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耽美辣文电子书 > 农家小少奶 >

第70章

农家小少奶-第70章

小说: 农家小少奶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不知道她砍这些竹子有什么用?不过,砍竹子这样的粗活,那能让少奶奶干!

    还是他来吧,小西取出了小刀。

    小秋兰回头见是小西,更加高兴,来了帮手,这竹射筒做起来就简单了!

    她三言两语,向小西描述了竹射筒的做法。

    小西大惑不解,为什么要这样做?做这个有什么用?

    小秋兰说:“你先别问,做好再跟你解释!”

    其实,做好就不用再解释了,直接就用事实说明。

第297章 她现在怕出名了() 
小西是个做比说多的少年。

    他不再多问,照着少奶奶的意思,先打通了竹节做好了竹筒管,又在后院里的柴堆里,找到了与竹管相吻合的树杆。

    在竹筒底部钻小孔,是个技术活,小孔要分布均匀,大小一致,钻的时候还要注意力度,不然的话,一不小心就会把竹筒底部钻裂了,前功尽弃。

    不过,这些都难不倒有内功的小西。

    没多久,小西就在竹筒底部均匀地钻满了小孔。

    小秋兰将树杆套进竹筒,兴奋地跑到水池边,吸满水,向着前方射去。

    急急的水柱放射性地射出,小秋兰欢呼:“哇!太棒啦!成功啦!”

    小西愣住了,继而咧开嘴傻笑起来,原来小少奶奶做这个,是帮根叔他们的。

    这个办法太好了!又快又轻松,射得也够远。

    可是,少奶奶是怎么想到这个方法的?

    她小小年纪,怎么懂那么多?

    他曾经以为,少爷是世界上最聪明的人,现在看来,少爷好像要排在第二了。

    兴奋的小秋兰又吸水再射,看着射出的水柱不太满意,她对小西说:“再做一个吧,孔要钻小一点,射出的水要接近雾状才适合射药水,像这种孔大的,可以用来淋菜之类。”

    小秋兰这么一说,小西马上就明白了她的意思,这有何难?再小的孔他也可以钻。

    小西捏住嘴唇吹了一声口哨,没一会,周管家他们就飞一样到了后院。

    张三最先赶到,看见后院根本就没发生什么,小秋兰和小西也平安无事。

    周管家忍不住骂小西:“臭小子,你屁股痒了是不是?干嘛发紧急信号?”

    小西也不回话,腹黑地吸了一筒水,直接向骂他的周管家射过去。

    好在周管家躲闪得及时,才没被射一身水,人们哈哈大笑,继而兴奋地围着小西,七嘴八舌地询问他:“小西,你这个是不是用来射药水的?”

    “小西,真行啊!这是你想出来的?”

    “小西,我看看,是怎么做的?”

    “小西,让我试射一下!”

    周管家走向前,大声说:“停停停!小西,快给我们说清楚,这竹筒是怎么回事!”

    小西说:“这竹射筒是少奶奶想出来的,可以用来射药水除虫,我招大家过来,就是赶紧多做几支,下午就可以用。”

    他将竹射筒递给周管家试射,周管家试过之后,对小秋兰投去探究的目光,不过,他马上就收了回来。

    周管家将竹射筒,递给根叔他们一一试过之后,他们个个都对小少奶奶赞不绝口。

    小秋兰眨眨眼睛,调皮地说:“不要赞我了,是我师父教得好!”

    张三哈哈笑:“师父教得好,徒弟学得妙!”

    这小丫头把这事往他身上推,是不想锋芒毕露,是不想别人因此追问她的秘密,她现在怕出名了。

    小西先简单地说了做法,大家就地取材,跟着小西一起做。

    除了在竹筒底部钻小孔,要比较小心,比较费功夫外,其他步骤都很简单。

    没一会就做了一堆竹射筒,每一支都试过合格后,根叔他们兴冲冲地拿去田里试射。

第298章 不用那么辛苦了() 
小秋兰捡起两支竹射筒,那是她特意让小西把孔开得比较大的,适合射水淋菜,她要带回家去。

    她家种在渠沟上面的萝卜苗,正好从渠沟里直接吸水射上去,多方便啊!省去了到渠沟提水上去的麻烦。

    回到家里,小秋兰忙着将药材分类放好,那是给拆了夹板后的爷爷准备的,用来煲水熏洗患处。

    师父骑马回了大药房。

    小秋兰看看日已西斜,便抱着竹射筒去地里找妹妹她们。

    花生的生长期比黄豆长,差不多时间种的,黄豆夹已经很饱满,就快有收成了。

    而花生才开始有花蕾,要等到割水稻时才有收成。

    黄豆因为长得快,拨一次草就可以了。

    而花生,除了中间要多淋一次大粪肥外,杂草也长得快,到收成起码要拨三次。

    所以说,种花生比种黄豆麻烦得多,不过,论起经济价值,花生比黄豆要胜一筹。

    黄梅香和小冬兰带着小美兰,就是去花生地里拨草。

    在地里装模作样地拨草的小美兰,看见四姐来了,手上还抓着一棵草,就飞跑过去:“四姐,你怎么来了?你不用采药了?你不用练功了?”

