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片时代-第4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它向来被看作是奥斯卡金像奖的风向标。这一届的金球奖电影奖项,还有同样即将举行的第71届奥斯卡,可以说已经硝烟弥漫了,今年可并不是一个好冲奖的年份。
不说《拯救大兵瑞恩》,《莎翁情史》简直是大杀器,无论内容还是题材都最适合奥斯卡不过了,口碑也一路爆棚,是媒体眼中的最热门。《第六感》也不错,可惜终究差在陈天都资质太浅,加上题材是恐怖片,并不被人看好,包括他自己。
其实他忘记了时间并不是完全不在乎,在他的心目中,最大的肯定和赞扬是来自观众的,他们喜欢那部电影、为它哭为它疯狂,这是他最大的追求和享受。这一点体现在影片极少宣传获得极大票房上,全靠影迷的口碑评价获胜;排在第二的,是奥斯卡金像奖,那是所有电影人都追求的一个荣誉。
而金球奖,虽然它是全美第三大的影视奖项,可陈天都心理并没有太看得起它。
原因在于金球奖的评委只有90多个外国记者,相比起奥斯卡的6000多人实在少了太多,这就意味着个人喜好的影响会被放大,而且暗箱操作的可能性也高了。
倒不是说直接买奖买提名,而是“拉票”,电影公司都会给予评委们的一些小恩小惠,例如邀请参加晚宴酒会、赠送香槟花束。这也是公关要做的事情,赠送了一些电影的周边饰物,不是想得到特殊照顾,只是要相对公平的待遇。
小恩惠差不多仅限于此了,监管得最厉害的不是法律,而是记者们和狗仔队,谁给了谁什么好处一目了然。1981年皮娅-扎多亚的丈夫曾经出钱邀请评委去拉斯维加斯游玩,这种历史事件都依然是人们对金球奖的主要批判。
但这毕竟是全美第三大影视奖项,机构和评委们自然不会太过分,和媒体大众背道而驰,否则它不会有任何的权威性和重要性,也不会备受关注和被誉为奥斯卡的风向标。想要保持住这种肯定,金球奖也需要对好电影进行肯定。
原本并不是太期待,可被凯特这么一闹,搞得陈天都心里也有点期待了。
哪怕无法与奥斯卡相比,但也是零的突破呀。不说中国,放在整个亚洲,有几人拿过金球奖的?
“希望吧。”不自觉的有点紧张,凯特靠的更紧了。
自1996年hfpa与nbc签下新的转播协议后,金球奖就落户nbc电视台。随着主持人的引导,电视上一个个画面被播放出来。金球奖的电影奖项一共有15个,分别是最佳剧情片、最佳导演、最佳编剧,最佳剧情片男主角、女主角,最佳音乐/喜剧片、音乐/喜剧类的最佳男、女主角,统一的最佳男配角、最佳女配角;最佳剧本、最佳配乐、最佳歌曲、最佳外语片、最佳动画,还有就是杰克尼科尔森的终身成就奖。
最佳影片、最佳男主角、最佳女主角都一一走过,机会越来越少。来到最佳男配角时,终于出现了《第六感》的名字,当银屏上出现海利-乔-奥斯蒙的精彩片段节选时,两人终于松了一口气。
“yes。”听到海利的名字,凯特顿时就高兴地欢呼了一声,“一项提名了,我们该给海利打个电话祝贺一下吗?”她仰着头看向陈天都。
陈天都笑了笑,“别急,完了再说。”海利的表现的确无可挑剔,尤其是作为一个孩子而言,那种深刻到几乎刻入骨髓的忧伤,并不是那么容易表达的。
凯特点点头,继续看电视,来到最大可能的最佳编剧奖提名揭晓时,屋中呼吸都几乎屏住,眼睛微微瞪大地看着电视屏幕。媒体报纸的预测评论,《第六感》和《拯救大兵瑞恩》的剧本都被赞为“不可多得”,前者“结构精巧”、“台词绝妙”、“恐怖中带着温馨”等等,后者是经典战争片,更不用说了。两部得奖大热的剧本都出自陈天都之手,得奖概率很大。
“……电影类最佳编剧入围名单有:marc-norman、汤姆-斯托帕德《莎翁情史》,克瑞斯马斯-陈《拯救大兵瑞恩》,托德-索伦兹《你快乐吗》,安德路-尼克尔《楚门的世界》,克瑞斯马斯-陈《第六感》!”
“太好了,两项了,不,是三项,恭喜你。”
陈天都没说什么,只是吻了她嘴唇一下,长出一口气道:“剩下的不用再看了,也就到此为止。金球奖变数太多,即使斯皮尔伯格也不敢说十足拿奖。你的表现应该可以够得上一个最佳女配角提名的。不过没关系,我们的主公关方向是奥斯卡,应该还有机会。给海利打电话吧,估计他已经睡了。”
凯特拿起电话,就要打的时候。陈天都的手机铃声忽然响了,他拿过来一看,是查理兹发来的短信:“导演,恭喜你获得金球奖提名。现在在哪,要出来庆祝一下吗,跟凯特在一起?”
