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游戏动漫电子书 > 时空走私1859 >

第5章

时空走私1859-第5章

小说: 时空走私1859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王道啊!”

    “不对?”李永吉忽然摇摇头,“我是没有你那什么差价的算法了,不过以赚人民币的角度说,倒卖白银才合算?”

    说到这,李永吉掰着手指头就自顾自算起来:“你看,这边一两银子换1400文钱,按照一文钱一克铜,就是1400克铜,一克铜0。04元人民币,就是56元。然而,一两白银直接换人民币的话,按照一两36克,一克白银3。5元去算,也有126元人民币了。126比56,这差的有点大?就算含铜量高一点,也高不到哪儿去?”

    “不对,是你算错了!”张信达道,“现代社会一克银4元,一克铜0。04元,也就是一克银能换100克铜;而在清朝,一两,也就是36克银子能换1400克铜,就是一克银只能换38。8克铜,差老多呢!”

    “是差老多啊。”李永吉一摊手,“这不就是说,现代社会的铜更不值钱嘛。”

    “有点乱哈。”张信达挠挠头,“我再算,这个……”

    “别算了!”李永吉笑了笑,“事情明摆着,以人民币算,现代社会的铜更便宜,而清朝的铜更贵。当然,单纯赚人民币的角度,你非要倒腾铜,也不是不行,那就得从现代社会买铜来清朝,从清朝换黄金、白银跟粮食去现代社会,而不是从现代倒腾粮食去清朝,再从清朝买铜回现代,你说是不是这个理?”

    “嗯,这么一说也对啊!”张信达总算寻思过来了,“也就是说,我应该在现代社会买铜,然后送给你那边的清朝,你再去拿铜换银子、金子、粮食给我,我拿你的金子、银子、粮食来现代社会卖?”

    “呵呵,没错。”李永吉点点头,“你在现代社会买一公斤稻米是2。68元,而这边如果用铜钱买粮食,就等于1。97元一公斤,这样算,还是清朝的粮食便宜啊。”

    “明白了!”张信达点点头,一副恍然大悟的样子,“所以最好是我从现代社会买铜送去清朝,然后用铜换白银或者黄金运来现代社会?如果是粮食的话,最好是从清朝用铜采购粮食来现代社会卖,对么?”

    “没错!”李永吉笑着点头,“所以你先前说的没错,倒铜是王道,但应该反过来,从现代社会弄铜去我这里。从倒黄金的角度看,倒腾铜换金子,可比倒腾银换金子赚多了。”

    “那就明了了。”张信达道,“以后我就不给你白银了,而是给你铜,铜这东西要多少有多少,废铜的话,质量差点的,三万多一吨有的是,那样差价就更多了!”

    “那粮食呢?”

    “粮食当然重要,不过考虑到经济问题以及传送吨位的效费比问题,以后我还是给你提供稻种农药跟肥料,你在那边自己种粮食。”张信达道,“种了粮食给我,我在现代社会卖了换铜,再送给你,嘎嘎嘎,发财了发财了,马上就要发财了!”

    “我不是问你这个!”李永吉一阵无语,“我是问你送我的这些粮食应该怎么办啊?再送回去给你?”

    “那倒不用。”张信达道,“一来一回,太浪费精力了,再说我送你的粮食,你卖出去,直接收银子或者金子就好了啊,收银子金子的话,还是赚的,我们之前分析过的。”

    “嗯,好,也只好如此。”李永吉点头。

    “哦,对了,光说这个了,差点忘了还有一件事。”张信达忽然道,“红色标签,贴着红色标签纸的纸箱子,你赶紧打开。”

    “红色标签?”带着疑惑,李永吉一看,果然发现有个贴着红色标签的纸箱子。

    咬咬牙,李永吉用刚刚恢复过来的一点力气,慢慢走过去,解开绳索扣,发现里面都是一些动物。

    里面分别是一只喵喵叫的小花猫,一只奄奄一息啾啾叫的小鸡仔,一只在密封小玻璃缸里的壁虎,以及一个密闭的玻璃生态球,生态球里面有一条小鱼,还有一些水藻水草。

    “这是什么情况?”李永吉立刻问。

    “很明显,是做个**实验。”张信达在那边道,“你先前说,不能传送人类,可没说不能传送别的动物,于是我就想看看,通过这种传输,能不能传输**生物。如你所见,小猫代表哺乳动物,小鸡代表鸟类,鱼就是鱼了,变色龙是爬行动物。喂,那边的东西都活了没有?”

