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耽美辣文电子书 > 千折戏 >

第35章

千折戏-第35章

小说: 千折戏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时候,窗外的裴绎却目色渐深。

    燕赏领着丫鬟前来布膳,见到裴绎躲在那儿偷听,便示意丫鬟停下脚步,她自己朝裴绎走过去,压低了声音唤了句:“侯爷?”

    裴绎回神,摇了摇头,示意她领人进去。

    午膳之后,元隽去找裴绎,上来便说,在裴筠筠禁得起奔波之累前,自己都要借宿在朗月台。

    裴绎被他这理直气壮的态度惊讶到了,手里书卷一甩,哼笑道:“羽雁王,您还要不要点儿脸?追个丫鬟追我门上来了,您是生怕稍后诸王入京没有笑料可听是吧?”

    对此,元隽却说,自己的理由光明正大,不怕人议论。

    裴绎哼了一声,问他能有什么理由。

    元隽看了他一眼:“楚奇稍后就回来,到时候你就知道是什么理由了。”

    果不其然,半个多时辰之后,被他派去京畿查探疫情的楚奇回来,与他禀报完自己此番查探所得之后,裴绎深深皱紧了眉。

    楚奇见他久不言语,还道:“侯爷,您拿主意罢。”

    “我拿什么主意?”

    如若真被楚奇言中,此番发起来的是早已绝迹多时的皂血疫,那么疫情如今还只处于爆发前期,那些自以为痊愈的病人,实则是陷入了康复假相之中,要不了多久,真正的危机便要来了。

    裴绎想了一会,烦躁摇头:“要真是皂血疫,这会儿传信朗月调草药根本来不及。”他说,“那病症有多凶猛,这三两日就能见成效了。可是没道理啊!这种疫病已经有上百年未曾出现过了,若说最易滋养病症的环境,也得是盛夏高热之时,这怎么看都不正常。”

    他说完这句,坐在一边久未发言的元隽忽然启口言道:“天然之外,便是人为。”

    裴绎朝他看去:“你什么意思?”

    他掀开眼皮,与他对视道:“我不通医理,但是也曾在典籍中读到过,皂血疫是可人为诱发的。而诱发此瘟疫的方法,若是我没记错,应当也是昔年朗月一力尝试而成的罢?”

    这话一出,裴绎当即脸色一变。

    他冷笑道:“呵,王爷怕不是觉得此番之事,系出我朗月手笔罢?”

    元隽看着他的目光隐隐沾上些无奈。

    他没跟裴绎争辩,也不爱不分场合的理他的置气,只道:“朗月世家中所述之史素来简要,我仔细回忆过,并没想出什么线索,所以要问你,裴氏族志里可曾记载过关于皂血疫的事?”

    裴绎闻言一愣,不知想些什么,半晌之后,讪讪道,自己有些不记得了,要回去想一想,明日再谈。

    至于元隽要在朗月台小住的事,他倒是也不情不愿的答应了。

    当天晚些时候,燕赏刚给裴筠筠换完药,裴绎便来了。

    “皂血疫?”

    裴绎忽然同她问起裴氏族志里关于此事的记载,裴筠筠又不是傻子,稍加一想,便想到了一个可怕的可能:“你别告诉我这仨字儿跟京畿的疫病有关。”

    裴绎无奈的耸了耸肩,还是给了她一个她不想听的答案。

    简要将此事同她说了,他道:“我倒是知道诱发皂血疫的方子怎么配,也知道当年是哪位先祖研制出的这个法子,可其余的就”

    他话没说完,裴筠筠忽然问:“你还记得舒潜吗?”

    他想了想:“前朝那位太医?”

    裴筠筠点头:“舒家在中原,乃是杏林名门,裴氏族志里有过记载,舒潜之父舒明疑,年幼时曾赴朗月求习医道”

    “其师承,就是我先三爷爷。”

    第二天元隽下了朝回到朗月台,裴绎便将这一晚上的‘回忆’所得与他说了。

    元隽仔细想了想裴氏的族谱。

    他问:“您三爷爷,温公裴景,好像是那一代里医道最精的一位罢?”

    这才过了一晚上,两人间便有点儿分水轮流转的意思。毕竟追究起来,此番之事,那人用以催发疫情的方子,十中有九是出自朗月,裴绎如今对着元隽,便很难做到理直气壮。

    裴绎点头道:“不巧的是,那位舒太医他爹,也是先祖门下诸弟子里最得意的一位。”

    元隽便问:“也就是说,十有八九,诱发绿血疫的法子,舒家的人也学了去了?”

    裴绎艰难点头:“好像是的。”

    他本以为元隽怎么也要借机说上两句,可等了半天,却只等来对方恍然般的一句:“那我就知道原因了。”

    裴绎不解:“什么原因?”

    元隽道:“疫病发在这个时机的原因。”

第五十一章 京畿疫病() 
“姑娘,京畿的疫情很严重吗?”

