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耽美辣文电子书 > 盛世长安:公主谋天下 >

第95章

盛世长安:公主谋天下-第95章

小说: 盛世长安:公主谋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下碗面好吗?”

    “哦,不……不……不,大婶,我饭量小,我吃饱了,下回再来吃,下回再来吃!”杜六叶连忙直摆手,碗虽然好吃,但她真的吃不下了。她可不是程伯献。

    “没关系,算我们请客!”允儿明朗的笑着,透着欢呼和高兴,也上来帮忙劝道。

    “真的?那再给我来两碗。”程伯献见状,一摸脑袋干笑,递过底朝天的白瓷碗。

    杜六叶:“……”

    “好、好、好——你们坐啊,大婶马上就来。”那箫大婶,双手在衣裙上擦了擦,赶紧又忙碌了起来。不仅帮程伯献下了一大碗面,还格外多加了不少驴肉。把程伯献喜得见牙不见眼。

    经过攀谈,杜六叶才得知,原来,这母女俩都姓箫,允儿父亲去世得早,便一直随母姓。而她口中的奶奶,也只是一名同村,并无血缘关系的孤老。她们母女俩见老人可怜,就一直当做自己的亲人般照看着。

    箫允儿虽然高兴,却仍时时不安地朝外张望。杜六叶明白,她这是担心那胡二带人再来找她们母女的麻烦。

    她想起一件事来,就从怀中取出一枚铜制的腰牌递给允儿,叮嘱她不必害怕。倘若那胡二真的来找她们的麻烦,她只需要拿着这枚腰牌去月芽湾,自然有人会前来搭救她们。

    说起这枚腰牌,还是她晋升杜贤人之后,席风为了方便她进出皇宫特意让内务府,为她订造了几枚。要说这席风,也真是善解人意。杜六叶想着。

    允儿却不知这其中的门道,她只是寒门小户,普通百姓家的女儿。父亲又过世得早,她当然不知道这块腰牌的来历和作用。但她觉得杜六叶是个好人,仗意勇敢,又乐善好施。

    几人在一起,又说了半响话,程伯献见天色实在不早了。怕太子和公主殿下担心,就催着杜六叶回宫了。

    临走前,杜六叶还悄悄地放了一绽银子在案几的碗边,才不动声色地带着程伯献打道回府。

    ※※※

    回到东宫时,屋里静悄悄的。李弘端坐在书案后面写字。而李令月则拿着一个九连环,解得正起劲。连头都不曾抬一下!

    岚烟带着几个婢女,坐在榻下的锦墩上,打着络子。到时守在外面的惜金见她们回来了。心里高兴,正要进去通禀,杜六叶急忙摆摆手。示意她不必作声。

    李弘错眼间已见她蹑手蹑脚地走了进来,杜六叶只得以指闭唇,朝他作了个“嘘”的动作。

    他笑着摇了摇头,心里想着,别看这六叶表面比一般的女孩子要老成些。但其实骨子里依旧是个孩子,就跟他的妹妹一样。

    果然杜六叶轻轻地躲到李令月身后,悄悄地蒙住她的眼睛,嗡声嗡气地问道:“猜猜我是谁?”

    不管在皇宫还是太子府,敢蒙她眼睛的人基本上没有,这游戏还是在玄青观时,跟着杜六叶她们一起学会的。

    李令月起初时还吓了一跳,接着就笑意慢慢上涌。嗔道:“都跑出去一天了,也不知道早点回来。白白叫人担心吧!?”

第274章 不简单() 
杜六叶歉意地坐在她说身边,摸了摸她的脸颊,她觉得回宫之后,李令月脸色又变得粉嘟嘟,鼓鼓地婴儿肥又回来了。她心里有些高兴,笑道:“是是是,我的错,是我对不起。我不过是出门散散心而已。还顺便为你和太子殿下买了许多好吃的呢!你试试!”

    李令月一听有吃的,果然就欢快起来,一蹦三跳的拉着她转起圈圈。“快拿出来……”

    杜六叶回头看了看程伯献,就见他把大包小包还都扛了进来,岚烟她们几个连忙放下手中的缨络,过来帮他们分拣。

    “有……五仁松糕、锦狸果子、蜜汁烧栗、糖醋鱼条……各种各样,每家我都去买了一点。请太子殿下也尝尝……”杜六叶如数家珍,一一摆在案几上。

    李令月则就着小手,已经偷偷地塞了不少在嘴中,“嗯嗯”她不停地点头。赞叹道:“好吃,好吃……”

    要说这孩子是公主,但也真是极其喜爱美食。以前在玄青观,未免清贫些。所以她每每对自己的做的美食垂涎不已,还尚可理解。一来,杜六叶觉得自己动手出来的佳肴,自己都不想放过。二来,她正在长身体的时候,食物自然消耗过快。

