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耽美辣文电子书 > 七十年代为军嫂 >

第14章

七十年代为军嫂-第14章

小说: 七十年代为军嫂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空间里的人参看着得有几百年份,做普通的补身药丸,只用参须就够了。宁馨把所需药材准备好,然后把药炉召唤出来,变成砂锅般大小,最后召唤出绿焰准备炼药。

    宁馨试试她能否能绿焰练成药丸。当然,用绿焰炼药的过程和用砂锅炼制药丸肯定是不一样的。宁馨得先用绿焰把药材中的杂质剔除,然后把药材熬制成药液,最后才能形成药丸。

    因为是第一次实验,宁馨只弄了很少的药材,她怕制不成药丸会浪费药材。所以她炼药时很小心,集中精力把全部心思都用在上面。

    不知是因为药材少的原因,还是因为宁馨真有炼药天赋,她按照空间中药书上的方法,真的用药炉和绿焰炼制出一些药丸。不过不多,只有十几颗。这样已经很不错,毕竟这是她第一次炼药。

    宁馨闻着浓浓药香味的补药,嘴角翘得高高的,没想到第一次竟然成功了。此时她还不知道,只是此界的药材很好用绿焰处理。

    绿焰处理药材挺快的吗,很快就把这些药材处理好,要不凭她那点只突破第一层功法的内力,根本不够用的。这不她刚把药液凝成固态,内力就用光了,形成的药泥还是她用手制成了药丸。

    这样也不错,起码第一次炼药成功,她也积累了点炼药的经验。反正没人手把手教给她炼药,都是宁馨凭她自己的感觉和经验摸索着来。

    宁馨看内力告罄,她赶紧打坐,又取了同样数量的药材炼制第二炉药。这次她动作更加熟练,同样炼制出十几枚药丸。宁馨就这样周而复始炼药,她炼药清空内力后,接着修炼内力,等她把准备的药材全部炼制完成,竟然感觉内力增长不少。

    再加上她最近晚上一直在修炼,这样炼药过后,宁馨觉得她快要突破第二层了。她觉得可能是前几层好修炼的原因,修炼内力的话越往后越难升级。

第 24 章() 
第二天一早;还没等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照进房间;宁馨就起床了。她很快感受到练武后的好处;即便是她睡觉少;醒来却依旧精神奕奕;神采飞扬;以前她睡不够觉;早上可是哈气连天的。

    舒怀敏忍不住酸溜溜地说:“馨馨,我发现你这两天面色不错啊,怎么?快要离开家了;觉得自己像笼子里的小鸟要被放飞了,所以很高兴?”

    儿行千里母担忧。舒怀敏一想到女儿马上要下乡心里就难受。做子女出远门,当父母的牵肠挂肚;心都跟着孩子跑了;天天念叨孩子;可当子女的,却很难体会到父母那种一直牵挂的感觉。舒怀敏还以为女儿很想远离她的管束;毕竟好多孩子长大后不希望父母管太多。

    宁馨正坐在往脸上搓雪花膏;闻言说:“妈;看你说的;我是那么没良心的人吗;可能我这两天睡得还不错;脸色才这么红润。”她早在照镜子时发现,她的脸色确实在变好,白里透红有光泽;跟能掐出水的嫩葱白似的;特别水嫩。年轻就是好,尤其是看着变年轻的脸,心情更是舒畅。

    宁馨记着空间的药书上有美容方子,以后一定要炼出强效美容药,把自己收拾得美美哒。

    “我看你不像不舍得离开家,唉!”舒怀敏真是舍不女儿离开,最后那声叹气才是她此刻真正的心情。

    宁馨过去挽住妈妈的胳膊,撒娇说:“妈,就是我走到哪里,都不会忘了你和弟弟的。”

    虽然宁馨明知道亲人不可能永远陪在她身边,但她还是希望,至亲至爱能活得长久,能一直陪在她身边。所以,她要好好学习炼药,争取练出延长寿命的和治疗顽症的良药,万一哪天亲人病了,不至于束手无策。

    舒怀敏见女儿跟她腻歪,她才开心了点,“先去吃饭,你不说吃完饭去看你奶奶吗?”

