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小少奶-第6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她看见了师父喝酒时沉醉的表情,也听到了二叔他们的连声赞叹:“好酒!好酒!”
她暗暗奇怪,李家少爷自酿的桂花酿,真有那么好喝?
她好想喝一口试试,便灵机一动,起身抱起酒坛为师父、爹爹和二叔续酒,趁机也为自己倒了一点。
她双手捧着酒钵向张三敬酒:“徒儿敬师父!”
张三哈哈大笑,端起酒钵一饮而尽,小秋兰也喝了一口。
一口酒喝下去,她瞪大了眼睛,此酒入口醇和,香味独特,绝非凡品!
她满腹疑问,这真是李家少爷自酿的酒?
第267章 入门心法()
小秋兰暗忖,不行,这酒不能让他们全喝了,起码得留下一坛容她以后考究。
眼看已经喝完一坛,二叔的目光已经瞄看另一坛,她悄悄告诉爹爹:“师父最喜欢喝这种酒,我早就答应要送一坛给师父。”
她言下之意就是,另一坛不能再喝了,她要单独送给师父。
姚大保有点尴尬,酒已抱了出来,没有理由再抱回去,因为大家都还未尽兴。
小秋兰便对张三眨眨眼睛说:“师父,你下午不是要带我骑马吗?”
张三心里暗笑,这小丫头现在才知道这酒不是凡品,舍不得让他们全喝光了。
他其实也不想再喝了,别看这酒入口醇和,实质后劲很大,再喝下去的话,除了他,只怕这三个人都会醉得不省人事。
张三便顺着小丫头的意说:“对,下午师父带你去骑马,这酒也喝得差不多了。”
小秋兰趁机帮师父装饭,姚二保有点失望,好不容易喝一回好酒,却不能尽兴!
吃过午饭,小秋兰和师父又去看爷爷,爷爷吃了饭后,精神好了很多。
他说背上的疼痛好像减弱了一点,但依然是很痛!
张三对他说:“你背上的疼痛会一天天减弱,七天后会消失。伤筋动骨一百天,要完全恢复,起码要三个月。”
老姚伯大喜,七天后就不会再痛,这实在是太好了!
*
张三说是带小秋兰去骑马,倒不如说是带她去溜马。
在接近林家堡的一座山脚下,有一条小河,河对岸有一大块长满青草的空地,张三将马缰绳绑在马鞍上,放马儿自己吃草。
这块空地之所以没人种植,是因为它是一块低硅地,又近河滩,随时都会被水淹。
张三带她来这里,并不是只为喂马,而是要教她入门的口诀。
就是练习内功的心法。
这么严肃的事情,张三却选在荒野郊外,这就是他的特别之处。
修习内功心法之前,张三正色对小秋兰说:“凌云宗每三年会招收三十名弟子,会统一举行正式入门仪式,二个月后我会带你上凌云峰,到时你才算凌云宗的正式弟子。”
小秋兰很认真地点头,表示她听明白了。
张三又继续说:“虽然你还没正式入门,但在我心目中,你已经是凌云宗弟子,希望你也有这个自觉!”
小秋兰响亮地回答:“师父的教诲,弟子记住了!”
张三满意地点头,不再废话,当下让小秋兰盘膝而坐,把入门的内功心法教给她。
张三一开始以为她不认识字,背口诀可能有难度,没想到她只默念几回,就把一百零八个字的入门口径倒背如流。
而且理解透彻。
这让张三又一次对她刮目相看,预计一个下午的课程,不到半个时辰,她就学完了。
张三笑眯眯地嘱咐她,此心法每天至少练三回,因为她年龄偏大了一点,只能用勤练苦练来弥补。
小秋兰大声保证:“师父放心,我一定不会偷懒!”
说完老老实实地盘膝而坐,呼气吸气,将内功心法从头再练了一回。
当她想继续再练一次的时候,张三招手让她过来:“我们去上山!”
第268章 不肯喊师姑()
小秋兰大惑不解:“上山干吗?”
张三说:“上山玩去!”
小秋兰很想说,这是低矮的鲁草山,没水没树,一点都不好玩!
可老顽童师父要去玩,她没理由不听师父的话。
爬上半山腰,听见山脚下传来马儿嘶叫的声音,小秋兰转头望去,原来是凑热闹的人来了!
四匹马在河边喝水,两个少年上了山,正是李晋和赵文龙。
他们两个上山干什么?难道知道她和师父在这里,来找她和师父的?
追上师父,小秋兰问他:“师父,我们上山只是玩?不干什么?”
张三头也不回:“摘野花!”
小秋兰又问:“是不是有药用价值的野花?”
张三回头:“总算不太笨!”
