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耽美辣文电子书 > 末世女穿贾迎春 >

第102章

末世女穿贾迎春-第102章

小说: 末世女穿贾迎春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迎春冲着靖王福身:“见过靖王,靖王安好!”

    九爷乐呵呵抬手:“好好好,安安安!”

    乾元帝笑道:“昌平啊,称呼不对啊,你应该叫义兄!”

    迎春福身道;“昌平不敢高攀!”

    太后笑道:“在本宫这里,叫叫无妨!”

    迎春只得再次福身:“昌平见过义兄,义兄安好!”

    靖王不及答言,就听外面一声气的通禀:“太上皇驾到!”

    满屋子人都惊动了,太上皇真的来了?

    方才忠靖王丢出英亲王的时候,还以为他信口胡诌,实在靖王跟乾元帝都没接到上皇驾临的消息。

    太后娘娘闻听上皇驾临,有些小激动,这个男人虽然前半辈子对不起她,后半辈子真心做的不错。虽然他时不时弄出一些事情,让太后娘娘觉得很丢脸。

    比如,太后偶尔去探视,他正跟小宫女吃交杯酒啦。或者太后三年不去一次御花园,去一次,正碰见上皇跟小宫女在御花园暧昧亲香。

    这回更是夸张,竟然珠胎暗结了。

    除了女色上头,上皇对太后很是不错。无论在内在外,面子给的足足的。

    这一回太后娘娘来昌平疗养,上皇本来要跟着来的,却是乾元帝要求上皇在京坐镇,加上小宫女儿有孕,上皇也就留下了。

    谁也没想到,他会忽然来了昌平。

    乾元帝靖王都匆匆出迎。

    迎春却眼角看着太后身边之人,见她们纹丝不动,淡定的守护在太后娘娘身边。迎春也上前一步,站在太后身侧,却被太后娘娘伸手握住手掌,察觉到迎春很紧张,太后一笑:“别怕,有本宫呢,跟着本宫就成了。”

    迎春没听明白:“呃?”

    太后娘娘一笑:“别怕,上皇也是人!一个老头儿,不过比别人严肃点!”

    迎春颔首,心里却不敢松懈。

    这时候,上皇已经到了行宫门口,太监清道吆喝,门口的太监匆匆跑动:“太上皇驾到,陛下驾到,忠靖王,英亲王驾到!”

    这般时候,英嬷嬷,齐嬷嬷,青竹,翠竹,以及一群小宫女儿,呼啦啦跪了一地。

    迎春也要跪拜,却被太后娘娘一带,没跪下去。

    下一刻,迎春只觉得眼前金光闪烁。

    一排排龙子龙孙全部是金黄的袍服,瞬间把屋子照得亮堂了。

    太后娘娘这时候右手搭上左手一肃身。迎春趁着太后放开自己的当口,跟在太后侧后行了个宫廷半蹬礼,迎春采取深蹲,身子足足比太后娘娘矮了一半,她想努力减少自己的存在感。

    上皇伸手搀扶太后:“你身子好了朕就安心了,老天拔地,讲这个虚礼作甚。”拉着太后就并肩坐上了罗汉榻。

    太后坐下不忘记招呼迎春:“丫头,快过来!”

    迎春就迈着标准的淑女步子过去了,再次蹬身行礼:“昌平拜见太上皇,拜见太后娘娘,祝太上皇太后娘娘福体康泰!”

    太后伸手一抬:“起来!”笑盈盈看着太上皇:“这是我新收的义女,昌平。您可别吓唬人,她胆子小,刚才听到您的名头,就浑身哆嗦了。”

    太上皇笑看一眼迎春,一哼:“我怎么看不出她害怕啊?这个丫头,你怕朕?”

    迎春忙着福身:“之前一听您要来,昌平心中又敬又惧,太后娘娘却安慰说,您是一位慈祥的长者,虽然威严赫赫,却是奖惩分明,恩泽臣民。昌平心里就平静了许多,这时候见到您,果然慈眉善目,睿智豁达,昌平也就只剩下敬重,没有恐惧了!”

