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谋:帝姑婉柔传-第4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婉柔点头说道,“自是当然,这些时日在邺城常与父亲相谈,自然不会缺少谈论陛下。”
汉帝站起身来,放下奏章离开了书桌,“婉柔不如与朕同去后花园稍坐。”
依旧是在那个凉亭,连两人坐的地方都与当初相差无几。
不同的只是婉柔不是那个小孩了,而是一个盛装打扮、婷婷玉立的年轻女子。
婉柔和上一次一样忍不住环顾四周,“当真奇妙,想起上回身处此地,自觉已过许久又觉如同昨日。”
汉帝的笑容,总是那么温和亲切,“的确,只是如今并无娇耳,倒是略有遗憾。”
旁边的宦官立刻低声说道,“陛下若是想品尝,奴男立刻让御厨准备。”
汉帝摆摆手,“只是朕一时逞嘴角之快,不必劳烦御厨。”
又对着婉柔开口,“自从上回你来此处,的确便再未这般相叙过。”
汉帝站起身,竟然对着婉柔双臂交叠敬拜,“婉柔,那时当真让你受尽委屈,亦让你多有受苦,朕答应过你,当面对你致歉。”
“陛下!?”旁边的宦官侍卫和宫女都大惊失色,立刻跪伏在地,口称万岁。
看到皇帝竟然对着自己这样行礼,婉柔惊讶无比,也立刻跪伏在地,“陛下如此,民女当灭族矣!”立刻叩头。
汉帝马上扶起婉柔,“朕虽唐突,但婉柔确实不必如此,朕乃真心道歉。”
第89章 权臣若死天下乱,荀彧忠心只随君()
汉帝又让左右奴男婢女全部起身。
婉柔说道,“陛下乃至尊之身,即使小有过错,然而法不加于尊,亦不用与婉柔道歉,本是同陛下闲聊过去,反倒让婉柔惶恐。”
汉帝又笑了,“的确如此,朕还当真忘记此事,不知丞相与你如何言起朕?”
婉柔笑得尴尬,说道,“在旁人看来,陛下不过在父亲手中被控制,而父亲蛮横专断,一直藐视皇家。”
汉帝也面露苦涩笑容,“朝中大臣,的确有此观点,对丞相嫉恨不已。”
婉柔继续说道,“然则父亲与婉柔谈起陛下之时,陛下可知父亲如何评价陛下?”
汉帝摇头道,“朕实不知。”
婉柔认真回道,“便是聪慧。”
汉帝十分惊讶,说不出话。
婉柔解释道,“父亲常言,桓灵二帝之时,朝中腐败,公开买卖官职,又使宦官外戚专权互相斗争,宫廷内乱皇族出逃。”
“后来董卓专权弑杀少帝,皇族威严扫地,各地起兵拥兵自重,天下无一民一土为陛下所有,若换前代任何一帝继位,汉室早在那时已不复存在。”
汉帝听着,已经目光呆滞。
婉柔正色说道,“然而陛下能强忍屈辱,身冒矢石回到旧都重组朝廷。”
“父亲依靠陛下能让四方贤士投奔而来,乃至渐渐壮大势力。”
“袁绍刘表,表面顺从朝廷却因董卓之事暗自敌对陛下,然而又担心与陛下为敌是为反贼,于是进退维谷,父亲才能得有机会。”
“不然以袁绍之能,不会在官渡举棋不定,以刘表之能,不会在盟主与陛下之间观望不动,若非陛下坐镇,父亲不会有如今。”
汉帝叹息道,“丞相当真谬赞,朕不通军务,若不依靠丞相,朕无法如目下这般稳坐宫中。”
“虽然时常惧怕丞相专权,常人皆以为朕恨不得手刃丞相,但若真要杀害丞相,朕不能做出。”
婉柔十分惊讶,“为何?”
那时候明明是汉帝要杀父亲,才弄出那么多事情出来。
汉帝微笑说道,“朕既然为皇帝,何事乃是最为希望?”
不等婉柔回答,汉帝继续说道,“朕之国土能完整无缺,朕之子民能安稳度日。”
又站起身来,走到池边,看着水里的游鱼。
“因此朕必须有丞相这般之人,替没有兵力不懂行军之朕来统一国土,如此子民才会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
“朕时常惧怕想起丞相去世之时,惧怕那时各地为争权又复循群雄割据之态,战火四方,庶民死伤奔逃,与之相比,朕之私欲又何足挂齿?”
婉柔心里一阵绞痛,“陛下如此仁慈,百姓之福,天下之福。”
汉帝回头,带着尴尬得笑容看着婉柔。
“仁慈?利用无辜之幼女来夺回权力,害人骨肉分离,差点使父杀女,此等做法尚能唤做仁慈?”
