夙命妃途-第5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时尚制造者。她们费尽心机打扮,时有创新,持续不断的引领着大华朝审美风潮。
自从周敏受宠,得封宸妃,并隐隐有超越淑妃之势后,便有人开始效仿她的穿戴风格。还有人为了瘦成周敏的身材,饿到晕厥过去。如今这满殿中,有一半人放弃了往日浮华繁丽的衣着风格,尽量让自己看起来简约雅致而又清新飘逸。
周敏一到坤宁宫,便有大堆的人围上去奉承。她虽得宠却不似淑妃那般骄横,大家都愿意跟她来往。周敏早习惯了成为大家注目和讨好的焦点,她的确不觉得骄傲,她能有今日的地位,全靠运气。若非赵启是皇帝,她只不过是一个被打入冷宫后侥幸脱身,却再无前途的小小才人。
大家都是可怜人,周敏暗自叹了口气。
一声“皇后驾到!”众人各回各位,殿中瞬间安静下来。皇后从后堂转上殿首,在凤座前接受群妃行礼毕,才缓缓坐下。周敏注意到皇后的面色十分凝重,便猜到皇后知晓了洪灾的消息。
“今日一早,皇上传来一道口谕,教本宫晓谕后宫。”皇后开门见山的说道,“此事内情,宸妃知之甚详。宸妃,你替本宫来说吧。”
周敏忙站起身来,应了声“是”才转向殿中众人道:“前日在颐苑中,我与皇上见到了涅槃寺的觉远禅师。觉远禅师预言四月下旬,大江中游沿岸会有一场大洪水,请求皇上为黎民百姓着想,提前防备。”
话音刚落,就听人丛中发出一声惊呼,周敏循声看过去,见苑北居住的刘才人面色惨白,衣裳扑簌,似是受到了惊吓。她旁边的宋美人忙替她向皇后请罪:“皇后娘娘请见谅,刘才人她父亲正在大江中游的岳城任职,故而担忧。”
皇后柔声道:“你且扶她坐下。刘才人不必过于担心,圣上已于昨夜召集朝臣商讨救灾一事,今日早朝过后,必定会有妥善的处理办法。”
一时散了,周敏和冷香雪随着德妃一道去了泰福宫看望徐婕妤。徐婕妤的胎已坐稳,人圆了一圈,见到两人十分高兴。周敏劝她闲时多在院子里走动走动,将来好生产。毕竟这个时代的妇女产子,无异于去鬼门关走一遭。
“你真的不想要个孩子?”在回去的路上,冷香雪问道。
“不,不想要。”周敏坚定的答道。
天空中堆着一层厚厚的积雨云,随时要下雨,两人不自觉的加快了脚步。
“只怕也由不得你,昨晚皇上可是在你那过夜的?”冷香雪笑道。
“此过夜非彼过夜。”
“好吧,我真搞不懂你和皇上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了!”
刚迈进清宁宫,大雨倾盆而下,两人沿着回廊半跑着回到清芬殿。
“今年的雨下得又急又大,难怪会有洪灾。”冷香雪一手接过白梨端来的香茶,感慨道。
“若非觉远提前示警,不知多少百姓要家破人亡流离失所!就是皇上也要头疼万分。”周敏的鞋被雨水打湿了一只,她一面换鞋,一面答道。
“觉远总算做了一件好事。”黄桃在旁说道。
冷香雪笑道:“你还记着他的仇啊?你们小姐说不定还在感谢他呢!”
周敏道:“你就瞎说吧。我和皇上一清二白,没有你想的那么暧昧。”
冷香雪掩嘴笑道:“我说什么了?你分明是此地无银三百两啊。”
周敏换好了鞋,在冷香雪身边坐下,两人喝茶吃点心,看外面暴雨倾城。
“觉远禅师的确是个让人敬佩的长者,他为了给皇上示警,不惜泄露天机,以致寿元折损,命不久矣。”
“若果真如此,觉远此举足可成佛了。”
周敏点了点头,心里却想着救灾之事。如今提前了半个月,又是在灾前,应该会一切顺利。她想找赵启打听进度,但这么大的雨,她又懒得出门。两人摆下棋盘,下棋消闲。
“颐苑里倒清净自在许多,我差点儿不想回宫了。”冷香雪忽然说道。
“我正有一句话想问你。”周敏忽然想起来一件事。
“何事?”
“我打算搬去颐苑长住,等救灾之事了结,便向皇上提这事。你愿不愿意随我一起去?”
冷香雪有些吃惊,问道:“皇上会同意吗?”
周敏道:“他不同意也得同意,这个你不用担心。”
冷香雪道:“我当然愿意啊。”
周敏忽又凑到冷香雪耳边悄悄说道:“到时候我们想干嘛就干嘛,哪怕是另养汉子。”
冷香雪明显吓了一跳,手中一枚白子几乎落地:“你胆子忒大了些!这可是诛九族的大罪,你别不当回事!”
