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年代为军嫂-第6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就导致舒怀瑜更加好奇,馨馨到底用什么法子制作的药,怎么就是比他做得好,用起来疗效更更快?
不过,现在时局紧张,舒怀瑜是不敢乱问的,有问题只能暂时憋着。
舒怀瑜跟杨秋菊读了卓玉航和宁馨的来信后,又听杨秋菊口述,帮她写了回信。
说实话,自从舒怀瑜帮杨秋菊读信后,真是方便很多,不用杨秋菊拿着信到处求人读信了,要不她只能等丈夫回来让丈夫读给她听。
因为农村识字全的人真的不是很好找,而且次次麻烦人家,杨秋菊会不好意思。再说家信是给家人看的,外人看了容易传出去。
舒怀瑜在这里正巧方便多了,因为每次的信件都有他一份,信里讲的事情差不多,所以杨秋菊更愿意让舒怀瑜读信。
杨秋菊肯定地说:“你给玉航说,等儿媳妇快生的时候,我肯定去照顾她。不过,他得去车站接我才行。”
前两个儿媳妇都是杨秋菊照顾月子,没道理轮到三儿媳这里她就不管了。杨秋菊又不是看宁馨不顺眼,当然得管。想当初她跟大儿媳关系不好,还是坚持照顾她月子了。
舒怀瑜说:“杨大姐,要是家人没时间送去上火车,我可以送你上火车。只要坐上火车,你跟列车员讲清楚,让她们记得提醒你到站下车,路上肯定没问题,到了那边有玉航接你,你用不着担心路上遇到啥事”
杨秋菊要去照顾外甥女坐月子,舒怀瑜肯定支持。
杨秋菊:“哪能让你送我,到时候让我儿子,要不让我家那口子送我就行了。”
“那也行。他们要是没空,你不知道怎么坐车的话,我可以送你上车。”
“行,我记得了。等过完年,我估摸宁馨差不多快生了,我就过去。”
第 83 章()
这一年;因为宁馨大着肚子;不方便出门去拥挤的地方;就没有参加部队新年活动;体会到大集体过新年的热闹景象。但是她听丈夫说大汇演挺热闹的;不仅部队家属和战士们都有节目表演;还有文工团过来演出。
大年初一这天;大家都互相拜年,宁馨准备了瓜子、糖块、地瓜干(蒸熟后晾晒的)等零嘴,等好多小孩子过来;宁馨把大部分零嘴都分给他们吃了,给他们把兜里塞得满满的,乐得孩子嘴角弯弯;甜甜地喊她“婶”或“姨”。
宁馨自从怀了孕;对小孩子越来越有耐心,想到自己的孩子以后也会像这些孩子一样到处跑着玩;甜甜地喊妈妈;她心里比喝了蜜都甜。
转眼间;很快就到了三月底;杨秋菊临上车前;给三儿子打了电话;让他一定不要忘记过去接她。杨秋菊选择周末这天坐车的,因为这天丈夫休班,她让丈夫送她去火车站。
杨秋菊带了不少东西;其中还有舒怀瑜让她捎给宁馨的东西;小米和红糖。这两样是坐月子必不可少的东西,舒怀瑜不知从哪里弄了钱和票,买了一些,让杨秋菊带给外甥女。
卓文华把媳妇送上火车,嘱咐一句:“等回来时给我单位打个电话,我好去接你。”
“知道了。你回去吧。”
第二天,卓玉航早早请好假,去火车站接人。杨秋菊一出站口,卓玉航就看到他妈。
“妈,这边。”卓玉航冲他妈摆了摆手,紧跟着上前迎接,接过他妈手中的包袱和提篮。
卓玉航:“妈你带的啥东西,还挺沉?”
“我给宁馨准备的鸡蛋、小米、红糖,宁馨她二舅也给带了一份红糖和小米。”杨秋菊攒的鸡蛋都给闺女留着吃了。不过她跟要好的邻居说好了,让别人给她又攒了份鸡蛋,这不来的时候还带了一提篮鸡蛋。
“妈,路上没遇到啥事吧?”
