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耽美辣文电子书 > 夙命妃途 >

第52章

夙命妃途-第52章

小说: 夙命妃途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周敏心中一动,想起觉远曾说双星联合才能消弭大灾难之语,说道:“这个容后再议,我倒想起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来。”

    赵启忙问是何事?

    周敏道:“你听说过凤凰山涅槃寺的觉远禅师吗?”

    赵启道:“听说过,都道他神通广大,是个活神仙,我一点不信。不过是愚民愚见而已。”

    周敏叹道:“我虽然没有见过他,但亲自体会过他的神奇。事实上我会入宫,还是因为他十多年前的一句话。”

    当下周敏将觉远对她命格作出的批语,以及周望因此心心念念送她进宫的事情简要说了一遍,只略去了段云睿一节。

    赵启沉思了片刻后道:“这么说来,那个觉远还有点道行。”

    周敏点了点头,接着说道:“当日在兰若寺里,觉远曾托他师弟觉空传了一段话给我,原来他算到了我和你是另一个世界的来客。还说只有双星联合,才能挽救一场大灾难。”

    赵启惊道:“什么大灾难?”

    周敏摇了摇头道:“他没有明说,毕竟他再厉害也只是个凡人,不是真的神仙,能算个大概就不错了。又说这场灾难他无法可解,只有我们这两个局外人才能解决。”

    赵启道:“他有没有说怎么解决?”

    周敏道:“没有说。本来我也不太相信,但发生了这么多事情,都合着了他的预言。我们大意不得。这几天我一直在思索这个问题。现在有了点眉目。”

    赵启顿时松了口气,笑道:“我就说你比我聪明。”

    周敏没好气道:“你就会偷懒。”

    赵启嘿嘿一笑,不以为意。

    周敏只好道:“他既然能预料到有大祸将至,又说他无法解决,只有我们能解决。如果真如他说的那样,我们能解决他解决不了的问题,那说明我们总有些地方比他强。你觉得我们比他强在哪里?”

    赵启道:“我们比他有权势?”

    周敏道:“这只是其中一个原因。若他想利用我们的权势,至少该告诉我们怎么去做,否则空有权势也无用。问题的关键在于他不知道具体是什么灾祸,而我们却有可能知道。”

    赵启灵光一闪,脱口而出道:“他一直强调我俩局外人的身份,难道是说我们既从未来穿越而来,知道历史上这个时间节点发生过大事,从而提前预防?”

    周敏笑赞道:“孺子可教也!”

    赵启又疑惑起来:“可我们身处的这个时空并不存在于我们所熟知的历史上啊?”

    周敏道:“历史有必然也有偶然,很多看似偶然的历史事件深究其本质,也能找出其中蕴含的必然性,所以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这是因为历史有其自然规律,这个规律不体现在朝代上,而是体现在时间上。如今的大华朝前接唐朝,按时间来算,实际就是历史上宋朝所处的年代。快用你那要生锈的脑袋想一想,宋朝最大的灾难是什么?”

    赵启苦笑道:“高中学的历史,我上大学就忘得差不多了。我只记得北宋有‘靖康之难’,南宋有‘崖山之战’。”

    周敏沉痛的说道:“‘靖康之难’时,徽、钦二宗被掳,这两个昏君是活该,可当时开封城破,死于马蹄刀枪之下的百姓何其无辜,光是饿死的百姓就难以计数。后宫妃嫔,皇室宗妇亦随二帝被抢往北地,惨遭蹂躏奸辱,被迫为娼为妓,堂堂国母、帝姬尚不能幸免,更不用说那些被掳走的近十万普通妇女。这一场惨绝人寰的灾难直接导致了北宋的灭亡。国破家亡,繁华幻灭,教人心痛。”

    赵启使劲甩了甩头,像是要把周敏描述的那一幅幅惨烈的画面甩出脑海:“难怪岳飞曾说‘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

    周敏深深舒出一口气,叹道:“可岳元帅至死也没能报仇雪耻。崖山海战,南宋众不敌寡,全军覆没,陆秀夫携幼帝跳崖而亡,十数万军民跳海殉国,南宋从此而灭。然而更令人心痛的是,延续了数千年的华夏文明也随着南宋的灭亡而断层,几近消亡。后来虽有明朝努力追寻,终难复原。要知道两宋时期中华文明发展至巅峰,其灿烂光华,一朝而灭,怎不让人心痛!”

    赵启亦长长的叹息了一声,继而说道:“你放心,我们总会想到办法,不让悲剧重演的。”

    周敏点点头道:“你发现没有,大华朝有许多地方跟宋朝很相似,你只要去京城转一圈,看一看街市的繁华,人民生活形态的丰富多彩,就知道如今文化繁盛已渐至巅峰。宋朝未能将灿烂的华夏文明完整的延续下去,我希望在我们所处的这个平行时空里,尽你我所能,做到这一点!”