    小秋兰点着她的鼻子说:“我的药已经采回来了,也练完功了,所以四姐过来这里,看你有没有偷懒!”

    小美兰理直气壮地扬着手里的杂草说:“我才没有偷懒!你看看,这是我刚拨下的草!”

    小冬兰笑骂她:“小嘴巴真能说!那你告诉四姐,你总共拨了几棵草?”

    小美兰眨眨眼睛,委屈地说:“拨了好多好多,我可数不清了!”

    小美兰的滑稽样,逗笑了小秋兰,她哈哈笑起来。

    黄梅香和小冬兰也忍不住笑。

    小秋兰放下竹射筒,蹲下身子一边拨草,一边对小美兰说:“好吧,四姐今天要考考你,看你有没有听四姐的话,认真地数数。”

    小美兰马上认真地开始数数,摆出十个手指头,从一数到十,再从十数到一。

    小美兰数完后,小秋兰又出了好几道简单加减法来考她。

    都被她一一算出来,小秋兰满意地给她点了一个赞:“还行!”

    小美兰便天真地问:“四姐,我是不是很聪明?”

    小秋兰点点头:“嗯,很聪明!”

    小美兰得意了,在地埂上转起圈圈来。

    花生地里的草拨完后,太阳也快下山了。

    小冬兰挑起木桶,她得赶快去淋渠沟上面的萝卜苗,两天没淋水了,晒得要死要死的。

    她对小秋兰说:“四姐,等会你在下面托,我在上面提,半桶半桶传上来,比担着上来快一点。”

    小秋兰拿过小妹正在把玩的竹射筒,扬了扬,神秘地说:“不用那么辛苦了,看我的!”

    小冬兰大惑不解,不知道四姐手里的竹筒是做什么用的。

    两姐妹到了渠沟边,看见渠沟上面的萝卜苗,被晒得软趴趴的。

    小秋兰拿着一支竹射筒,在渠沟里吸满了水,直接射向萝卜苗。

    一筒两筒三筒,萝卜苗很快就湿了一大片,小冬兰看得眼都直了。

    这竹筒好神奇,她兴奋地说:“四姐,我也要射!”

第299章 她是一只金凤凰() 
小秋兰手把手地教小冬兰用,还教了她注意事项,比如不能让竹筒接近沟底,不然的话,会将泥浆吸进竹筒。

    当小冬兰射出一筒水后,她更加兴奋了,这个办法真好!

    姐妹俩像比赛一样,你一筒我一筒,很轻松就将萝卜苗淋湿透。

    在附近干活的村民们,个个都像看把戏地看着她们。

    姚小石直接走上前,好奇地问她们:“这个是怎么做的?可不可以借我看一下?”

    小秋兰家的萝卜苗旁边,也是萝卜苗,那是姚小石家的。

    小秋兰给了他一支竹射筒,教了他怎么射,还教了他怎么做,然后大方地留了一支给他,对他说:“你先淋湿萝卜苗,再带回家慢慢看,很容易做的!”

    姚小石连声多谢,脸上是阳光开朗的笑。

    这段时间,他像变了一个人,脸上有了笑容,话也多了起来,最大的改变就是,他见了村民们会主动打招呼了。

    他不再有自卑感,也不再认为自己是可怜的人,而是充满了自信。

    照他奶奶的话说,这得多谢姚志强兄妹的影响。

    小秋兰将另一支竹射筒,放在木桶里,小冬兰抢着担起木桶,姐妹俩高高兴兴地回家。

    回到家里,爹爹和哥哥已经收铺回来了。

    姚志强告诉小秋兰,不知道怎么回事,恶霸林必丰突然送了一份大礼过来。

    说志强商铺开业的时候,他不在家,没有送贺礼,现在补上。

    没听说贺礼还可以补的,而且是那么大的一份礼,折合银子应该有一百两。

    老实本分的爹爹不敢接收,追着林必丰让他带回去,吓得林必丰落荒而逃。

    姚志强百思不得其解,怕林家又耍什么花样。

    听到林必丰被爹爹拒收,就吓得落荒而逃,小秋兰笑得前仰后合,原来,恶人真的要用恶来磨!

    笑够了,她才小声告诉哥哥说:“林家遭窃,林大少爷吊在树上,他们肯定以为是我和师父干的,他们被吓坏了,所以才会送礼求和,你放心,现在就算拿个水缸给他们做胆,他们也不敢再来惹志强商铺了!”

    听了妹妹的话,姚志强放心了,他转弯抹角地开导爹爹,让爹爹不用再焦虑。

    他们有那么大的一个后盾,他和小伙伴们也不是吃素的,搞定了恶霸林家,那些混混那些小虾米就不足为患了。

    爷爷拆了夹板后,真的能走路了,全家人高兴得不得了!