“没事,能有啥事。对了,宁馨还好吧?”杨秋菊转眼问起儿媳妇的身体状况。
“挺好的,她胖了不少”
岳母跟亲妈就是不一样,相处起来不用那么客气。卓玉航熟稔地跟亲妈聊起家常,说话不像面对岳母时多了一份小心。
军嫂们得知卓玉航他妈来了,又开始议论纷纷。
“听说小卓他妈来给儿媳妇伺候月子了。”
“宁馨脾气挺好的,应该不会跟婆婆红脸。”
“要是小卓他妈看宁馨好欺负呢,会不会背着小卓欺负他媳妇?”竟然有人提宁馨担心了,担心婆婆给她穿小鞋。
话说当下这年头,一般大都是婆婆强,儿媳妇弱。因为老封建习惯传下来,还有“多年的媳妇熬成婆”的思想影响下,大多数婆婆掌握家里的财政大权,甚至是管着家里的所有口粮。
儿媳妇进门后,要伺候丈夫,生儿育女,孝顺公婆,这才是好媳妇。要是遇到个讲理的婆婆还好,儿媳妇的日子能好过些;要是遇到个极品偏心眼婆婆,儿媳妇的日子可就难过了。一旦哪里让婆婆看不顺眼,不是被骂,就会被克扣口粮,连饭都吃不饱
“我看小卓他妈说话挺好相处的,也许没有你想的那么严重。”
“谁能从面上一眼看出小卓他妈是不是好婆婆,有些人长得慈眉善目的,心可狠了。”
“我见过这种事,我们那边有个婆婆在外面说话待人可好了,可是对她媳妇真不咋地”
很多军嫂找宁馨看过小毛病,都承她的情。大多数军嫂心思是纯朴的,没有看笑话的心思,还真是为宁馨担心。
“那要不咱们抽空多过去看看,要是她婆婆欺负她,咱们帮着点。”
“对,咱们去了,她婆婆总不会当着外人的面欺负她。”
于是一些人私下说定了。如果宁馨知道大家如此为她着想,一定很感动的。
杨秋菊来到之后,自然不会让怀孕的儿媳妇做饭了。她本就是闲不住的人,来了部队整天只做点家务活,对她来说一点难度都没有。初春青菜不多,她还换着法子做菜吃,就是想让宁馨多吃点。
杨秋菊的到来,对宁馨来说有好处,但是也有不方便的地方。
好处就是吃现成的就行,杨秋菊连衣服都让宁馨拿给她洗,弄得宁馨怪不好意思的。每次换下脏衣服,都趁婆婆忙得时候赶紧洗了。她可不好意思使唤婆婆洗衣服。
不方便的地方,就是宁馨不能随便吃空间种的蔬菜了。偶尔卓玉航会找借口说在周围老乡那里买来一点青菜,带回来做着吃,其实都是卓玉航抽点功夫去空间割的菜。
杨秋菊还念叨两回买菜贵,应该自己种菜吃。
这不,等有军嫂来家里串门,看宁馨是否受欺负时,杨秋菊就跟人聊上了。
“彩霞,你家有没有多余的菜种?玉航和宁馨不会过日子,连青菜都不种,还得买着吃,多费钱啊。我瞧着现在种菜正好天热能吃,你家要有菜种,先借给我点用用,回头菜长出来,给你送青菜吃。”
以前杨秋菊在家时就是跟左邻右舍换自家没有菜种。在部队没有“家底”,只能先借了。
“婶子,我家不缺菜种,回头我就给你送来。”李彩霞说完还替宁馨解释:“宁馨妹子刚来时,就忙活着结婚,结婚没多久就怀孕了,就没来得及种菜。可是宁馨经常帮院里的人看病,有人给她送菜吃”
去年冬天有人给宁馨送晒过的干菜。
李彩霞这么说,生怕杨秋菊这个婆婆认为宁馨不贤惠,不会过日子,连菜都不会种。
杨秋菊随口一说:“他们小两口,在乡下呆的时间短,还是不会过。”
李彩霞信以为真,以后杨秋菊真得埋怨宁馨不会过,忙说:“婶子,我这就回去给你找菜种,等会儿帮你一起种上。”
“我不着急”
李彩霞说完,不等杨秋菊推辞就走了。
没一会儿,李彩霞又回来了,手里拿着一包包菜种。
“婶子,我这里有黄瓜种、豆角种、菠菜种你看你想种点啥?”
“多少都种点,菠菜长得快,很快就能吃上,其他也种上一畦两畦的,入夏就不缺菜吃了。”
李彩霞恭维:“还是婶子想得周到。”
宁馨在一旁看着婆婆跟邻居们相处得不错,还跟丈夫说:“我看婆婆跟邻居聊得来,让她在这里多呆一段时间也可以。”
“不行,你忘了,玉婷也怀孕了,等给你做完月子,妈就得回去帮玉婷坐月子,看孩子。”
“可不,我把她给忘了。”宁馨连忙补救说,咱给宝宝备下的棉布不少,回头妈走时给玉婷带几块回去。”
宁馨在金钱物资上对婆家一向不小气,只要婆家人不老是找事就行。她可是听婆婆说了些玉婷的婚后事,听说玉婷小两口现在搬出来租房住,小日子过得清闲着呢,比上辈子玉婷不停折腾好多了。
之后,杨秋菊发现部队的军嫂们跟宁馨关系处得真是好,天天有人来家里看望宁馨。每次来吧,还不带空手的,不是送两个鲜鸡蛋,就是送把青菜。她儿媳妇也不小气,家里有啥零食就让人家带回去给孩子吃。
杨秋菊觉得,虽然宁馨不会种菜,但是跟邻居们相处得好,有来有往的,人情往来时不会出错,挺好。
她可不知道,这些人是打着看望宁馨的旗号,看她这个婆婆会不会欺负儿媳妇。如果真有欺负宁馨的行为,指定有人会为宁馨出头。
因为军嫂们做得比较隐晦,导致怀孕后脑子慢了半圈的宁馨和杨秋菊没有发现任何苗头。
而随着时间的推进,军嫂们发现宁馨和婆婆相处的确实不错,两人还经常坐到一起说笑,宁馨在一旁看着婆婆做针线活,那情景,跟亲生母女也差不了多少。
在婆婆那里受过委屈的军嫂们又有话聊了。
“宁馨脾气真好,跟婆婆处得关系好。”
“小卓妈也是个好的,都说两好为一好,婆媳都好才叫好。”
“也是。咱就没有宁馨命好,遇到个这么讲理的婆婆。”
“看你这话说的,小心传到老宋耳朵里去。”
女人犟着说了一句:“老宋知道就知道,我还怕他,我又没说瞎话。”想起之前刚结婚时在婆婆手下受的委屈,半天都讲不完。
进了四月份开始,杨秋菊看着儿媳妇走路时那颤巍巍我的大肚子,她的心跟着紧张起来,几乎每天都问儿子:“宁馨到底啥时候生啊?”
