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耽美辣文电子书 > 神棍的娱乐生活 >

第96章

神棍的娱乐生活-第96章

小说: 神棍的娱乐生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小天和两个纸人,觉得这是太师公陪自己玩,特别开心和卖力!

    完全不知道伏城心心念念的,都是凉拌木耳这道下酒菜。

    这个周末人流暴涨,算是开了个头,来的人回去一宣传,口碑发酵了出去。

    眼见一天比一天人多,香客里年轻学生居多,本来就暑假。

    道观有准备素斋,每个人象征性地收十块钱,管饱,茶水不收钱

    但是人一多,这就完全供不应求了。

    张浩的厨艺好,很多去过道观的人回来,表示从来没有吃过,这样好吃的素菜!

    连着无肉不欢的人,都吃了两大碗饭。

    有人在论坛里表示,要是每天能有这么好吃的素斋,自己可以一个月不吃肉。

    只可惜道观离市区太远,交通不是很方便,不能天天去蹭。

    素斋好吃,这又多了一个吸引人的地方。

    很多人都跃跃欲试表示想尝一下。

    中午十二点开餐,一个小时不到,准备的素斋就已经没了。

    张浩一想,这也不行,他们几个人完全忙不过来。

    他和平时来道观供奉,住在山下的几个农妇商量了下。

    让她们每天上午抽空来帮一下忙,会给一定的酬劳。

    有钱拿,帮着道观做事本来又是积德的事情。

    大家还是愿意的。

    四个农妇手脚勤快利索,洗菜切菜一把好手,完全不用人管。

    张浩只要负责把几道菜炒出来就好,肩上的压力也顿时小了许多。

    道观的素菜质量也好了起来,比肉还好吃的豆腐白菜。

    张浩定下了规矩,拿多少吃多少,不够再排队,可以免费添。

    如果浪费食物,香客是要负责洗今天所有的碗。

    有了这个规定,也就没人敢剩东西了,收拾起来,也方便了很多。

    很多人把这个颇有文艺气息的道观po到网上。

    因为之前完全没有知名度,现在打卡的人多了,就有部分人关注了起来。

    一些暑假来宁市旅游的人,不知道从什么途径知道静和观,都会来这里看看。

    有的东西,或者是说是事情,积累到了一个点,下面就自然水到渠成了。

    姚暮跟着小道长学了大半年,他现在能画平安符了。

    他就只会画这一种了,却也很开心,觉得自己可真牛掰。

    道观里请一张折成三角形的平安符20块,可以放在钱包里,有很多符就是出自姚暮的手。

    林宛央不管道观的杂事,这些都是张浩和谢文颖在操持,毕竟那两位才是真道士。

    她知道大方向就好。

    素斋的菜有一半是道观自己种的,剩下的是和山下的菜民收来的,价钱不高。

    十块钱一个人的收费,半个月算下来,扣除所有开支,居然盈利了不少。

    道观受供十分,自然也回馈十分。

    林宛央就把素斋的这份收入,找了个靠谱的机构给捐了出去,并且和那边的负责人接洽好,会定期捐一笔钱。

    道家经常说得‘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把钱捐给慈善机构,便是一生二,慈善机构去资助一些条件不好的孩子生活学习,这就是二生三。

    那些孩子能有受到教育的机会,以后有一技之长能立足社会,这便是三生万物了。

    这对那些来吃素斋的人,也是一种行善积德了。

    林宛央很早注册的道观官方微博,很少发动态,她还没时间来打理。

    平时就转发一些同行科普的微博,不过就算这样,半个月下来也有了一万多的粉。

    道观除了来帮忙的农妇,还得有维护秩序的义工。

    这份工作最好是年轻人来担任,这样能更好的和香客沟通。

    每天有两个人就够了,没有工资,但是有无限量的斋饭供应,还有开过光的符咒相送。

    林宛央把这条招聘信息发到了道观的微博上,半个小时不到,就接到了几十条来应聘的私信。

    大家对这份工作都很感兴趣,何况同事的颜值都非常高!

