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耽美辣文电子书 > 首席男医师 >

第42章

首席男医师-第42章

小说: 首席男医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转移了话题,假意奉承孟晶晶道:“老婆,你可真敬业!就像你这种工作精神,我们家想不发财致富都难啊!”

    聪慧的孟晶晶哪里听不出他语气中隐藏的含义,凑过来拧起他的一只耳朵:“告诉我!你这话是在表扬我、赞赏我呢,还是在讽刺、挖苦我?”

    卢梁举双手投降:“哎,老婆,你轻点儿!我错了错了,都怪我语气不够诚恳,我是在真心赞你啊!好吧好吧,只要你开心,别累着,怎么都成!”

    “这还差不多。我跟你说,梁子,就像你喜欢做外科医生一样,我也很喜欢我的职业啊。因为可以跟不同的人打交道,而且大多都是女人,不会有什么麻烦。看到她们用我卖的护肤品满足了她们对美丽的追求梦想,我也有满足感,你信吗?”

    在这之前卢梁从没听孟晶晶说过她对自己职业的心理感受。他一直以为,开这间化妆品店只是她自立的一种现实要求。因为她学历不高,很难找到理想而又稳定的工作。正好他父母又有资助她的资本,所以给她租个门面让她自立是很自然而然的事情了。

    看来一直以来是他自己太想当然了,忽视了自己老婆的心理层面的感受。他动情的把孟晶晶拉到自己的怀里:“我信,老婆,我信!谢谢你跟我说这些。以前我一直觉得这个职业是最适合你的,因为你漂亮,自己就是一个活招牌嘛!但今天我知道了,原来它还是你最喜欢的。我还是那句话,只要你开心,别累着自己,你想怎么做都行!”

    孟晶晶幸福的搂住他的腰:“谢谢老公这么理解我!”

    卢梁心里偷偷汗颜:老婆你都那么理解我了,我要是不理解你,我还算是个男人吗我?

    又到了新的一周,也是卢梁重回外科的第三周,科里的排班表上有了卢梁的夜班。不过他不是第一个,他的夜班是排在周四晚上。

九 生命垂危的病人() 
首席男医师…九生命垂危的病人

    孟晶晶仍旧如往常一样该去店里去店里,该买菜买菜,该做饭做饭,只在下午早一个小时关门回家。而且因为怀孕的关系,她的胃口也大增了,饭量明显比以前大起来。

    卢梁看她吃得好,睡的香,每天的精神头儿也不错,就放下了心,把心思都投在了工作上。

    周四下午,卢梁下了午班回到家,孟晶晶已经去了店里。他先小睡了一觉,四点左右的时候,起床到厨房开始做饭。他先炒了两盘菜,又做了一个西红柿蛋花汤,自己找一只空盘子,每样菜分出来一些,又盛了一碗汤,坐下来匆匆吃掉。剩下的菜他都摆在了微波炉旁边。

    看看时间,已经是四点快五十了。他走到门边准备换鞋去接班,想了一下,却又掏出手机给孟晶晶发了条短信。虽然她答应的很痛快,但说不定人一累就犯懒,指不定从外面随便买点儿什么就解决了呢。再说,怀了孕的女人本来就容易犯懒。提前跟她说一声,这样她回来把菜在微波炉里转一下就可以吃了。

    做完了这一切,卢梁就去医院接晚班了。可等他一到了那里,就发现气氛似乎很紧张。医生办公室里空空的,一个人影儿都没有。而护士们正在其中一个病房不停的进进出出。

    卢梁本来以为自己来得早了,还想着找本书坐下来看看,这段时间工作太忙了,一直都没有时间看会儿书。但一看是这种情景,就急忙在办公室抓了白大褂套在身上向着那间病房跑过去,甚至连外套都没来得及先脱下来。

    等他跑到那儿的时候,才发现这间病房正是第30号病房。他还记得,他来报到的那天,找到“大部队”的时候,就是在这间病房里。

    卢梁心里“咯噔”一下,不会是67床有情况了吧?他来到这个科室的第二天早上查房的时候,就已经知道了67床的病人患的是肝癌,而且已经是晚期。不但证实了卢梁仅凭看了几眼他的形貌就对他做出的患有肝病的判断,而且他患的还是最严重的一种肝病—肝癌晚期。

    卢梁侧身让一名正出门的护士先出来,然后才放轻脚步走进去。果然,如他所料,只见67床周围被他的同事们—一群穿白衣的医护工作人员围了个满满当当。在他们外面,病人家属围了第二层,不过没有堵严实,只围了个半圈,剩下的人都在他们身后站着。

    卢梁看到今天上白班的杨延站在床脚的位置,就悄悄走过去捅了他的后背一下。杨延回过头来看到是他,就把食指放在唇边做了个噤声的手势,同时把身体往外挪了挪。

    借着杨延腾出的空隙来,卢梁看进去,只见67床病人双目紧闭,眼窝深陷,鼻孔处插着管子,颈部也已经被切开,伸出的管子连接在里侧床头处已经安装好的呼吸机上,此时机器正处于工作状态中。

