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耽美辣文电子书 > 盛世巨星 >

第50章

盛世巨星-第50章

小说: 盛世巨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啊?”叶诚没想到第一天见面,杨威硕就给他接了这么个单子,他只好点头说,“我试试看。”

    杨威硕说道:“以目前娱乐圈的大环境来看,纯做歌手是不能成为大明星的。所以在未来的半年内,我会着手你们的转型,暂时先往综艺和电视明星的方向发展。相关的能力必须提升,我已经帮你们在上戏表演班报了旁听课程,你们有空就去学习锻炼一下演技。”

    叶诚忍不住打断他说:“杨哥,我平时住在京城,这边上课不方便。”

    “那就搬到上。海来!”杨威硕不容置疑地说。

    叶诚的嘴角不由抽了抽,这经纪人也太强势了,做决定时根本就不跟你商量。

    不过接下来杨威硕的一句话,让叶诚对他的认同感增加不少,只听他说道:“叶诚你现在是创作型歌手,而且被捧为华语新音乐的探索者,一定要走高端路线。不上档次的商演我全给你推了,广告也不宜过多,这对你的长远发展不利。”

    经纪人的收入,是跟手下艺人挂钩的,叶诚接商演和广告赚得越多,杨威硕的收入也就越高。现在杨威硕主动减少叶诚的商演,说明他是真的在为叶诚的长远考虑,并不只想急功近利地赚快钱。

    “对了,鲨鱼tv那边,我会帮你接洽,”杨威硕说道,“你以后做网络直播,一个月最多三次,每次不能超过3个小时。”

    叶诚对此有不同意见:“杨哥,我觉得做人要有信用,既然和鲨鱼tv签了长约,就最好不要违背合同。而且做直播也是接地气的表现,能拉近和粉丝间的距离。”

    “所以我才答应让你一个月做三次直播,他们200多万年薪签你,已经是占了大便宜了,”杨威硕挥舞着右手,一锤定音道,“这事就这么定了!”

    叶诚和戴云云相视苦笑,摊上这么个经纪人,也不知道是好事还是坏事。

    杨威硕说:“现在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小叶的唱片。销量破万的时候一定要大肆宣传,你音乐才华惊人,捧得再高也不怕摔着。听说小叶你有自己的个人工作室,待会儿把那边宣发人员的电话给我,我亲自指挥他操作!”

085【唱片热卖】() 
叶诚不知道杨威硕是怎么跟鲨鱼tv谈的,反正双方重签了一份合约。

    叶诚的年薪增加到500万,并且每月最低直播时间减少至10个小时。而鲨鱼tv则获得叶诚的部分肖像使用权,平台做宣传的时候可以使用叶诚的照片,并且叶诚每年至少参加两次鲨鱼tv举办的活动。

    鲨鱼tv是真的赚大了,相当于500万请了个形象代言人,而且还搭了100多个小时的直播时间、以及两次不定期的平台活动。

    在新的一周,鲨鱼tv首页顶端就挂了条横幅大广告:热烈祝贺鲨鱼tv超人气主播叶诚唱片首周销量破万!

    除此之外,鲨鱼tv还在其他网站大肆宣传,内容无非是叶诚如何励志,从一个网路小主播成长为当红歌手。表面上是在为叶诚做正面宣传,其真正目的却是宣传自身,以吸引更多的鲨鱼tv用户。

    不止是鲨鱼tv,各大网站都在报道叶诚新唱片热卖的新闻,统一口径是“首周销量破万”虽然真实情况只有9000多。

    很多网友不了解情况,嘲笑叶诚卖一万张唱片也要庆祝。但圈内人士却极为震惊,因为他们知道想达到这个数据有多难,已经没人再敢小看叶诚这位新出道的选秀歌手了。

    实打实的唱片销量摆在那里呢!

    跟叶诚有过合作的明星纷纷发微。博庆贺:

    刘焕:“祝贺唱片大卖!”

    陈慧文:“好样的。”

    杨宗宁:“太厉害了,期待下次合作。”

    陈庆:“《青花瓷》和《稻香》超赞。”

    戴云云:“恭喜叶子哥。”

    李明毅:“独爱《追梦赤子心》和《海阔天空》。”

    魏原:“小叶很厉害。”

    肖建民:“小兄弟,干得漂亮。”

    杭天浩:“音乐才子。”

    张慧玲:“金子终于发光了,赞一个!”

    就连另一位天后邢丽娜,也凑热闹发了条微。博:“完了完了,今天早上单曲循环《青花瓷》,越听越喜欢。”

    反倒是高园园同学极为淡定,每天发微。博都在秀厨艺,虽然有些菜光看品相就让人没胃口……

    某酒吧里,驻唱歌手抱着吉他说:“下面为大家带来一首《海阔天空》。”

    某ktv包间,麦霸抢过麦克风说:“这首《青花瓷》是我的,谁都别抢!”

