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游戏动漫电子书 > 我不想当球王 >

第51章

我不想当球王-第51章

小说: 我不想当球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2号慢跑到了球门附近,认识他的秋水忍不住问道:“为什么换了这身打扮?”他把事情的来龙去脉,张江的叮嘱全部告诉了秋水:“再等会说是让我上场替19号。”

    秋水也大吃一惊,他马上有了和刚才东子几乎一摸一样的担心。

    场上的所有人并不知道,飓风队已经为李良提供了一份内签合同,只要李良签下名字就即刻生效。

    秋水当然也不知道。眼下他也开始为李良担心了起来,他目光复杂的看着12号,咬了咬牙,终于下定了决心。

    当队友成功的把白队的传球破坏出了边线以后,秋水突然倒了在地上,举手示意自己也受伤了。

第111章:放虎归山() 
不到5分钟的时间里,包括门将在内,红队接连两名球员离奇受伤!冯轶寒和张江同时开始怀疑人生了。

    所有队友都围到了秋水身边,李良关切的问道:“你没事吧?秋水?”

    秋水双手掩面,一语不发。直到队医入场,他才告诉队医,自己右大腿后侧拉伤了,而且是老伤,实在无法坚持了。

    看着队医无奈的换人手势,张江呆若木鸡,12号急忙跑了回来,自己迅速又换回了门将球衣。

    场面一时有些混乱。球迷们又大声的嘘了起来。大部分人本来被上一场最后5分钟李良的神奇表演吊足了胃口,单看到现在,比赛过半场面沉闷,都感觉非常失望,已经开始有人提前退场了。

    李良和肖友友架着秋水的双臂站了起来。秋水小声说道:“老肖,等会儿你让老田(志远)打左后卫,把楚闲云拉回来打左边前卫,让良子哥打中场的中路!”

    看着李良和肖友友惊异的目光,秋水说道:“良子哥,我只能帮你到这儿了!”

    李良一下子呆住了,站在原地一动不动。

    秋水也站住了,他盯着李良的眼睛,动容的说道:“良子哥,反正换人名额都用掉了,不用怕,放开踢!我真的要感谢你,那场比赛最后5分钟,是我从小踢球到现在,最痛快的5分钟!”

    看到12号在场边已经准备完毕,秋水突然解下了自己的队长袖标,紧紧的套在了李良的胳膊上,他用力的推开了李良和肖友友,头也不回的自己走出了场外。

    看到这一幕,冬瓜他们又大声欢呼了起来,在他们看来,李良竟然当上了这帮高手的队长!简直不可思议!

    观众们的反应比之前淡漠多了,只有一些稀稀拉拉的掌声。

    格力曼迪戏谑的问道:“托尼,看来这个‘L_L’是位更衣室领袖啊!”

    亚当斯摇了摇头:“这我不了解。我只是觉得,红队的教练已经失去了对球队的掌控。等比赛恢复的时候,白队会很快击溃他们!”

    张江急了,直接在对讲机里喊了起来:“冯指,现在怎么办!”冯轶寒恼火的回到:“什么怎么办,该怎么办就这么办!不要再喊我了!”张江无奈的放下了对讲机,无助的看着场上。

    还有不到20分钟,两次被动换人让红队用完了换人名额,这一连串的变化让冯轶寒和张江措手不及。

    马上,更让他俩意外的一幕发生了。红队11号田志远站到了左后卫的位置上,18号楚闲云从锋线上退回到了左边中场,李良站到了中场中央,原来的442阵型变成了4411。

    冯轶寒大怒,直接从场边快步来到了张江身边,质问张江为什么这样调整,张江也莫名其妙,两人终于明白,这是红队队员自发决定的。

    冯轶寒叹了口气,说道:“好吧,本来我还想把这个李良捂着,这下子吴总又得破财了。”张江陪着冯轶寒坐回了教练席,两人苦笑着继续观战。

    观众们看到了红队变阵,欢呼声竟又大了起来。稍微懂球的都明白,红队把最有威胁的19号从后防线上解放了出来,肯定准备放手一搏了。

    肖友友大声说道:“良子哥,你想怎么踢,就按自己的意思来!有我在你后面你放心!”

    看到楚闲云、田志远还有其他队友们对着自己坚定而又信赖的眼神,李良觉得心里越来越热,全身都发烫了起来,他感觉自己整个人马上都要燃起来了!

    “啊——!!!”李良攥紧了双拳,怒吼了起来,这两个月来的种种画面,在脑海里光速的回旋着——眼下,就是自己最重要的时刻,也是自己25岁的人生到现在,最光荣的时刻!

    他用力的鼓起了掌来,环顾四周,暴喝道:“兄弟们,准备好了吗?我们上吧!!!”