    太上皇上了年纪,却是面容红润,眼神精明,闻言一笑:“这小嘴儿吧嗒吧嗒,倒是很会说话。昌平?”

    迎春福身道:“昌平本名贾迎春,昌平是太后娘娘赐名。”

    太上皇抬手:“起来吧,你们方才在做什么?朕似乎打断了什么?”

    忠靖王言道:“方才太后娘娘收义女,吩咐儿臣赠送礼物,儿臣的礼物还没送出去,您就来了!”

    天上皇闻言挥手:“继续,你们母后多少年没这个兴致了,难得她高兴一回,你们可别小气!”

    靖王应了一声:“父皇最喜欢小瞧人。”随手摸出个玉佩递给迎春:“这是本王小时候上皇所赐,我小时候总被人欺负,只要请出此佩,无人再敢欺辱,而今本王用不上了,就转赠给你了,下次进宫探望母后,你就戴在身上,保管你一路畅通无阻。”

    迎春双手接过玉佩,却听靖王眼风一瞟上皇:“跪谢!”

    迎春闻言顿悟,望着上皇跪倒叩谢:“昌平叩谢上皇天恩,万岁万岁万万岁!”

    太上皇与太后娘娘同时抿嘴抬手:“平身吧!”

    靖王顿时乐了,这丫头太聪明。

    迎春直说叩谢上皇天恩,这是感谢上皇赋予玉佩的庇护之恩!

    迎春若说是上皇赏赐,那就是当面欺君了。

    乾元帝闻言面色讪讪,欺辱迎春的,不就是他老婆儿子与顾家吗?

    太后跟靖王这都是醋他。

    当着太上皇的面,乾元帝马上承诺:“昌平是朕钦封的县主,有功于太后,朕倒要看看谁敢轻慢!”

    这一番较量下来,晕晕乎乎的是迎春,欢欢喜喜的是太后,得意洋洋的是靖王,郁闷苦闷的是乾元帝。

    郁闷的是太后竟然不相信他会维护太后的威仪,怀疑他会偏私后妃。

    苦闷的是他如何让顾淑妃相信自己,即便是处置了顾家,也不会动摇他对淑妃母子的宠爱。

    这也是淑妃抢占了先机,当她得知王仁的交代之后,第一时间就找到乾元帝哭诉,要求严惩顾兆华与顾兆英,并且脱簪待罪,自请处罚。

    顾淑妃拉着乾元帝苦得梨花带雨:“陛下,臣妾自从进宫,就把陛下当成终身依靠,臣妾当初就说了,只要您心里有臣妾,臣妾不要封号,不要赏赐,什么都不要,臣妾愿意一辈子在乾清宫替陛下倒茶,只要每天能够看见陛下就足够了,臣妾给您发毒誓,臣妾愿意用最心爱的八皇子赌咒,臣妾若有一丝一毫不敬太后,叫臣妾不得好死。”

    乾元帝因此始终相信顾淑妃的哭诉,一切事宜都是顾家三房那个不着调顾兆华跟顾兆英闹得,淑妃一点也不知道。

    淑妃的哭诉,让乾元帝想起当初,淑妃之所以赐封淑妃,就是因为她贤良淑德美容仪,这样满腹诗书,温柔如水,才貌双全的女子,怎么会对太后娘娘不利呢?

    正如淑妃所言,她的儿子最受宠爱,这就是她无上的荣宠,多少年了,她对太后皇后都是恭恭敬敬,与别的嫔妃也相处融洽,岂会跟太后娘娘争锋?

    太后娘娘既不会跟她争夺皇帝的宠爱,也不会剥夺皇帝对七皇子的宠爱,她岂会自毁前程,跟太后娘娘作对?