陈天都下意识的瞥一眼凯特,有些心虚的删掉短信,一边按着手机键位回复她,“谢谢,我们刚刚做完。”他用做通信的手机早就换成普通手机了。毕竟时时刻刻拿着神器手机也不太像话,不用充电、众多功能,实在太另类,即使陈天都不担心被人好奇追问可万一被人偷走了他就得哭死。
“哇喔,你们可真热情~~”片刻后查理兹又回复了一条短信,“有什么花式、体|位吗?我听说东方人都很规矩,上床都要关灯,她的滋味怎么样?”
这话有点太热情了,陈天都还是回复了,“你太小看东方人了,有种类型叫‘外表看起来文彬的疯起来更吓人’,显然就是说我。关灯就不必了,可惜差个录像机否则自己录下来还可以重复欣赏。至于体|位…各种姿势,不过她很喜欢在上面,我也比较喜欢被动一点。”
“哈哈,真没想到你还有这种嗜好,做的时候也想着自拍,难道掌控摄影机的男人天生都喜欢这样。”
“嗯哼,生活是生活,工作是工作,我一向分得很开。可工作太紧张的话,生活还是需要多一点刺激。”
“那下次送你一台高清录像机。”
这话已经是赤果果的挑|逗了,可男人谁不喜欢呢,见凯特已经挂断电话,他不敢多聊也赶紧结束,“多谢了,我得休息了,年后剧组再见。”放下电话他问凯特,“怎么样?”
“海利已经睡了,他妈妈接的电话,准备明天给他一个惊喜。其实他们更希望你打过去电话。”凯特重新搂着他道。刚说着,手机又响了,她一努嘴,“是恭喜你的人,快接电话。”
“希望越大失望越大,我心态很好的。”陈天都懒洋洋翻了个身,抓起电话,一看是斯皮尔伯格的电话,赶紧对凯特做了个噤声的手势,“是斯皮尔伯格导演。”
“快接。”
……
孔乙己和范光头第二天看报纸,才知道陈天都获得了两个剧本的提名,嚷嚷着让他请客。报纸媒体也在第一时间就昨晚公布的提名进行热议,每个人都有满意和不满意的地方。
洛杉矶时报对《第六感》仅有两项入围感到非常不解,以“金球奖冷落《第六感》”为题进行了大篇幅的报道,质疑评委们有失公道,“这是严重错误。”毕竟《第六感》的观众好评和全美票房都摆在那里,是无可争议的硬数据。
而陈天都在最佳编剧一个奖项上获得两次提名,对他而言并不是好事。这会分散投票,导致最后双双失手的可能性非常大。可惜了,这两个剧本都是绝无仅有的精品之作。
也有人分析陈天都是中国人的身份,这对他获奖构成了障碍,如果因为这个因素而导致提名这么少的话,那还莱芜外国记者协会们真的需要好好反省了。
当然,最受关注的依然是《莎翁情史》和《拯救大兵瑞恩》。
国内媒体倒是对陈天都第一次获得金球奖提名,给予了更多关注。不仅内地,连港台甚至整个东南亚都在关注,看戏的居多。央视还特地联系了孔乙己,希望能够采访陈天都,问问他金球奖入围的感想,被他婉拒了。
因为实在没底,“金球奖一日游有什么好期待的。”
许多朋友都给他打电话表示祝贺,可他已经没再关注了,每天花费近6个小时练习功夫。
1999跨年的时候,陈天都跟凯特一起到纽约时代广场,欣赏了一场盛大的演唱会。
然后电影主创们陆续回归,《黑客帝国》再次复工。
。。。
第七十三章:伶俐开篇,酷到骨子里()
华纳觉得《黑客帝国》回归美国开拍,应该重新办一个开机发布会。顺应颁奖季的东风,让电影更受关注。陈天都拒绝了华纳的提议,没有邀请跟通知任何媒体,因为他认为没有那个必要。
他认为这部电影在拍摄完成之前,再好的宣传也无法留住人气。还不如在电影拍摄了一半或将要完成时开始发力,一来不会增加电影主创人员的心理压力,二来也给他留出了足够的时间布置宣传策划。
因为飞船内的戏份,陈天都是需要剃光头的,所以率先拍摄的是“母体”内、也就是纽约大都会里的戏份。不少人在此期间,也看到了矩阵数码特效公司准备的庞大飞船道具,还有多种造型奇特的机械乌贼,以及庞大的枪械库道具,都惊诧不小。
可这部分镜头拍摄还需要等待,复工的第一天就是拍摄夜戏——雨中追逐,这也是原作中没有的情节。这部分镜头,需要实景和蓝幕搭配拍摄。