    宁馨答:“嗯,吃了饭我就去奶奶家。”

    吃过早饭,舒怀敏去上班,宁逸去上学,宁馨在自家翻找了几个空药瓶,把昨晚炼制的药丸分装进去。妈妈在医院工作,他们家不缺各种常用药,空药瓶更是不缺。

    宁馨准备给奶奶留两瓶,剩下的都给姥爷和姥姥寄过去。可惜这次太着急,再加上手头没有原料,这些药表皮没有蜂蜡或糖衣,储存不了太长时间,下次制药一定要改进。

    “何奶奶,我回我奶奶那里看看了。”宁馨临走之前跟何奶奶打招呼。

    “让你奶奶有空来玩。”何奶奶跟宁馨奶奶还聊得来,倒是希望宁奶奶过来串门,但何奶奶不太喜欢去别人家串门,怕给别人添麻烦。

    “好,回头我就告诉奶奶。”宁馨说完就出了门。她转过几条小巷,先到邮局,拿着从妈妈那里得到的地址,给姥姥把药寄过去。

    办完这事,宁馨又绕近道很快来到奶奶家门口,左邻右舍的人看见她都跟宁馨打招呼。

    王奶奶提着提篮问:“是馨馨回来了,回来看你奶奶吗?”

    宁馨笑脸相对:“是啊,王奶奶,您这是要去买菜?”

    “可不是,我去看看今天有没有新鲜菜。”王奶奶最大的乐趣就是天天挎着提篮出去买东西,而且在外面有人跟她聊天,闷在家里多没意思。如果她知道副食店或肉铺来了新鲜货,经常给街坊邻居送信。

    宁馨跟王奶奶聊完,就进了奶奶家的门,她进门后看到大伯娘正在洗碗。估计朱红听到脚步声,扭过头来看是谁来了,一看是宁馨,她不高兴了,马上就拉下脸,一副不欢迎宁馨的样子。

    朱红皮笑肉不笑的说:“是馨馨过来了,有事吗?”

    朱红并不喜欢搬出去的侄子侄女经常过来,一是怕侄子侄女多吃她家饭,而是怕婆婆背地里偷给他们塞钱。她觉得婆婆偏向宁馨和宁逸,认为他们每次来,婆婆都会偷给他们塞钱或塞好吃的东西。

    因此,每次宁逸和宁馨回到奶奶家,只要大伯娘在家,她就盯得很紧,会一直厚脸皮在婆婆屋里呆着,生怕一眼看不到婆婆就会偷给侄子侄女钱。

    “大伯娘,我过来看看奶奶。”宁馨跟大伯娘没话聊,跟她打了个招呼,马上去了奶奶那屋。

    朱红三下五除二把碗洗好,随手用围裙擦了擦手,就进了屋里,她进去正听见宁馨跟婆婆说话呢。

    “奶奶,原来二哥和姐姐也要去下乡,不知他们会分到哪里,如果我们分到一处就好了,还能互相照顾。”只要上辈子轨迹不变,宁馨当然知道堂哥和堂姐分到哪里,她这么说不过是安慰奶奶罢了,最后他们可没有分到一处。

    朱红听了宁馨的话撇了撇嘴,互相照顾,谁照顾谁,肯定是他们家宁杰和宁雪照顾宁馨,哼,馨馨这丫头别看小两岁,心眼忒多,比自家那傻丫头心眼多了好几倍。

    宁奶奶听了自然高兴,“你说得对,要是你们兄妹分到一处,有啥事能互相照顾着点。”自从下乡这事一出,宁奶奶就盼着宁馨过来,看她是不是也要下乡,没想到还真逃不过去,馨馨一样要去下乡。

    这样一来,她身边可就一下子少了三个孙辈。也不知道这一走多咱才能回来,宁奶奶想到这些心里就不得劲。可她只是个普通的老太太,也没能耐给孙子孙女安排工作。这仨孩子运气不好,怎么就赶上下乡运动了呢?