    不怪乾元帝偏心淑妃。

    实在是淑妃说的句句在理儿。

    乾元帝曾经私下允诺,将来会让七皇子做太子,八皇子做贤王,就如而今的英亲王忠靖王一样,执掌权柄,威风八面。

    淑妃将来就是威风八面的太后娘娘。

    故而,他觉得,淑妃没有必要这么着急跟太后娘娘夺权啊?

    却不知道,乾元帝眼下弄大了八个嫔妃的肚子,太后娘娘又始终压着不许乾元帝废后,淑妃装了这些年,她已经装累了,她不想再装了,她想早一天执掌凤印,早一日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乾元帝信足了淑妃的委屈,最后,乾元帝完全相信了淑妃的说辞:顾兆华的所作所为都是被那些纨绔引诱了。

    不然,顾兆华在江南是百伶百俐,读书上进,怎么一进京就变了?他不认得贾迎春,怎么就跟贾迎春杠上了?这绝对是那些纨绔子弟嫉妒贾迎春名利双收,因此借刀杀人,唆使顾兆华与顾兆英。

    乾元帝相信了淑妃之言,这才处处偏颇不自知,以至于太后娘娘心灰意冷。

    她曾经为了乾元帝能够一步登天,那样忍辱负重,如今,儿子却因一个女人,置母子情分于不顾。

    可是,当着上皇,太后娘娘不想让乾元帝太难看。

    因此什么也不多言,自己生的儿子向着外人,她能说什么?也只能胳膊折了藏在袖子里。

    然,太后娘娘不告状,不等于别人不会说,英亲王早在清晨派人进京的时候,已经把顾家的罪恶捅了个底朝天。

    英亲王早就对乾元帝不满了。

    说起来,乾元帝是太后娘娘式微时候所产皇子,英亲王出生的时候,太后娘娘已经是皇贵妃了。

    英亲王自以为自己的出身要比乾元帝高贵。然,乾元帝是先徐太后养子,英亲王只有屈居他脚下。

    但是,这些年,乾元帝不仅抬举忠靖王熙郡王压在他头上,还抬举得顾家也不把他放在眼里。

    他堂堂亲王之尊,竟然要看外戚的脸色。徐家也罢了,他们对上皇有恩,有从龙之功,顾家是什么东西?不过是凭着女儿长得美,合族上下席卷朝廷也就罢了,如今还想谋算太后的凤印。

    英亲王就不能忍了。

    英亲王觉得自己已经忍够了,皇位抢不过乾元帝,父皇的恩宠抢不过忠靖王,好容易母后如今偏向他了,顾淑妃又来夺权。

    真乃是,是可忍孰不可忍!

    他早就想收拾顾家了。

    这回顾家却把把柄交道他手里。

    他早就监视顾家了。

    王仁冯紫英,就是他捉拿归案,只可惜跑了柳湘莲这个反贼!

    孰料,乾元帝根本不承认顾家逆反之心,英亲王岂能让他如愿?

    他斗不过乾元帝,自然有人斗得过。

    英亲王这才把上皇请来了。

    本来英亲王当初看着太后娘娘病势沉重,一边是伤心,一边也在暗搓搓等着看乾元帝的笑话,一旦太上皇来了,太后娘娘却被顾家气病了,还不把顾家连根拔起?

    结果,来了个贾迎春。情势瞬间翻转。

    说起来,英亲王对于贾迎春的感情十分复杂,有一份感激,有一份愤怒,感激她治好了太后,愤怒的是,迎春打破了僵局,让乾元帝躲过了上皇的雷霆震怒。

    上皇坐定之后,便询问太后:“前儿我接到邸报,说是身子大安了,怎么忽然又晕厥了?”

    太后娘娘摆手:“唉,流年不利,不说也罢。”

    太上皇却看向乾元帝:“老四,你说说,怎么回事儿?你母后好端端的怎么忽然晕厥了?是谁如此大胆,竟然敢把堂堂一国之母气病了?是谁?你如何处置?细细道来!”