小秋兰嘻嘻笑着,拍开斑斑,走快几步和师父并排而行,张三告诉她,他要带她去找一种长在藤蔓上的白色小花,这种小花是制作跌打药丸的药材之一。
在山涧找到了那不起眼的小花,小秋兰神色认真起来,在心里默默记着它的形状,它的香味。
她想她应该准备一本笔记,将师父教给她的东西随时记下来,她现在就有了压力,想要把师父的本事全学到手,不是件容易的事。
单单医术这一项,就得下一番苦功才行。
摘了足够多的小花入袋,小秋兰突然发现山涧里,到处都摇曳着茂盛石芒花。
她记得这种石芒花,是可以制作扫把的,她在前一世就用过。
它的特色是耐磨,不容易脱落,美观,轻便,而且还可以挂在墙壁上做装饰,这在古代,应该算是一种高档扫把。
她高兴地折了一枝又一枝,很快就折了一大束。
张三见她眉开眼笑,折着芒花像捡着银子一样,忍不住问她:“你手上的东西可以换银子?”
小秋兰嫣然一笑,露出两只小酒窝:“师父真聪明!”
张三撇嘴:“你那见钱眼开的样子,太明显了!”
小秋兰一边折着芒花,一边开心地说:“那是因为您没过过没钱的日子。”
张三沉默,他以前是个孤儿,差点被饿死的时候,被大他几岁的凌志捡回家,才有了今天。
但那些都是以前的事,他早已不放在心上。
张三上前帮忙折芒花,师徒俩没一会就折了一堆。
“师父,够啦。”小秋兰扯了藤蔓把芒花绑起来,准备下山。
远远地看见了李晋他们,奇怪了,他们主仆四人,正在扯开着小花的藤蔓。
小秋兰看看师父,李晋他们这是要干嘛啊?
张三说:“他们是扯下来在戏台上用的。”
“哦!”小秋兰恍然大悟。
古时候的戏台,没有假花假草做装饰,为了逼真,只能用天然的道具。
赵家戏班,还真是敬业,怪不得有那么大的名气,连京城都有他们的乐坊。
不过,要李晋和赵文龙亲自来找,未免有点令人费解。
“师叔公!”赵文龙眼尖,最先发现她他们。
“师叔公,秋秋姑娘。”李晋远远地对着张三行礼。
张三摆摆手,有点好笑,李晋这小子,以为秋秋还没正式进凌云宗的门,硬是不肯喊师姑。
他不会是对秋秋有念想吧?他难道真的想和李逸争小媳妇?
第269章 芒花扫把()
张三见李晋的眼神没离开过秋秋,越发肯定了自己的猜测。
哈哈,真好玩!
没想到秋秋这小丫头,年纪这么小,魅力就这么大!
李逸,李晋,王大力,一朵两朵三朵,桃花朵朵开!
接下来,是不是有好戏看了?
小秋兰见师父一脸坏笑,她莫名其妙的,摸不着头脑。
她举着小手在张三面前挥了挥:“师父,我们回去了!”
“好,回去。”张三说完抬脚就走。
小秋兰傻眼了,这一大捆芒花她人矮腿短不好抱啊!
师父帮她折芒花,还以为他肯定会帮她抱芒花。
唉!都怪自己太贪心了!
早知道就折少一点,小秋兰认命地抱起芒花,整个人都被芒花笼罩着,远远看去,就像一堆芒花在移动。
张三回头看见,忍不住想笑,小丫头,不是师父不帮你,而是师父想证实一件事。
李晋看见小秋兰被芒花淹没了,果然很担心,运起轻功飞速到了她身前。
“秋秋,我帮你抱!”李晋不由分说地抱过芒花,扛在了肩膀上。
小秋兰微笑着道谢:“谢谢李公子!”
李晋皱眉说:“我叫李晋!”
小秋兰强调说:“我知道啊!”
李晋有点不满了:“你可不可以不叫我李公子?”
小秋兰无辜地说:“那叫你什么好?直呼你的名字好像不太礼貌,想叫你晋哥哥又不妥,哪有师姑叫师侄哥哥的?”
小秋兰这一番戏谑李晋的话,张三差点笑出声来。
小丫头也不笨,看出了李晋对她有特别的情愫,故意拿辈分来提醒他!
这时的李晋,心里突然对辈分这东西,深恶痛绝起来!
如果不是劳什子的辈分,秋秋肯定会甜甜地叫他晋哥哥,那该多好!
自小就被各种陷害追杀的李晋,除了逃命,从来就没感受过,什么兄弟姐妹之情。
他心里是多么希望,秋秋可以真的叫他一声晋哥哥。
李晋有点憋屈地说:“没事,你就叫我李晋好了,反正,你的辈分比我高,叫我名字,没人会说你没礼貌!”