    “二哥和姐姐呢?”宁馨看宁杰堂哥和宁雪都不在,随口问了问他们的去向。

    “去找他们的同学了。”这回朱红倒是应了声。

    大伯娘跟柱子一样杵在那里就是不走,宁馨看到这情况无奈地从口袋里把掏出两个小瓶药,“奶奶,这是我姥爷临走前给我准备的保养身体的药丸,谁都能吃。我这不是过几天就要走了吗,这两瓶药留给您,您在两个月之内吃完,能保养身体。您保养好了,这样就算我出远门,也不担心您的身体。”

    “馨馨,我不要,我都七老八十的了,能活几天算几天,吃啥补药,你还是自己留着。”宁奶奶拒绝接孙女手中的药。

    宁奶奶一心认为这是宁馨姥爷留给她养身治病的,她自然不会拿。这可是亲家专门跟孙女制的药,肯定用了好药材,她一个老婆子又没病,吃了顶啥用。还不如让孙女带着,万一在外面病了,可以吃两丸缓解病情。

    “奶奶,您就留着吧。姥爷给我留了不少,我吃不完,等天暖和了,这药也放不了太长时间。”宁馨非得塞给奶奶,“这可是滋补身体的药丸,吃了对身体好,您不收下我不放心。”

    看孙女非得让她收下,宁奶奶只好接过一瓶,“馨馨,你给我留一瓶就行,其他你自己带着。你在外面也要多注意身体,不要生病。”

    宁馨乖乖应了。

    朱红看婆婆跟宁馨推来推去不顺眼。不就是一瓶药吗,没病谁愿意吃那玩意儿,还不如多吃点饭来的实在。宁馨有她姥爷送的药,还不是一样生病,前阵子不是她还感冒了吗?这说明药效没那么好,亏宁馨还当好东西留给婆婆,朱红撇着嘴,心想:送她她都不要!

    宁馨才不会给大伯娘补药呢。她不吃补药都这么气人,吃了补药还不得作上天?

    宁奶奶看大儿子一直在旁边站着,她明白朱红的心思,知道朱红怕她给孙女钱。可她攒下的钱,大部分是用老二的抚恤金攒的,就算送给宁馨和宁逸花,谁也攀不着。宁奶奶自认大部分事上比较公正,对两个儿媳也不错,她对儿媳好,是因为她年轻时受过婆婆的磋磨,不想儿媳跟她一样。可这不代表儿媳能干涉她。

    宁奶奶看大儿媳就是不走,只好直接说:“你去看看咱家还有啥菜,没有就去买点,中午让馨馨在这里吃饭。”

    朱红就是不想走,她还想监视婆婆和宁馨呢。

    “妈,咱家这个月的口粮还够吃不?”朱红这话的意思很明显,就是不想让宁馨在这里吃饭。

    宁奶奶自然能听出大儿媳的意思,她留孙女吃饭大儿媳还敢管着,越发没样了,宁奶奶没好气地说:“你忙你的去,这这里杵着干嘛,该干嘛干嘛去。”

    眼看婆婆要发火了,朱红不敢惹怒婆婆,只好退出屋外。她在门口站了会儿,听婆婆跟那丫头说什么。

    宁馨正在嘱咐:“奶奶,我给你的那药,你可一定记得吃啊,要是过俩月吃不完,就扔了它,那时药就过期了,吃了不行。”她生怕奶奶不吃药,特意再嘱咐一句。

    宁奶奶答应地挺好:“行,我吃,回头我就吃。”

    其实宁奶奶心里还是不想吃药的,没病吃啥药啊,药又不是好吃的东西。

    宁馨还真怕奶奶不吃给浪费了,她从口袋里掏出药瓶,倒出一粒丸药,往奶奶嘴里塞:“奶奶,您吃一粒,就知道管不管用了。”

