲侄子,喜爱的感情要超过对别人。哥哥疼爱妹妹,姐姐疼爱弟弟,这是普遍的现象。
所以,有时候,不管男女,找个比自己大一点的对象,是有好处的。
“跟你小舅小时候一模一样,东子,你小舅说你脑子活路,让你给帮着起个名字。”
王少东心里直摇头,心说:前世自己小外甥的名字就是小舅让自己给取的,然后当时小舅的理由是“东子是大学生,让他给取个名字”。没成想现在自己不是大学生了,小舅还是希望自己给他儿子取名字。
看样子,小舅认的是人,至于说理由啊,随便找一个就是了。
“名字啊,我倒是还真想到一个,不知道俺小妗子能喜欢不。”
王富民和赵士玲忙笑着问道:“叫什么?”
王少东拿了个马扎坐到了父母对面的茶几旁,从茶几下面摸出一个茶碗,然后自顾自得给自己倒了一茶碗茶水,喝了一小口,说道:“叫赵京。”
喝茶是山村老百姓的习惯,一种从皖省北部传来的茶叶,在鲁中市已经流行了一二百年了。
这种茶叶叫老干烘,后来《鲁中晨刊》还曾经为这种茶叶做过一次征文大赛,当时王少东还投过稿,得了个二等奖,发了个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