    裴绎亲自微服前往京畿探查疫情,已有两日。这两日,燕赏便一直在裴筠筠病榻前侍奉。因裴绎迟迟未归,她对这疫情也愈发担心起来。

    裴筠筠在临窗的罗汉榻上歪着看书,听她发问,还包着一层薄绷带的手指极不灵活的翻了一页,淡淡答道:“眼下还不知道。”

    燕赏停了手里的绣工,想了想,试探道:“奴婢听您与侯爷提及皂血疫?”

    裴筠筠动作一顿,朝她看来。

    “往日让你多读书你不干,这会儿糊涂了吧?”

    燕赏打着哈哈朝她笑,趁她精神还好,三磨两磨的,终于从她嘴里磨出了答案。

    裴筠筠搁下书册,接过她递来的温茶饮了一口,徐徐开口:“皂血疫,乃是上古之时便已载入典籍的一种疫病,也算是源远流长了,不过中原史上已经有一二百年未曾出现了。”

    燕赏问道:“这疫病很凶险吗?”

    她蹙眉点了点头。

    “这疫病通过肌肤接触蔓延,感染此疫的人,起先只是高热不适,身上大片发起血泡,奇痒无比。但这样的症状会在五六日之后有所缓解,直至血泡逐渐消退,脉象亦能恢复平和,看上去就同痊愈一般。”

    说着,她沉沉一叹:“然而,这样的‘痊愈’在维持半月左右之后,各种病症会突然集中爆发。其他也就罢了,病者体内的鲜血,少则三两日,多则六七天,都会化成皂色。”

    燕赏面色恍然:“所以,才叫皂血疫?”

    裴筠筠点点头。

    想了想那样的场面,燕赏不禁打了个激灵。

    她问:“有办法治吗?”

    裴筠筠无奈的哼出一声:“按记载,中原是没有的。朗月有。”

    燕赏一下子欢腾起来,可双腿还没站直,却又偃旗息鼓了。

    她急切道:“可真要是这病,从朗月调草药也来不及呀!”

    “就是来不及呀。”裴筠筠无奈一笑,转头朝窗外看去,目光中几缕忧愁不绝:“所以,我现在就希望,你侯爷去京畿探查回来,能带回个好消息。”

    午后,她从沉酣中被人唤起来,睁开眼睛,就见到了亲自端着药盏的羽雁王。

    裴筠筠睡得有些发懵,一时没反应过来:“你做什么?”

    元隽将药盏暂且搁在小几上,一边把她从被窝里挖出来扶着坐好,一边道:“该喝药了。”

    跟着,他便将晾得温热的药汤一口一口喂她服下。

    这样的情况已经维持了几天了,只要这位殿下有空闲,便会亲自来照料她吃药的事儿,裴筠筠也已经从最初的不自在,发展成了如今的见怪不怪。

    只是这会儿看着他分外认真而娴熟的态度,她忽然起了些好奇之心。

    元隽将药盏放下,见她望着自己,透露出一丝别有深意的浅笑,不由疑惑:“笑什么?”

    裴筠筠往后仰了仰,调整到一个更为舒适的姿势,看着他问:“您伺候人的手法倒很熟练?”

    他一愣,随即淡笑,随口道:“昔年母亲病重时,我在榻前侍奉过汤药。”

    她点了点头,刚想说点什么缓和气氛的话,可脑海中电光火石般捕捉到什么,随即整个人忽然一愣。

    步王妃病重时吗?

    元隽见她出身,颇有些无奈:“你又怎么了?”

    她回过神来,掩饰一笑,连连道:“没,没什么。”

    元隽自然不信,却也没问什么,只就是那么看着她,半晌之后,她便败下阵来。

    没法子,她只能随口胡诌个理由出来:“就是忽然想到皂血疫的事,也不知阿绎什么时候回来。”

    前半句话没什么问题,可一听她唤‘阿绎’,元隽的脸色刷的一下就沉了下来。

    他问:“一日不见如隔三秋了?”

    被这突如其来的酸味一呛,裴筠筠挑了挑眉,支吾半天,开口却真心实意的叹道:“真要说个一日不见如隔三秋的对象,还得是睿王殿下。”

    对面的睿王殿下兀然一怔。

    不知情的人还在那儿兴致勃勃的追问:“殿下,这些日子我不在,睿王殿下可有问起过我呀?”

    睿王殿下有苦说不出,心里又开始纠结不停。

    “你少来顾左右而言他这套。”最后,他唬了唬脸色,将话锋又给拽回来了:“我问你,你跟裴绎到底是什么关系?”

    什么关系吗?她想,要说自己同裴绎的关系,那可就太复杂了。

    “这问题要让我回答,还不如您亲眼去看来得更明白。”她到底是没回答,说话又问:“不过殿下,您这样有家不回,成日窝在朗月台,什么时候算一站啊?”