    乾元帝顿时汗珠子也下来了,他心中惶恐,难道心爱之人,心爱之子,即将不保?

    这般时候,迎春真是如坐针毡。

    太后娘娘很快发觉了迎春的不适,言道:“你们父子说话,本宫头晕,丫头,你搀扶我出去走走吧。”

    迎春如蒙大赦,搀扶着太后娘娘,眼眸晶亮的看着太后娘娘,心中的感激滔滔不绝。

    太后心里有些发堵,却并无不适。

    一时到了外面,花红柳绿,鸟雀儿欢唱。

    迎春搀扶着太后娘娘漫步在,心情瞬间轻松了。

    迎春长长舒口气,倒把太后娘娘逗笑了:“本宫真是羡慕你这个丫头啊,活得这般自由自在。只可惜,你也跟本宫一般哎哟,不说啦。”

    迎春忙着笑道:“昌平可不敢跟太后娘娘相比,不过昌平觉得自己很幸运,每次遇到难处,就会遇见贵人。”

    太后娘娘闻言笑了:“哦,说说看,你都遇到哪些贵人呢?”

    迎春板着指头数道:“像是忠靖王啊,周青啊,还有理国公府的柳大爷啊,还有回春堂的李大夫,再有您这位国母的惠顾,就这般,昌平一步一步,活到今日,衣食无忧,自立自足。”

    太后娘娘不由惊奇:“忠靖王,你说的是小九?他怎么救了你?你上次说过,却没说仔细,说给我听听?”

    迎春便把自己如何怀孕,如何被小妾算计,如何被孙绍祖追打,如何逃跑,走投无路的时候躲进靖王的轿子里,最终躲过了追杀。

    后来,李大夫替自己保胎,周青如何帮自己救丫头,护送自己回娘家,这才逃出一命的事情说了。

    太后听得一惊一乍:“世上竟有如此狠毒之人啊,闻所未闻!”

    迎春颔首:“是啊,都说虎毒不食子,戏文上唱的杀妻灭子,昌平还不相信,以为是人家胡说的,却没想到落到自己头上。”

    太后娘娘看着迎春,神情纠结:“你是个好孩子,你父亲没有眼力,误了你了!”

    相比迎春与太后之间的温馨和谐,太上皇与乾元帝英亲王这边就显得剑拔弩张了。

    对于太上皇的追问,乾元帝含含糊糊。

    英亲王冷哼:“放眼朝堂,谁敢把当朝国母不放在眼里?也只有那不知天高地厚的宠妃了!”

    乾元帝把眼一瞪。

    太上皇抢在乾元帝之前发话道:“长幼有序,你可知悉?”

    英亲王心不甘情不愿给乾元帝拱手:“皇兄见谅,臣弟也是心疼母后。堂堂国母,被人称作老妖婆。贾迎春明明救驾有功,却被人阴谋绑架,卖入花街柳巷”

    后头一句不仅惊到了乾元帝,也让忠靖王怒不可遏:“你胡说什么?“

    英亲王笑道:“你们审问王仁的时候,我抓住了顾家一个妄图逃跑的奴才,据他供认,顾兆华因为王仁做媒不利,预备把贾迎春捉住玩弄一番,再卖进私窑子,他们自身中的媚儿喜,就是预备给贾迎春享受的,结果,他们自己试用,把自己玩残废了。”

    忠靖王怒火升腾:“此话当真?”

    英亲王:“人还在押,若是不信,你自去审问!”

    忠靖王却强压怒火,冷笑道:“没想到在江南如日中天的顾家,其后代竟然恶毒到这种令人发指的境地,真不知道,顾家那些好名声是从何而来!”

    英亲王冷笑:“你当真不知道?科举舞弊案,可是你亲自查证,顾家操纵科举是不争的事实。怪不得顾家一门三进士,竟是如此得来。”

    上皇忽然斥道:“够了!”

    忠靖王看着蠢萌的英亲王只是冷笑,须知,顾家的三位进士,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