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世女穿贾迎春-第5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迎春自觉换了男装,行动之间大方起来,脚下一点,就自己上了马上,
九爷的驷马大车,是周青特特给他定制的病号车,奔驰起来,又快又稳。
一路上,迎春本来以为可以跟九爷聊聊天,谈谈彼此爱好、理想、人生理念,不料今日九爷竟然满身肃静。
自从迎春上车,他就安静如鸡,默默盯着书本,头也少抬。
迎春身为女儿,也不好上杆子拉着人聒噪。
她也不敢说话了,怕影响九爷读书思考。
九爷赶着进京,只怕皇上有要事召见也不定。
迎春老实的闭紧嘴巴,靠着车壁探究。
无聊之下,迎春也抓了本书瞧了瞧,繁体竖行左翻,一切都十分违和。没看几页,迎春就偷偷打个哈欠,不知不觉竟然睡熟了。
一百里的路程,迎春至少睡了六十里。
迎春不知道的事,她刚刚合眼睡熟,一直盯着书本的九爷就放下书本盯着她了。
九爷拦着迎春脸上细微绒毛,颤动的睫毛,无不勾动他的心弦,那长长的睫毛一闪一闪,九爷心上就似被羽毛触摸一般,心痒难耐。他很想伸手摸一摸迎春粉蕊蕊的脸蛋,却怕惊醒了美人。
最终,九爷避开迎春那对小扇子一样颤动的睫毛,隔空描摹迎春的柳叶眉。迎春的眉毛真是又黑又亮,又弯又长。
“远山如黛!”九爷勾唇微笑:“这话说的就是你吧!”
九爷慢慢移动身子,让迎春一点一点的脑袋靠在自己肩上。
然后,九爷再次慢慢往回挪。
这一回,九爷挪一点,迎春竟然跟着挪一点,慢慢的,迎春自己挪动九爷身边。
再然后,迎春的身子慢慢歪倒了,斜倚在九爷胳膊上了。
迎春似乎觉得这个姿势不舒服,嘴里叽叽咕咕,身子扭来扭去,最终,把自己个脑袋搁在九爷怀里,睡安稳了。
一时到了京都,城门官儿谄媚的假笑,加上周边的嘈杂惊醒了迎春。
迎春惊醒的瞬间弹跳而起,快速撩开车帘子,知道进京了,十分惊喜:“已经回京了,好快哟!”
九爷忙着抓起书本,认真的看起来。
迎春这时回头,蓦地想起,自己醒来的时候似乎靠在什么上头?
迎春眼睛睃来睃去,却没瞧见可疑之物。
她看向九爷,九爷正淡然的回看她,似乎对迎春的狐疑十分不解:“怎么啦?”
迎春看着九爷坦荡的面容,清澈的眸子,顿时安心,心里一声嗤笑,肯定不是靠的九爷。
九爷那样的人能够忍受别人把他当枕头?
不可能!
一定是自己做了美梦了。
一时,车架进了城门,周青驾车行至僻静处,正要转上大街,却被迎春叫停。
迎春便飞身下了车,背着自己的小包袱,笑盈盈对九爷道谢:“您这防震马车真心不错,赶明儿我也去定制一辆,青骡车不光慢,把人身子都要颠散架了。”
九爷暗暗再吸一口女儿香,不动声色间把有些骚动的双手背在身后,相互捏着,面上却云淡风轻,勾唇言道:“爷不急,可以先送你回荣宁街。”
迎春忙推辞:“能够搭您的顺风车,民女已经得了天大便宜了,岂能再耽搁您的时间,那真是罪过大了。”
迎春下车一溜烟去了老远,唬得又折回来,气喘吁吁跑到九爷面前。
九爷盯着这张白里透红,水蜜桃一般鲜亮,雌雄难辨的美人脸,很想伸手掐一掐。最终,他却是抬手抹上自己的鼻子,笑道:“怎么又不怕了?后悔了?”
迎春笑盈盈把一个小巧包裹往九爷手里一塞:“刚才紧张兮兮,把这个忘记了。听闻十月皇宫要北上狩猎,这是我替太后娘娘做的话梅蜜饯,可以防止晕眩,还可开胃化食,民女没福分见到太后娘娘,就送给您了。”
迎春再次转过街角,雇佣了一辆青骡车,直奔荣宁街。
迎春的动作行云流水一般流畅,等她走远了,九爷还那么站在街上,手里抱着小包裹,静静看着迎春脱兔一样离开了他的视线。
周青等迎春走远这才问道;“九爷,咱们回府还是进宫?还是去兵部?”
九爷皱眉:“去兵部作甚?”
周青比划:“不是贾府的贾兰”
九爷勾唇哂笑:“这点小事她还摆不平?”
周青心里哂笑,万分鄙视自家主人爷,把人骗上车了,又不动手,回京来了又不帮忙,真不知来往奔波,费这么大劲儿干什么呢!
他又道:“咱们回府?”
九爷却一瞪眼上了车:“王府有谁等你?”
周青满心冤枉,是您忽发奇想要回京,怎么赖上自己了,他无奈摊手:“请王爷您吩咐呗!”