    昨天炼制好药丸,宁馨已经试过药。因为是补身药丸,她先尝了效果。不知是不是用绿焰炼制药材的缘故,宁馨觉得这次炼制的药丸,要比她上辈子制作的丸药效果好。因为宁馨练武后,对自己的身体把握更精准,她能体会到药效发挥作用后的效力。

    既然她吃了都有效果,奶奶吃了肯定能补养身体。宁馨给奶奶把过脉,奶奶的身体虽然没有大毛病,但是还是存在一些小问题,用她炼制的补药正好补养身体。

    其实,宁奶奶还是比较相信亲家的医术的,因为她往日有病痛,回头亲家按照她的症状给抓药,吃了好得快。而且亲家会把药汤子制成丸药,吃着不苦,宁奶奶倒是对舒家的药丸反感。

    宁奶奶不想乱吃药,可孙女喂到嘴边了,她就吃了一粒。反正吃一粒药也不打紧,吃就吃吧。

    宁奶奶吃药后感觉到很有效果,以前她觉短,有时会腰酸腿疼,吃了药后症状减轻了。宁奶奶觉得孙女给她的药是好药,当宝贝似的,她感觉有效后,偷偷给大儿子吃了几粒。

    宁大伯吃了精神很好,睡觉不老做梦了,起床后很有精神。他听说这是宁馨给奶奶留的药,就让妈隔几天吃一粒,真得能养身。看来侄女搬出去并没有埋怨人,还是一样孝敬奶奶,真是好孩子!

第 25 章() 
就在宁馨炼药的这两天;卓玉航下了火车;又转乘去镇上的汽车;再步行三里路;终于赶在中午头回到家。

    期间因为在途中不方便;卓玉航并没有进空间;他只是给媳妇留纸条联系了;已经知道媳妇成功炼制出普通药丸的事。宁馨给卓玉航留了几瓶,让他隔三天吃一粒补药补补气血,免得养不好落下病根。

    “三哥;你回来了!”一阵娇俏的女声传来。

    只见一个穿着蓝色碎花棉袄的姑娘向卓玉航走来,这就是他妹妹卓玉婷。这姑娘皮肤微黄,眼角微微上挑;梳着两条黑又亮的大辫子;辫梢已经搭在腰际一下,看出她的头发肯定留了好多年了。

    卓玉婷看到三哥回来;高兴地走到他身边;接下他手中的提包和网兜;“哥;你带了什么好吃的回来?对了;你放了几天假;要在家呆多久?”

    卓玉航笑着跟妹妹说:“我有两年多没回家探亲了,这次队上给我放了两个月的假期,我要在家多呆两天。”

    “真的吗;太好了!”卓玉婷听到三哥要在家住两个月;高兴得不得了。

    小时候的卓玉婷是跟在卓玉航身后长大的,兄妹俩感情非常好。

    卓玉航上有两个哥哥,大哥叫卓玉山,二哥叫卓玉川,下面有个妹妹就是卓玉婷。卓玉山结婚后已经搬出去住,就在离卓家老宅不远的地方;卓玉川在市里有工作,找的媳妇也有工作,一家四口都住市里,只有周末才回来。

    而卓家的大家长卓文华,在市里的一个招待所上班,也是周末才回家。所以,平时家里只有杨秋菊和卓玉婷母女在。因为卓文华在市里工作,儿女有的成家立业,有的进部队当兵,混得还都不错,所以卓家生活条件还算不错。

    卓玉婷下学之后,卓文华想找合适的时机给女儿安排个工作,只是城里待业青年太多,城里的知识青年都要下乡了,他暂时没机会给女儿安排工作,就让女儿在家做做家务。卓玉婷是家里唯一的女孩,自然受宠点。

    “三哥,我和妈刚吃了午饭。”卓玉婷提着沉甸甸的网兜,心情很好。三哥回来肯定给买好吃的东西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