    看了那些动物一眼,李永吉点点头:“都还活着,就是看起来都有点萎靡不振。”

    “哈哈,那就说明**动物是可以传送的。”张信达笑着点头,“不错不错,这下安心了,好了,我累了,要立刻睡一觉,你先自己玩,就这样,挂了。”

第六章 必须换一个环境了!(五千字求推)() 
本来,李永吉还担心怎么跟家人解释房间里忽然多出的这一堆东西,但出来后却发现,原来自己的父母、哥哥、李叔,也就是老家仆李福,一大早就一起出门下乡收粮了。

    这样一来,整个李家宅院里,目前连他一起,只有三个人,这三人中,除了他之外,另外俩人分别是一个叫李陈氏的四十来岁中年妇女,以及一个叫李进宝的十八岁青年男子。

    说到这,就要先说一说李永吉这一世的家庭状况了。

    李家虽然是个传承了两代人的粮商,不但在镇上开粮铺,城外还有五百亩地,看起来是挺不错,但实际上依然是一个小粮商,小生意人罢了。按照后世的观点看,这家粮铺就是个小超市的规模,说是个大一点的夫妻店都一点不为过。

    目前,整个李家的户口上一共有七口人,分别是家主李正祥,李正祥的正妻李王氏,李王氏的大儿子李永昌,小儿子李永吉,家仆李福,李福的老婆李陈氏,还有儿子李进宝。

    本来还有个李秀,是李王氏的二女儿,也就是李永吉的二姐,不过因为已经嫁出去了,所以就不在李家的户口上了。

    这一家子中,身份上从高到低,分别是家主李正祥、妻子李王氏,李王氏的大儿子李永昌,小儿子李永吉,然后是嫁出去的李秀,之后才是家仆李福,李福的老婆李陈氏跟他们的儿子李进宝。

    现在,李正祥夫妻,大哥李永昌以及李福都一起去收粮了,按照正常来说,去乡下收粮最少也要三五天后才能回来,时间长的话,十天半个月都有可能。

    正因为出门时间比较长,李永吉年龄又还小,所以家里不但必须留下人看店,还要留下人照顾李永吉,比如买菜做饭什么的。

    很显然,李福的儿子李进宝就是留下看店门的,李陈氏,也就是李进宝的亲妈,则是照顾李永吉的。

    实际上父母要出去收粮的事儿,因为在昨天家里人就交代过,李永吉早就知道的,只不过之前一时没想到而已。

    也就是说,虽然家里目前有三个人,但李陈氏跟李进宝都是家里的下人,因此李永吉这个小少爷根本不需要对陈妈以及李进宝解释什么,简而言之,他目前就是这个家里天然的老大。

    如果李永吉的父母哥哥都在,他这种中途跑回来的行为,必然要遭到这些人的责问,而现在他跑回来后,换来的却是陈妈的嘘寒问暖,比如问饿不饿,是否有哪里不舒服之类的,这就是区别。

    因为陈妈跟自己再怎么亲,身份在那摆着,不可能像亲妈那样随便问责打骂,这就跟后世跟主人长期住在一起的保姆一样,哪怕平时再亲近,对主人家的子女,也肯定不可能随便多管。

    随便找了个夫子今天有事儿,提前放学的借口打发了陈妈,然后就以温书需要清静为由,让他们不得进自己屋子打扰。

    之后,李永吉反锁了门,就在自己房间里一边检视张信达传来的货物,一边想起了心事。

    大米什么的,没啥可检查的,都是没脱壳的稻谷,顶多是现代产品,颗粒更饱满而已。

    为啥是没脱壳的,很容易理解,因为脱壳米价格更高不说,也容易腐烂变质,只有没脱壳的米,才能放的住,也更容易在这个世界倾销。

    至于其他的东西,像银元宝,药品,不锈钢制品等,看的出来都不是粗制滥造的东西。

    花了点时间把东西粗略的都看了一遍之后,李永吉就大体估算出了这批货的价值。不算粮食,光是这些药品,银子、不锈钢制品、洗化用品以及其他小百货,总价格很可能超过五万块,加上花了三万的粮食,这一堆东西,张信达就花了八万!

    这是什么概念呢?这说明,张信达已经把他买房子首付的钱都给花了出来,是真正的血本投入!

    因为李永吉很清楚,张信达并没有多少存款,自己在现代的存款就更少,之前给他的那个金镯子跟玉坠子,也远远不可能比这些东西多。

    所以,这等于张信达拿自己的家底钱来提前投入了。

    当然仔细考虑来,这也正常,换了是自己,遇到这么个机会,也肯定要抓住,也一样要提前投入。没有投入,哪来的回报啊?