    据说除了两个帅哥,道观里还有个神出鬼没的道长。

    长得也可好看,只是很少人看到。

    林宛央简单做了个筛选,最后选了六个人。

    刚好两个人负责一周,三周才轮到一次,也不算累。

    今天是周一,错过了周末的人流高峰期,道观里的香客就少了许多。

    林宛央空闲下来,就拿了毛笔站在书桌前练字。

    她一心二用,一边手下不停。一边想着张浩和她提议的事情。

    张浩说,道观要再招一到两个道士就好,现在人手有点不够。

    都没有足够的人给香客讲经解惑,小谢道长最近两天声音有些嘶了,就是话说得太多的缘故。

    招兵买马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得讲究缘分。

    林宛央写完一个字,顿了下,她转念又想,要不然让五个师侄给自己引荐一下。

    不过这会不会太招摇有挖人墙脚的嫌疑。

    她还没能想明白,就看到张浩走了进去。

    张浩开口道:“掌门,有客人来了。”

    最近一段时间的人流络绎不绝,如果是普通的香客,张浩自然不会亲自把人带进来。

    所以这就说明客人不一般。

    果不其然,是官家的人。

    刘秦宣是一个不大不小的领导,最近这两个星期,他碰到了点事情。

    如果是明面上的事,也就不用偷偷摸摸跑到这里来了。

    刘秦宣不是宁市的人,特意跑到这边求助,一来是为了掩人耳目,不想太多人知道,毕竟不太好。

    二来是听说这个道观很灵,里面的高人是有真本事。

    刘秦宣自问没有做过什么缺德事,更没有害人,所以也觉得很困惑,同时很恼火。

    最近半个月,他晚上睡觉常常会觉得胸口压了一块大石头,然后呼吸不顺畅被憋醒了。

    他以为工作忙,自己精神压力太大了,这才会产生幻觉,所有找医生开了点辅助睡眠的药物。

    可是药物加大剂量,也完全不管用,晚上他还是会满头大汗地醒过来。

    而且最近几天还开始做梦,梦到很多双眼睛看着自己。

    他醒过来后坐在床上,却还有种芒刺在背的感觉。

    刘秦宣彻底没有办法,虽然暂时对自己没有什么实质性的伤害,但是这每天睡不着,精神也熬不住啊,最近部门工作又多。

    老丈人提醒他,是不是遇到了什么东西,要不然去寺庙里拜拜?

    他当时就心里一动,当天就跑去了本地的佛寺和道观拜了拜,还随了香油钱,算是很有诚心。

    本来以为这样,应该就没事了吧,可是晚上睡觉,该怎么样还是怎么样,状况一点缓解都没有。

    刘秦宣经过人的指点,这才特意跑到了省会的这座道观。

    心里期盼大地方的道观,会不同些,或许这里的高人能够帮自己。

    林宛央听人说完症结,把毛笔搁下了,貌似随口问:“你是做什么工作的?”

    刘秦宣:“我是市里的拆迁办工作,但是我所有的工作,都是按照规章制度来办的!绝对没有问题的!我做事坦荡磊落,没见不得光的。”

    最后两句话,他的语气明显激动了起来,像是在刻意撇清什么一样。

    林宛央点头:“这样啊,那你走吧。”

    刘秦宣:“啊?”

    这是什么意思?怎么就让自己走了?他应该没有说错什么吧

    对方这态度也太差了。

    “我特意来找你,你怎么能让我走。”

    林宛央声音淡淡道:“你都说了,自己做事绝对没问题,那你跑到这里来?又找我做什么,没这必要,回去吧。”

    她说完,拿起一边的毛巾擦了下沾了墨的手,不再看人,而是径直走了出去。

    留下了原地一脸懵的人。

第一百一十一章() 
张浩叹了口气;看着人说:“刚才走廊上;我不是提醒你了吗;既然想请掌门帮忙;那就得说实话;不要浪费彼此时间;你这不是又当又”

    话音一顿;想到这个词不太妥当,悬崖勒马止住了。

    毕竟自己现在是真道士,还有东汉省道教协会颁发的道士证。

    他要约束自己;不给老大丢脸!

    偶尔要学学佛系的好脾气,其实也不错。

    刘秦宣怔了下,几秒后;他反应过来后;着急地问:“那我现在要怎么办?”

    张浩:“我家掌门人今天是不会见你的,要不然阁下重新安排时间;明天再来吧。”

    “什么?要我等到明天?我这个事情真的非常着急;片刻不能等;要不你帮我想想办法?”刘秦宣擦了擦额头的汗。

    张浩低头沉思几秒;语气淡淡地问:“既然着急;那不如您另请高明?”

    “这还是不了;你都这么说了,我明天清早来拜访吧。”

    怎么能撵他走?