    卢梁的心口处略略收紧了一下,他本能的向候在外圈的那群家属们看去。虽然每个人的脸上都布满了悲戚的表情,但卢梁还是很快就注意到了他们其中的差别。相比较而言,站在后面的那些要比立于最前面的这几个人表情淡然的多。

    卢梁明白,前面的几人无疑就是病人的至亲,而后面那些肯定都是旁枝侧亲了。因为病人已经垂危,他家族里沾亲带故的人都会赶过来,这在如今的社会中是一种习俗。就算他们当中有人以前跟正躺在床上的这位病人有过过节,即使是多少年老死不相往来的关系,到了这一刻,也都会摒弃前嫌,赶过来的。

    卢梁收回思绪,因为他听到了一声压抑的哭泣。他循声拿眼睛向发声处搜寻过去,只见一个年轻的女孩子正依偎在一位五十上下的女人身上,正用手帕紧紧的抵在嘴巴上,早已是泪流成河,哭花了一张漂亮的脸蛋。

    “漂亮”?对,这是卢梁看到她以后留下的第一个印象。卢梁双手合在一起互相拧了一下:卢梁,你怎么回事儿?!这个时候,你怎么还能注意到漂不漂亮的事情呢?简直是冷血动物!道德素质太低下了!

    其实,从医多年的人都有个体会,刚参加工作的时候,见到生老病死的时候会感觉特别受不了。几乎是每见到一个病人死亡,自己的心里就会经过一次炼狱般的痛苦和难受的过程。感情丰富点儿的,心情好几天都缓不过劲儿来。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被他们目送着走到生命尽头的病人越来越多,这种场景对他们构成的刺激性就会越来越弱。直到有一天,再看到有病人死去,已经在他们的心里激不起任何哪怕一丁点儿的浪花。

    相信一个有了十年以上工龄的临床医生,见到病人去世,就如同见到一个刚蹒跚学路的小孩子摔了一跤一样稀松平常了。虽然也会忍不住惊呼一声,但心里却再滋生不出任何其他的感觉了。因为小孩子学走路都是避免不了要摔跤的,这是一个自然过程,实在是没有什么可值得惊讶和难过的。

    这种情形的出现,绝不是因为医生们的道德素质变得低下了,恶劣了,而实在是一个艰难的蜕变过程。是在一次一次的刺激源到来时,把心一点儿一点儿的磨钝了,再也不容易有东西进到里面去了。

    这个过程很像心理学上针对惧怕某种东西或是某种情境和场面的治疗方法。这种治疗方法的专业术语叫做系统脱敏法。就是心里患者越惧怕哪样东西,就越让他接触这样东西。而且在身体许可的情况下,让他频繁的接触。

    开始的时候,患者会有强烈的反应,但随着次数的增多,他就会渐渐变得不再那么害怕这个东西了。直到最后,他变得彻底淡然,视它为无物,再也受不到丝毫影响,那他的“恐惧症”就彻底治愈了。对,这种心理疾患被称为“恐惧症”。如,社交恐惧症,花圈恐惧症等等。

十 病人的女儿() 
首席男医师…十病人的女儿

    其实,说起来卢梁是一个心肠很软的人。从毕业到现在,他在医院里已经工作了五年多了。当然,刨去在办公室上班的那两个月,剩下的时间他都是在临床科室里度过的。

    不论是哪一个临床科室,都会有人因为各种各样的病痛和原因去世。当然,每个科室之间还是有不小的差异的。论起住院病人的死亡率,整个医院里面,位居第一名的自然就是肿瘤科了。各种各样的肿瘤患者,有几个能抵得过命运的宣判?

    再往下数就是那些老年人高发的病种,如心血管病,脑血管病,呼吸道疾病等等。大概最不用时常面对死亡的应该当属产科了。这是一个接待新生命到来的地方。再说,这些年来随着剖腹产术的兴起和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因为生孩子而丢掉性命的女人已经很少很少了。

    卢梁在去内科以前,干的是神经外科,后来调到内科,干的就是心血管内科。这两个科,病人的死亡率都是不低的。所以,那几年里,形形色色的死亡他是见得很不少了。不过,卢梁一直很自律。他时常提醒自己,每次面对死亡的时候,一定要让自己站在病人家属,尤其是病人至亲的心理角度去表现出最大限度的同情和抚慰。

    在很多时候,态度是相当重要的。亲人死亡,对他的家人来说,心理上承受了巨大的痛苦。这时,如果医护人员一句话不注意,说错了,就可能招致他们的敌对心理。所以,不管这时候你的心里是不是感同身受,抑或是漠然视之,你都要表达出你的同情之情,绝不能刺激到他们本就难过的心,也是为了不给自己制造麻烦。