    但自从回宫以后,她也是左右奔波。她住在皇后娘娘的集仙殿,膳食如何,杜六叶也不得而知。想来皇宫繁文缛节良多,规矩制重,只怕也不得虽心所欲。

    在太子府,有李弘纵着她。这兄妹俩互相帮衬着,也俱是极为放松。

    拗不过李令月,太子也只得放下手中的笔,随意吃了些东西。

    李弘的身体真的又一日比一日好了。不仅咳嗽得少了,还能下床走路散步。每天辰起黄昏,李令月都要陪着他在府中走几圈。

    现在他都能动手写字了,有时他也会翻翻闲书。而如曼一直被惜金她们支使在外围,不得近绮云殿。

    “我们下午进宫了……”李令月拿着香软的鱼条,含糊不清的说道。

    “嗯,宫里的情况怎么样了?”杜六叶又端了一碟五仁松糕点放在书案上,顺便看太子写的是什么。

    原来是汉朝东方朔追悯屈原的一首辞,名为《七谏》。

    由《初放》、《沉江》、《怨世》、《怨思》、《自悲》、《哀命》、《谬谏》七首短诗组成。既表达了屈原忠而被谤、信而见疑、无辜放逐、最终投江的悲剧一生。也反应了东方朔怀才不遇。愤世嫉俗的心境。

    而李弘写的正是第一首诗,《初放》

    平生于国兮,长于原野。

    言语讷譅兮,又无彊辅。

    浅智褊能兮,闻见又寡。

    数言便事兮,见怨门下。

    ……

    可能是病后初愈,李弘扬扬洒洒写了几百字,毓秀有余,而刚劲不足。

    不知道他是自比屈原还是自己东方朔?杜六叶咬了一口五仁松糕,既有松子的脆香,又有糕点的清软。妙不可言。

    却听李令月絮絮叨叨地说着,“……母后和父皇,当然同意我们去渊歌山的行宫休养。不过,我听说母后与九皇兄大吵一架,随后又与父皇吵了许久,哎……”说到这这些,她又头痛起来,坐在案几前,双手支额头。发起呆了来。

    没有一个孩子,不害怕父母亲人的争吵,为她造成的伤害和压抑是制命的。杜六叶虽然明白这些道理,但她连品尝父母亲人争吵的资格都没有。

    她也不知道应该怎样劝慰李令月,只得拍拍她的肩膀,坐在她的旁边。递了根鱼条给她。“那明崇俨呢?皇上是怎么处置他的?”

    “太医院也为这个事争吵不休呢,有医正主持说,这些药丸确实有毒,吃了只怕对身体不好。但也有医丞坚持说,这些药丸没有问题,金与银都是这世间极好,极贵的药材,关键要看怎么运用。”李令月有些食不知味,把鱼条放了下来,接过岚烟递来的热帕子,擦了擦手,满是不解和困惑地望着她。

    杜六叶长长叹气,金与银当然是极好,这世间极为贵重的物品。不知有多少人为了得到这些宝物,而争得你死我活,打得头破血流。

    但这些东西,尚若被身体吸收,不利吸收和排泄。势必对身体有害。不过食用含有金银的丹药之人,古来有之。比如秦皇,想来那些医丞就是以这个说服高宗的吧?

    还是,太署真有人愚昧到这种地步了?又或者是被人收卖了?

    杜六叶不得而知,但她郑重地告诉李令月,姒玖所说是对的。那些丹药虽用的都是名贵的药材,便确实有毒,皇上不宜多食。

    李令月点了点头,若有所思地说道:“幸亏我苦苦的哀求父皇,加上他本身对明崇俨不怎么看重。所以已经答应我,不再服用明崇俨进贡的丹药。

    但母后就不同了,她说明文士炼制的美容养颜丸极为好用,她爱不释手。她还准备把明崇俨调到她的身边,亲自为她一个人炼丹呢!”李令月说到最后,已有几丝不甘和气愤。

    “所以说,明崇俨根本没有受到什么惩罚?”杜六叶拿起一杯热茶放在手心,这几天下雨,每到暮时,天气又变得很冷了。

    这明崇俨可真是有办法,看来他比自己想象的要聪明许多。他深以为,皇后娘把持朝政,说一不二,权势更为强劲。

    而皇上一来毫无建树,二来多病多灾。如果皇上死了,那么大唐江山就会尽落入皇后娘娘手中。

    而娘娘不过是一介女流,最终天下还是要交给皇子们。

    太子不必说了,病重。九皇子虽然张强健,多有才名。但却不受皇后喜爱。

    而洛州牧李显,则两耳不闻窗外事,既不揽权,也不参政。醉心于花鸟鱼虫……

    但冀王,身体健康自不必说,聪明博学更是万里挑一,并且还深受帝后喜爱……

    这明崇俨真不简单啊!

    可他未免小看了九皇子,更加小看了武曌。

    思索了许久,杜六叶又问道:“那九皇子呢?可有封赏?”