搭景、蓝幕、模型、数字天光画等镜头越来越多。为了满足抠像的要求,演员需要在蓝幕的摄影棚内拍摄,因为在蓝幕棚内,没有场景,全靠演员想象,还要求表演的情绪动作与合成的画面中场景相符合,这无疑是对演员经历和表演功底的一个挑战。
而且对照明、道具的要求与传统的拍摄的要求不一样:灯光人员要结合将要合成的背景光线、环境变化包括风雨雷电,设计摄影棚内的灯光,道具的某些部分也会隐藏在蓝布中,在制作中也需要和要合成的道具天衣无缝的结合在一起。
对置景和道具人员的要求并不仅仅是做一些实物的模型了,而是要在计算机中画出所需场景和道具,以便后期合成使用。前期工作完成后,后期合成处理,完全使用了计算机技术,原有的遮片、叠影等传统方式的特效方法被计算机软件的某些功能所取代。
由于统筹师已经把今天要拍的内容给演员们宣布了,陈天都便乐得轻松,只是将这场戏的主要演员聚到一起,为他们简单介绍一个自己各自主演的角色跟注意事项。
“八爷,再检查一遍威亚,道具清场干净,三分钟后准备开拍。”陈天都用大喇叭喊道。
然后走到摄影师艾曼**-卢贝兹基身旁叮嘱,“一会凯特从高空跃下,你着重抓一下她跳下时披风扬起的瞬间和落地时往上的仰视镜头,伶俐感,你懂我的意思吗?”
艾曼比了个ok的手势。
陈天都点了点头,又看向正在做最后准备的凯特,“凯特,怎么样?”
“等等,我落地的时候,需要翻滚一下吗?”凯特赶紧问道。
“不需要,膝盖稍微弯曲一下,就行了。怎么酷怎么来,要记住你是很酷的。”
“ok,我是很酷的。”凯特深呼吸一口气,双手握枪,半蹲在高空。一身黑色紧身皮衣披风半拖在地上、半吊在空中,简直是夜之女神的化身。不少小伙子已经挪不开眼睛了。
陈天都笑了笑,比了个手势。
场记顿时大声喊道:“雨中追逐第一幕第一场,action!”
雨夜,电闪雷鸣,只见镜头中短发微扬的凯特一手倒提手枪,一手端着望远镜,俯瞰建筑物下来往匆匆的行人,耳朵上挂着无限通话耳麦。
影片正常剪辑下,观众会看到凯特正在监视的,是街道一角的自动取款机前的动静,陈天都饰演的尼奥正在那里,鬼祟的利用黑客技术盗取一张银行卡中的余款。
崔妮蒂:“一切都正常吗?我感到不同寻常的气息。”
幕后观察员,“我的工作还轮不到你来插手。”
崔妮蒂:“说的也是,不过总想来当当班。”
“你喜欢上他了,想来守护他?”
“别胡说,我的任务是找到他,墨菲斯认为他是救世主。”
“你呢,你也这么认为。”
“我的看法无关紧要。”
“你想说,你不这么认为?”
“滋~~”忽然一声杂音,让凯特感到不安,“你听到了吗?这条线路你敢担保没被人动手脚?”“当然能保证,怎么了?”
然后镜头稍移,会看到取款机附近几条街上已经人迹罕至,四周已经埋伏了一圈警察,十数量警车的警灯不停在暗处闪烁,却没有发出一丝声音。
“糟糕,附近有大量警察,有电脑人存在。他不该引起电脑人注意的,唯一的解释,是我们被监听了。”
“轰隆~~”一声雷电轰鸣,正在警察要行动之际,凯特忽然从高空建筑物上一跃而下。披风随风扬起,稳稳落在地上,随即抬步走开,附近行人连反应都没有一个。
“cut。”陈天都大喊一声。
远处机械臂上操纵着摄影机的艾曼朝他挥了挥拳头,示意自己抓拍的非常好。陈天都笑了笑,竖起一根大拇指,然后站起来拍了拍手,喊道:“凯特,这个镜头很好,一次性通过。我们准备转移目的地,去外景拍摄下一个镜头。”
“这就完成了吗?这是一组长镜头,难道不需要再重拍几次,从不同的角度捕捉细节?”背后忽然传来不同的声音。陈天都扭头一看,正是斯皮尔伯格。
“我想够用了,再多镜头我也不需要,全是浪费。”
斯皮尔伯格认真看了他一眼,道:“好吧,你心里有底就好。”或许这就是卡森伯格之前说的,陈天都的拍摄方法。他第一次见到,的确有点草率,不明就里的人还真有点接受不能。
陈天都见斯皮尔伯格没有其他意见,就点了点头,又转向袁禾平,道:“八爷,接下来是地铁追逐战,能找到这一段地铁可供拍摄不容易,我们只有三个小时时间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