婉柔听了汉帝的话,心里纠结无法应答。
一边的宦官听到了传话的附耳通报,转而小声告诉汉帝,“陛下,尚书令求见。”
汉帝说道,“如此,婉柔与朕去见。”
荀彧看到汉帝来了,连忙拜伏在地,“微臣参见陛下,陛下万岁。”
汉帝说道,“尚书令平身。”
荀彧看到婉柔,也拱手说道,“原来丞相爱女亦在,听闻婉柔公主随丞相在邺城,不想在此能相见。”
婉柔欠身答礼,“尚书令大人万福,只是父亲派婉柔来向陛下封王庆贺,于是暂时停留至此。”
虽然语气平常,心里却很是惊讶,难怪自从回到邺城,就是没看到荀彧。
为什么不随着父亲去邺城而要待在皇帝身边?但现在的情况,婉柔不好开口再说其他。
荀彧对汉帝说道,“陛下,蝗灾还未完全平息,多地仍有饥民,微臣觉得应当开放国库救济庶民。”
又继续说道,“如今国之财富为官员奸商奢享,庶民却生存艰难,此乃亡国之兆,望陛下明断。”
汉帝皱眉点头,“尚书令所言十分有理,便由尚书令安排赈灾济民事宜,如若发现奸吏私下中饱,当就地正法。”
荀彧立刻遵旨,汉帝旁边的婉柔忍不住开口说道,“陛下,婉柔可与尚书令同行否?”
汉帝有些疑惑道,“婉柔便不需回邺城邪?”
婉柔摇头道,“并非急事,回到邺城也颇为无趣。”
汉帝眉开眼笑,“尚书令,有人非要跟随于你,如何?”
荀彧敬拜道,“陛下若同意,微臣自当应允。”
婉柔换了轻便的衣服,随着荀彧坐上马车,去下达皇帝的圣旨。
婉柔与荀彧面对而坐,看到荀彧习如平常,让婉柔更加疑惑。
说道,“尚书令大人,婉柔有一事不解。”
荀彧应道,“公主可明言之。”
婉柔问道,“父亲与众多官员都已进驻邺城,为何尚书令大人不跟随而去?”
荀彧微笑道,“原来是这般疑惑,下官一直陪同陛下身边,陛下未走,下官如何能走?”
婉柔十分惊讶,说道,“可可尚书令大人岂非父亲最为重要之谋士邪?婉柔听闻父亲曾把大人比作张良,而大人也一直为父亲运筹帷幄掌控大局。”
荀彧点头道,“诚然如此,虽然下官身在曹营,但一直为汉臣,相助丞相亦是为让丞相助陛下平抚天下铲灭异端。”
叹气一口,“如今丞相离陛下而去,功高震主,当初忠恳已渐渐褪色,下官虽然痛心但却无法离开陛下。”
婉柔心情复杂,“尚书令大人,父亲本是”嗫嚅难言。
荀彧微笑道,“公主不必心乱,功高自满本是人之常情,下官初衷本是辅佐丞相行王道,为陛下社稷尽忠效劳。”
“丞相当初遇见陛下,的确尽到人臣礼仪,凡事也亲启陛下商量决断,然而人心会变,丞相已不是当初之丞相,只有荀彧故步自封不识常情。”
荀彧说完,又轻声叹气一口。
婉柔静静地听完荀彧的话,不知道回答什么,或者说连回答的勇气都没有。
一直说父亲不会有异心,其实只是在自欺欺人维护偏袒罢了。
第90章 初心遥远早已忘,封位国公欲进言()
到了,荀彧宣读了诏书,“奉天命承火德之运皇帝,诏曰:令各州开库散播钱粮赈济灾民,通告天下免税一年,即往,钦哉。”
少府立刻接旨操办,荀彧对婉柔说道,“下官这便要回府,灾地治理还需耗费时间,便不能再陪伴公主,公主当早日回到丞相身边,以免丞相挂心。”
说着,荀彧骑上了马,把马车留给了婉柔。
婉柔看到荀彧的马开始走动,对着他的背影大喊起来。
“文若大人!父亲即使真能建国,文若大人亦是功劳最高,为何仍要离父亲而去?”
荀彧停下马,“辅佐丞相至此,人皆道下官乃功之最也。”
“然而既不趁此时获万世荣耀,当初亦不有所保留使丞相失势,直到社稷倾危才言己为汉臣,此智者愚者皆不为也。”
“然而荀彧这般迂腐无法变通,只好继续守在陛下身边,尽人臣之忠。”
“还请公主转告丞相,莫要忘记当初心中志向。”
说完,荀彧策马就走了。
婉柔呆呆地看着荀彧的背影慢慢消失,自始至终都再没有说出过一句话。
回到了邺城,婉柔心里仍旧难过,整日闭门不出。
已经是冬十月的时候,婉柔还是闷闷不乐,忽然门口有传令到,说曹操想要见婉柔。
曹操的居所,婉柔拜见。“孩儿见过父亲。”
曹操看到了婉柔,很高兴,让人给婉柔安坐。
婉柔坐下说道,“不知父亲召唤孩儿有何事?”