    她自己如今下床都费劲,自然听不到外头的风声传得如何,可光是想一想,也知道不会乐观。

    元隽却道:“你什么时候禁得起舟车劳顿了,就什么时候算一站。”

    裴筠筠有些无奈,刚想好好劝一劝他,这时候却有侍婢前来回禀,叶檄前来求见。

    元隽看了裴筠筠一眼,也不知是不是顾念她那一脸好奇的模样,到底没说离开,反而是将叶檄直接传到了外室相见。

    内外间只隔着一面落地花罩,裴筠筠不用怎么努力,便能听清外头人的说话。

    那头叶檄行了礼,元隽便问:“怎么了?”

    叶檄语气沉重,回道:“西边传回消息,已经确定了嬴氏太子如今就在南岛。”

    只听了这么一句,裴筠筠整个人都僵愣了起来。

    等元隽与叶檄说完话进来时,她被声响惊动,抬头看到他,脱口便问:“嬴昕出现了?”

    元隽微微一愣。

    嬴昕,正是前朝太子的名讳。

    其实参照她对漱华帝姬等事的了解,如今她能叫出嬴氏逊太子的名讳,并不奇怪。而真正让元隽觉得不对劲儿的,却是她叫这名字时的语气。

    同提起漱华帝姬不同,唤出嬴昕二字,显然,她是掺杂了许多个人情绪在其中的。

    深深看了她一眼,他并未追问什么,只是坦然回答了她的问题:“他还没露面的意思。只是之前羽雁在西境的眼线寻到了他的下落,一路渡海追到南岛去,这会儿终于见到真人了。”

    闻言,裴筠筠沉思不语。

    元隽在一旁坐下,等了许久,终于问道:“你认识他?”

    裴筠筠朝他看去,目光深重了许多,并未回答他的问题,而是利落反问道:“裴绎知道这件事吗?”

    元隽微一蹙眉,顿了顿,点了下头。

    看得出来,在得到答案之后,她的心情糟了不是一点半点。

    又过了一会儿,她忽然问道:“你是不是已经猜到皂血疫现世的因由了?”

    默然片刻,他再度颔首。

    “当年大齐建国时,今上因慕太医舒潜医术高超,一度想委以重任,可这位舒太医却是赢家门下的忠臣,宁可永禁诏狱,也不愿承接新朝皇命。”

    在裴绎将舒潜之事告诉他时,他便也将西境之外南岛之地,暴露出嬴昕踪迹的事与他说了。

    元隽看着她,暗含深意道:“逊太子的踪迹在这个时候暴露,想必不是巧合。”

    裴筠筠心头冷笑,这当然不会是巧合。

    “殿下,”她看着他,“您是怎么想的?”

    “想什么?”

    她道:“如果阿绎回来,证实了此番京畿疫情就是皂血疫,那在您的角度看来,这是好事还是坏事?”

    说完片刻,她看到他望着自己的神情一点点变化起来。

    有点奇怪。她想。这不该是元蔚会有的表情。

    想了想,她笑道:“您的表情说明,您现在憋了一腔责骂我的话。”

    他没理会她的话,定定的望着她,道:“你知道没有朗月的药,感染皂血疫的人是没有活路的。”

    裴筠筠坦然颔首:“我知道,而且病者一身皂血渗出皮肤而死,那是极其痛苦而惨烈的死法。”

    他目光一深:“但你不在乎?”

    裴筠筠没答,只是浅浅一勾嘴角,反问:“可是,此间注定没有朗月的药,不是吗?”

    他眸色一凛,没说话。

    她又问:“殿下,您不是心慈手软之辈,如果京畿百姓因此而死已是注定之事,而您如今已先一步洞悉此事因果,大可筹谋于前为己牟利。羽雁王殿下,您是怎么想的?”

    她问:“您又会怎么做?”

    他还是没有说话。

    可裴筠筠却看到,他死死望着自己的眼神,越发严厉了。

    顶着这样的目光,她还是在问:“现在有一个机会,可以一并摧毁当庭与嬴氏逊太子两方的名声,让天下民心所向于您,您会不会这么做?”

    说完这句之后,她终于不再说话了,静静地靠着软枕,等待他的回答。

    许久之后,他问:“你为什么觉得,我想要这天下?”

    裴筠筠心道,我一点都不觉得你想要这天下,这才是问题所在。

    “可您想为先王报仇不是吗?”她唇角带笑,眼中却透出一丝狠意:“您也想让昔日打压、伤害过羽雁的所有人都付出代价,不是吗?”

    是。

    对她这两个问题,他的答案都是确定的。

    然而——

    “我是要把这些苦痛还给我的仇人,而非天下百姓。”

    离开时,他这样道。

    这日晚上,刚过了入睡的时辰,裴绎风尘仆仆回来了。

    他没惊动府中上下,从后门悄声回来,直接摸到了裴筠筠房中,进门打发走了侍婢,狠狠灌了一通水。

    等他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