周敏不以为意的笑了笑,说道:“我不过是开玩笑,你别当真了。”
冷香雪瞪了她一眼,肃容道:“这种事,便是玩笑也开不得的。你如今身居妃位,又正得宠,不知多少人嫉妒你,等着揪你的错处!”
周敏吐了吐舌头,她是不忍看冷香雪守活寡,但冷香雪终究是这个时代土生土长的女子,身上带有的时代烙印,短时间内难以消除。只得循序渐进了。
第127章 上山取书()
大雨一连下了二十多天,间或有细雨绵绵的日子,持续不了两天,紧接着又是一轮大雨袭来。觉远的预言在四月中旬的某一天应验了。
大江中游几条重要支流流经的地域因持续性暴雨导致河水暴涨,一齐汇入大江后,形成了第一个洪峰,冲垮了几处事先加固的堤坝,洪水倒灌进低洼处的村庄田野,漫山遍野只见泥黄的水和一座座被水浸没的房舍。若非百姓及时撤离了,后果不堪设想。
那段时间,赵启忙得焦头烂额,起居只在垂拱殿内,以便随时召见大臣们处理灾情。后宫在皇后的严加管控下倒也十分平静,没人敢在这样特殊的时期作妖,包括气闷又颓丧的淑妃。只因皇帝直接将宸妃接到了福宁宫居住,而不是她淑妃。
后宫众妃看在眼里,不免对淑妃幸灾乐祸起来。淑妃恨得牙痒痒,被黄淑媛死命劝住了,才没闹出事来。
周敏在福宁宫里住的半个月里,也没闲着,她不便直接出面参与朝会,却能帮赵启批阅奏折,减轻他的负担。两人常在灯下就救灾过程中出现的意外问题讨论到深夜。赵启又回到垂拱殿歇宿,周敏也不挽留。
持续侵袭超过半个大华朝的暴雨,终于在四月底歇了雨脚。由于有觉远的预警,朝廷赢得了宝贵的筹备时间,将洪灾带来的损失降至了最低程度。
经此一事,觉远由活神仙升级成了神仙,涅槃寺香火更旺,有百姓不远千里赶来凤凰山烧香祈福。觉远留下来的天启册也作为帝国最高机密,被收藏在大内只有皇帝知晓的某处。
朝廷此次不遗余力不惜钱财的救灾之举赢尽民心,皇帝赵璞也终于摘下了好色之名,仁君的美誉渐渐传播开来。他在主持救灾这件事上表现出来的勤恳、专注以及精明程度,出乎大臣们的意料。不过没有人会怀疑他的这种转变,他刚登基那几年,也称得上是一位励精图治的好皇帝。
大雨停歇后,洪水逐渐消退,灾后重建任务繁重。时近端午,天气一日热似一日,洪水过境后防治瘟疫又是重头戏。赵启一直忙到五月底,才喘过气来。金明池也没去,端午也没好生过。好在灾后各项工作已进入正轨,剩下的只教给大臣们处理就完了。
得闲后赵启终于踏足后宫,在淑妃处连歇了两夜,两人旬月未见,无异于干柴烈火,说不尽颠鸾倒凤,道不完海誓山盟。梅开数度后,赵启累得昏昏欲睡,淑妃趁机大吹枕边风。
次日黄昏,赵启来到清芬殿找周敏喝酒聊天。周敏吩咐御厨准备些可口小菜,在厅中摆下一桌,两人对坐共饮。周敏对赵启在淑妃处歇宿一事,心存芥蒂,因此神色淡淡的。赵启却一无所觉,兴致勃勃的谈论着怎么趁热打铁对朝政进行改革的事。
周敏听了半日,忍不住泼冷水道:“你不要轻举妄动,朝政改革比救灾要难上数倍,不是拍拍脑袋就能决定的。每一个步骤都需要专业人士反复论证,还要试行一段时间,看有否漏洞或不良反应。须知你一个小小的错误决定,很可能被逐级放大,导致一场大灾难。更何况改革一旦牵涉到大臣的切身利益,他们可没那么好说话了。”
赵启尴尬的笑道:“原来这么复杂?我还以为很容易呢!哈哈。”
周敏淡淡道:“恢复宰相制度,的确大有好处,但是你有个大难题需要克服。”
赵启道:“这我知道,毕竟废除相位的是太祖皇帝,祖训大过天,我要是强行恢复,说不定会被大臣的口水淹没。不过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我们只要给行使宰相权力的大臣换个称谓,不就两全其美了吗?只要大臣们同意,我相信他们会同意的,毕竟哪个大臣不想当宰相?就算他们明知我是换汤不换药,也不会多事找茬了。”
周敏点了点头,说道:“这倒也可行。现在权力集中于你一人之手,也不是什么好事。累都要累死你。若你以后的继位者里面出个暴君,那天下百姓就要倒霉了。”
赵启笑道:“你考虑得总比我长远些。这次要不是你帮我,我一个人还真应付不来。这皇帝可真不是人干的!”说着举起酒杯,眼蕴笑意,“这一杯,我敬你。”
周敏笑骂道:“你少拍我马屁。为了帮你,这一个多月我不知担了多少骂名。也罢,大概是我前世里做了很多对不起你的事,所以现报在这一世。”
赵启讪讪一笑,淑妃的确说了周敏许多坏话,不过他并未进耳。
两只酒杯在灯下轻轻一碰,两人同时仰头饮下。
赵启擦了擦嘴角,给周敏的碗里夹了一块酥香焦黄的素烧鹅,笑道:“这些先不去管它,我们眼下就有一件要事得赶紧去办了。”
周敏是个一点就透的人,霎时间就猜到了赵启所指何事,因笑道:“我也想着这件事。觉远禅师留在方丈里的东西,还是拿回来自己藏着保险一些。”
赵启笑道:“正是此事,你陪我一起去吧?”
