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片时代-第1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剧本倒是不高,我没还价,也就一百万。”
“沃特?!”对面传出一声惊悚的大喊,“一百万?!美金?!大哥,老大,亲哥,我要跟你混,求求你带我去美国吧。”“一百万美金,老美的钱这么好赚啊。”旁边穿来黄博惊讶附和。
陈天都故作平静,其实心理爽利得很,装b道:“算不得什么。你们还是老老实实在家里打基础吧。公司也有了起步资金,再找个好点的剧本,请个靠谱的导演召集一票小工,自己就可以开工了。脖子在圈内也混了好几年算得上精明,老孔你凡事多跟脖子商量,不要让人骗了。有事打我电话,就这样。”
美国这边的工作节奏跟国内有很大区别,最明显的一点,就是专业化。有条不紊。
陈天都的分镜头剧本打动了斯皮尔伯格,加上对故事精准的分析,也得到了导演组的认可。被委派参与了许多工作。每天都有繁复的讨论会议,精细到每一个场景。他很自觉,大多数时候他都是陪同,并不多说。只有当大家吵到不可分交时,才偶尔冒出一句。然后众人一琢磨,似乎、貌似、也许、好像……还不错的样子。
一次也许是偶然,可提出这样的金点子次数多了,自然而然就在导演组中地位凸显出来,大家也开始时不时问一下他的意见。
三千套二战军服前前后后都要准备三个月之久,还有众多军械道具。这更是导火索,需要专业人员每天每时每刻的看守,否则稍不留神就会酝酿大祸患。本来是要在英格兰拍摄的,可是英国国防部拒绝按照斯皮尔伯格的要求提供数千名士兵充当临时演员,只能改在爱尔兰。
目前为止,确定的角色只有约翰米勒上尉一个,正是老牌影帝汤姆汉克斯。
斯皮尔伯格大导演的年度大戏,试镜几乎吸引了好莱坞所有男演员的神经。自认有条件的演员,都报了名。超过五千人的规模,自然不可能让导演亲自一个个面试。
所以,一试二试三试就不可避免。陈天都看的非常新奇,第一次试镜居然安排在一个运动场内,几千人一起卖力奔跑,跑过五圈之后掉队的一律“对不起了”。
人数太多,第一次面试必须刷掉一半以上。只能继续体能测试,攀岩,射击,跳水,居然都是试镜项目。这对一个从中国远道而来的毛头小子而言,实在新奇。难得其中还有不少已经成名的演员,居然也心甘情愿的参加测试。
;
第十六章:偶像见面会()
试镜就要结束的时候,陈天都忽然看到一个熟悉的面孔,走过去打招呼道:“嘿,范-迪塞尔,很高兴认识你。”
“你是?”范-迪塞尔很纳闷的跟他握了握手。尽管陈天都站在导演组那边,但大家都以为他是工作人员,谁也没把这个有亚洲混血面孔的年轻人当做副导演。
“圣诞-陈,你可以叫我圣诞。你很壮硕,我觉得你可以出演一个角色。”
“谢谢,希望我好运吧。决定还在他们,不是吗。”他歪了歪头看向那群忙碌的副导演组。
今年上半年他自编、自导、自演了一部小投资影片《迷失》,这部影片给他带来了4万7千美元的收入。但是真正让他引起好莱坞注意的却是他此前出演的另一部影片,那就是1995年的《千面人》。影片《千面人》参展了今年的圣丹斯电影节,虽然它受到了好评,但却没有像迪塞尔希望的那样卖的很好,但《千面人》为迪塞尔赢得了更多的工作。
“圣诞,你在干什么呢,快过来,我们还有很多活要做。”托比霍金斯大喊着。
范-迪塞尔微微惊奇看了这年轻人一眼,猜测着他在剧组到底什么位置。陈天都却朝他招了手,“跟我来伙计,介绍你认识一下。”
范-迪塞尔虽然惊奇,却不傻,这种拉关系的机会怎会放过,快步跟了上去。
陈天都道:“托比,邦尼,过来认识一下。这位是范-迪塞尔,我觉得他就是卡帕佐,你们认为呢。”
“卡帕佐,你确定吗?”邦尼-柯蒂斯认真看了他一眼,她是影片的三大制片之一,在场话语权最重。
托比也好奇问道:“你朋友?”
“是的,我们刚刚认识。”陈天都丝毫没有迟疑,笑道:“范-迪塞尔先生此前出演过电影《千面人》,还参加了今年的圣丹尼斯电影节。此外还自编、自导、自演了一部叫做《迷失》的电影,有丰富的表演经历。”
“噢……”
如果是别人这么直接推荐人,没准会不当一回事。可陈天都是剧本编剧,有多次提出可行性意见,大家自然会重视。邦尼主动跟范-迪塞尔握了手,聊了几句。她发现范迪塞尔有一张浅黑色、神秘兮兮的脸,外加一副低沉的嗓音,外型看上去像个足球运动员多过像演员,身材很魁梧不是吗。
卡帕佐的戏份不算多,交给他演也未尝不可,这说明陈天都并不是胡乱选人。
几句交谈后,她拿定了主意,“迪塞尔先生,你的档期是否空余,我们接下来的军训和拍摄,可能要持续好几个月。而且不是在美国本土,而是去爱尔兰拍摄,你可以适应吗?”
