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耽美辣文电子书 > 农门巧妇 >

第60章

农门巧妇-第60章

小说: 农门巧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线团一点点的变大,直到她一只手不够拿了,才道:“这个团好了,我得回家了,不知道家里头什么样了呢!”

    她从周宁婆婆那儿离开,回了宋家。

    站在门外听院里头很安静,她推门走进去,见院子里晾晒了一片豆子,蔡氏正在捡豆子里的石子儿。

    屋里宋金花宋银花以及两个男人都不在,想必是走了。

    她松一口气,转了一圈,发现院子里的藤椅不见了,回到屋里,又见面缸里的面少了,连蔡氏前天用线串号的干野菜,在堂屋窗棂上挂着,也都不见了。

    进了西屋,她看到屋里的东西有被人翻过的痕迹,床头放着的那个大箱子上的锁也被人撬开了。

    她连忙走到箱子旁,在里面找了找,那一两碎银子不见了!而且箱子里的那几块做衣裳的布匹也不见了。

    家里像是被扫劫一次,他们竟然什么都拿。

    她猛地将箱子盖上,走出去问道:“给安郎做衣裳的两块布怎么没了?”

    “居安也不缺衣裳,就让金花银花拿去给万里和曹旺做衣裳了!”蔡氏道。

    “安郎就两身衣裳。”她道。

    “你怨什么?!我做主怎么了?是不是你给自己做衣裳的布金花拿走了你不乐意?!”

    “我自然不乐意!”

    蔡氏见她顶嘴,竟然没发作,反而嘲弄她道:“谁管你!反正你也猖狂不了几日了!”

    等晚上宋居安回来,杜若才明白蔡氏没大吵大闹的原因。

    白天宋金花从宋家走的时候,要将院子里那个藤椅带走,宋居安牵着牛挂着车去送她。

    等回来天已经黑了,蔡氏等宋居安栓好牛,急忙拉着他喜滋滋的道:“居安!邻村姓郭的那家,你知道吧?”

    宋居安点了点头,那家家况很好。

    “郭中死了,他没儿子,媳妇儿又早早去了,就剩一个女儿叫郭喜儿!邻村的人见她可怜,张罗着给她说媒呢!”蔡氏讲这些话的时候,满脸都是笑,仿佛郭家家庭凋零是值得高兴的一件事儿。

    “媒人问她喜欢什么样的,她说像东沟村宋居安那样的,就很好!”蔡氏捂着嘴笑道。

    杜若神色平静的端着馒头筐子进了堂屋,听蔡氏继续道:“那媒人今儿叫人来村里打听咱们宋家!”

    “娘,我又不是没成婚。”宋居安道。

    杜若坐下来,拿起一个馒头掰开一半儿,正准备放回筐子里,宋居安朝她伸出手了,她便将那半儿馒头放到他手上。

    蔡氏瞥了眼杜若,又道:“杜氏就让她走!你等会儿写封休书,明儿一早就让她回去,咱再让人找邻村的说说。”

    杜若拿着筷子夹菜吃饭,又将面前碗里的汤水搅拌一下,静静地听着。

    “娘,你别说了,吃饭吧。”宋居安看杜若一眼道。

    “你这孩子!郭家现在这剩下那姑娘,嫁过来,她嫁妆多着呢!”

    “明儿是初四,别给我休书,四,死,也不知道死谁,多不吉利。”杜若道。

    蔡氏惊讶的看她一眼,嘁了一声,对宋居安道:“那就后天!等杜氏走了,叫媒人让你和郭喜儿见见,那姑娘性子好,你会喜欢的。”

    “如兰性子也挺好的。”宋居安不悦道。

    “她好?居安你莫不是被灌了迷魂药?!你看哪个说她好?!因为她咱宋家都抬不起头来!”

    “娘你别说了,以后也不要再提休妻的事。”宋居安皱着眉头看杜若一眼,见她神色平静,丝毫没有难过或是愁苦的样子,从上到下透漏着漠不关心。

    “居安,你听娘说,这事儿是为你好,这婆娘要是能生也行啊,她又生不出孩子,留着她做什么?!别耽搁着,阿!”

    宋居安停下了手中的动作,冷着脸看向杜若:“你怎么想?”

    她居然能如此平静?