    红队的小伙子全都大吼了起来,看到李良熊熊燃烧的如火般眼神,他们也已经热血沸腾!

    本来已经完全冷静了下来的大熊,一下子站了起来,双手放在嘴边,声嘶力竭的大吼了:“良子,上啊!加油啊良子!”

    主席台一片哗然,亚当斯和格力曼迪都吓了一跳,他们疑惑的看着大熊,不知道他怎么了。

    记者席上,几个人窝火的从脚下捡起了被大熊吓掉的手机,抱怨道:“这货吓死人不偿命啊?”“就是,赌球了吗?这么激动!”

    冬瓜和大男、老于、老李四人互相目瞪口呆的看着,冬瓜颤声问道:“这……是良子哥吗?我怎么觉得换了个人一样!”老于接话道:“就是,没见过他这样啊!”

    观众们的情绪终于又被调动了起来,很多人跟着也呼喊了起来,杂乱的声音渐渐汇聚成了一个节奏——“李良!”“李良!”“李良!”

    很多走到了场外的观众听见了这巨大的呼喊声,又开始往回跑了起来,他们可不愿意错过这精彩的好戏!

    亚当斯和格力曼迪看到这么多离场又返场的观众,完全惊呆了。亚当斯问道:“吉尔斯,你见过这种事吗?”

    格力曼迪答道:“当然没有见过!”说着他又把手中的纸团小心的展开,平整了几下,握着笔再次开始认真的关注起了比赛。

    冯轶寒看了看张江,无奈的摇了摇头,说道:“让这家伙到中路就是蛟龙入海,放虎归山!”说着他拿起了对讲机,对着白队的教练呼叫了起来。

    白队的教练马上按照指示进行了最后的调整,把一名中后卫前提到中场,让8号打中场自由人,边前卫继续收缩中路,要求队员们全力加强中前场的逼抢。

    这样一来,阵型就变化为类似3241的站位,意图非常明显——全力遏制红队中场,和李良针锋相对!

    教练还特别要求,尽可能在中前场延阻对方,本方30米区域内绝不允许轻易犯规,给红队任何定位球的机会!

    场边,红队替补席上,看着缠着厚厚的冰袋,却同样热血沸腾的秋水,东子突然问道:“喂,你的腿没拉伤吧?”

    秋水白了东子一眼,说道道:“大球星,管好自己吧!”

    东子突然笑开了。秋水恼怒的问道:“你笑什么?”

    东子似乎把眼泪都笑了出来。他红着眼眶答道:“我特么的还以为,就我一个蠢货为了这家伙诈伤呢……”

第112章:中场争夺战() 
李良到了中场,不只是视线,思路也感觉豁然开朗。

    他在热身的时候,对于白队占优的原因,就已经观察的很清楚了。关键就在于8号的组织。

    8号的作用不只是传球和串联那么简单,他经常通指挥队友的跑加上自己的呼应,就把红队的中场完全压制了。

    再加上红队缺乏强力前锋,在前场没有支点,导致中前场完全脱节,在进攻上无法对白队的防线形成压力。

    之前代表橙队和紫队的比赛里,在极端不利,时间即将耗尽的情况下,李良迫不得已,选择了“孤胆英雄”式的“反足球”的踢法,收到了奇效。

    眼下,面对组织远比紫队严密的白队,而且对手已经进行了重点布置,对自己提前做好了防范,他明白再凭借个人强行突击,恐怕难以再次打开局面。

    李良决定,通过传球来带动球队整体,利用团队的力量扭转颓势。

    比赛恢复后,李良大幅度加强了跑动。在白队拿球时,他和肖友友一前一后,重点照顾8号。

    8号在一次被李良断球后,对着肖友友问道:“小肖,你什么意思?我的话你都不听了?”肖友友笑嘻嘻的答道:“老哥,只要让我们赢球,我啥都听你的!”8号气的直瞪眼。

    李良在进行传球项目的基础训练时,里克尔梅告诉他,在球场上,速度再快的球员也没有传球快。他已经明白,在这些层层选拔出来的选手面前,自己的速度完全处于劣势,唯有靠传球才能有效弥补。

    他的大脑高速的运转着,不停的分析场上所有人的特点,预判对手整体阵型的移动,观察着队友们的跑位。

    每个环节李良都能做到比别人更快,体现在场上就是总能处处先人一步。不论是接应还是传递,总是能做出最佳的选择。

    即使面对多人的围抢,可是对手们在李良眼里越来越慢的防守动作,显然难以奏效。李良在中场辗转腾挪,牢牢的把球控制在了脚下。

    观众们越来越兴奋,任谁都能看出,李良被激活以后红队面貌焕然一新,整体感越来越强。随着红队中场的复苏,防守阵型开始整体前移,不利的局面终于出现了被扭转的趋势。

    格力曼迪专注的观察着,不停的在便签纸上写写画画。大熊看到后,内心又开始狂喜了起来。尽管他明知道,不可能通过这场比赛一步登天,但是引起了格力曼迪的关注,李良已经证明了自己!