范-迪塞尔瞳孔骤然放大,楞了好几秒,还是陈天都撞了一下他的胳膊才清醒过来,“没问题,完全可以。”
“那好,恭喜你得到这个角色,卡帕佐。”
陈天都也过来跟我握手,“卡帕佐戏份不算多,希望你不要介意。”
“不,怎么会。非常感谢你……圣诞。请问你在剧组中是……”
托比一脸惊奇,“你不知道他?他就是编剧,目前还是导演组一员。噢,我现在才确定你们此前根本不认识。”
搞定了范-迪塞尔的角色,只是陈天都看到熟面孔罢了。此后的角色选择,他并未再多嘴。其余角色一个个被确定,只有瑞恩。他们本来想邀请爱德华-诺顿扮演瑞恩的,但被其拒绝。而其余演员的军训项目都已经结束,现在就算招到人,也没法参加军训。
时间很紧迫,大家都对着演员资料一个个讨论着。
陈天都从一大堆资料中,迅速筛选出一张稚嫩的马脸面孔,“这人怎么样?”
“马克达蒙?”
……
从试镜到所有演员第一次集体碰面通读剧本对台词,已经是半个月之后了。这是陈天都与范迪塞尔第二次见面。
大公司就是大公司,距离开会还有半个小时,陈天都刚推开门就发现里面已经坐满了人。
“嗨,大家好。汤姆汉克斯先生,我是你的超级粉丝,很高兴认识你。”正中坐着的老牌影帝,那张标志性的阿甘脸,不就是汤姆汉克斯吗。
“你好,圣诞。我们还是第一次见面,能写出这么优秀剧本的人,没想到会这么年轻。”
汤姆汉克斯笑着跟他握了握手,“我一直对二战历史很着迷,而且一直在寻找能够从人性或人类情感经历而不只是从战略行动上来描绘整个二战的书籍与材料,而《拯救大兵瑞恩》的剧本可谓是出神入化的将这一点描绘得淋漓尽致。有气势恢宏的战争场面,更有一个催人泪下的剖析战争中人性的故事。非常棒。快开始吧,我们都等不及了。”
汤姆汉克斯毫无疑问是这里的大哥大,如果你还将现实当成阿甘中的弱智儿,只能说你秀逗。无论跟导演斯皮尔伯格相交莫逆,还是他在好莱坞的地位,都是当仁不让!
“好的,偶像。”
偶像发话了,陈天都也敢不耽搁。他的任务就是帮助这帮主演们熟悉剧本,对好台词。笑道:“除了偶像之外,相信大家都或多或少的在面试时候看到过我,但并不意味着知道我。自我介绍一下吧,我叫圣诞-陈,来自中国,是这部戏的编剧,现在也是副导演组一员。大家也许会奇怪,我一个中国小伙子,为什么会写出这样美国风格的战争剧本?”
“是的,我正好有此疑问?说实话,这个问题憋在心里已经好些天了。”捧场的正是范迪塞尔。
陈天都向他投了一个眼神,略带感谢。
他这是投桃送李呢。
“其实我没想那么多,我只是想写个史诗大片的剧本来的。你知道,年轻人不知天高地厚,心总是很大的。”
陈天都腼腆笑了笑,“而战争总使人联想到史诗,史诗十有**会描写战争。二战是人类历史到目前为止最大规模的一场战争,也是距离我们最近的一首宏大史诗。再次之前,我也写过一个中国二战故事,可惜有些不尽如人意,至今没人愿意投资。”
“全世界二战都一样,许多英雄纪念碑上不难看出,有时候牺牲的都是兄弟姐妹。在战争中失去一个儿子已然非常痛苦,而同时失去几个儿子的悲恸更是可想而知。”
“而诺曼底登陆,则是这诗章中堪可与《伊利亚特》相比肩的段落。对这一段落人们有理由念念不忘,透过它我们还能触摸到往日炽烈的气息,藉以使浸淫于安宁中麻木许久的神经恢复激烈的搏动。但那千帆竞进、万炮齐鸣的恢宏场面毕竟没有太大意义,毕竟震慑人心的永远是阿喀琉斯和帕里斯们而非特洛伊木马或是战船。”
“我是个幸运儿,很庆幸剧本被斯皮尔伯格导演看中。我想,如果要拍史诗片,没有谁比他更合适了。”
众人都笑了起来,毕竟夸导演呢,得给面子不是。
马克达蒙忽然搞笑的举起手,要提问。
陈天都顿时失笑,“嘿,伙计,别搞笑了,这里不是课堂。”
马克有点讪讪,附和笑了笑道:“陈先生,谢谢你推荐我出演瑞恩这个角色。”
“不,不用谢。主要是你够出色,这是大家的决定,导演也很认可。我也就比你小几岁,大家都是年轻人,可以直接叫我圣诞。”马克-达蒙此时的确不够出名,他也只是在1988年在电影《现代灰姑娘》中有过出镜,近十年间陆续出演一些电影作品,但没有太多值得称道的。反倒是即将与好友本-阿弗莱克一起,拍摄一部在大学时没有完成的独幕剧作业改写成了电影《心灵捕手》的剧本。这部电影明年会上映,将会开启了马特-达蒙真正的好莱坞演艺生涯。
;
第十七章:八个打一个()
“好吧,圣诞。”
马克达蒙也不谦虚,“我对剧本中设定,用八个母亲的儿子换一个母亲的儿子,八条命换一条命,很有些疑惑,这是否会得不偿失,继而造成争议。”
汤姆汉克斯也道:“这个问题问的不错,我也想听听编剧的解释。”
陈天都早有准备,一副我就知道有人会问的表情,道:“事实上,我跟导演讨论过很多次这个问题。为什么要让我们八个人去救一个人呢?”
