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耽美辣文电子书 > 牧鬼录 >

第5章

牧鬼录-第5章

小说: 牧鬼录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也让我和老舅欣慰了几分,看来这墓的确还在,只是要找到这墓,可能还要花费一些工夫。现在我们最重要的就是准备好材料和东西,前往太行山一探究竟,就连小老者也说了不简单的墓,自然是有很大的搞头。

    小老者这时候也解读得差不多了,说道:“把信息记完就走吧,回去帮我问候一声海疯子好。”

    “我外公他老人家已经走了很多天了。”我低下头,说道。

    小老者听了一下子转过身来,显得十分惊愕:“什么?死了?”老舅我俩都重重的点了点头。

    “什么时候的事,我怎么不知道?他前段时间不是。。。。。。算了,去了就去了吧,这事解老头没给我说,先记他一账。”小老者又说道。

    现在我对这小老者就更加迷惑了,他这看起来这么年轻,没理由对我外公和解老头这么了解啊,再加上他在行内的名声,我总感觉有些诡异,想不到任何理由来解释这种事情。

    我也不在外公去世这件事上多纠结,现在重要的是拉着小老者入伙,不然靠我和老舅这点斤两,最多也就发现墓,下去能不能出来也不好说,平时端一端不烫手的锅就得了,可这能和北齐开国皇帝关系那么密切的墓主人,这锅子自然很烫手,没个牛批哄哄的人跟着下去,恐怕是要凉在锅里的。

    我试图着说:“小老者,不知道你对这个点子有没有兴趣,要不然我们一起?”行内都知道这人独来独往的支锅惯了,想和他组成个团伙就得看他自己怎么想了。

    但没想到的是,小老者一下子就答应了,他说道:“也算帮你外公一回,这锅算我一份羹,要是里面没我想要的东西,那就全给你们得了。”

    我知道他这人也不缺钱,和我们支锅最多也就是打发时间或者好奇,再来也就是看在外公的面子上,虽然他始终没说和我外公有什么瓜葛,但多了一个大佬帮忙,这锅子也不担心端不着了。

    我和老舅听他答应得这么豪爽,当时都愣住了,但他刚才虽说没开什么条件,但话中却已经说了,老舅和我也听得明白。

    老舅问他:“不知道小老者想要的东西是什么?”

    老舅好像问错了一样,小老者把墓图一收,放在了老舅手里,说道:“废话少说,过两天出发去太行山,你们准备准备工具,适当的话找两个懂行的汉子,跟着打打后手,这锅不好端,我也说不清楚能不能支起来。”

    我感觉他好像在跟我们飙演技,这行内可都说了他以前都是独自支锅的。但我和老舅也不敢计较,只是应了他的话,随后我和老舅也没在茶楼呆多久,谢过了小老者之后就回了家,开始准备支锅用的工具,再者就是找两个信得过的行内人,跟着一起开锅。

    这两天我和老舅都很忙活,老舅忙活着找人,我就在市场上买一些支锅用的东西,还好外公以前留下的很多工具都还能用,不然我身上的经费还真不够,我就买了些尼龙绳,工兵铲,军刀,还有就是分体式矿灯,买了几杆黑折子。

    黑折子这东西也就是一种很特别的撬棍,主要以撬和拔为主,还能折叠,带着也方便,同时也能配合其他工具使用,要是撬个墓砖和棺材什么的最是方便,其次就是旋风铲和其他的东西,就买了这些东西,就把我身上仅有的几千块钱给花完了。

    至于什么黑驴蹄子,浑条,火折子和钢索,装明器的麻袋,甚至是那些辟邪的东西,像犀牛角防鬼打墙,黑糯米防僵尸,什么稀奇古怪的东西我都准备了,好多东西都是老祖宗留下来的,特别是那几只黑驴蹄子,都不知道有多少年的历史了,比起新的黑驴蹄子,这几只可是神物。

    当然我们不用洛阳铲,这是老祖宗定下来的规矩,虽然那东西很好用,但我们也基本用不着,这寻龙点穴学得好,根本就不屑于用。

    再说我们北派的盗墓行内也就这个德性,自从分了南派和北派之后,这些规矩也就越来越多了。山西除了某些南派的南爬子还用着洛阳铲之外,基本就是带几根浑条,试试土,带上来闻一闻,就知道有没有墓,前提是要会寻龙点穴。

    这东西准备好了之后,老舅也联系上了人,是两个汉子,一个比较瘦,一个比较壮一点,都到了家里商量,听老舅说这两人中的瘦子是外公在外面收的徒弟,只是算不上什么入门弟子,和我舅舅也熟,虽然这人爱耍小聪明,但从不吃臭(吃私,也就是私吞明器),信得过。他平时也在山西和陕西两地走走眼,支一支锅,名字叫做张正则,因为脸上有些麻子,我们都管他叫张麻子。