“回昌平,下午不是要验收家俱?”
周青再次瞠目,却是不敢犟嘴,只得再次驾车转回昌平不提。
迎春并不知道送他回京的马车已经折回昌平去了,她还以为九爷这会子必定去宁寿宫孝敬太后去了。
毕竟礼物自己都替他准备好了!
迎春回府直奔荣庆堂。贾母这回深受打击,面如金纸,王太医已经开了药房,却是贾母有了心病,只觉得是自己葬送了贾府重孙辈唯一的男丁,隐隐有求死之心。
黛玉探春惜春湘云尤氏婆媳,一群人守在荣庆堂,个个哭成泪人。
虽则迎春愿意照拂姐妹们,然,在她们心中,贾母才是那个定海神针,贾母好好好好活着,她们才不会慌张。
尤其是黛玉,她对贾母的感情最深,一双眼睛肿的桃儿一般。见了迎春,黛玉紧紧拉着迎春,抽噎得话也说不清楚:“二姐姐,老太太三天没进水米了。”
迎春忙着安慰:“没事,有我呢。”
迎春悄悄用异能探视贾母的五脏六腑,发觉贾母内府并无大碍,虽然机能有所衰败,不过是上了年纪自然衰老之故。之所以气息奄奄,不过是她自己不配合治疗,不思饮食之故。
迎春首先用异能替贾母疏导肺腑的郁结,贾母面色红润多了。
然,贾母拒绝了迎春喂食的荆棘蜜水,黯然垂泪:“我活的时间太长了,挨着孩子们的前程”
迎春忙着安慰:“这是胡说,都说家有一老赛如一宝,您高寿说明咱们贾府福泽绵长呢,人人都想做个长寿星,您长寿是别人求不到的福分,谁敢嫌弃您,那是她自己没福分。”
贾母顿时泪如雨下,伸手摩挲迎春的额头:“还是我的迎丫头最孝顺,只可惜”
迎春这时抢过话题:“您既然说孙女儿是孝顺孩子,老祖宗还是不是要给一点点面子,喝一杯孙女儿亲手奉上的蜜茶水呢?”
贾母摇头拒绝:“实在没胃口!”
迎春噘嘴道:“我就知道,夸我孝顺不过是随后而言没过心的敷衍之话”
贾母闻言瞪眼:“胡说!”
迎春趁机给贾母嘴里喂了一汤匙蜜茶。
贾母闭口不及,咽下去了。
她叹息道:“你知道吗,兰哥儿因为我处罚他的母亲,负气出走,从军去了。他若是有个一差二错,我这活着有什么意思?”
这时候,迎春趁热打铁,把九爷的话说了,像贾兰这样的情况,除非回家到了非常时期,也就是战争时期,减员厉害,否则,朝廷为了人口发现,为了百姓安定,绝对不会轻易招收他们。
贾母听得眉开眼笑,迎春乘机把一盅蜜茶都给贾母喂下了。
贾母三日没进水米,如今喝了蜜糖水再熬三天也没问题。
三天时间,迎春自然能够劝得贾母回心转意。
却人一旦被突破防线,后面的事情就轻松多了。
稳住了贾母,迎春房才得知,李纨也病了。
鸳鸯这时偷空把李纨母子们的行径,再有贾母反应处罚都说了。
迎春进了东厢房,李纨靠着架子床发愣。迎春进屋,叫了声嫂子。
李纨翻了下眼皮,却不做声,却默默落泪起来。
迎春伸手拉住李纨的手腕,瞬间瞧出来,李纨身子无碍,饮食也正常。
这说明李纨并不十分担心贾兰的安全。
迎春挨着床边坐下:“大嫂子可知道兰哥儿的去处,别跟我说去投军了,我可不是老太太,不知道外面的行情,像兰儿这种出身,兵部若是收了他,老太太可以去朝廷上告他们。”
“大嫂子可别忘记了,咱们家虽然男人一败涂地了,老太太可是超品诰命,有资格递牌子求见太后,也可以直接给太后娘娘上折子呢。“
李纨闻言腰杆子一挺坐了起来,旋即,她脑子清醒转了转,怀疑迎春是在诈她,又放软了身段,厌厌的半躺在床架子上,有气无力的说道:“二妹妹想说什么呢?我怎么听着犯糊涂?”
迎春笑道:“大嫂子听不懂不要紧,兰儿不见了,你不能这样睡在家里不闻不问,你的出去寻找,三日为限,实在找不到,我便替祖母上折子,参奏兵部一个尸位素餐之罪。”
李纨眸子的惊慌一闪而逝,却被迎春捕捉到了。
迎春心里冷笑,不愧是红楼最冷血的母子。
既然确认贾兰没事,迎春起身告辞:“嫂子还是去熟人家里找找,我也会派人寻找,嫂子要记住了,三日期限。”
迎春回转荣庆堂。
贾母因为知道贾兰不可能去北疆,安心不少,此刻,在黛玉劝慰下小口小口的喝米汤。
瞧着迎春回转,贾母忙问:“可问出什么没有?”
