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懂点奇妙问话术·读心术·心理掌控术-第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息。
生活中,这样的事情还有很多。当你在推销一款新产品的时候,面对自己的顾客,不要急着跟他说产品有多好,而是先问几句诸如:“您好,有没有兴趣看看这个?”“随便看看吧,看几眼又不花费多少精力是不是?”消费者的思维或许就会被你慢慢吸引,你的推销也可以在不知不觉间进行了。
第56章 上篇()
上篇:问话术:如何说别人才会听,怎么听别人才肯说
第十一章问话场景11:问话行销:潜藏在话术里的销售密码
第二节高明的问话参谋,强过武断决策者
迷你场景屋:
将顾客由潜在购买者变成真正购买者的过程中,如何让他下定购买决心。
问话故事会:
一位管理顾问想租用昂贵的写字楼。租赁代理知道他的经济情况,就向他推荐了一套又一套的房间。在这个过程中,租赁代理从未想过她的潜在客户会不会租房子,她只是在想:哪一套房间最适合我的客户?
在介绍了不同的办公室之后,她断定该是成交的时候了。
她把潜在客户带进了一套房间。在那里,他们俯瞰东江,她问道:“你喜欢这江景吗?”
潜在客户说:“是的,我很喜欢。”
然后,这位泰然自若的租赁代理又把潜在客户带到另一套房间:“你喜欢天空的美景吗?”
“非常好,”那客户回答。
“那么,您比较喜欢哪一个呢?”
客户想了想,然后说:“还是江景。”
“太好了,这当然就是您想要的房间了。”租赁代理说。
事实果真如此,那位潜在客户没有拒绝,真的租用了那套写字楼。
妙问解疑:
在推销的整个环节中,首先要找到一个潜在客户,然后就是下工夫将潜在客户变成真正的购买者。
假如你正在向一位零售客户推销服装,她喜欢哪件衣服犹豫不决。你可以说:“让我想想,你喜欢那件深颜色的还是浅颜色的,或者是那件有些混搭的?”你不必问她是否想买,只要假设她想买,并提供出几个可能的选择项,供她去选择和判断,而不用替她去决断,除非她有明显的障碍如没有能力支付,否则将当场完成销售。
若改变推销方法,问她:“你就买那件深颜色的吧?”她很可能会拒绝,因为她不一定喜欢深颜色的衣服,这样的问题一旦问得过多,顾客就可能对你及周围的商品产生厌烦情绪,交易很可能会失败。
顾客之所以会厌倦和排斥,不仅仅是被问得过多,还在于之前的不良销售给其留下了阴影。尾随、强迫等推销方式都会让消费者感到厌烦。忍耐一次,他们就不会心烦意乱,对销售员敬而远之就是很自然的事了。
在上面的故事中,房屋租赁代理并没有尾随和强迫消费者,更没有先入为主地替潜在客户做决定,只是询问顾客的选择意向。推销员应该把更多说话的机会和决定权留给客户,而不是擅自替他作判断。老给客户某些具有明确指向性的答案往往会让他有这样感觉:是我买还是你买?你不了解我为什么老替我选择?一旦顾客有了这样的想法,交易将很难达成。
所以,在实际的推销产品的过程中,你应该向顾客提供更多的选择意向,做高明的参谋,而不是将自己的主观臆断提供给对方,成为武断的决策者。不干涉顾客的选择,才可能以最快的速度完成销售。
第57章 上篇()
上篇:问话术:如何说别人才会听,怎么听别人才肯说
第十一章问话场景11:问话行销:潜藏在话术里的销售密码
第三节尊重式提问,巧用倾听
迷你场景屋:
面对第一次上门的顾客,怎样的问话才能打开他的心门。
问话故事会:
一名顾客来到一家家电城,正在仔细地看一款刚上市的电视机。一名销售员走了过来。
“请问,您是想买这款产品吗?”
“只是随便看看。”
“好,如果您觉得这款产品有什么问题,或者您有什么不满意的地方,可以提出来,我帮你解答。”
听了这句话,那名顾客看了销售员一眼,笑着说:
“你很有意思啊,其他的很多销售员都是见到一个人就拼命地说这个说那个,你怎么不爱说话,反倒让我说呢?”
销售员笑笑说:
“您的意见就是我们改进的方向。如果总是我说不让您说,您觉得产品能卖出去吗?”