    何炜和薛阳不时的向大熊提问,想知道更多关于李良的信息。吴总也侧过身来拍了拍大熊的后背,竖起大拇指道:“小邹,你给我带来的这个19号还真不错啊!”

    记者席上的气氛也猛然发生了变化。大家都注意到了李良的精彩发挥。一个资历很深,同时做着经纪人生意的记者问身边的另一名记者:“这个19号还有两把刷子啊?”

    他的邻座答道:“就一个踢野球的,还都25岁了,在飓风队淘上两年金也就到头了,没啥了不起的!”提问者附和道:“是呀,都这个岁数了,踢出来了,也晚了!”

    话虽然这么说,这些老江湖们都已经心照不宣的开始忙碌了起来,纷纷悄悄的在浏览器里找到了历史记录,从李良的招租信息里记录下来了他的电话。

    还有的现场就改签了返程的机票,决定在海城多待几天,目的当然都是为了李良。

    诚然,他们说的都是事实,在没有经过专业训练的民间高手里面,淘到璞玉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即使真的找到这样天赋异凛的奇才,在25岁这个年纪成为职业球员,还从来没有过先例。

    所以,没有哪个职业经纪人,或是球探会对李良这样一个25岁的“纯业余”选手动心。

    记者席上这些蠢蠢欲动的几位,不约而同的都在内心认为,编号为C103的报名表上的信息肯定都是假的。

    因为从场上表现来看,面对着这些常年浪迹于丙级联赛的,具有专业背景的对手们,李良的表现游刃有余。除了身体和速度以外,他的意识、脚下技术都明显高出其他人一筹。

    这几位老江湖都已经不动声色的断定,李良肯定经过长期严格的系统专业训练,如果及时对他表现出来的巨大潜力加以发掘,未来可期!

    李良没有想到,自己对比赛的全力以赴,居然牵动了这么多人的关注。

    此刻他依然全身心的投入到了比赛当中,正陷入了和对方核心8号的苦斗当中。

    几番对抗后,李良发现,虽然自己依然无法在对手身上占得丝毫便宜,但曾经看起来无懈可击的8号,在自己的眼里,渐渐的也慢了下来。

    李良已经看明白了,8号踢球的特点是非常有章法,但是这同时也是他最大的弱点。他的移动非常有规律,尤其是传球后的接应和移动,几乎一成不变,甚至有些机械和模式化。

    发现了这一点之后,李良开始有意识改变自己的移动方式,跑位虚实结合。果然,在他的试探之下,8号明显出现了不适应,几次都没有判断出李良的跑动路线,让李良又了充足的空间带球组织,通过传球不断的制造威胁。

    8号技术非常全面,身体素质也出类拔萃,但是多年来一直无法跨过专业和职业足球之间的鸿沟,绝非偶然。问题就出在了他的踢球方式上。

    他从很小就开始经受专业足球训练。然而,和那个年代大多数国产教练要求的一样,在他不到10岁的时候,就开始被灌输了大量的战术打法方面的内容,日复一日的进行着本不该是他们这个年龄的孩子接触到的严苛、枯燥的战术训练。

    这导致在他的成长过程中,培养意识和脚下技术的最佳时段被完全错过。

    虽然后期8号和很多同伴们一样,经过了艰苦的训练之后掌握了全面的足球技术,但在成年之后,踢球方式的固化,导致他始终无法更进一步,离自己梦想的高水平职业足球越来越远。

第113章:破局() 
8号发现李良正是自己最头痛的那种对手。

    他马上就反应了过来,李良在用意识压制自己。在几次狼狈的扑抢失败后,8号怒火中烧,动作开始大了起来。

    这么多年在底层比赛的挣扎,让8号学会了如何用一些“特殊”的技巧来打击对手,比如之前角球时给东子的那一下。

    肖友友对8号非常了解,他趁比赛间隙又一次提醒了李良,千万要小心对手的坏动作。

    红队在李良的中场组织下,踢得越来越从容。李良已经敏锐的发现,之前把自己突的没脾气的白队7号,恰恰正是白队右路最薄弱的一个点。

    7号速度奇快,爆发力强,在边路直上直下的能力无人能出其右。但7号是典型的“一招鲜”型的队员。除了速度和突击能力,其他方面乏善可陈,尤其是防守站位,明显和本方右后卫之间缺乏呼应。

    李良并没有像8号那样,发现了对方的弱点就抓住猛打。他知道,这样会刺激对手第一时间进行及时的调整,从而弥补出现的漏洞。

    李良并没有把球向本方的左边路,对手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