    现在想来,当初选他当代理人,而不是找什么亲戚,绝对是明智之举。因为大多数时候,这种没血亲,也没同学过的兄弟,才是最可靠的,反而是那些亲戚……

    想到这,李永吉摇摇头。

    在前世,或者说在现代社会中,他虽然父亲死的早,母亲又有糖尿病,家庭情况比较严峻,但其他亲戚却有很多,而且大多数都十分有钱,其中有个亲三叔还是开发房地产的,身家过亿,可都对自己一家不闻不问,这才导致自己那么艰难,要努力赚钱贴补家用,根本不敢考虑自己的事情。

    同学也差不多,他怎么说也是个985名校的本科生,这样的基础下,很多同学都混的比较不错,可他们大多就只是在同学群里吹牛炫富,你要真求到的时候,就这个困难,那个不容易,能给你点个赞就不错了。

    倒是后来认识的同租客张信达,本身他自己也不宽裕,可在自己最困难的时候却帮了自己一把,这才让自己后来可以继续维持下去,这样的人,可比什么亲戚同学靠谱多了。

    李永吉早就想过,反正一世人两兄弟,只要自己不负他,他肯定不会负自己!哪怕以后富贵了也一样!

    对此,他很有信心,因为在张信达以及自己的身上,他看到了他们这类草根人的天然属性——贫穷不相欺,富贵不相忘!有恩报恩,有仇报仇!

    想到这里,李永吉笑着摇摇头,不再把这些婆婆妈妈的事情放在心上,继续想现实的事儿。

    诚然,写历史文出身的张信达给自己的建议有很多可取之处,特别是倒腾粮食以及倒腾贵金属这方面很有建设性,不过,他毕竟是纸上谈兵,不是自己这个亲历者,有些细节不如自己清楚。

    不管以后要倒腾什么,不管以后要做什么,都要有一个渠道,或者说根据地,再简单说,就是要有个地方能安全的做这些,而这一切总结起来,就是要有个良好的起始环境!

    很显然,自己目前所处的地方,并不是一个发展的好环境,起码对自己的金手指来说,并不好。

    李家这里是个以买卖粮食为主的商业街,类似后世以卖粮为主的集贸市场。这样的环境下,就决定了住在这里的居民,大都是跟李家一样的粮商或者相关产业的商人,再加上外来买或者卖粮的商人农户,因此这里的人口密度相对较大,流动性也比较强。

    在这里,邻里之间家庭情况几乎都差不多,又因为居所大都是商住两用,彼此的后院也就是一墙之隔,那围墙矮的以李永吉现在的体格能轻松翻过去,一旦高声说话,邻居也能听到,所谓远亲不如近邻,说的就是这种情况。

    在这种氛围下,邻居间相互走动串门是很平常的事儿,由此带来的就是,彼此之间很少有什么秘密能藏得住。

    可以说,如果李永吉不是把东西吐在自己屋子里,要是吐在院子里,恐怕用不了多久,他这种奇异情况就会被邻居知道,到时候就绝对是无穷无尽的麻烦,就算现在吐在自己房间里,货物要是还继续在这里,用不了多久,这秘密也保不住了。

    一旦被外人发现,李永吉如果说不出一个说得过去的理由解释这些东西的来源,只是扯神仙鬼怪,那他一个孩子,不太可能糊弄过去。因为在这个世界,大家是不会跟你讲什么人权**的。

    以前是邻居彼此之间情况差不多,知根知底,维持了一个平衡,一旦消息走漏出去,所谓财货动人心,到时候自己被人浸猪笼倒未必,但很可能就要被人监视起来,那可就是真的**烦了。

    在李永吉看来,目前最大的问题其实是居住环境,以及由此带来的**问题,也就是保密问题,至于其他问题,都是后话。

    所以,当务之急,是先找一个相对清静隐蔽,周围邻居相对较少的房子当仓库,换言之,就是自己要尽快换一个居住环境,离开这个几乎没有**可言的地方!

    要不然,一旦你凭空变出一堆东西,就会显得十分突兀,必然会被周围那些知根知底,又因为缺少娱乐方式而八卦心极端旺盛的邻居们所怀疑!

    想到这里,李永吉就决定要主动换地方发展了,而且要快,要赶在自己父母回来之前办好这件事!

    只有自己先凭着自己的力量打下一片自己的地盘,才能不受其他方面的掣肘,才能迎来以后的发展!

    就在这时,忽然响起了敲门声,然后就是陈妈呼唤吃饭的声音。

    原来,不知不觉中,此时已经到了午时,也就是中午十一点多,在这个时代,这个点就是吃中午饭的时间。

    答应了一声,又反锁了门出去,然后来到正堂,发现正堂中间已经摆了一张桌子,桌子上摆了一碗米饭,一碗汤跟两碟小菜,筷子也只有一双。

    李家虽然并非大户,但碍于时代特色,上下之分也是很明确的,而且也有自己的规矩,哪怕是在吃饭上,也是如此。

    比如现在,虽然李正祥等人都不在家,但既然有李永吉这个嫡生小少爷在,那一日三餐这种正餐,就必须在正堂里摆桌吃饭,而不能自己私下在卧室吃,那是只有夜宵等额外进食才可以的。

    另外一个规矩就是,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