叫李晋也不错,反正比叫李公子顺耳,显得没那么见外。
小秋兰漫不经心地说:“好吧,那我以后就叫你李晋。”
李晋弯起嘴角笑了,冰块一样的脸被融化了一半。
他开始没话找话,指着肩膀上的芒花问:“秋秋,你折这些芒花做什么?”
小秋兰老实地说:“做扫把。”
李晋诧异了:“用这个做扫把,我没见过。”
小秋兰随口说道:“你没见过的东西多了!”
李晋被噎住,不过他很快就释然了,秋秋说得一点都没错,他是有很多没见过的东西。
就拿这几天来说,美人花,竹筒饭,过沼泽地的滑板,还有她刚刚说的芒花扫把,全部都是他以前没见过的。
而这些东西,全部都是因为有秋秋姑娘在,他才能见识和了解到。
想了想,李晋又打破了沉默:“秋秋,这芒花扫把有什么特点?”
“耐磨耐用,不容易掉渣,美观大方,可挂在墙上装饰,也可摆在台面拂尘。”小秋兰一口气说了一大堆芒花扫把的优点。
第270章 赵老爷子有请()
李晋说:“照你这样说,你是要制作芒花扫把卖钱?”
小秋兰笑了:“当然是拿来卖钱,而且要卖到城里去,因为这种扫把,只适合富贵人家,不适合农家。”
李晋不解地问:“此话怎讲?”
小秋兰便耐心解释给他听:“使用芒花扫把时,轻柔地几乎不用怎么用力,就能将光滑的地板扫得很干净,用完后要挂起来,直接竖在地上的话,会折断芒花。
而我们农家没那么多讲究,大手大脚惯了,家里的地面也很粗糙,有的直接就是泥地,日子久了坎坎坷坷的,打扫要用力才能扫出垃圾,用竹枝扫把才合适。”
小秋兰说了一大通,从没扫过地的李晋似懂非懂。
可有一样,他听明白了,那就是芒花扫把适合富贵人家,适合打扫光滑的地板。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芒花扫把在树坪镇肯定销量不大。
李晋想到了帮小秋兰,或许他能帮她打开销路。
他便对她说:“你做好芒花扫把后,卖一把给我试试。”
小秋兰大方地说:“不要你的钱,到时我送一把给你就是。”
李晋高兴起来,秋秋说话的口气,是不把他当外人了。
赵文龙追上张三,看着他手上的布袋,恭敬地问:“师叔公,您和师姑专程上山采药?”
张三白了他一眼:“你没看见你师姑还折了芒花啊?”
赵文龙回头看一眼,聊得正欢的李晋和小师姑,不解地问:“折这芒花干什么?”
张三呵呵笑:“你师姑说了,可以卖钱。”
赵文龙百思不得其解,他是树坪镇长大的,这种芒花在附近的山沟里很多,但从没听说过还可以卖钱。
带着满腹疑问,赵文龙打算等会才去问小师姑,他现在有一件重要的事要做。
赵文龙停顿了一下,又小心地询问张三:“师叔公,您是不是要在树坪镇逗留一些日子?”
张三憋了他一眼:“没错,起码要逗留半个月,你吞吞吐吐的有什么话就直说!”
赵文龙这才说出他的目的:“师叔公,爷爷念叨您好几回了,想请您到家里坐坐,不知道师叔公方不方便?”
张三懒懒地说:“赵老爷子啊,这么客气做什么?他身子骨还好吧?”
赵文龙一听大喜,师叔公这样说了,就证明他肯来他家,太好了,他就知道爷爷的面子大。
赵文龙喜形于色:“回师叔公,爷爷的身子还算硬朗,只是前几天,被我进山的事吓得够呛。”
张三一听,忍不住又开始训他了:“鲁莽行事,让长辈担心,你小子长教训没?”
赵文龙忙不叠的点头:“师叔公的教诲,文龙铭记在心,以后做事,一定会三思而后行!”
能得师叔公的训斥,赵文龙心中是窃喜的。
因为凌云宗的弟子们都知道,张三自己没啥正经,行事乖张从不按常规出牌,可他有个特点,就是喜欢装正经训斥后辈,而且被他训斥之人,必定是他喜爱的。
张三满意地点头,询问他:“要你们亲自上山找寻这些东西,戏班有什么节目啊?还是有什么大人物要来?”
第271章 陪师父听戏()
赵文龙连忙老实回答:“爹爹这两天从京城回来了,要在戏班挑选花旦进乐坊,所以,戏班这几天的排练会隆重一些。”
停顿了一下,他又接着说:“师叔公,您如果方便的话,不如今晚就到戏班听戏如何?”
张三呵呵笑:“我没什么方便不方便的,你去问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