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庭筠-第2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想摸就摸。”苏小姐说。
屋子有一张半圆木桌,以及两把太师椅,墙上悬挂有一幅桃林图,苏小姐认出,那画的正是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静秋低低地惊呼一声:“哇,这可是真的丝绸。那句话怎说,薄得和蝉的翅膀一般。”
苏小姐坐在一张太师椅上,端起一杯茶,缓缓道:“薄如蝉翼。”
静秋欣喜地点头:“对对对,就是这个词,小姐教过的,我又忘了。”静秋是个有些慢热的丫头,但是经过一个月的相处,苏小姐又好脾气,她越发地敢在苏小姐面前说话了。
“咦。这是啥?”她站在衣架后面似乎看到了什么不得了的东西。
“是一张面具?”苏小姐问。
静秋从衣服旁边探出头,对苏小姐点点头:“是啊,小姐你知道啊。”说完踮着脚尖将悬挂得有些高的面具取下。
“小姐,你看。”静秋将面具递到了苏小姐面前。
这是一张金色的半脸面具,似乎是镀了一层金,不过苏小姐颠了颠它的重量,反倒觉得像是青铜制成的。不过右眼边上那只金光璀璨,形态逼真的孔雀应该是铜丝上镀了一层金粉。
“真是好漂亮啊,我从未见过这样华贵的面具。”静秋在一旁感叹。
苏小姐虽然只是笑笑,不过心中对这面具的工艺也是赞叹不已。
“那起秀到底是什么呢?”静秋终于提出了心中一直挥散不去的疑问。
第47章 青年才俊()
苏小姐轻呷一口茶,然后指了指另一边的太师椅,让静秋坐下,静秋不好意思,不过还是硬着头皮坐下了。
苏小姐放下茶杯,缓缓开口:“这起秀乃是先帝为了照顾家境一般,但是有才有艺的女子所设立的。其实就是招亲大会。”
静秋好奇地朝苏小姐靠了靠:“此话怎讲?”
难得听她说一句文邹邹的话,苏小姐掩嘴而笑:“我的好静秋,等会儿我再与你解释,你先帮我研墨。”
静秋意识到自己怕是耽误了苏小姐的事情,忙站起身来,将桌上的笔墨纸砚在她面前依次摆好。然后站在桌边开始研墨。“这墨怎的这般丑陋。”她一边墨着,一边吐槽道。
苏小姐正在打着腹稿,突然听她这样说,不由得想为她手里奇丑无比的墨辩解一番,但转念又一思索,便不动声色地继续筹谋。
等到墨汁渐出,苏小姐一手提着袖子,一手拿起一支狼毫小楷湖笔蘸了蘸,然后在面前的信纸上写下几行蝇头小楷。静秋不识字,但还是伸着头看了看,只见字体隽秀,却不知写的是什么。
苏小姐将笔放在青花瓷笔架之上。她问静秋:“你看这字如何?”
静秋想小姐是知道自己不识字的,更别说是鉴赏了。心中疑惑,不过还是回道:“小姐的字很好看。”
苏小姐点点头,又问:“味道呢?”
静秋便明白了,苏小姐问的是墨的味道,便实话实话:“墨香气扑鼻,却浓厚沁人。”
苏小姐又点头,她说:“古人云:有佳墨,犹如名将之有良马。墨的优劣往往能影响书画的创作质量。”
静秋认真听着,不敢打岔。
苏小姐继续说:“这识墨也是有方法的,一辨二看三闻四听五掂一样都不可少。首先辨识墨色,青光紫最优。细看其面,是否光滑细润。再闻其香,是否纯正扑鼻。然后手指轻弹,听其声是否清脆。最后掂一掂,看它是否坚实。”
静秋是个聪明伶俐的,立马明白了苏小姐的意思,这是说自己不该只凭大概印象评价这墨块,往深了说便是不该只看表面而忽略实质。于是忙道:“婢子多谢小姐指点。”
苏小姐笑一笑,眼睛盯着静秋手中的墨说:“此墨乃是李延圭墨,文轩阁有心了。”
静秋并不知道李延圭墨的意义,只是心中暗暗记下。便见苏小姐将信纸折了三折,塞入信封:“去给门外的侍者。”
静秋应声是,接过信封,将门推开一条窄缝。
那侍者正如旗杆一般定定地站在门外,见门开了,忙作揖凑过身去:“姑娘有何吩咐?”
静秋哪里被如此恭敬对待过,不过她却没有受宠若惊,不慌不忙说:“这是我家小姐吩咐的。”从袖中拿出信封递给他。
侍者忙双手接过,静秋多看了他一眼,心中暗想,这里的侍者待人接物真是周到。
回到屋里,却见苏小姐正要开窗,静秋忙想去拦她,那窗扇却已经开了。
庆幸的是,整个窗户的外面又悬挂了一层薄纱。
静秋站到苏小姐身边,向外望去。这里原来是大大小小的屋子环了一圈,而中间却凹下去。
苏小姐说:“此台名唤昆明池,借的是西安府昆明池的名。”
静秋感叹不已,又向外看,只见环绕一圈的屋子同样悬有薄纱,隐隐绰绰可见其内玲珑有致的身影。再往下看,中间有一个凸起大约一米高的高台,其上铺着大红色羊绒地毯,四周围了汉白玉石栏,北向摆着一面红木彩雕屏风。
“小姐,那屏风上绘的是凤凰吗?”
