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谋:帝姑婉柔传-第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婉柔说着,又想起城墙上那千钧一发的时刻,想起徐晃,心有馀悸,但也觉得热血澎湃。
杜夫人有些惊讶,转而埋怨道,“竟然这般危险,为何不守在城里?子孝当真妄为。”
婉柔赶紧解释道,“杜夫人莫要怪罪子孝伯父,是婉柔自己任性硬要上战场,而且子孝伯父英勇无比,靠着他我等才能以那般少人守住一年。徐晃将军亦是,若不是有他,婉柔目下恐怕都不能坐在此处陪大家进膳也。”
金乡公主不知道战场原来是这样,不知道婉柔在外面竟然有生命的危险,颤抖着说道,“今后尚要去战场邪?金乡听着心里着实惊惧。”
婉柔微笑道,“也许,婉柔倒是自觉刺激,仔细回想起来倒还十分有趣,若是再有战事,也许婉柔会和父亲请战。”
杜夫人说道,“当真妄为,我看你倒是该和金乡多学一些,不然将来没人敢与你成亲。”
婉柔一脸害羞,“婉柔,婉柔可以不成亲,尚未寻到喜爱之人。”
婉柔说完,心里忽然想到何晏,还有刚才那诗情画意的下午,这让婉柔惊讶无比,立刻回神。
杜夫人倒是十分无奈,“等你找到便晚也。”不过看得出来,也不是真的想要改变婉柔。
晚饭完毕,婉柔就要告辞,但是还是被挽留了,婉柔其实很喜欢待在这里,虽然居所宽敞舒适,但是婉柔依旧觉得冷清,并不像曹宪曹华那样靠在一起可以经常相聚,婉柔虽然有时也会去找她们,但是大多时候都是遭到排斥,久而久之也就爱与几位兄长在一起。
曹操在几个女儿当中最宠爱婉柔,时常带在身边,婉柔不知道其他的姐妹略有嫉妒,只道是自己不招人待见,但唯独金乡与清河两位公主不会这样,依旧与婉柔交情甚好。
金乡公主的寝室,两人坐在桌前,焚香燃烛,交谈甚欢,金乡公主拿出了手巾,让婉柔观赏自己的刺绣。
“此是金乡公主自己所绣?”婉柔看着上面精美的麒麟图案,惊讶不已。
金乡公主回答道,“嗯,总待在家里无事可做,于是玩弄针线打发时日罢了。”
婉柔说道,“当真绝美,金乡公主当真手艺巧妙,婉柔对此些只是略有接触,此等精益之刺绣婉柔恐怕一生都不能绣出。”婉柔盯着不停,敬佩自然也是从来没有停止。
金乡公主说道,“婉柔公主谬赞,金乡自觉还差得远,婉柔公主也有金乡遥望不可及之处,切莫太过夸赞。”
金乡公主说完,拿出了一把纨扇给婉柔看,“此是金乡刚绣之扇,只是总觉缺少些许,落花纷飞,不知何以相配。”
婉柔仔细看了看那扇子,夜幕下,粉红色的花瓣四处飞舞,有些落在了水面,静静漂流,如幻似梦一般。
“不如,加上一轮圆月。”婉柔想起了何晏给自己的扇子,拿了出来,“此扇虽是画人,但意境却与金乡公主的扇子极为相似,如果加上圆月,也是极好的。”
金乡公主盯着婉柔的扇子目不转睛,“的确,婉柔公主可否将扇子借我一观。”
婉柔当然答应了,立刻把扇子递给了金乡,同婉柔一样,金乡也痴痴得盯着扇子,被那在月下弹奏古琴的女子吸引,然后读出了何晏作出的诗句。“好句,是子建兄长所作否?”
婉柔解释道,“非也,是尹夫人之子何晏。”
金乡公主十分惊讶,又转而看向了扇子,“竟然是他?为何婉柔公主之扇上会有何晏诗句,依我看,此诗句是用笔墨写上,而非针线刺绣,难道是婉柔公主向何晏求句?”
婉柔说道,“非也,此本来便是何晏之扇,只是他看出婉柔喜欢,于是转赠与婉柔。”婉柔说着,又露出了微笑,对何晏又多了一些好感。
“真好,那可否再将它。”金乡公主说了一半,觉得要人转赠礼物太过无礼,没有说出来。
婉柔问道,“怎样?”金乡公主慌忙说道,“没,只是忽然想把圆月绣好,婉柔公主不妨再陪金乡片刻,金乡想参照那扇子上的圆月来绣。”
金乡公主说完,立刻拿出针线,很认真的在自己的扇子上绣了起来,婉柔细细地观看,虽然自己也会刺绣,但是完全没有金乡公主这份细腻与灵巧,熟练也是相差很远,没有提出任何建议,只是默默看着金乡公主把那轮明月绣完。
婉柔看着扇子,赞不绝口,“还多了些云雾,星光在这雾中闪动若隐若现,当真绝妙。”
金乡公主点头道,“的确,如果还能再配上诗句便更好也。”金乡公主看着扇子,“如果何晏目下在此处便好。”
婉柔笑道,“妹妹当真心急,若真想让何晏题诗,明日再去寻找便是。”
金乡公主若有所思,“婉柔公主,何晏是何等样人?”