“好,说得不错。那你给我讲讲这款新产品吧,我现在对它倒是有点兴趣了。”
妙问解疑:
当销售员与顾客面对面的时候,口若悬河的不应该是卖方,而是买方。如果你是一名推销员,即使顾客不说,你也应该多问他这样的话:
“对于这个产品您怎么看?”
“您能说说您的具体意见吗?”
当你如此请教别人时,不仅表示你承认他的价值,让他有被重视、被尊重的感觉,更重要的是,他体会到了自己在交易过程中占有的主导地位。消费者想领导交易的方向和结果,而不是被领导,他也不想成为意见的被灌输方。而善用倾听,就会相对容易地让对方说出自己的想法,形成一种意见的平等交流。在这种友好融洽的氛围中,买卖协议就更容易达成。
在平时的推销过程中,完成简单的产品介绍后,如果对顾客说出“您觉得这件商品怎么样?”“您觉得它有什么不足?”这些话,顾客会觉得你是在真心征求他的意见,而不是仅仅为了卖掉一件商品。心灵的互动要远远比单纯的言语恭维有效很多。
倾听,并不仅仅是一种行为,更是一种心理战术,是让对方觉得:我和你是在进行朋友间的交流,是在尊重你的前提下彼此探讨,内容不单单涉及买卖和生意。把顾客当朋友,货品的买卖才会更加顺畅。
第58章 上篇()
上篇:问话术:如何说别人才会听,怎么听别人才肯说
第十一章问话场景11:问话行销:潜藏在话术里的销售密码
第四节单刀直入:去除细枝末节
迷你场景屋:
电话推销和日常的商品推销。
问话故事会:
小李是一家公司的推销员,他想要向客户方李经理推销公司的新产品,两种不同方式的对话,换来了两种不同的结果。
小李:“不好意思,打扰一下,请问是孙经理吗?”
孙经理:“是的,有什么事?”
小李:“是这样的,孙经理,实在不好意思打扰您,我是xx旅行公司的小李,我想请问一下您以前有没有使用过xx旅行优惠卡住酒店?”
孙经理:“什么卡?什么事情?快点说,我还有事要办。”
小李:“非常抱歉,孙经理,我们的旅行优惠卡是方便您在全国各地坐飞机、住酒店时享受打折的。”
孙经理:“我们不需要。”
小李:“没关系,谢谢您,不好意思,打扰您了,再见!”
小李放下电话,心里一直想不通孙经理为什么这么对自己,是自己的原因,还是对方真的很忙?他不甘心,决定换换方式,第二天,结果确实变了。
小李:“您好,请问是孙经理吗?”
孙经理:“是的,什么事?”
小李:“您好,孙经理,我是xx旅行公司的小李,今天给您打电话最主要是感谢您对我们公司一直以来的支持,谢谢您!”
孙经理:“挺好的,这没什么。”
小李:“为答谢老客户对我们公司的支持,我们公司特别推出一种优惠卡,它可以使您在以后的旅行中不管是住酒店还是坐飞机,都有机会享受优惠折扣,相信这张卡一定会为您的旅行带来方便与更多的优惠,您可以考虑一下吗?”
孙经理:“好的,我可以考虑一下。”
妙问解疑:
电话销售,成败有时就在对方接听电话的前三十秒。
在这种沟通中,客户最不愿碰到的就是对方说一些与自己无关的事,一旦他觉得浪费了自己的时间,他就不会再继续听电话。所以电话销售的时候,要在最短的时间内进入主题,让接电话的人明白你的意图。
在第一次对话中,小李被拒绝的原因就是犯了啰唆的毛病,问一些无关紧要的事:“您是不是用了我们公司的优惠卡?”这样的问话会让对方觉得:既然你都没搞清楚我用没用你的优惠卡,为什么还要给我打电话?为什么不调查清楚了再打?说了半天,经理也没听清楚小李想表达什么意思,挂断电话就是情理之中的事。
在第二次的对话中,小李改换了对话方式,他在最短的时间内自报家门后,将谈话的重点转移到公司优惠卡给对方带去的好处上,说完这些后问:“您觉得可以考虑下吗?”而不是说:“您知道我们这款公司卡有优惠的功能吗?”
一般情况下,顾客对推销员手中的产品并没有多少了解,只有推销员告诉他,他才知道。面对这种情况,如果还将类似的问题抛向顾客,他就会觉得非常无聊,转而有这样的疑问:既然你知道产品有什么功能,直接告诉我不就可以了吗?为什么还要问我,浪费我的时间呢?