    某直播间,美女主播对观众说:“今天翻唱叶子大神的《烟花易冷》。”

    某教室,学生在班级活动上说:“我不会表演其他节目,就唱首叶诚的《稻香》吧。”

    某婚恋节目,男嘉宾在表演才艺时说:“我唱歌还不错,送给24位女嘉宾一首《当你老了》。”

    某广播台,电台dj用带有磁性的男低音说:“下面是一位叫娜娜的朋友,点给朋友小猪的歌曲《追梦赤子心》,希望小猪同学不要气馁,勇敢地站起来面对未来。”

    某……

    在短短的几天时间内,叶诚的歌不仅风靡网络,每首都有数十上百万的播放量,而且还走进了现实中的各个角落。

    特别是那首《爱之初体验》,好多工厂在休息时间都会在广播里放,一听到这首歌就知道该下班了,被无数打工仔、打工妹戏称为厂歌。

    2014年10月,堪称叶诚的奇迹之月,一张唱片收获了无数的歌迷。仅仅半个月时间,叶诚的微。博关注人数就突破300万,并且还在不断地急速增长当中。

    专辑上市第二周,叶诚的淘金网店被升级为官方专卖店。经过公司和工作室的大力宣传,唱片单周销量不降反升,第二周赫然卖出13000多张,累积销量接近二万四。

    当然,这个成绩跟fkboys比起来还有差距。去年底fkboys出新专辑时,首批2万张唱片在两分钟内就被粉丝抢光,惊得多少圈内人目瞪口呆。

    fkboys的歌虽然被批口水、抄袭,但人家的粉丝给力啊,三个小男孩儿发套写真就能赚好几百万,你怎么跟他们比?

    叶诚专辑的优势在于后劲强,fkboys的唱片虽然两分钟就卖完2万张,但磨蹭了三个月销量才勉强破5万,再卖就卖不动了,基本上是一锤子买卖。而叶诚呢,首周销量近万张,第二周涨到13000多张,那销量曲线非常之漂亮。

    当叶诚新专辑的第二周销售成绩出来,简直就如同在乐坛引爆了一颗核弹。

    fkboys的唱片就算卖20万张,除了他们的粉丝之外,其他人也不会当回事,最多感叹一下粉丝钱好赚。因为那张唱片没有任何亮点,就是主打青春牌卖可爱,忽悠着一堆中小学生和大龄剩女掏荷包。

    可叶诚不同,他的首张专辑含金量极高,甚至其中国风歌曲隐隐有潮流趋势。

    前金牌音乐制作人、著名乐评人王晓磊,称叶诚这张《追梦赤子心》是“内地乐坛奇迹”、“开中国风歌曲之先河”。

    《追梦赤子心》的唱片制作人陈太玄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敢预言,叶诚是未来十年华语乐坛的标致性人物,这张《追梦赤子心》足以开创新的音乐潮流。”

    最高兴的莫过于叶诚的老粉丝们,他们是看着叶诚一步步红起来的,“三千越甲”已经成了他们荣誉的自称。如今叶诚的相关贴吧已经有十多个,分别有“叶诚吧”、“一叶知秋吧”、“叶子大神吧”、“三千越甲吧”、“青花瓷吧”、“稻香吧”等等。

    其中“一叶知秋吧”和“叶诚吧”最为火爆,前者有好几个帖子是叶诚亲自发的,而后者则是工作室创建的专属粉丝吧,两个贴吧的会员数都已经达到70万以上。

    叶诚的每一条最新动态,都会在吧里贴出来,当《追梦赤子心》销量破3万时,吧里的气氛热闹到了极点。

    “饲养员这回要爆炸了。”

    “何止爆炸,简直就是要上天了。”

    “你们说,饲养员能不能上春晚?”

    “好多年没看春晚了,叶子要是上春晚的话,我今年肯定去看。”

    “饲养员到底是什么梗啊,怎么总听到有人这么喊叶子。”

    “哈哈,那是咱们三千越甲的专属称呼。”

    “晕死了,我到现在都没闹明白,为毛叶子的粉丝叫三千越甲。”

    “不知道的新同学,请去看置顶科普贴。”

    “三千越甲可吞吴,这可是当年叶子亲自喊出的口号。”

    “当年……明明是今年5月份好吧。”

    “嘿嘿,说当年多有历史厚重感。”

    “我擦,刚去科普贴看了下,叶子大神居然真做过直播。”

    “现在也在做啊,每个月都会播几次。”

    “惊爆大新闻,大家快去看《钱塘晚报》的新闻,这是链接。”

    “什么情况?”

    “饲养员的家庭变故曝光了,叶爸现在还关在监狱里!”