    “我想什么都没有用,不是么?”她看他一眼。

    “居安你问她做什么?!”蔡氏不满。

    宋居安忽然将手中的筷子放在桌子上,起身出去了。

    蔡氏喊了他一声,见他不应,骂了杜若一句,起身追出去了。

    杜若冷冷一笑,继续吃自己的饭。

    她今日白天睡了觉,晚上不怎么困,躺在床上的时候,心里头想着黄老板那边不知道如何了。若是宣传的好,那几十本书卖出去不在话下。

    宋居安立在书架前,目光落在上面摆放着的一本本书上,这些书他早就从箱子里拿出来重新摆上了。

    他抽出一本来,翻看一眼,重新放上去,又伸手抽出另外一本,看几眼又放了上去,连着几次,他才借机扭头朝床帐看了一眼。

第87章 为何不早说() 
不爱便罢了,或厌憎或无心,人在眼前也等同于天边,甚至想让其永远消失不见。

    可一旦触了情生了意,情丝便如枯树上攀爬了绿藤,一点点从树脚包罗着向上,逐渐密密匝匝藤蔓缠绕,不知道死去了几百年的枯木枝干犹如逢春抽芽,焕发生机。

    他就是抽离了魂魄已久的枯井朽木,死去多时了。

    杜若正怀揣着对明日的期待而睡不着觉,察觉到宋居安熄了油灯,之后在她身边躺了下来。

    “在绣庄做工很辛苦是不是?”宋居安低声问。

    刚才杜若还在翻身,眼下也不好装作睡着了的样子,便回道:“还好。”

    “不如以后不要去了,家里收种些庄稼,我再教书赚些银子,能吃饱穿暖,也足以支撑日常生活用度。”

    这样过一辈子也挺好。

    前尘往事该忘的忘了,事情该了结的结了,从今往后他只是个农夫。

    “我不觉得辛苦,多赚点银子手头宽裕些。”杜若侧头看向他那边,但月初外面月色全无,屋子里更是漆黑一片,即便睡在同一张床上,也看不清对方。

    “两年前我一无所有,只剩一口气吊着,是爹和娘将我带回来当做他们亲生儿子一样无微不至的照料两年前发生的事你应当记得清清楚楚吧?”他问。

    毕竟这件事情举国上下轰动,即便是乡野村民也议论的津津有味儿,更何况她被派来他身边,知道的必定更多。

    “什么事儿?我只听我爹娘说起过,说你从家乡逃难至此,路上遇到了流民,被流民抢劫毒打,之后就在宋家住下了。”杜若回忆道。

    宋居安见她所说的事与自己意有所指的不是一回事儿,只当她不肯承认,便也作罢,遂接着道:“宋家待我恩重如山,这个世上只有他们不图从我身上得到什么。寻日娘对你太过苛责,我看在眼里,你受了许多委屈”

    他握住了她的手,道:“哪日我和娘好好说一说,让她待你好点,以后我们好生过日子。”

    “好。”杜若应了一声。

    她若是信他那真是有鬼了花言巧语仿若一片真心。

    除去他愚孝冷漠不上进之外,宋居安差不多是只狐狸。对于这种表里不一、心思深沉的人,她向来敬而远之。

    当然,她迫不得已如今也成为了这样的人。

    所以,她又怎会相信他呢?

    宋居安一手轻轻握住她的手,另一只手抚上她的发丝、额头,眉眼,缓缓在她额头上落下一吻,动作轻柔至极,视她仿佛一块珍宝。

    “我们要个孩子吧。”宋居安在她耳边轻声道。

    杜若闭着眼睛,感受到他相触的肌肤逐渐发热,呼吸也沉重起来,唇齿在她耳边轻轻啃咬着,酥酥麻麻的电流传遍全身。

    炎夏已过,此时正值初秋时节,夜里的风有些凉。

    窗子半开合着,夜风拂窗而过,床帐因风而轻轻摆动,床帐间却有股子热气流动着。

    他吻上她的唇,蜻蜓点水一般。

    沉迷于这样万籁俱静的夜,身旁的人。

    宋居安一只手已经缓缓游移到她的腰间,想将她纤细的腰肢托起来,却被杜若抓住手制止了。

    “我来了月事。”她说道,又补充一句:“今儿早上来的。”

    宋居安停下了所有的动作,覆在杜若正上方一动不动。

    “为何不早说”他语气中带着一丝责备,还有见到摸到吃不到的烦躁,勾起的心火难消。

    “我你以为、以为你不会对我对我”杜若迟疑着又无辜的道。

    他在她身边躺下了,房内安静了下来。

    杜若翻身看向他那边,‘小心翼翼’的问他:“娘让你过了明日给我休书,安郎你真的会休了我么?”

    “不会,你不要担心这些。”他答。

    “嗯。”

    再撑些个日子,撑到她再多赚些钱自己离开。

    否则她被休弃回娘家,娘家人难道就轻易接纳她么?杜大成有妻有子,杜二成又整日胡混,嘴上说的好听,可他做不了主。

    被休之后,周围的闲言碎语估计也能杀死她。

    “睡吧。”宋居安又对她道。

    杜若应了一声,翻身合上了眼。

    过了很大一会儿,在她快要进入梦乡的时候,感觉到宋居安似乎掀开被单下了床,开门出去了。

    第二日。初四。

    杜若起床后,宋居安已经做好了饭,今日早饭丰盛一些,有粥有馒头,还有一汤一菜,汤是甜鸡蛋汤,菜是猪肉炒豆角。

    她从屋里出来的时候,见宋居安正在院子里用平整的木块搭一个台子,见她出来对她道:“咱们今早在院子里吃,外面有风,凉快!”

