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耽美辣文电子书 > 满庭杜鹃红 >

第71章

满庭杜鹃红-第71章

小说: 满庭杜鹃红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戴也得戴,石家的少奶奶岂是能让人小瞧了去的。”

    “谁是石家的少奶奶,我怎么不晓得。”

    “你再给我说一次。”

    “不说了,咱买木瓜去吧!”

第105章 中秋月圆() 
巧珍傍晚时分才回来,抱着几匹绸缎,说是酱菜公子买给她做秋衣的。

    柳清妍对此不置可否,不管巧珍是出于何因才接受唐公子,只要她不再执意于李广就好。

    转眼间,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即将来临。

    祝、石、柳三家人商量着今年凑在一块过中秋,后来唐公子知晓此事,回去一说,唐家也决定加入进来。

    柳清妍给自己作坊里的工人放假两天,让他们回去过节。

    至于萧齐作坊里的人,全是买的,她也吩咐大灶房给加了菜。

    今年中秋,来送节礼的多出很多,礼尚往来的事有家人处理,倒是无需她操心。

    因为唐公子的关系,巧珍留在了城里,没跟谢春贵他们回去黄竹坳。

    中秋宴自然是定在如意楼。

    豆瓣酱做出来后,新系列菜式一经推出就火爆全城,至于其他如意楼是何情况暂时未知,反正愚溪县想来如意楼吃饭得预先订位,不然就要排队等候。

    中秋宴上,巧珍一直紧紧跟在谢氏身边,那架势倒像是亲生母女。

    谢氏对此并无感觉不妥,亲侄女跟闺女她是一样疼的。柳清妍更不会去在意这些,光顾着跟祝太太,祝红嫘她们应酬、说笑。

    她将现代社会网络上一些无伤大雅的小段子,转换成古代社会的背景讲出来,惹大伙笑得前俯后仰。

    祝太太轻戳了下柳清妍的头,嗔怪道:“你呀,小人精似的,也不知是打哪学来的这些。”

    柳清妍歪了歪头,嘿嘿笑道:“红嫘姐姐看的都是有学问,讲大道理的圣贤书,我就爱看些乡野怪谈,奇趣轶闻的杂书,上不了台面的,只能博君一笑罢了。”

    “你在作坊开业那日说的一番话,那才真真地叫做是有学问,如今城里的太太小姐们,无时无刻不在提醒自己要做个有素质的人。”祝红嫘用帕子掩住嘴笑。

    柳清妍挠挠头,狐疑地想:真有那么大影响力吗?

    “那萧家的大奶奶何等猖狂,楞是被你治得打落牙齿往肚里吞,枉我跟太太们打交道几十年,竟不及你一个小姑娘有气势。”祝太太摇头叹道。

    柳清妍闻言正色道:“祝伯母您是资深望重的长辈,跟一个小辈置气有失身份。我就不同了,我只是个小丫头片子,就是当众撒泼也不会惹人笑话,无所顾忌自然不会惧她。”

    石老太坐得端正,一派长者风范,慈祥笑道:“婆婆我辈分高,不能跟晚辈一般见识。往后萧家的小娘子敢再来,你就替婆婆狠狠地挠刺她,若是打起架来,婆婆自会出手帮你。”

    祝太太一阵愕然,心道:你这么撺掇孙媳妇跟人干架,真的好么?

    唐太太在一旁赔着笑,瞅一眼谢氏旁边的巧珍,心里有些不舒坦。

    下个月就要进门的人了,看见婆母坐在这里,也不会过来说两句好听的场面话。性子太过安静就是木讷,以后如何撑得起唐家的门面。

    中秋宴散罢,几家人相互招呼往码头上去。

    祝家已备好两条豪华大船,用来夜游赏月。

    两条船,众位家长一条,另一条是为年轻人准备。都是订过亲的,少了许多禁忌,跟长辈们在一起太拘束。

    登船时,柳清妍望着长长的跳板,埋藏在潜意识的恐惧浮现上来,眼里现出犹豫之色。

    她心里不停提醒自己会游泳,这里也不是大海,眼前的小河想要保命应当没问题。

    石恒宇见她神色异常,忙关心地问。

    柳澜清想了想,上前来解释道:“妹妹曾掉落河中险些丧命,恐是在怕水。”

    前头正要踏上跳板的祝红嫘听见,转身过来笑着安慰,“妹妹莫怕,我家的水手在大江大浪里闯过多年,水性个个百里挑一,安全自会无虞。”

    石恒宇先是眉心一皱,旋即展颜轻笑,牵起柳清妍的手紧紧握住,柔声道:“不要怕,我也精于水性,定会保你安然无恙。”

    柳清妍摩挲着石恒宇手心的薄茧,感受到自他手上传达过来的力量,点了点头,坚定地跟随他踩上跳板。

    祝家长子长媳本来想去长辈跟前伺候,祝太太手一挥,说他们也才成亲不久,今儿又逢中秋,还是跟年轻人一块玩去吧!