    刘秦宣在心里叹了口气,自己很想追出去。

    但是转念一想;如果得罪了对方;情况就更糟糕了。

    毕竟现在是自己有事求人。

    他作为拆迁办的主任,性格圆滑世故,知道硬来在大多数的情况下,都讨不到好处。

    看着客人离开道观,张浩走到了天师宫。

    林宛央正在给祖师爷供奉香火。

    等着人出来,张浩笑咪咪地问:“老大,那人被我给打发走了,如果你明天也不想见他,我就找借口把人弄走,叫他不要来。”

    他当然是无条件的和掌门人同一阵线。

    老大不喜欢的人,那他也不待见。

    林宛央想了下,“这倒不用,如果明天他还来,你就领着人过来见我。”

    “我知道了,老大你真是心胸宽广。”张浩日常夸人。

    以前姚暮吐槽过,道观里他带头搞个人崇拜。

    林宛央点头:“那我去睡午觉,有事情叫醒我。”

    走出了几步,她回头又吩咐说,“对了,帮我看着伏城,每天最多让他喝二两。”

    “我知道的,师公他如何的耍赖,我都不会给,酒都被我给收起来了。”张浩拍着胸脯保证。

    林宛央放心回了房,想到伏城对着空酒杯一脸失望,真是感觉畅快啊。

    夏天人很容易困乏,她最近两周,要每天睡十个小时。

    林宛央喜欢冬天,不喜欢炎夏。

    隔天早上六点半,昨天那位果然如期而至。

    大概是真的着急,他是今天道观的第一位香客。

    有了昨天的前车之鉴,这次刘秦宣没有敢隐瞒,把事情都一五一十的如数说了出来。

    他是拆迁办的主任,平时主要就是负责城市建设相关的规划。

    要说这个职务是不太招人喜欢,大众的印象不好。

    但是不管什么工作都得有人做,他倒是觉得还好,不是很在乎偏见。

    拆迁是矛盾爆发的高频率领域,他就不提和钉子户的斗智斗勇,因为太多了,脑子里都理不过来。

    他工作的年限不短,处理的类似事件不算少,要遇到什么早就遇到了。

    最近几年查的特别严,要是真出了事情瞒不住,现在资讯发达,很多人会直接选择网络社交平台曝光。

    这要是引发了高关注度,相关的负责人没好果子吃,临时工已经不足以甩锅了。

    所以他们一切都是按照规章制度来。

    刘秦宣仔细想了下,开始出现不对劲,是在半个月前。

    那时候城市南边被规划到了新城区,要重点开发。

    南边在几十年前还是郊区,随着城市发展扩张,不断往南边移,这才渐渐的繁华了起来。

    这次给的赔偿款也算厚道,大部分的拆迁户都很乐意,一切都进行的很顺利。

    刘秦宣的老丈人是领导退休下来的,平时对他多有提拔点。

    这官|场有业界和成绩,这才能被人看到,有基础和机会可以往上走一步。

    那天他从现场调节回来,路过的时候,看到了一座三四米高,几个人才能拉手合抱的石碑。

    这个石碑个头这么大,但放在那里其实也不碍事,毕竟不在路中央。

    刘秦宣当时心里就琢磨,念头一动,其实把它迁走也行。

    迁到更加南边的地方也可以,这样的话,原来这地方更宽敞。

    当时石碑耸立的区域,规划用途的是公园。

    这个大块头在这里,也的确是有碍观瞻。

    于是他就把事情和上级领导说了下,领导一听这个方案可行啊,马上就去写相关的材料。

    有项目才会有拨款,或者说,有项目才会有政绩。

    这也就是前面几年,每换一个领导班子,政策路子就会大变的原因。

    这些弯弯绕绕的事情,普通人管不着,也很少去关注。

    这块石碑是几十年前立的,当时那批主持立碑的人,很多都已经做古了,哪怕在世也耳不聪目不明了,不会再有什么多余的声音。

    这样一来,这个工程更是合适了,连着纠纷都没有。

    刘秦宣和领导打完了招呼,然后对方飞快打好了报告,就把拆迁的任务,又派给了他。

    现在仔细追溯来源,从文件下来那天,他开始觉得不对劲。

    姚暮听完了问:“那块石碑立在那里,也不妨碍谁,瞧瞧你们干得这事,这不相当于吃抱撑着,没事找事。”

    谢文颖道:“如果你待在一个地方半个多世纪,突然有人让你无端挪地方,你肯定也会有意见的。”

    刘秦宣本来觉得自己没做错,拆迁这种事,又不可能遂了每个人心意,总会有人跳出来表示不满。

    还是那句话,他的一切手续都是合法的,哪怕是纪检部门也挑不出过错。

    现在被两个人这么说,有些面子上挂不住。

    张浩想了下,补刀说:“手续归手续,弄走没必要迁走的东西,难道不是多此一举?”

    刘秦宣叹了口气说:“哎,我现在知道不能了,这不找到你们想个办法,帮帮我吧。”

    在报告打下来后的一周,石头就已经迁走了,这可是个大工程。

    既然都运走了,断然没有再给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