    卢梁记得前一年医院里曾经请过首都的一位教授来讲课。讲课的内容是卫生职业精神,里面有提到一个例子。这个例子是真实的,是南方某市的一家医院里,有一名值夜班的护士,在深夜两点多发布了一条微博。微博内容大概是:凌晨两点xx分,某床病人死亡,今晚终于可以睡个好觉了,明天可以出门游了。

    这条吐露她心声的微信在天亮以前就被友传遍络。这名护士一觉醒来,不但“出门游”的计划成泡影,连工作也在一夜之间,不,是半夜之间丢掉。

    卢梁当时听了这个事例,心里对这位不识时务的护士除了鄙视之外,其实还有一丝丝的同情。其实,她写的那条微博也是部分医务人员的心声,但她错在不该把它公开写出来让所有人看到。她这样做了,就证明她个人的良心和素质真的有待提高,真的应该要好好地、好好地自我反省一次。

    选择了这个职业,你就得对病人,对病人的亲属有最起码的爱心。退一万步说,就算你没有足够的爱心,那也绝对不能拿别人的生死当做这样轻松的谈笑资料啊。你想乐没人拦着你,但也请你在心里偷着乐好吧?没必要这么张扬吧?

    突然,“滴滴”两声把卢梁的思绪拉了回来。原来是病人床头另一侧的监护器上发出的警报声。卢梁看向监护器的屏幕,只见上面标志血压的一组数据正在跳动着,并且已经变成了红色。那组正在跳动的数值是55|70,已然是休克血压。

    人群里一阵骚动。工作人员连忙查看病人的情况。家属群里传出一声清亮却凄惨的呼叫:“爸爸!”和另一声苍老嘶哑的女声:“老岳!”

    卢梁看过去,正是刚才那位女孩和那位年老的妇女。原来她们是病人的妻子和女儿啊。可是,卢梁心里很纳闷,因为他们早上查房的时候,他从来没见过这个女孩子啊。他的妻子他倒是还有点儿印象,应该是轮流陪床的家人中的一个。不过一想也没有什么奇怪的,他们上班的时候,女孩子肯定也要上班的吧?那自然就不能在那个时间见到她了。

    这时杨勇军从里面挤出来,刚才他一直在查看病人。他挤出人群后,对那对母女招招手,说道:“你们来一下!”

    母女俩揩着眼泪跟出去了。身旁的杨延也突然抽出身来,向门口走去。空出了地方,卢梁就向前挪了挪,靠近了床边。可他很快发现,另外两名年轻医生也抽身出去了。原本满满当当的病床周围一下子空出来了,只剩下冯副主任、卢梁和几名护士守在这儿观察着病人。

    没过两分钟,刚刚出去的一群人又陆续回来了。那对母女最先进来,仍旧是泪流满面。杨主任随后,然后是那几个年轻的家伙。

    待杨延走到卢梁身旁的时候,卢梁拿眼神询问他刚刚出去干么了。杨延不自然的看了那对母女,不,准确的说,是那个女孩子一眼,然后摸摸自己的鼻子,低下了头。卢梁莫名其妙,但当着众人的面,也不能问什么,只好保持沉默。

    杨勇军看看众人说:“大家就不用围在这儿了,留下小张和小宋两人在这儿看着,剩下的都先出去吧。让人家的家人聚聚。”

    杨勇军所说的小张和小宋是两名护士,她们俩点点头。其他的护士和医生们都默默的鱼贯而出了。

    回到办公室,杨勇军看了看他们几个,说:“我刚才征求了病人家属的意见,她们说不打算再进行抢救了。既然这样,已经下班了,你们几个就回家吧。不过晚上都别关手机,有特殊情况还会叫你们。对了,今天谁值夜班?怎么还没来?”

    卢梁赶紧站出来说:“主任,是我!我的夜班。”

    杨勇军愣了一下:“哦,是小卢的夜班啊。咦,你下午没回去吗?吃饭没有?”

    “哦,我吃过了。我早来了一会儿,看到那边有情况,就过去了。”卢梁有点儿小感动。

    “嗯,那就这样吧。我先回去吃饭,有事你给我打电话。今天第一次夜班,就碰上这个情况。待会儿你多盯着点儿。”其他人换了衣服陆陆续续的走了。杨勇军也脱下白大褂准备离开。

十一 守护病人() 
首席男医师…十一守护病人

    临走杨勇军又简单介绍了一下67床的情况。他说:“这个病人已经是咱们科里的老病号了。从半年前查出得了这个病以后,几乎每个月都得来住一次院,一住就是十天半月。也就是说,他有一半的时间都是在咱们科里度过的。以前还能多少吃一点儿,这次已经有一周没有吃下任何东西了。这次看样子是捱不过去了。”

    卢梁点点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