她还怕问宁馨太多,会让宁馨紧张,每次都是儿子回家后偷偷问儿子。
“妈,您这么紧张干嘛,该生的时候自然就生了。”卓玉航说得轻松,但是心里也非常紧张。
毕竟现在的医术和医疗条件还没有后世发达,女人生孩子说不定会遇到危险。
“媳妇,你打算什么时候住院啊?”
“再等两天。”宁馨最清楚自己的身体,她的肚子虽然看着大,但是非常健康,孩子胎动也正常,再过几天就要出生了。
宁馨依旧淡定,婆婆和丈夫快急得上火了。
第 84 章()
为了送宁馨住院;卓玉航还是徇私了一回;头天主动找团长借了车。
团长打趣卓玉航:“以你疼媳妇的性子;我就知道你会来找我借车。”
“团长;不会耽误您用车吧?”
“不会;我也不是天天用车;碰巧我明天上午不用。”最后团长跟卓玉航说:“听说你媳妇医术不错;等你媳妇啥时候腾出空来,可以到卫生所上班。其实,如果弄个推荐名额;先让她上个大学最好。”
毕竟正经科班出来的,跟自学成才是有差距的。像有些部门需要的人才,最好有高学历才能服人。
“团长;现在这大学名额可不好弄;怎么也轮不到我媳妇。如果能参加高考好了,以我媳妇好学的劲头;肯定能考上大学。”
卓玉航毫不谦虚的回答;让团长乐得哈哈大笑;劝说:“只要不放下学习;以后总有机会的。”
卓玉航:团长还是有先见之明的;就算媳妇现在没法上大学;以后等恢复高考再考大学也是没问题的,前世不就是这样吗。
宁馨作为医生,自己把预产期算得比较准确;再说她现在身体健康;真觉得用不着早住院。现在医院的条件又没后世那么好,去了做什么都不方便,哪有在家住着舒坦。所以,宁馨拖到预产期前一天才同意进医院。
没错,卓玉航打算让宁馨去医院生孩子。虽然部队卫生所也有能力帮平安顺产的孩子出生,但是为了安全起见,卓玉航和宁馨都打算到医院生孩子。毕竟生孩子不是小事,万一有问题,还是在医院找医生比较方便。
医者不自医,宁馨也没法保证出现意外时自己能解决问题,如果难产,她总不能自己给自己开刀。
不过,宁馨早已经摸出孩子的胎位正常,所以她才不慌不忙。
去住院时,杨秋菊和宁馨婆媳收拾了一堆东西,大多是孩子出生后需要用的东西,如包被、奶粉、奶瓶、尿布、小衣服等;此外还有宁馨带的卫生纸、水壶等。
卓玉航多问了一句:“还有没有落下的?”
杨秋菊和宁馨想了想,同时摇头。
宁馨说:“应该不差什么了,咱走吧。”
卓玉航开车把媳妇和妈送到医院,办好住院手续,又把琐碎事情安排妥当,说:“妈,我还得回去工作,馨馨就麻烦您照顾了。”
“看你说的,还跟我这当妈的客气,我还能不好好照顾她?”杨秋菊故作不高兴地样子看着儿子。
卓玉航服软:“妈肯定会好好照顾馨馨,都怪我多嘴。”然后他又转向宁馨说:“媳妇,我先去上班,等下午我再过来。”
宁馨说:“也不知道我什么时候才能生,你来又帮不上什么忙,不如你等明天有空再来?”
卓玉航摇头表示不同意,“不行,我下午就过来。”
关键时刻他不在场怎么行。白天忙,他抽不出时间来;晚上他一定不缺席,万一媳妇晚上生呢。再说他来陪床时可以闭目修炼,不会白天没精神的。
杨秋菊张了张嘴想说什么,最后还是闭上了嘴。她知道儿子媳妇感情好,还是不做中间的坏人了。
其实杨秋菊就是担心儿子白天工作,晚上再熬夜会累到。可是她更知道儿子疼媳妇,肯定不放心媳妇生产。想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