    第二天,三家的大人们全放下了手里的活计,像办喜事一样隆重,精心准备饭席。

    一来庆祝老姚伯终于站了起来,二来是感激张三的妙手回春,三是为小秋兰和师父送行。

    小秋兰已经和家里人说了,她要和师父上京,估计要离家一个月。

    老姚伯和姚大保都没说阻拦的话,他们清楚,秋秋既然拜了师,就不再是一个单纯的村姑,离家历练是不可避免的事。

    特别是老姚伯,看着小秋兰神似她奶奶的小脸,露出欣慰的笑,他直觉认定,秋秋绝不是一般的野山鸡,她是一只金凤凰!

    她迟早都会飞出小山村。

第300章 名师出高徒() 
大人们在家里杀鸡宰羊准备大餐,小秋兰和哥哥也早早地收了铺。

    在商铺门口贴了一张纸:东家有喜,暂停营业半天。

    兄妹俩刚刚关好商铺门,就听到了哒哒哒的马蹄声,回头一看,一英姿飒爽的年轻男子,穿着捕快服饰,骑坐在棕色骏马上,人们连忙向两边避开。

    年轻男人远远地喊她他们的名字:“志强!秋秋!”

    “金保叔!”姚志强咧开嘴笑。

    “金保叔!”小秋兰也跟着哥哥喊。

    这个就是小堂叔姚金保,在县衙门里做捕快,听说因为有一案子久破不下,近段时间比较忙,忙得都没时间回家。

    他上次回家,刚好小秋兰姐妹进山去了大姐家,所以,这次是小秋兰穿越过来,第一次见他。

    记忆中,虽然叔婆余二妹有点刁钻刻薄,可两个堂叔对她兄妹还是不错的。

    姚金保跳下马,打量着商铺上面,那显眼的一行大字”志强批发商行”,他高兴地笑了。

    拍着姚志强的肩膀,大赞姚志强:“志强,挺不错哦,士别三日,让金保叔刮目相看!”

    姚志强老实地说:“开这商铺,其实是秋秋的功劳。”

    姚金保笑笑:“我知道,我都听说了。”

    继而转向秋秋,由衷地说:“秋秋,恭喜你进凌云宗学艺,真是太棒了!为咱们老姚家争了光!”

    要知道,他从小就向往凌云宗,梦想有一日能考进凌云宗,成为凌云宗弟子。

    可惜的是,隔着三年,试了两次,都是在第一轮就被刷下来,因为,来的人太多了,而凌云宗每三年才收三十人。

    秋秋能有这样的好运,他是打心眼里为她高兴。

    “你师父呢?”姚金保左顾右盼。

    他听说瘫痪在床的大伯,经过秋秋师父鬼手张三的医治,居然站了起来,他是回家来看看究竟的。

    小秋兰说:“我师父在大药房,我和哥哥正要过去。”

    姚金保牵着他那匹棕色骏马说:“我们一起去。”

    他这次回家,县正老爷姚德云,还私下交给了他一个任务,就是让他想办法把张三请到他家做客。

    县正老爷的公子姚清礼,在凌云宗学艺,按辈分,张三是姚公子的师叔公。

    姚金保不知道县正老爷请张三的目的,但他很清楚,县正老爷是他的老大,老大的话,是要无条件服从的。

    三人到了大药房,刚好看见张三出来了。

    “师父!”小秋兰跑过去。

    张三点点头,拉着她的手,眼睛却看向姚金保。

    姚金保恭敬地行礼,作自我介绍:“张老先生,您好,在下是秋秋的堂叔姚金保,在县衙门里做事。”

    张三微点了一下头,这时,大药房的活计已经把他的马牵了过来。

    张三让小秋兰先上马,然后他才运用轻功跳上去。

    小秋兰上马的动作,看得姚金保目瞪口呆,这就是名师出高徒?

    秋秋还那么小,还没有马背高,这才几天功夫?上马动作就能如此娴熟!

    要知道,他当时学骑马时,单单学上马,就被马儿抛落过几次,有一次还差点被马踩了。

    小秋兰师徒骑马走在前面,姚金保忙跨上马背,将姚志强拉了上来,一扯马缰绳,轻喝一声,驱马追上张三师徒。

第301章 准备上京() 
两匹骏马在村道上奔驰,小孩子们都伸长脖子在看。

    余二妹脸上笑成了麻花,她的小儿子骑着高头大马回来了。

    小儿子是她的骄傲,是她炫耀的资本。

    这段时间,姚大保家好事连连,大女儿嫁了个有钱人家,秋秋定了个有钱少爷,拜了个牛b师父,分家另起炉灶后,更是财运亨通。

    收购土茯苓,收购山货农产品,做扫把,开商铺,财源滚滚来!

    余二妹羡慕嫉妒恨,心情怎么也顺畅不起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