第275章 几争锋() 
李令月想了想,摇头道:“并没有。要说师姐你也真是聪明,把这么个烫手的山竽,丢给他们。

    既让我们知道东宫的漏洞,又让九皇兄与明崇俨对上了。

    但那明崇俨真不是个好东西,虽然我不太喜欢九皇兄总是背着我们,暗地里搞些阴损的小动作。如果他真的是为了父皇的身体着想,我也会支持他。

    父皇本来是要赏他的,可母后不同意,说他纵容属官草菅人命,大理寺正在查他呢……还让他必须禁足在府中,不得随意走动。

    为此父皇母后才争吵了很久。”

    “虽然这次他没有得到他想要的封赏,但他一遍孝心,勇气可嘉,皇上必定更加青睐他了。可皇后娘娘却是相反了。一来,皇后娘娘对他那些阴谋诡计,并非毫无觉察。二来嘛……”杜六叶叹气,思索良久,不知道这话当说不该说?二来,肯定是因为李贤坏了她的事。

    皇后娘娘不喜欢李贤,除了因为她公正严明,绝不徇私。就没有什么别的原因吗?

    又或者有什么别的想法和打算?这可真是耐人寻味。可这种话,却不好当面对李令月说,这样残酷的揣测,对于李令月来讲,有着诛心的杀伤力。

    毕竟她对自己的母后,还是相当敬重的。那是她的亲人。

    杜六叶还是决定不说,而是感慨道:“这叫凡事有得必有失吧!不过于我们,却是再好不过的事,暂时不用担心有人来行刺了。太子殿下也可以安心养病。”

    世间阴私,少知道一件,就多快乐一点!

    几人不再讨论宫中局势,而是说起,过几天清江酒楼就要开张了,大家送些什么贺礼。最高兴的就是李令月,她可是好久都没有吃到清江酒楼的菜肴了。她让岚烟好好准备准备,出门穿些什么衣衫,送那个玉脂合适呢?还是送珊瑚合适呢?

    杜六叶却觉得,应该把五虎带到渊歌山去。因为让他们跑跑腿,搬些重物,或许可以。但让他们跑堂,他们可是连小孩子的糖都抢的人。别把食客都吓跑了。

    李令月感觉她说得对,两人笑闹了一阵。见李弘确始终不发一言,杜六叶好奇地走过去,出言道:“太子可是有哪里不舒服?姒玖呢?”

    杜六叶环顾四周,发现从外面回来,就没有看到姒玖的影子。

    “不……并没有哪里不舒服。姒玖在后院忙着配药。不用叫他。我只是想着……”李弘像是考虑了许久,也疑惑了许久,不安、纠结、痛心种种情绪在他脑海中盘旋。

    他才艰难开口道:“我想了许久,也不知道我府中,有谁还会背叛我?杜六叶,你不如告诉我,是谁向他通风报信,我府中就没有一个可信的人吗?为什么?”

    杜六叶深深吸了口气,因为她不知道应该如何回答这句话。

    有时候,我们明明对周围的人都很好,很用心,也很尽心。从来没有想过要去刁难谁。衣食住行,样样大方。从不亏待任何人。但我们收到的,却不是同样的真心。

    他们的低眉顺眼,卑躬屈膝或许从一开始就带着目的,带着面具。他们不过是想要获得更大的利益;也可能是受不住更大的诱惑。

    当别人的心,都改变了的时候,你的心却未改变。那么,你就等着别人用行动来撕碎它吧。

    迟钝,懦弱、善良、忍让……也会纵容那些贪婪地膨胀。

    现实残酷得令人体无完肤。

    我们却幻想着,穿上衣服,追求简单。

    最终她也只是淡淡地改口道:

    “太子殿下何必问我呢?我不信你一丝感觉也没有。再说,那天晚上,程伯献不是也看到了吗?我劝殿下不必在此事上多寻烦扰。你看虽然九皇子是在东宫安插了少少眼线,但他也未免用得好。比如这次进宫……”

    聪明者其心不正,则容易反被聪明误。

    李令月怕他难过,也过来开导道:“是啊!皇兄,你也不要多想了。你应该好好养病。你看你这几天都好多了。可见你的病是可以医好的。把心放宽一些……

    我告诉你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我在来洛阳的路上,不是遇到土匪吗?我……”李令月又开始她的“传奇冒险”生活了。她绘声绘色,添油加醋的一路上所有的事,毫无遗漏的讲了一遍。还命人去拿她的风筝过来……

    岚雾她们几个,则忙欢欢喜喜的配合她。

    李弘既惊讶于她们这一路上的种种险阻,又惊讶于杜六叶的胆量与智慧。

    他虽听过方方面面的传言,但从不知道其中的细节与经过。如今听李令月娓娓道来,果真是跌宕起伏,叫人激动不已。他不由得对杜六叶更加信任和谦敬了,刮目道:“想不到你们吃了这么多苦头,都是为了来洛阳救我,弘真是感激不尽。”

    杜六叶觉得李令月故意说得很夸张,就是为了帮她在太子心中竖立忠恿的形象,真是让人汗颜,她连忙弯腰恭谦道:“殿下哪里话,滴水之恩,自当涌泉相报。

    如果不是殿下派的隐卫送了第一封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