    另外一个叫做常修能,体型像头牛似的,听说当过兵,退伍之后常年游走在滇东北和四川等地,以前经人介绍和老舅一起支过锅,是个老实人,因为总剪个光头,我们就只叫他光头。

    这时也准备得差不多了,等联系上小老者之后,我们也应该朝着太行山出发了,更何况离那并不是很远,我可有些等不及要找到这座墓了。

第9章 荒老山村() 
第二天我们起得很早,天刚蒙蒙亮我们就收拾好东西出了门,我也联系上了小老者,没过一会儿我们便和小老者汇合。出发前晚上老舅还特意给解老头打了声招呼,这墓图总归是他给的,让他知道我们已经出发,也算遵个规矩。

    我们见到小老者时,他什么工具都没带,也还好我预料到了,多准备了一些,但小老者背上却多了两件东西,我也不知道是什么,只是那两件东西像是棍子似的,包在了黑布之中,交叉放在了他的背上。

    我有问过他背上的是什么东西,他只是说那是他的兵器,说起这兵器,我也只能将就给每个人买把军刀,虽然我也有试过弄几把枪,以免锅里遇到咸鱼粽子,但联系了许多的黑商也都说没货,就连猎枪也没弄上,最后没了办法,也只能用军刀了,小老者倒是有了他那像暗器一样的匕首和那两根“棍子”,似乎并不需要。

    张麻子和光头知道那是小老者时,别提有多惊讶了,他们当时的表情就跟我和老舅的一样,似乎也不相信行内传说的小老者竟然是年纪轻轻的一个小伙子,光头话少,问候了几句就安静了,倒是那张麻子一个劲的跟小老者攀话,但小老者一如既往,并没有理会他。

    我们从太原出发,太原距离太行山算不上太远,但也不是很近,我们自己开着越野车就往目的地前进,这一路上也是枯燥乏味,小老者基本不说话,老舅又开着车,很少搭话,只有光头和张麻子一直在吹着牛,我瞌睡没怎么睡够,也懒得理他们。

    张麻子这人话很多,吹起牛来真不是盖的,一会儿说他在山西和陕西两地支锅多牛,一会儿又说自己懂得多少风水秘术,但就没怎么听他说什么风水知识,这光头还真是个老实人,张麻子怎么说他都信,一边应着张麻子的话,一边又问张麻子为什么那么厉害。

    听着我都想笑,这在小老者面前也敢说自己多厉害,也不看自己啥德性,索性就让他吹,光头倒只是强调自己胆大,虽然对风水知识不怎么了解,但却不怕那锅里面的东西,说自己是无产阶级革命者,从不怕什么鬼神。

    老舅听到这儿时,随便插上了一句:“光头啊,这时还可以这么说,等你下锅见到了,可就不那么说了,你以前走那些眼,打的那些点儿啊,恐怕都是些小钉子,这要是遇见大的点子,指不定会翻出大咸鱼,到时候可别歪了鼻子!”

    光头哈哈笑道:“入圈就不怕鬼,再说俺还没见过什么咸鱼粽子的,怕它,怕它俺就不叫常修能,叫短修能得了。”

    我心里只是想,你们这帮说大话的就等着吃苦头吧,索性也没理,埋着头就睡了,好好的补一补瞌睡,这光头他们不知道摆了多久龙门阵也安静了下来。

    后来车越来越抖,我头在车窗上撞了几下就醒了过来,这时太阳已经挂得老高了,我够出头看了看窗外,只见这四周都是山,山上植被很茂密,这路也很崎岖,都是坑和石头。

    我问老舅:“到哪了?”

    老舅盯着前面,回道:“差不多快要到地图上的位置了,这大半天了,也该到了。”我拿了地图一看,只是应了老舅一声。

    之后车没行驶多久就停了下来,老舅看了前方一眼,说了声到了,但这地方和地图上并不是一个点,那地图上标记的山叫做蟒山,可能是这墓图的绘画者所命名的,又或者这山里头有蛇,虽然没怎么听说过,但是大体位置却很好找。

    我很奇怪,问道:“可是这地图上标记的,应该还有一小段距离啊?”

    老舅白了我一眼,指着前面的路说道:“你小子说得倒轻巧,你看这前边的路,我拿命来把车开进去啊?”