    赵启男儿本色,听得热血沸腾,说话的语气也激昂起来:“宋朝之败,在于外有强敌环伺,内有昏君奸臣当道。如今北地的天狼族被先帝击败,溃逃千里,元气大伤,现有李大将军镇守边关,应无大患。天狼族之利,在于骑兵强横,人人弓箭娴熟,来去如风。否则早被先帝全歼。不过幽云十六州尚在我手,战马可源源不断供应,只要训练得当,亦可组建一支强大的骑兵队伍,以强抗强,再配合我大华经验丰富的步兵以及独步天下的强弓巨弩,他不来攻便罢,若来时,我可趁机将他尽数歼灭!”

    周敏皱了皱眉头道:“别动不动就全歼杀尽的,天狼族虽掠杀了我大华不少子民,但我大华也杀了他们许多人,可算扯平了。而且人是杀不尽的。”

    赵启一愣道:“你怎么也变得妇人之仁了?”

    周敏道:“我现在本来就是妇人啊!”

    赵启哑然失笑道:“好吧。我也不是好杀之人,如果你有更好的办法防止强大的外敌入侵,不妨说来听听。”

    周敏摇摇头道:“我暂时没有想到。不过战争的最高境界是不战而屈人之兵,毕竟打战不论胜败,总是百姓受苦。”

第115章 万全之策() 
赵启道:“这倒没错。不过想要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境界,一个最基本的条件是自身足够强大。至于如何做到这一点,不是三言两语说得清的。现在大华朝国力强盛,不惧外敌入侵,我们有的是时间慢慢来商议。”

    赵启一语提醒了周敏,她道:“我忽然想起来,宋朝虽然一直受强敌欺负,却也有数百年的国运。或许觉远禅师所说的大灾难不在于眼前呢?现在是你在当皇帝,又值国力鼎盛期,自然无忧。若以后当皇帝的是个糊涂蛋,那可怎么办?你能保得一时平安,能保的了长久吗?例子就在眼前,唐朝曾经多么强大啊,最后还不是被灭了?”

    赵启托腮沉思良久,才道:“你说的很对。哎,我头都大了。即使是秦皇汉武那样雄才大略,不世出之帝王也没法让国运永续,我俩能做得到吗?”

    周敏笑道:“我们绝对比不上他们,但也有强于他们的地方。至少我们的见识眼界毫不逊色于这些封建帝王。其实我们可以降低难度,不一定要大华朝永远延续下去。毕竟你不能保证每一任皇帝都英明神武,当民众过不下去时,就会揭竿而起,建立新朝,这是自然规律。现在想要废除帝制,也没有那个环境和条件。但只要继承大华的仍是以华夏文化为主的王朝就行了。所以我们要做的,就是争取更多的时间来彻底根除外敌入侵导致文化中断的隐患。只靠武力,杀是杀不尽的,唯有将外敌纳入我华夏文化体系之内,用我们的文化去驯服融合他们,种族可以不同,但文化可以共通,那时候就不怕了。”

    赵启苦笑道:“你这是理想主义。哪怕真能实现,也是一个相当漫长的过程,比直接用武力绞杀困难多了。我有生之年只怕都办不到。”

    周敏鼓励道:“其实我们只要尽力去做就行了。能不能成功,不必在意,我觉得除了我们这个时空,应该还有无数平行时空,也许在某个时空里,有人做到了也是一样的。再说了,我们虽无法确保每一任继任者都英明,但至少可以挑选出最合适的下一任皇帝。确保百年内,我们的政策得以延续。所以,你要多生几个儿子才好。”

    赵启顿时窘迫起来。两人说说谈谈不觉日影西斜,都感腹中饥饿,正待教人传膳,一面吃一面继续谈论。忽听外面一片声吵起来,原来是淑妃遣了她的内侍总管来找皇帝,被黄桃等人拦在外面。那内侍以为黄桃是故意阻拦他见皇帝,于是闹了起来。

    赵启将那内侍召进来欲待问话,周敏想起前些天她派黄桃去景福宫找皇帝,却被拦在门外的事情来,心里很不爽,不等赵启开口,抢先厉声喝道:“你是何人?何故在外大声喧哗?擅闯崇政殿可是大罪,当真好大胆子!”

    那内侍在宫内日久,最是圆滑不过,不敢与周敏强辩,慌忙跪倒在地,恳声对皇帝道:“皇上恕罪,淑妃娘娘遣小人来寻皇上,说有急事要与皇上相商,小人一时情急,才多有冒犯。”

    赵启道:“好了,起来吧,下不为例。”说着站起身来,却是要起驾回宫的意思。

    那内侍仍跪着,转而对周敏拜道:“小人惊扰了娘娘,实在该死。”说时竟拿手左右开弓扇起自己的脸来,一连串的“噼啪”脆响听的人脸疼。

    周敏反倒不忍心,命沈志良扶他起来,仍拉下脸道:“你回去对淑妃说,叫她管好自己的手下。任你们在后宫如何张狂,我不管,但休犯在了我手里,否则皇上也救不了你们!”