苏小姐轻轻摇头说:“如今只限九尾凤凰为皇后专享,可是其他凤凰也不是随便就能用的。你看其身通红,乃是象征火焰,应当是朱雀无疑。”
这时一位身着紫织金过肩云缎衣的男子信步上台,虽然隔着一层薄纱,可是静秋还是可以看到那男子高约六尺,剑眉飞斜云鬓,明眸皓齿,气宇轩昂。
静秋觉得此人虽然面容姣好,但是少了一些男子气概,倒不如小江。不过又想到这里大多都是文人,又怎么能和整日舞刀弄枪的小江相比呢?
只是立马破空响起的清朗男音打破了静秋的遐想,那男人高声道:“诸位稍安勿操。”
整个大厅渐趋平静,台下人的目光齐刷刷聚集在他身上,他依然气定神闲地浅笑着。
“我乃河间府乐陵人也,姓梁,名常,字云恒。承蒙习大家偏爱,有幸担任此次朱雀起秀司仪。”男子向台下诸人作揖。
一听是梁常,顿时掌声雀跃,欢呼声不绝于耳。
这阵势让静秋很是不解,这人很有名吗?难道是自己在深宅大院里,知道的太少了吗?
苏小姐见她一脸疑惑的样子,解释说:“太和五十九年,鞑靼南下侵扰宣镇府,当时正值大旱,军需供给不足。不过我朝将士还是英勇奋战,取得一次胜利,但如果打持久战,则情势不容乐观。这时候,有报说顺天府两少年愿做使者,救国于危难之中。”
“若是两个少爷做使者,那鞑靼岂不会小瞧我们大秦。”
“那时的将领正是先太子殿下,太子殿下任人唯贤,亲召两个少年,见他们气度不凡,又是口若悬河,再三思索之下,决定派他们前去。”
“那两个少年果然不负众望。在鞑靼帐内,舌战群儒,不仅劝退了鞑靼,更是要回了延庆府。先帝大喜,当即封他们为正六品翰林侍读。成为我朝历史上最年轻的六品官员。”
静秋目瞪口呆地看着下面口若悬河的年轻人,他莫非就是那两少爷之一?又转头看苏小姐。
苏小姐说:“那两位少爷,一位名为叶深,一位便是下面的梁常。”
静秋又看向下面丰神俊朗的年轻人,眼中多了几分倾慕之色。
“首先请出我们去年的朱雀仙一舞开场。”又是一阵经久不息的掌声。
一个身材高挑的女子身着一袭红衣款款上台。
静秋突然惊叫一声:“小姐,那衣服和你的一样。”
第48章 博美人一笑()
苏小姐的秀眉蹙起,只见高台上的女子身姿窈窕,红色罗裙翻飞如朱雀展翅。轻纱掩面更增添几分神秘之色。
苏小姐轻声低吟道:“烁如羿射九日落,矫如群帝骖龙翔;来如雷霆收震怒,罢如江海凝清光。”
静秋虽不甚理解,但是从雷霆,江海也可以感受到苏小姐对那女子的赞赏之意。
她又细看那女子,觉得身影莫名熟悉:“小姐,我总觉得她和林姑娘有些像。”
苏小姐顿时醍醐灌顶,欣喜地看着静秋,这个小丫头的观察力真是高于常人,此次定能助自己一臂之力。不过苏小姐敢于用静秋还是因为除夕的事情。
那晚南林的婆子以静秋的妹妹要挟她,当静秋说出有纸条时,苏小姐想过也许是缓兵之计,可是随后又否定了自己的想法,只是不到一个月的交情,又怎么能要求太多。但是当静秋将那张纸条放在特定的抽屉中端出来时,苏小姐想她是一个值得信任的人。所以之后她病着的日子里,便让静秋一直在跟前服侍着,并且时常会提点她。
“虽然她行动刻意改变了姿态,可是身影与动作细节没有变。”苏小姐说。
静秋点点头:“小姐说的是,只是。”
苏小姐见静秋吞吞吐吐,立马猜中了她的心思:“你觉得这朱雀起秀虚有其名是吗?不然林家也不会藏着掖着。”
静秋觉得苏小姐一语中的,可是她再往深了想,却又想不出个所以然来。
便听苏小姐继续道:“这太奇怪了,不是吗?”