    我看了一眼前边的路,就傻眼了,骂了句街:“还真是车到山前必没有路啊!这他娘的,路哪去了?”这前面已经被两面崖壁给挡住了,能一眼看出来越往里面越窄,而且石头也越来越多,还是往上的陡坡,车根本没法开进去。

    “走路咯!难道还真开车爬上去啊?”张麻子道。

    没了办法,我们只能步行一段距离,光头力气大,基本上把东西都带完了,我们就各自带了几件小保(铁制工具),小老者倒是只背着那两根“棍子”,至于那些匕首放在哪,我却不知道,好像他支锅就只用这几件东西似的,但想想,这么多人似乎也用不着他自己背这些小保。

    我们一路上走得很勤,没一会儿就见不到后面的车了,接着就到地图上所标记的古墓位置,但这四周都有山,没进山之前还热乎乎的,一到了这里就有种说不出的寒意,阴森森的有些雾气,看这情况,我们就更拿不定注意从哪开始着手了。

    虽说这里有些偏僻和阴森,但奇怪的是,这里似乎有人居住,像个小山村似的,我们转悠了没多久,就见了很多破旧的瓦房和草房,房子的年代好像已经很久了,有的甚至塌了堆在地上,周围都长满了杂草。

    我们靠近了一看,发现这些屋子似乎都被遗弃了,这村里大半天也没见到任何人,我心想这地理位置也很难呆得下去人,就告诉他们:“可能这儿的人都已经搬走了。”老舅和光头听了也点了点头。

    就在这时,光头看了看周围,突然发现张麻子不见了,“哎?张麻子哪去了?”光头先是问道,随即就张麻子张麻子的喊了起来。

    我们也觉得奇怪,“这刚才不还在后面吗?怎么转眼的工夫人就不见了?”老舅看着四周问道。

    “不会出什么事了吧,这小山村阴森森的,不会有什么怪物吧?”我担心道。

    “大白天的,哪来什么怪物,四周找找,指不定在哪撒尿拉屎也说不准。”

    我们开始四周找起张麻子来,光头始终是撑着嗓门喊,这时我仿佛听见有人哎哟哎呦的叫唤,就打了个手势叫光头安静下来,这回头一看,只见张麻子不知道什么时候掉到了一个坑里,而这个坑似乎还不小,掉进去很难爬得上来。

    “你们快过来,张麻子掉这坑里了。”我向小老者和老舅他们喊道。

    之后我们就合力用绳子把张麻子给扯了上来,老舅见张麻子掉进去时只顾着笑,说道:“不是说自己多厉害吗?怎么连个坑都爬不上来?”

    张麻子没好气的指着那大坑,无奈道:“你有本事掉下去试试,这么深的坑,怎么上来?站着说话屁股不疼!”话粗理不粗。

    不过我们也觉得奇怪,这好好的平地上怎么会出现这么多坑,就连小老者也觉得有些疑惑,就四周找了找,这不找找还不知道,一找就把我们整得愣住了,这小山村里面远不止这一个坑,最起码也有十来个这样的坑,有的甚至更深,面积也更大,有的房子就是陷在坑里面的。

    我站在坑前,有些疑惑,说道:“这里也没听说有什么地下河或者发生什么地理灾害,这坑是哪来的?按说这种坑除了地下水流失之后能够形成,也没什么其他的解释啊,难道这地底下有什么秘密!”

    这一说秘密,我们又怎么能不往古墓哪方面想,老舅也惊道:“是啊,这地下要不是空的,哪来这么多的坑,看这坑的分布面积,这底下八成是空的,没准啊,是个地宫!”

    这时小老者已经走到了一旁,带着铁钎,也就是浑条,跳到了坑里,只见他把浑条往土里一插,用力的钻了几下,随即才将土给带了上来,那土很是潮湿,浑条上的土,下半截是黄沙泥,上半截却是黑色的。

    就在我们都纳闷这土为什么会是这个模样时,只见小老者从浑条上搓了一撮土下来,接着往鼻子前一闻,淡淡的说道:“别找了,就是这地儿了。”

第10章 深坑() 
看到那土层分色,又听小老者那肯定的语气,我们也都差不多明白了,这些土实际上就是夯土,古人造的墓密封性都很好,因为他们填土时有个特殊的工序,就是把墓土夯实,也可以叫做人工夯土层。

    夯土很有讲究,要先从坑里把土挖出来捣碎,和成泥,等棺材放好之后再分层填回、夯筑,这样填出来的土就像千层面一样,各有颜色。

    而且一般墓穴上的土层会更加潮湿,夯土层的吸水性比没人翻动过的土层要强上许多,时间越久越潮湿。雨过天晴后,哪里的土比其他土更加潮湿,支锅的人就会在那认眼,做好标记。

    而小老者闻土的原因是为了确定这土是不是夯土,简单来说就是鉴别扑腾土的味道,由于这些土都是分层的,颜色会不一样,但光看表面分不清土层的薄厚,眼前的土质很是疏松,又很不均匀,找到这种土,十有八九都能找到墓。

    只是小老者这种闻土的方式,我很惊讶,毕竟我们没见过,也学不来,这都是那些盗墓界高手才能掌握的技能,一般除了挖土、看土,其次就是闻土了。

    一些精通支锅的人能够明确分辨汉、唐、宋、清等朝代的墓土气味,像小老者这种级别的人物就更不在话下了,这闻土也是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