    “不会吧,我去看看。”

    “同去同去。”

    “……”

086【正面报道】() 
李飞是个普通的大四学生,读的新闻专业。大三放暑假的时候,他就通过自荐得到了《钱塘晚报》的实习机会,一直到开学还留在报社。

    跟着个老记者跑来跑去,李飞这两个月也写了几十篇新闻稿,不过都是些鸡毛蒜皮的文章,并没有引起任何的关注。想要毕业后留在报社任职,李飞必须得有所作为才行,他每天想的就是如何搞一个大新闻。

    某天早上,李飞看到叶诚唱片销量破万的新闻,突然灵光一闪:叶诚也是浙省人,我为什么不去他老家采访一下?

    叶诚自从上电视成名后,浙省本地的报纸也纷纷报道。不过报道内容全是网上的消息,比如叶诚以前学习很优秀、因家庭变故辍学北漂等等,根本没人跑去实地采访。

    到底叶诚的家里发生了什么变故?这是许多粉丝都关心的一个话题。

    可惜叶诚本人不愿说,于是网络上出现众多版本,有说出车祸的,有说得癌症的,有说投资破产的。甚至有叶诚的高中校友,在网上把真相说出来都没人相信,因为谣言太多了。

    李飞觉得这是个机会,现在叶诚人气高涨,他的文章说不定也能借着东风受到关注。

    做出决定后,李飞就找借口请了个假,坐长途汽车赶往叶诚的老家曲岭市,然后一路打听找到第二中学。

    李飞是没记者证的实习记者,只能伪装成高中生混进学校。在校园里走了一阵,李飞看到几个学生在人工湖边看书,他立即走过去采访:“同学你好,问你们个事。”

    那几个学生抬头望着他,其中一人应道:“什么事啊?”

    李飞说:“我是《钱塘晚报》的记者,请问这里是不是叶诚的母校?”

    “你说叶诚师兄啊。”

    “他当然是我们学校的。”

    “叶学长的妈妈还是我们班的音乐老师。”

    “……”

    一提起叶诚,几个学生就兴奋地说起来。虽然叶诚已经离校好些年,但他的歌在校园里极为流行,母校的很多学弟学妹都是他的粉丝。

    在老师们的嘴里,叶诚也成了励志的榜样,各种添油加醋地把他的故事讲给学生听,学弟学妹们对叶诚的大名可是如雷贯耳。

    “你们知道他当初为什么辍学吗?”在了解一些叶诚的小故事后,李飞终于问出这个问题。

    一个学生说:“他爸贪污,被警察抓了。”

    另一个学生立马反驳:“不是贪污,是挪用公款。”

    “是贪污,叶诚他老爸是大官。”

    “昨天张老师才说的,他老爸是挪用公款被抓,我没记错。”

    “……”

    好吧,别说是网络上,就连叶诚的母校都有不同版本。

    李飞在校园里转悠了半天,陆续采访了十多位老师和学生,后来发现个老太太在操场边散步,他觉得老年人应该更靠谱,立即上前询问。

    果不其然,李飞刚一问出口,那老太太就说:“这事我清楚,袁老师的爱人是国企经理,挺正派的一个年轻人,可惜因为炒股倾家荡产,车子房子都被法院收走了,债主都追到了学校,我当初还借了3000块钱给他们家……”

    事情到这里总算弄清楚了,李飞又跑去那家国企了解情况,然后连夜赶回去写稿。

    李飞写的是一篇大通讯,从叶诚的童年一直讲到他高中。在李飞的笔下,叶诚赫然是个品学兼优、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天才儿童。文章的最后,李飞还声情并茂地讲述叶诚在家里债台高筑后,如何毅然辍学替父还债的整个经过。

    这些从别人口中听来的故事,经过李飞的艺术加工后,显得更加煽情动人,简直让闻着伤心、听者流泪。

    《钱塘晚报》的发行量本来就大,这篇新闻一出来,立即引发社会热议。很多市民从没听过叶诚的歌,但却通过这篇文章记住了他的名字,随即浙省的其他报纸也纷纷转载,记者们开始一窝蜂地往曲岭市二中跑。

    这是主流媒体首次对叶诚进行大规模报道,之前的新闻更多着墨于《中华好歌曲》。刚开始的时候,这些报道还局限于浙。江一省之内,随后一些省外媒体也开始转载,而网络媒体对此事的报道更是铺天盖地这其中有梦想当然公司在推波助澜。

    “少年辍学替父还债,一步步迈向人生巅峰。”

    “在绝境中奋发明星背后的艰辛历程。”

    “当红歌手的追梦赤子之心。”

    “……”

    新闻界有句戏言,叫做“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娱乐圈总是曝出各种负面消息,大家对此都见怪不怪,现在突然来个正能量,反而吸引了无数人的目光。

    甚至人民网都对此发表了评论:“替父还债是为孝,自强不息是为德,叶诚用实际行动阐释了孝与德二字。明星作为公众人物,一言一行都有示范效应,娱乐圈应该多一些像叶诚这样的正能量明星。”

    人民网是《人民日报》创办的新闻网站,它的报道还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