所以,电话销售以及平时的实际销售中,要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将产品的功能和带给顾客的益处说出来,切勿将问题讲得过于啰唆,去除多余的细枝末节,这样才能获得客人的青睐。
第59章 上篇()
上篇:问话术:如何说别人才会听,怎么听别人才肯说
第十一章问话场景11:问话行销:潜藏在话术里的销售密码
第五节头脑博弈:策略性问题揣测端倪
迷你场景屋:
在不了解顾客真实需求的情况下,用策略性问题,一步步问出对方真正心仪的产品。
问话故事会:
李毅是一家公司的推销员,他在接到一家企业的订购需求后前去拜访,刘小姐接待了他。
李毅:“您好,是您打电话说要订购一台传真机吗?”
刘小姐:“是的,公司需要,所以想要一台。”
李毅:“您需要什么型号的?以前用的是什么型号的?”
刘小姐:“以前没有用过,这是第一次买,明白我的意思吗?”
李毅:“噢,不好意思,我能问一下您为什么不通过电子邮件等方式发送文件呢?”
刘小姐:“接收邮件的公司大部分都是老资格的企业。他们虽不能说墨守成规,却也真的有些落后了,但有什么办法呢?他们是我们的上帝,我们有责任满足他们的需求。而且买传真机的事是经过几个同事商量后得出的结论,买就买吧。”
李毅:“但是我看得出来,您并不是非常情愿,是更倾向于用电子邮件等方式发送文件吗?”
刘小姐:“谁说不是呢。我也想了,发传真也不是经常的事,只是有时忙了发一些,接收传真的第一人也不是老板而是文秘。唉,但是没办法,都已经这么定下了,你还是给我介绍一下产品的具体情况吧。”
李毅:“刘小姐,既然买传真机的事情不是对方要求您办的,我看也不必非得买。您不妨试试其他的产品?”
刘小姐:“你指什么?”
李毅拿出一套电脑传真软件说:“这是一套电脑传真软件,它的优势是自动安装,传送文件准确率高,速度快,价钱还非常便宜。您不妨试试这个。”
刘小姐:“噢,是吗?那你给我详细介绍一下吧。”
妙问解疑:
作为一名销售人员,向顾客介绍产品的时候,不能一味地按照对方的需求去说。因为对方说出的需求有时并非出于真心或者自愿,这个时候,销售人员要用策略性问题打探出他的真实想法,把握住对方的真心,才能提供给他真正需要的产品。
李毅本以为刘小姐是想订购一台传真机的,但通过交谈得知,对方的真实想法是:我并不喜欢传真机,我更倾向于其他新型的传输方法。从这样的想法可以看出:对方需要的只是一种能传文件的工具。
那么,李毅是怎么发现这点的呢?
首先,他就传真机的问题询问刘小姐,发现对方并不十分精通而且似乎不喜欢回答相关问题。当他询问其他更便捷的传输方式时,刘小姐的精神状态马上好了许多。李毅就马上断定,对方的真实需求跟她刚才的表达有误差,而这种误差如果不用试探性询问,就不会发现。同时,李毅运用了新旧两种产品的对比法:传真机并不合适您,电脑传真软件更快捷和便宜,两者一对比,进一步把顾客的真实需求挖掘出来。
在产品销售的过程中,最让消费者满意的产品不一定是质量最好、外观最漂亮的,但一定是最合消费者心意的。想明白消费者的心意,就要学会用多种途径发掘出对方的真实需求,策略性问题就是方式之一。
策略性问题不是故意套对方的话,而是为了给其提供最满意的需求而采取的一种问话措施。掌握这种问话方式,就能更主动地把握消费者的心理和销售时的主动权。为对方提供了最急需最合适的产品,他还会拒绝你吗?
第60章 上篇()
上篇:问话术:如何说别人才会听,怎么听别人才肯说
第十一章问话场景11:问话行销:潜藏在话术里的销售密码
第六节问话百科:销售提问的四大诀窍
问什么,怎么问,会不会问,都是大有学问的。当你张口发问时,应根据你提问的目的及所问事物的性质,选用巧妙的提问方式。一般应注意:
1。用词准确贴切
提问时,用词贴切,抠准字眼,方能取得最佳的交际效果。
某售货员与前来的顾客打招呼,开始这样提问:“同志,您要什么?”不礼貌的顾客则回答:“我要的东西多啦,你给吗?”售货员如鲠在喉,后改问:“同志,您想买什么?”青年顾客则笑答:“不买还不能看看吗?”售货员啼笑皆非,后又改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