迎春言道:“祖母安心,不出三日,兰儿必然回府。祖母,您可要想好了,大嫂子的事情,不如依了他们母子,让他们收拾财产回娘家居住,即便是被骗了财产,那也是他们娘儿们的事情,与您不相干。“
贾母免得顿时凝重起来,半晌,贾母方才颔首:“就依你所言。唉,经此一事,你大嫂子母子估计会跟咱们离心离德了!”
迎春一笑:“这也是没法子的事情,如今二房就剩下他们母子,您本来就隔着辈分,深不得浅不得,索性二叔明年也就回京了,那时,自有二叔教导孙子,再不与您相干,您都管到孙子辈了,谁人也不会说您的不是。”
说起来凤姐真是个回事的女人,贾母重病几日,她日日让人熬了粥送过来,虽然贾母被食用,她却从未家间断。
如今贾母恢复了饮食,凤姐就在次日中午发动了。
府里已经请好了两位收生婆子,都是王子胜亲自寻找,两个都是有经验的收生婆,万无一失。
迎春却本着有备无患的心思,怀揣了一瓶荆棘蜜去了东院。
凤姐因为是二胎,并未怎么闹腾,十月十八日夜里,顺产一子,六斤八两。
迎春将准备的长命锁揣进顺哥儿怀里:“长命百岁!”再有一瓶荆棘蜜递给凤姐:“本来应当好好犒赏你这个大功臣,无奈我这个姑子穷啊,只好亲手做了这蜜茶给你,算是礼轻情义重吧!“
凤姐抓住荆棘蜜,笑颜如花:“多谢妹妹!”
王子胜夫人有些不如意:“你这个姑子忒小器,她开铺子呢,顺哥儿是她嫡亲侄子,就这么糊弄人!”
凤姐生怕迎春听见不高兴,忙着摆手,摇晃着手里的荆棘蜜:“您不知道,这东西太后娘娘都喜爱呢,这可是有钱难买呢!”
王子胜夫人这才收起轻视。
迎春不以为意,自去安歇不提。
天亮之后,迎春回府报信。
贾母闻讯笑眯了眼:“好小子,自带福分,又顺又发啊!顺者发,发者强。凤丫头这个孩子养得好啊!“
得知贾母这番夸赞,凤姐顺水推舟,笑道:“儿子,你有福分了,老祖宗给你起了名字了,你以后就叫顺哥儿。”
贾母闻听这话笑得见牙不见眼,除了吩咐把早就准备好的长命锁找出来送去,又特特吩咐鸳鸯:“把我库房里的文房四宝,镇纸、笔山,还有那些玉石生肖,摆件,捡好看的,好玩的,贵重的,给顺哥儿收拾一箱子送过去。”
鸳鸯答应了:”记住了!“
贾母又道:“哦,我柜子的还有许多的人参,捡那最粗的给你二奶奶两根,别忘记了!“
鸳鸯笑道:“您放心,忘不了!”
迎春这时候搀扶贾母:“老太太,饭菜摆下了,咱们去吃些儿,有了力气好过那边去看咱们顺哥儿!”
这日,贾母带领着迎春、探春、惜春、黛玉、湘云姐妹,去了东院看望凤姐,都做了半日,邢氏不知道在那个犄角旮旯里跑了来。
贾母顿时不悦,想着儿子坐监,也就隐忍不发。
得知邢氏竟然没有准备宴席款待收生婆与亲家太太,贾母吩咐鸳鸯回去准备宴席,中午送过来,大家就在东院就餐。
说来也巧,就在这日傍晚,李纨贾兰母子回家了。
两母子得知凤姐产子,一起到了东院,一来给贾母请罪,二来顺便探望凤姐母子。
贾母听从迎春的劝解,也是凤姐产子贾母高兴,再没追究李纨。
李纨侥幸过关,母子们蛰伏下来,再没闹事。
贾母也不多管他们母子的事情。
如今贾母忙碌的很。
腊月间,贾琏回京,却是忙的顾不上家里。
贾府的事情都甩给凤姐。
迎春也忙得很。
逢年过节,宫中的贵人要接待京都贵府,一时间,对胭脂水粉的需求量加大了。好在迎春早有准备,灵玉储存香精花露,拿出来跟树上现采的一样新鲜。
迎春忙碌于胭脂坊的事情,把贾荘托付给贾母照看。凤姐忙着准备年节礼物,又要给亲戚往来送礼,又要给家里几个坐监牢的人送东西,忙的不亦乐乎。
贾母喜欢巧姐儿娇俏可爱,也把巧姐儿放在身边教养。贾荘如今牙牙学语,哄得巧姐儿眉开眼笑,倒把自己的许多玩意儿送给贾荘玩耍。贾荘也亲厚巧姐儿,多日之后,这小子倒把巧姐儿放在迎春牵头,两人同时来了,他必定先跟巧姐儿亲厚,才回理睬迎春。
李纨母子也在这段时间频繁出入贾府,也不知道在忙些什么。
迎春凤姐各自忙碌,也无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