    那内侍忙连声应“是”,至于内心如何想法,就不得而知了。

    赵启不免有些讪讪的,小心翼翼的问周敏道:“出来一天了,还是回宫去吧?”

    周敏纹丝不动的端坐着,淡淡道:“要回你先回。”又对白梨道:“传膳过来,我饿了。”

    赵启复又坐下,陪着笑脸道:“那我们一起吃过饭再回吧。”

    周敏看了他一眼,冷冷道:“不用了,强留你在这里,你也吃不香甜。你还是赶快回去吧。我多玩几天,玩够了再说。”

    赵启一时犯了难,踌躇起来。那内侍早惊得呆了,他常在淑妃身边侍候的,也没见过皇帝这样迁就淑妃。不由庆幸他刚才的几巴掌挨得值,不然宸妃发起飙来,皇帝真保他不住。

    周敏见他为难,心软了,缓和下神情道:“这里很好,我嫌宫中气闷,所以想多呆几天,并不是为了跟你置气。你只管放心回去。”

    赵启审度周敏神色,终于放下心来,将总管颐苑的内侍头儿名叫王福的以及负责颐苑安全的禁军校尉名叫余伟光的宣上殿来,吩咐了几句,叫他们一切听从周敏调遣,这才安心起驾。

    却被周敏拉到身边,附耳说道:“皇后叫我提醒你,如果你想把淑妃晋为贵妃,最好是多去其他妃嫔那里走动走动,否则太后那一关你绝过不了。”

    赵启听得头大如斗,问道:“你们怎么知道我想升淑妃为贵妃的?”

    周敏道:“这种事情,只要有脑子的人稍微想一想,也就明白了。”接着粲然一笑,“别忘了多生几个儿子啊!”

    赵启无奈一笑,起驾离了颐苑。在路上他忽然萌生了一个想法,却又为这个想法感到别扭和尴尬。

    却说周敏见余伟光面容英俊,身姿挺拔,心生好感,教白梨另置一几在殿下,赐了酒馔菜肴,强留他在殿中饮酒说话。那余伟光本是世家子弟,虽为武官,却也有几分风流本色。更兼言辞文雅,举止得体,不失为一个消闲解闷的良伴。

    周敏趁便问了他几个有关军中现状的问题,经了之前的谈话,余伟光早收起对周敏身为女人的轻视之心,不愿敷衍被看轻,因此搜索枯肠,要显出自己的本事来,有问必答。

    大华的军事制度和政治制度一样,似唐非唐,类宋非宋,十分复杂,周敏一时半会也无法完全掌握,只了解了个大概。虽说她主张用文化来驯服强敌,但没有强大的军力作后盾,根本无法实现。可她以前就对军事不感兴趣,还好赵启在这方面比她强。

    看看天晚,余伟光惊觉在殿中逗留过久,告退下去了。周敏心里倒生出了绮念,只是碍于身份,不便行事,也不再留他。

    回到香云阁之后,白梨进言劝道:“小姐,我们还是回宫吧,不然徒惹人闲话。自古以来,哪有帝妃单独在宫外留宿的?”

    周敏倒没有想到这一层,白梨一说,她也想起皇室对血统的重视程度。却没太当回事,安慰了白梨几句,便上床歇下了。仍思索着如何治理这个国家的问题,可转而想到赵启竟为了淑妃弃她而去,暗骂自己皇帝不急太监急,于是也不去想了。

    困意袭来,一夜无梦。

第116章 闺友重聚() 
次日醒来,仍是个晴好天气,周敏打定主意要在颐苑多住几天。这里风景怡人,连呼吸都顺畅些。吃过早点,迎着明亮而温热的阳光,周敏漫漫无目的的在苑里四处游赏。

    不一时来到了足球场边,青草上的露珠在清早阳光照射下,有如遍地璀璨的水晶。周敏忽然想把倚云社众女找来这里踢一场蹴鞠赛。

    白梨道:“人太多了,想出宫来,除非皇上亲自带领。”

    周敏道:“只怕皇上还在淑妃的温柔乡里没起来呢!”

    黄桃却道:“今日要早朝,皇上此刻该是上朝了。”

    周敏忽觉颐苑之大,有些空空荡荡,昨日赵启在时,她完全没有这种感觉。不知道他今日会不会来?不过很快,周敏又把赵启甩出了脑外,漫步走到了华楼前,拾阶上去,来到了二楼外廊,俯视苑中景色。

    楼高风劲,吹得周敏心旷神怡,楼下荷花池层层叠叠,池边花娇柳媚,纵目四顾,苑中亭台楼阁,水榭轩庑尽收眼底。忽想起段云睿和赵启亦曾在此处看风景,不由心中暗叹了一声。她再一次确认自己爱的是段云睿,而非现在的皇帝。

    白梨道:“此处风大,小姐还是进去坐吧。”

    周敏点了点头,正待回楼,忽见半空之中蓝天之下,飞起数只风筝,飘飘悠悠,不知是哪家少女在放晦气。

    “白梨,你去把王总管叫来,我有事吩咐他。”

    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