    “好,要不要我帮你?”她走过去。

    “你把那块小的递给我。”他道。

    杜若弯腰捡起来递给他,又帮忙将碎木板摞到一边去。

    转身的时候一不小心踩到了什么东西,她眼疾手快的扶住了旁边的那棵树抬起了脚,幸好她没有用力往下踩,不然这只跑出来的兔子估计就被她踩死了!

    宋居安看向这边,站起身抓住了兔子的耳朵,将它放进刚垒好的木块中去。

    “幸好它没什么事儿。”杜若拍了拍胸口。

    “不然晚上就成了腹中餐了。”宋居安接道。

    “那只也跑出来了!”杜若往院子另一边一指,朝着那只蹦蹦跳跳的兔子走了过去。

    她不怎么敢提兔子的耳朵,只好双手去捞,可惜捞了两下没抓到,又怕不小心踩到它。宋居安见这边的情形,无奈的走过来,很快将那只兔子抓住了,也随手放进了木块垒中。

    “兔子过几日就要生了。”宋居安对她说道。

    “好快哦,总觉得还没买回来多久。”她不由得感慨。

    “那时候二成也还在这儿。”宋居安道。

    “庙会上买的布本来打算给他身衣裳的,没想到被大姐和二姐拿走了。”

    “过几日咱们进城再买,顺便给爹娘也买来做一身衣裳。”宋居安道。

    这时候堂屋的门吱呀一声被人从里面拉开,蔡氏看一眼院子,又见杜若在宋居安旁边站着,白眼翻了翻,问宋居安道:“居安一早做什么呢?”

    “娘,等会儿咱们在外面吃饭。”

    “屋里又不是坐不下!干什么在外头吃,就在屋里吃吧!”蔡氏回头看一眼,拄着拐棍出来了。

    宋居安站起身,拍了拍手和衣袖,应道:“好。”

    杜若翻了个白眼。

    饭菜端上了桌。

    “做这么丰盛?咋?这是你在老宋家吃的最后一顿饭?”蔡氏看杜若一眼。

    “娘,这是我做的。”宋居安道。

    蔡氏听了脸色立刻不好了,望向杜若斥责道:“你什么时候起的?!让居安做饭你睡觉!”

    “起的和平时一样。”杜若道。

    “谁家让男人去做饭?!是不是得供着你啊?像供祖宗一样!”

    “娘,你别责备她,是我起的早。”宋居安将鸡蛋汤分开倒了两个半碗,在杜若和蔡氏面前各放下了。

    蔡氏一见他竟然给杜若喝,没给他自己留一点,更加生气,指着杜若吩咐:“你别喝!给他喝!”

    “来,你喝。”杜若将汤碗往宋居安面前推了推。

    宋居安看一眼她的表情,不喜不怒的,便又为她夹了两筷子菜放到碗里,“多吃一些。”

    蔡氏一看更是不得了,连拿筷子的手都在哆嗦,“居安!居安你、你真是气死我了!你吃你的,管她做什么!”

    “娘不开心了,安郎你就别顾着我了,我少吃点也没事儿,不然娘又要骂你,你给娘夹一些菜,我怕她够不着。”杜若‘婊里婊气’的道。

    说出这些‘关心’的话还真是艰难。

    蔡氏听了狠狠地瞪了她一眼,拿馒头的那只手在半空中,似乎下一刻就朝她身上掷去。

    “要你说!闭上你那张臭嘴!”蔡氏呵斥道。

    宋居安面上隐隐有些不悦,心里不知道在想什么,不过接下来也没再说什么。

    吃完饭,杜若拿着吃食朝外面走去,宋居安跟上来问她道:“我送你。”

    “不用了,七哥就在村口等我,你回家吧。”

    “那你早点回来。”

    “嗯。”

    她心中窝着纵横书斋的事儿,便让七哥驾车跑的快些。

    等到了沽南镇后,杜若径直去了黄老板的书斋去。

    到了那里,黄老板一脸的春风得意,手中托着白瓷杯座,笑着走来走去。

    书斋里头的那些书原先‘鱼龙混杂’,乱七八糟的堆放在一块儿,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收拾的干干净净的,连地板都一尘不染干干净净的。

    黄老板转身见杜若踏入门中,连忙扬起一只胳膊做出恭请的姿态,“快进快进!杜娘子快请进!”

    杜若见他高兴成这个样子,扭头也没发现明眼儿的地方摆着绣娘苏珍珠这本书,心底也升起了丝丝愉悦。

    “黄老板,书卖的如何了?”杜若坐下来问。

    书斋里除了黄老板外,还新请了个伙计,是个黑黝黝的孩子,看着八九岁,一双眼眸倒是明亮的很。见书斋里来了客,便跑上前来给杜若到了一杯茶,笑嘻嘻的递给她,等看清她的面容,不由得惊讶道:“是你?!”

    “你是?”杜若瞧着他疑惑。

    “青阳寺!破庙!小乞丐!”那孩子像是见到了亲人一样,激动的跳起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