    于是乎,祝红嬴两口子就上了年轻人的这条船。

    因只是赏月,船儿驶离码头后,即停在一处宽阔平静的河面上。

    一众青少年男女在舱内随意散坐谈笑,忽听丫鬟来报外面赏月的桌儿已摆设妥当。

    甲板上设了两桌,男女各占据一桌。

    祝家二公子此刻才发现别人都是成双成对的,只有他是形单影只,不禁后悔自己没将未过门的妻子也约上。

    墨蓝的夜空上,一轮冰月高悬,月色清澈明净如柔水般倾洒,轻盈飘逸,宽阔的河面在月色下水波轻漾,月色与水色相互交融,静谧宁融,俗世的喧嚣与浮躁,忧愁与彷徨都消融在这片如水月色中。

    没有长辈在场,一伙人放得开。

    女子那桌喝茶,品尝糕点鲜果轻声谈笑,说些闺阁之间的趣事,男子这桌却又开始喝起酒来。

    祝红嬴在诸人中年纪最长,适才宴席上有长辈在一旁监督,藏掖着没喝,眼下无拘无束,又值良辰美景,酒性大发,想要找个对手放开怀来喝。

    唐公子的年纪稍次于祝红赢,他虽在女子面前会拘谨,对男子却无此等困扰。

    因此,便被祝红嬴盯上了。

    不过片刻功夫,两人已推杯换盏,连干了七、八杯。

    祝红麟、石恒宇、柳澜清,三个酒桌菜鸟在一旁拍手叫好。

    祝红赢心思一转,与那三个瞧热闹不嫌事大的菜鸟小弟,各碰了一杯。

    唐公子不甘落于下风,也各敬了那三人一杯。

    三菜鸟又举杯回敬,如此循环下去,气氛很快就起来了。

    闹酒的声音传至女子那方,各自瞟一眼心中所系之人,继续她们的谈话。

    想是受了男子那方气氛的感染,祝红赢的妻子林冉玉也来了喝酒的兴致,问丫鬟们有无准备美人酿。

    秋儿上前来回道:“想着今儿是中秋,各位小姐们兴许会想喝些,婢子一早就让人备下了的。”

    “还是秋儿你想得周到,赶快去拿些上来吧。”林冉玉笑着赞许道。

    秋儿应声去了,一会端了一壶美人酿和酒杯上来。

    祝红嬴见娘子和妹妹们也喝上了,按捺不住兴奋,端起酒杯过来,“来,我敬娘子和各位妹妹一杯。”

    林冉玉瞪他一眼,嗔道:“你在自己那边喝不够,还跑来扰断我和妹妹们的兴致。”

    嘴上说归说,但还是举杯与夫君碰了。

    其他几女也赶忙端起酒杯饮下。

    她们喝的美人酿未经过蒸馏,酒力稀薄,多喝几杯也无事。

    祝红嬴回去坐下,对其余几个愣头小子使劲打眼色,让他们过去敬酒。

    他是过来人,深谙眼下不哄好,往后日子不好过的道理。

    那几个愣头青不知其意,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好一会才弄明白。

    遂一个个起身端了酒杯过去。

    一轮下来,林冉玉懂得他们的意思,笑道:“你们也莫要走来走去的累得慌,干脆将桌儿搬过来就得,左右也不是外人,有我做大嫂的在,别人也笑话不去。”

    长嫂如母,祝太太让他们夫妻过来,其中也是另有深意的。

    听得此言,男子们立即付与行动。

    两张桌儿并在了一起,众人兴致更浓,你敬我一杯,我再回敬你一杯。

    一会儿,不知是谁提议的行酒令。

    酒令有雅令和通令之分,通令掳拳奋臂,叫号宣争,显得有些粗俗,显然不适合他们这堆人。

    雅令以出诗句或对子为主,在座之人多少读过些诗书,祝红嫘的丫鬟秋儿、萍儿也识得字,嚷着要加入进来。

    祝红嫘对贴身丫鬟一向宽容,自然应允。

    唯有巧珍脸色变得不好看,咬了咬唇,委屈巴巴道:“我不识字的,酒量也不好,有些头晕,先进去歇着了,你们玩吧。”说着就起身快步往船舱里走。

    她离开,唐公子不会坐视不理,赶忙跟上去。

    桌上的人茫然摸不着头脑,才喝了几杯美人酿而已,年纪最小的柳清妍还没说头晕,再说不识字,行酒令可以不参加,在一旁瞧热闹不也挺好玩的嘛。

    气氛瞬间冷了下来。

    “倒是我疏忽了,忘记问清楚大家是否都懂得雅令,我自罚三杯。”林冉玉自我解嘲地笑笑,连续饮下三杯美人酿。

    “我陪娘子喝。”祝红嬴痛快道。

    “我也喝。”

    “我也来。”

    众人齐举杯,却无人再提行酒令的事。

    一会,唐公子和巧珍又从舱里出来了。

    秋儿忙上前去问巧珍,“谢姑娘是否还头晕?婢子去叫人备些醒酒汤来。”

    巧珍不答话,漠然瞥秋儿一眼,对唐公子道:“明儿给我买的丫鬟,要识得字的。”

    秋儿胸口仿佛被一记重锤击中,愣住了。

    其他人等也是惊愕不已。

    柳清妍暗暗叹息,来城里别的没学会,摆谱倒是学得快。反正还一个月就出嫁,往后眼不见为净,罢了。

    “柳妹妹身边好像还没有伺候的人。秋儿,明儿开始,你就跟在柳妹妹身边吧!”祝红嫘出来打抱不平。

    她的话是在提点巧珍,自己不过是寄住在姑母家而已,人家正经的小姐还没丫鬟,你凭什么要丫鬟伺候?