婉柔听到这样的问题,一时间不知道如何回答,沉默下来,的确,何晏是个什么样的人呢?只是相处大半日,不是特别的了解,只知道在一起的时候,听琴品茶闲聊,自己十分的愉悦。
婉柔说道,“要说他是如何之人外表俊俏,肌肤白如抹粉,虽然谈不上谦虚德高,但也不失彬彬有礼,琴弦诗句似乎皆很擅长,与他相处如饮甘露。”
金乡公主听了,低头不语,似乎正在努力构想何晏的身形,虽然祭祖的时候相聚过,但是金乡公主和曹林曹衮只是跟着杜夫人,看也没看到过何晏。
一声轻叹过后,金乡公主又忽然看起婉柔,“不如,婉柔公主为此扇题诗。”
婉柔惊慌失措,怎么也没想到会被提出这样的要求,“婉柔虽然读书,但是胸中词藻浅陋,完全不如父亲大人,也不及子桓子建兄长,恐怕难以胜任。”
金乡公主摇头道,“无妨,兄长们难以见面,父亲亦是。婉柔公主久随父亲大人与各位兄长,一定有所熏陶,而且金乡长久不与婉柔公主见面,十分想念,若以后婉柔公主再要出门,也好有个纪念。”
第29章 扇中诗句信手来,安逸舒适不随性()
婉柔听到这些话,心动了,也看着那只扇子。没有人,只是那漫天飞舞的花瓣在夜空中飞舞,隐隐觉得静谧,还有一丝感伤和凄美。婉柔拿起毛笔,就在扇子上写了起来。
“飞花秋月夜无眠,零星闪色若有痕。不羁孤身何如是,醉酒贪欢言痴狂。残影消散逐凉风,只留余味道浅伤。”
写完,金乡公主仔细读了一遍,惊讶无比,“竟是七言六句诗,婉柔公主果然不同于常人。”
婉柔很不好意思,但心里甜美无比,“金乡公主谬赞,婉柔也是因为经常与子桓兄长相处,他所作燕歌行让婉柔深深拜服。”
金乡公主说道,“此纨扇我必定当作至宝保存。”看了一眼,又护在心口。
婉柔回应道,“多谢金乡公主厚爱,夜色将深,婉柔也该告辞。”婉柔站起身,就要离开。
的确是有些晚了,金乡公主并没有再继续挽留,婉柔也回到自己的居所,洗漱之后就躺在床上,却怎么也无法休息。
借着烛光,婉柔又拿出了扇子,细细观看,回想着下午发生的一切,原来自己和何晏那样的人在一起会十分开心,之后为金乡公主作诗也是受到他的影响吧,因为在作诗的时候,婉柔想到的就是何晏,那些句子,也似乎就是在写他。
一连过了好些日子,婉柔都没有出门,只是偶尔接待前来看望的卞夫人,婉柔不喜欢这个地方,几位兄长总是忙碌,几位姐妹也总是闭门不出,婉柔觉得孤独,宁愿和那些将军在一起出生入死,宁愿支持着那些英勇的将士们奋勇杀敌。
又是一天,从人也许是看出连续的雨天让婉柔心情不好,向婉柔提出了建议。“公主大人,春雨连绵,今日总算放晴,外面春色满园,公主大人为何不出去走动走动。”
婉柔答应了,走出了家门,还没闲逛几步,就看到曹操匆忙向议事厅走去,婉柔立刻喊住曹操,然后加快脚步走到他的面前。“孩儿见过父亲大人。”
曹操说道,“原来是婉柔,几日不见过的可好?这些天阴雨湿冷,睡觉之时注意不要着凉。”
婉柔说道,“婉柔一切安好,劳烦父亲大人挂心,不知父亲大人如此匆忙是要去何处?”
曹操说道,“议事厅,今日例会,孤已耽搁时间,故见匆忙。”
婉柔吞吞吐吐说道,“婉柔,婉柔可以和父亲一同前去否?”怎么也不相信自己会提出这样的要求。
曹操大笑道,“婉柔怎会喜欢此等事情?平添烦恼罢了,不适合你这般年轻女子。”
婉柔说道,“只是想和父亲一同,婉柔一人在此处平日只是与母亲叙话散步而已,委实无趣。”
曹操又大笑起来,“当真男子性格,你母亲言孤把你带去征战太让你辛苦,孤仔细思虑确实如此,故而让你在府中多休息,未想到你却不要。”
婉柔点头,然后再次请求与曹操同行,曹操拗不过,答应了。路过曹宪的居所,婉柔忍不住一直看着,和几位姐妹在一起玩耍的时候,已经过去了好久好久,久到自己已经记不起究竟是什么时候了。
“各位,孤来晚了,委实有歉。”刚进门,曹操就立刻开口,还没等其他大臣附和,曹操就宣布会议的开始。
曹操首先说道,“诸位,赤壁兵败,东吴气焰嚣盛,孤欲再起兵讨伐,如何?”