曹操语重心长说道,“你尚不自知,以往几乎每日来向孤问安,但你此番回来,孤一月未曾见过你,亦未听闻你之消息,担心你有不顺,于是便欲相见。”
婉柔站起,欠身行礼,“劳烦父亲挂心,婉柔心中有不顺,守在家中并不愿出。”
婉柔又想起了荀彧最后的话,心里又开始不是滋味。
曹操倒了点酒,询问婉柔原因。
婉柔问得有点迫不及待,“父亲最初志向为何?”
酒杯停靠在嘴边,曹操猛地呆滞住了,转而又微笑着把酒喝了。
“为朝廷征讨四方平定乱党,身死之后,墓碑上刻‘汉故征西将军曹候之墓’可也。”
婉柔又问道,“父亲此意愿言过多次,然如今已为丞相,婉柔斗胆一问,最初意愿是否达成?”
曹操忽然一拍几案,站起身来。“当真放肆!”
婉柔赶紧拜伏在地,“孩儿知错,父亲息怒。”
曹操大声说道,“你之意思,现在孤得意之态已忘形骸?”
婉柔唯唯诺诺,“婉柔并非此意婉柔只是”
曹操质问道,“是否你到许昌之时陛下与你这般说法?”
婉柔颤颤巍巍说道,“也并非,是乃是”
曹操更大声说道,“谁人?!”
婉柔吓得赶紧说道,“婉柔在许昌曾随同尚书令为陛下下旨救灾,与尚书令闲聊之时,他便言还请父亲莫要忘记最初志向。”
曹操冷笑道,“果然果然已知孤意欲何为。”
走到婉柔的面前,把伏在地上的婉柔扶着坐了起来,也坐到她的身边。
婉柔说话似乎已经带着哭腔,“父父亲,当真要废汉自立为帝?”
曹操苦闷地笑着,“孤虽欲为帝,但孤不能做到”又为自己倒了一杯酒。
婉柔询问原因,曹操屏退左右说道,“废立之事,天下之至不祥也,基业已成,不能擅自做更改天地之事。”
“霍光、梁冀、董卓诸人废帝新立,无论为国为己,最后都不得善后善终,孤若自立而改朝,更甚于诸人,后果令人惶恐。”
“对皇位当有敬畏之心,不可擅自僭越,袁术之鉴便在眼前孤怎会不慎思。”
“况且孤征战四方皆以皇帝为名,若自立为帝,孙权刘备等人必然效仿,最后篡汉之名却由孤来受。孤有皇帝在手,才以朝廷自居,此二人才不敢轻举妄动。”
婉柔恍然大悟道,“原来如此,父亲深谋远虑常人莫及。”
曹操说道,“听闻孙权遵从张纮遗言,把都城迁至秣陵改名建业,如此看来已经下决心与刘备联合抗击孤,孤决定再起兵征讨孙权,婉柔便与孤同行。”
看到婉柔答应了,曹操恢复了笑容,“那便与孤同去朝中面见圣上,禀告征讨孙权之事。”
婉柔很惊讶,“父亲起兵如何又要上朝启奏陛下?”
曹操说道,“尚有他事,启奏不过借口罢了,你只需观看不必多言多做。”
立刻与曹操起身赶往许昌,同行的文官也有很多。
婉柔隐隐感觉到大家在酝酿着什么,但是却又神神秘秘的。
早朝,曹操带领着大臣们跪拜下来,“臣等拜见陛下!陛下万岁!”
汉帝抬手说道,“诸位大臣平身。”
婉柔不能走进殿堂,只好在门口等待着。
看着大臣们脱下的鞋子,武官随身携带的兵器都摆在门外,想起只有自己的父亲可以剑履上殿,听说这是当初汉高祖时萧何才能享有的权力。
婉柔渐渐明白大家为什么这么敌对自己的父亲,汉帝为什么这么害怕自己的父亲了。
曹操首先开口,“微臣曹操启奏陛下,孙权割据一方抗拒朝廷,刘备自称皇裔僭越皇族,刘璋拥兵自重多年未曾进贡,对此陛下有何想法?”
汉帝说道,“天下分裂,朕心不安,丞相平定河北与中国功不可没。如今尚有叛党,丞相当自行平定,捷书回报朝廷。”
曹操敬拜说道,“孙权世代是为汉臣本当尽忠,然而如今勾结乱党刘备,心存异心。”
“微臣既然已知陛下之意,愿得陛下旨令,起兵四十万征讨孙权,为陛下平复江左。”
汉帝点头道,“传朕旨意,令丞相曹操领兵四十万,征讨孙权。”
众官拜服,口称万岁。
汉帝询问还有无其他事宜,想要退朝,众官都没有话说。
汉帝刚要宣布退朝,忽然一人走到中间,有事启奏。
汉帝看去,是司空军祭酒董昭。
董昭说道,“陛下,微臣有一言,恐不合此时此地,不知陛下可允微臣斗胆进言?”
第91章 荀彧阻拦封国公,曹操以公报私恨()
汉帝说道,“军祭酒有话当讲。”
董昭接着说道,“陛下继位之时,天下大乱,朝廷已无片土一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