    秋儿毫不犹豫的答应下来,“柳小姐是个有本事的,跟在她身边,我也能学到些本领。”

    祝红嫘噗嗤一笑,道:“你办事比萍儿沉稳,跟在柳妹妹身边能得上忙。我常年呆在内院,萍儿话多,正好给我解闷,这叫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嘛!”

    “秋儿,反正迟早我也是要跟着小姐过去,咱们还跟以前一样,天天在一块的。”萍儿笑嘻嘻道。

    “那我就却之不恭,多谢祝姐姐的心意了。”

    柳清妍也不推辞,秋儿是个值得培养的人才,她正缺得力助手。

    被巧珍这么一闹,大伙也没了喝酒的兴致,各自散开去欣赏月色。

    不久后,让人吩咐下去返航回家。

    次日,唐公子果然送了两个丫鬟到柳宅来,说是怕成亲时别人笑话巧珍没有陪嫁的丫鬟。

    陪嫁丫鬟是有了,可嫁妆呢,又是个问题,还有就是去哪里迎亲。

    最后,柳清妍想到杯莫停后面的院子空置着,让大舅一家提前两天进去住着,唐公子去那儿迎亲就是。

    等巧珍的婚事办完,她感觉自己像嫁了个女儿似的,劳心伤财。

    十月初,谢春贵一家辞工回去盖新屋子,准备来年给小武娶媳妇。

    这时,豆瓣酱作坊已基本停工,工人们都闲着,不缺人手。

    十一月,祝家的二公子成亲,又是一桩喜事。

    而后,柳澜清和祝红嫘成亲的日子也定了下来,在来年二月。

第106章 暗流涌动() 
当柳清妍忙着给工人清算工钱、发放福利,让大家回去欢欢喜喜过大年时,消失了一年的人终于出现。

    李广业已成年,这一年来跟着父亲东奔西跑,甚至还去了趟海外,好不容易在年前赶回来的。

    昔日同窗好友相见,促膝长谈一番后,李广哭丧着脸走了。

    他本以为柳家妹妹年纪还小,不会那么快就定下亲事,却不想,一直被人不,那个讨厌的家伙惦记着。

    青葱少年的第一次恋情无疾而终,对先他一步的家伙恨之入骨。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弹指之间,新年又至。

    柳家这个年,过得比去年肥的多。

    建作坊欠下的银子已经悉数还清,往后赚的钱可以装进自己腰包,美中不足是清芷的病治来治去,依然不见起色,三叔柳博裕此时不知身在何方。

    柳清妍想着等办完柳澜清的婚事后,去遍访名医,换个大夫给清芷诊治。

    初二谢氏回娘家,孔春香说她本家的那几位亲戚年后不去上工了,请谢氏代为转告。

    柳清妍正月里忙着应酬小姐太太们,听了并没放在心上,曲米粉只有如意楼用得上,其制作方法外人拿去也无用。

    二月十三,柳澜清大喜的日子。

    一大早起身后,柳清妍坐在妆台前,任由着秋儿给她梳妆打扮。

    白色交领绣朝颜花的窄袖短襦,外罩一件柳黄的半臂,下面系着豆绿曳地裙,头发梳成垂挂髻,除去惯常用的丝带,加上一对花形发钗,整个人透着一股杨柳初春的蓬勃娇媚气息。

    “好了。”

    随着秋儿颇为自得的一声欢呼,柳清妍瞧着铜镜中的人使劲眨眼。

    镜中人也对着她使劲眨眼。

    白皙的瓜子脸上是满满的胶原蛋白,如雨后荷花般娇嫩,明亮的双眸清澈如溪水,唇色偏淡,像两片嫣红的樱花花瓣,有种楚楚可怜的柔弱之感。

    “镜子里的是我?”她呆住了,身子僵硬的粘在凳子上。

    镜子里的少女形象让她想起了白莲花这个词来,不由冒出满身鸡皮疙瘩。

    秋儿奇怪地望着她,“当然是小姐你了。”

    “很好。”柳清妍神色严肃,站起来抖了几抖,将一身疙瘩抖落在地,背着双手迈步出了房门。

    秋儿望着柳清妍的背影在研究“很好”两个字的意思到底是称赞她的手艺,还是夸自己的容貌。

    宅子内外已布置妥当,披红挂彩,一片喜气洋洋的景象。

    用过早饭,一身大红袍,胸挂大红绸花的新郎官正准备着去迎亲时,石恒宇来了。

    大舅子成亲,做妹婿的当然要过来帮忙。

    十八岁的石恒宇日渐趋于成熟稳重,俊美飘逸的脸庞棱角更为清晰,加之近两年在江湖上走动的阅历,看起来多了几分刚毅冷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