周敏忙摇头道:“我才不去,你还是一个人去吧。不然我一下子就得罪了两个人。”
赵启愣道:“得罪谁啊?”
周敏白了他一眼:“皇后和淑妃啊!去祈福这种事,不应该是帝后同行的吗?我去了,她却不去,不恼我才怪?至于淑妃,她一定会恨我霸占了你。”
赵启恍然笑道:“这不是正经的祭天,皇后没必要出席。至于淑妃,她去不合适。觉远留下的笔记牵涉到我俩的秘密。所以你我两个去是最好的。你要是不去,我一个人多没意思。”
周敏想了一会儿,勉强点头应了。赵启顿时露出一个明媚灿烂似三月春光的笑容来。
过了几日赵启带了周敏上凤凰山涅槃寺拜祭觉远的舍利塔,并为天下苍生祈福。皇后倒还罢了,皇帝亲对她解释过。淑妃却气得倒仰,在景福宫中摔东砸西,指着周敏狠声咒骂,恨不能生吞活剥了她。淑妃至今仍搞不明为何皇帝明明是爱她的,却把宸妃看得这么重!
这次拜祭一切从简,先派了礼部官员上山安排妥当,后由禁军开道,皇帝和宸妃坐了龙辇一路来到山脚,下了车辇,一步步走上山,以示虔诚。
礼部尚书是个乖觉人,打听到随皇帝上山拜祭的是宸妃,便把周望带在身边,并委以重任。周敏看在眼里,记在了心里。
拜祭完毕后,赵启和周敏由现任住持圆净禅师陪着来到了觉远的方丈内吃茶。圆净本是觉远的徒弟,觉远圆寂前曾交待过他。赵启微一露心意,圆净便从壁橱里取出一个上了锁的青木匣子,呈到他手上。
第128章 难以调和()
“此物是先师遗物,嘱咐小僧交予圣上和娘娘。”圆净道。
“钥匙呢?”周敏问道。
“先师曾说匣中事物干系重大,为防止他人私自翻看,故而将钥匙毁了。若要看时,须破开匣子。”圆净道。
“原来如此。”赵启点了点头。
圆净低宣了一声佛号,告退走了。周敏和赵启你眼望我眼,同时想起觉远那日的嘱咐,须要三年后才可翻阅。
“看还是不看?”赵启问道。
“还是不看了吧。”周敏犹豫着说。
“我听你的。”赵启笑了笑,“此间事了,我们回去吧。”
回宫后,赵启将匣子和天启册放在一起,藏于福宁宫只有他和周敏知晓的某处。天启册上记录的天灾事故,他俩都已扎扎实实的记在了脑海里。
“我知道你很想看。”藏好之后,赵启对周敏道。
“你不想吗?”
赵启静静的看着周敏,说道:“我想看的欲望没那么强烈,我对现在的状态和生活很满意。”
周敏被看得有些心绪不宁,不耐烦的说道:“我也只是好奇而已!”
赵启摇头道:“若我没有猜错,在那一世没有觉远的预言干扰,你顺利嫁给了段云睿。但不知发生了什么变故,最后闹的夫妻反目,家破人亡。觉远在这一世里,故意给你批命,是为了让你避免悲剧再演。你真的还想看吗?”
周敏脸色煞白,目光闪动,似在经受极大的痛楚。
“觉远可恨之极!就算我再跌倒一次,跟他有什么关系!他凭什么干扰我的命运!”
赵启沉声道:“他也是为了你好。你对现在的处境就这么不满意吗?”
周敏一瞬不瞬的盯着赵启,反问道:“你满意是你的事!我有什么可满意的吗?”
赵启焦躁起来,似乎他才是导致周敏不满意的最大源泉,他想改变,又无力改变,只能在大殿中来回踱步,朝周敏叫道:“你到底想怎么样?!”
守在殿外的众人被里面的高声吓得大气不敢透。
周敏冷冷道:“你放我出宫。”
赵启断然拒绝道:“不行!”
周敏轻轻一笑道:“你真自私。”
赵启如遭雷击似的停下脚步,僵直的立在殿中,脸色苍白的怕人。
“你以为我留你在身边,只是为了利用你吗?在你眼里,我就是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