静秋感觉自己的脑子比以往任何时候转得都要快,似乎是脱口而出,她说:“小姐,如果有机会,我想我可以做些什么。”
苏小姐被她的勇气惊到了,略微怔了怔,不过立马恢复了常色。“我很快就要回乡祭祖,此时不能再有什么差错了。但是错过又太可惜了,我能为你出谋划策,只是今后的艰难不可估量,你的人生或喜或悲,是我无法决定的。”
静秋对上苏小姐的目光,这是第一次,她敢这样正面看着她。苏小姐的秀眉依然微微蹙着,似乎是在为不可预知的未来担忧着。静秋知道苏小姐敢进来,那么就不是来浑水摸鱼的,也许她早就做好了准备,可是静秋也不为自己被利用难过。能被利用这证明她并不是一无是处,而且这也是她的一个机会。如果她迈不出这一步,那么等待她的就是一眼就可以望得到头的未来,十七八岁的时候会被许配给林家的下人或者是伙计,然后生儿育女,最后平平淡淡走完自己的一生,若林家不倒,那么儿女将继续自己的生活。
“小姐,我愿意去试一试。”
苏小姐听了嘴角轻扬,眉眼处也弯弯的,她的明眸清澈,宛若潭水一般幽深。
一曲舞毕,琴箫声停,欢声雷动,喜气云腾。高台上杨柳一般的女子轻移莲步,缓缓走下台,一位绝色妇人立马上前搀扶女子,她微微晗首,眼中笑意弥散。台下的众人立马大气也不敢出,唯恐亵渎了这恍若天仙之人。
“打赏五百两。”这一声喊让突然寂静的大厅再次喧闹起来,人们都循着那声音望去。
苏小姐见人们的目光是朝自己这个方向看来的,心中略微遗憾,看不到这个嚣张的家伙了。
那男人此时坐的位置正是在苏小姐下方,被众人围观,他并不难为情。而是依然翘着二郎腿,指尖在桌上哒哒扣着。
那绝色妇人乃是文轩阁的老板,虽是女子,可是在风尘中历练了将近二十年,此时脸上毫无波澜。见那人身着洗的发白的天青色麻布袄,肥大的素色长裤随着他腿的抖动一颤一颤的。不动声色地打量一番之后,却与榆次城中大户人家的公子对不上号。
“公子真是出手阔绰。小妇人代文轩阁向您道谢了。”妇人远远地对着那人施礼,旁边的红衣女子也微微福身。
“习大家客气了,若是能博美人一笑,千金又何妨。”男子摆着手爽朗地笑着,只是这话实在轻浮,让一些把这里当作风雅之地的书生很是鄙夷。
半张金蝶面具下的红唇纹丝未动,红纱轻飘,但是那女子整个人却散发出浓浓的凛冽之气。
有不平的书生不等习大家开口,便斥责那人说:“打赏乃是表达我等对朱雀仙的赞赏,怎么到你眼里便成了此等俗事,文轩阁怎么能容忍恶意诟病之人在此胡闹?”
一听这话,其他书生也纷纷附和。朱雀起秀是有才有艺的女子提高身份的手段,参加的人多是才华横溢的风尘女子,还有家世浅薄的官家女子以及商户女子。不管她们参加的原因是什么,也不管她们的家世背景如何,只要能够在朱雀起秀中崭露头角,即使摘下面具,将面容展现在世人眼中,也不会为人诟病。反而在之后的几十年里,即使年老色衰,也会备受尊崇。这是一件雅事,一直都是,所以文人墨客绝不会轻易亵渎起秀,反而多以诗词歌赋称颂。
苏小姐对这一制度是持中立态度的,一方面她觉得可以提高大秦中层或者部分低层女子的素养,可是另一方面她却又心疼那些打赏寥寥无几的女性,不计其数的女子为了起秀梦付出了一辈子,到头来什么得到的薄金比不上付出的。朱雀起秀对于大秦的女子来说就是一场科考。“女子科考”的起源是一个女子,这本是大秦的秘闻,不过于皇室而言,却是众多秘闻中微不足道的一件,说微不足道也不对,因为当今太后正是因为起秀才得已入宫侍奉先帝。只是后来再少有人提及了,而苏小姐之所以知道是因为她的姨丈便是如今的皇帝陛下,太后则是圣母皇太后,也就是皇帝的亲娘。
叫喊声,喧闹声越来越大,让文轩阁中一片混乱,本来只是那男人与一帮文人的争论,渐渐变成了商户公子与文人的咬文嚼字。
在众人的争论声中,她知道了那人的身份,原是昱昇昌票号的东家少爷,便是如今山西首富姜家的大少爷。
苏小姐对这起秀的期待越来越大了。
第49章 起秀()
“好了,好了。在下不过是仰慕朱雀仙,借着打赏博朱雀仙一些好感,若是因此坏了诸位的兴致,倒是姜某的不对了。朱雀起秀乃是先帝设立,先帝爷圣明,我等小民怎敢不敬呢?”姜钰慢悠悠说道。
见此,一旁看了许久热闹的梁常也开口道:“起秀即将开始,诸位切莫误了良辰。”
翰林学士都开口了,众人自然不敢再喧闹,这场闹剧也就此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