“yes,为什么用我们的生命去换取瑞恩的生命,难道我们没有母亲,没有兄弟姐妹?其他战士也是一样在战场上拼死拼活,我想不该瑞恩就有这个特权?”爱德华-伯恩斯似乎很激愤的说道。
他饰演的是列兵李察-莱宾。
他的角色最有资格问这句话,因为他的角色曾经准备退出任务,但又是坚持到最后活下来的士兵,他从一开始就很是疑惑和不满对于参加这次任务,但是身为军人只能服从,在最后的战役中他和战友并肩作战,成功守护了大桥。
陈天都笑了笑,“伯恩斯先生对剧本读的很通顺,这是剧本中你的台词吧。”
爱德华-伯恩斯被叫破表演,顿时有些不好意思的摊摊手,道:“没错,这是我的台词,刚才算是表演吧。我觉得这是整个剧情的矛盾冲突点之一,我该要表现的激进一点。”
汤姆汉克斯点头鼓励,道:“演得不错。”
“谢谢,偶像。”爱德华-伯恩斯咧嘴一笑。
不知不觉,偶像这个词从陈天都嘴里说出,到这里都快变成汤姆汉克斯的另一个绰号了。
见大家的注意力被吸引,陈天都便继续解释道:“这便是《拯救大兵瑞恩》中八人小组面临的抉择,读懂了这一点,就再也没什么难处了。”
“置身于瞬间万千生命消逝的战场,他们却要冒生命危险让一个素不相识的人脱离危险。生活中类似这般普罗米修斯式的死劫比比皆是,战争就是绝佳的例证。它甚至总是忠心耿耿地伴随着人类的所有成就与辉煌,然后一丝不苟地把它们化为灰烬。”
“但是细想一下,8个人换回的仅仅是一条性命吗?”
“事实上他们在用生命维护一条法令:把母亲唯一的孩子送回她身边。而几十代人因为坚守同一条法令,安心把子女后辈送上战场,久而久之,法令成为传统,传统成为信念,而信念是一个民族、国家强盛、坚定的支柱,这些是多少财力、物力、人力、生命也无法换来的。试想,今天因为这个部队觉得8条命换一条命不值得而葬送了一个母亲唯一的儿子,明天又有一个母亲因为相同的原因白发人送黑发人,长此以往,坚固的传统信念变成虚无的承诺,谁还放心让自己的亲人参军打仗?”
“瑞恩对我来说只是一个符号。”
“偶像,还记得剧本中你的一句台词吗?‘我们的任务是赢得战争!’”陈天都忽然问道。
汤姆汉克斯一愣,翻了翻手中的剧本,“是的,有这么一句。我们的任务是赢得战争……我想我明白了:拯救队员因为帮助瑞恩而知道家庭的温暖和生命的可贵;而瑞恩因为米勒上尉和拯救队而感悟用自己的生命去保护、照顾更多需要拯救和帮助人们。爆发战争对于每个人是不能选择和左右的,但帮助他人是自己可以选择和作决定的……不错,很好的设定。听了你的解释,我觉得顺畅多了。”
“谢谢偶像的夸奖。”
陈天都腼腆笑了笑,“生命与生命之间不负责任的价值比较,是毫无意义的。生命的本能也不会给予人们权衡利弊的时间。我想用这句话来解释,应该行得通。”
“很好!”
汤姆汉克斯笑道:“来,给我们的圣诞鼓鼓掌,他让我们聚在一起。”
一帮小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