刚说完,坐间的荀攸就开口了,“不可,丞相新败,三军士气低落,而东吴以少胜多士气高涨,屡次挑衅攻打,我等只可坚守,平息内患囤积国力,待东吴疲惫方可进攻。”
曹操虽然同意,但是还是不满足,“然而看着江东日益旺盛,而刘备占有四郡如鱼得水,叫孤不甚安心。”
旁边的程昱也说道,“不如让他们互相敌视如何?丞相所忌惮,无非孙刘联合,若能让他们互相攻伐,削弱实力,此非绝妙?”
曹操点头说道,“仲德所言是也,孤亦时常思之,若如此,计将安出?”
婉柔站在一边,并不是觉得无聊,而是很认真的在听着,很喜欢这样的讨论,好似都是高人在一起切磋一般,忍不住插嘴,“父亲大人,婉柔当初鬼祟潜入周瑜军中,打听到周瑜把荆南委让给刘备管理,不如让陛下封周瑜官,让他统领刘备之地盘,周瑜有名无实自然会心有不足,如此他们便会不和。”
所有人吃惊地看着婉柔,而程昱立刻深深弯腰拜了一下,“婉柔公主如此年轻,有此智慧胆量,真乃丞相之福,此计甚妙,亦是下官心中所想。”
婉柔听到程昱夸赞自己,心里十分美妙,而且很惊奇,之间说出建议,已经不是那时候和曹仁提建议时的胆怯了,似乎有了更多的自信。
曹操叹息道,“婉柔真有仓舒之态,只可惜生得女子身,若为男子,孤也可放心把霸业转交与你。”
一边的荀彧立刻发言,“丞相,后继之事关系重大,不可随意提起,若被有心人听见恐对公主不利。”
曹操摆手道,“孤当然知道,然而今日皆是孤之心腹谋臣在侧,一句玩笑不必太较真。”
一句玩笑就能让别人对自己不利?难道继位这种事情,就真的能让原本是兄弟姐妹的人互相残杀吗?婉柔不敢想象那样的事情会发生在自己的家族身上。
门口,急报求见,曹操宣入,到达的传令官忽然跪拜下来,“报,高陵亭侯曹纯之子有急事求见丞相!”
一声懊恼的叹息,曹操站起身,来回走着,走了几步,又坐了下来,用手托着头,揪心的表情一览无余,“子和病重,终究是难以回复!”
让传令带人过来。一身丧服,曹演匆忙走到正中,跪拜在地,大哭说道,“伯父大人,侄儿之父方才病重而死。”
第30章 亲人离世心如碎,命数自有天来定()
婉柔脑中一片空白,也不禁有泪在眼眶中徘徊,自从自己懂得人死即为永别,就开始对这些亲近之人的死亡越来越感伤。
曹操说道,“贤侄先退下,孤当厚葬子和。”
曹演立刻退下,而曹操又用手托住了头,皱紧眉头,一言不发。
婉柔轻轻地给曹操捶起了背,而曹操立刻抓住了婉柔的手,紧紧地握着,又摇了摇头不禁流出了眼泪。
荀彧安慰道,“丞相,人死不能复生,还望丞相节哀。”
曹操说道,“孤自然知道,只是孤身边之人大多年龄与孤相仿,奉孝也好子和也罢,皆是孤想要托付后事之人,如今却接连死在孤之前面,如何不心肠寸断。”
荀彧接着说道,“丞相,命由天定,非人力所能抗衡,人既已逝,一直缅怀于过去也是毫无疑义。高陵亭侯西去,虎豹骑无人统领,眼下应当指派接替高陵亭侯之人。”
曹操回应道,“文若,言虽如此,但人毕竟体温血热,亲人丧世,如何能毫不动容?至于虎豹骑,孤自统领之。”
荀彧有些惊讶,说道,“军中良将颇多,为何丞相亲自统领?此耗神之事,还望丞相三思。”
曹操回答道,“虎豹骑乃我军中最为精锐,子和之才能,军中诸将有谁能比?难道孤便不能亲自接替?”
荀彧没有再说下去了,只是应承,会议也就散了,曹操带着几位谋士要去面见皇帝,执行为周瑜封官的事情,而婉柔也独自走出了议事厅,在庭院中散步。
绿叶飘零,婉柔伸出手,正好接住,春风拂过,雨后的露水晶莹剔透,红花绿叶一片生机勃勃,而总有那些明明该继续生长的绿叶却落下了,迎接着自己的结束。
熟悉的声音从身后传来,“婉柔公主,如此伤感所为何事?”
婉柔回头,依旧是那副面容,依旧是第一次见面时的表情,只不过这次换上一身象牙白的袍衫,何晏又一次出现在了婉柔的面前。
婉柔行礼道,“何公子万福。”
何晏拱手,“公主还未回答我之所问。”那略有点轻浮的笑容又一次露了出来,不过婉柔倒也没觉得不自然了。
婉柔神情沮丧,“方才,叔父曹纯过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