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宠记-第13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七皇子心中了然,因为九王爷谋反的事儿,他身上的罪名也是洗清了,所以皇上在难得的清醒的情况下将这朝中的事情都交给了七皇子,虽说这太子之位还没定下,但众人心里都清楚,七皇子这太子之位怕是坐定了。
顾玉和周六可算是高兴坏了,他们俩儿虽都是出生勋贵,可这一次也是立了大功的,如今想着能够借着自己的本事让家族立功,心里别提多开心了,恨不得走路的时候腰杆子都挺直了不少。
恨不得看到一个人就要将那人抓过来问问,当初有谁说她们是纨绔子弟的,他们要去找那人议论议论!
只是皇上一日不清醒,这沈易北就一日不得安心,他身上有功,但更是有过,事到如今他只觉得自己这颗脑袋还是拴在裤腰带上,说不准什么时候就掉了。
第173章 求情()
好不容易等到这一天皇上清醒了,对当日九皇子谋逆一事儿进行问责,这七皇子自然是一个劲儿的皇上替沈易北说好话。
皇上却是极不悦地扫了他一眼,“朕虽然病了,可还没有并糊涂了!”
这当皇上的,就怕下头的人觉得他老了,这老了,皇位也就保不住了!
皇上喘了几口粗气,才道:“咳,朕不是不知道你向来与沈易北关系要好,可一码归一码,如今这是什么局面?若是没有他助纣为虐,九王爷怎么会有那样的胆子,又怎么会步入御书房想要要了朕的性命?他救了朕不假咳,只是功过不相抵,他的功远远及不上他的过!”
说着,他更是道;“来人,传朕的旨意,将长宁侯府降为伯府,罚沈易北三年俸禄并夺了他的一等御前侍卫的职位。”
说实话,这个惩罚不算重了!
可七皇子向来是个讲究情义的人,如今直挺挺跪下来,“父皇,宋阁老和长宁侯夫人已经落得一个流放的下场,若是您再这样对沈易北,只怕这朝中大臣们会寒了心的。”
皇上躺在龙榻之上扫了他一眼,“这话怎么说?”
七皇子也不知道这几句话对不对,只能硬着头皮往下说了,“俗话说得好知错能改善莫大焉,沈易北已经知道自己错了,更何况整件事情的来龙去脉您全都清楚,沈易北也没有办法,正是因为为了自己的女儿,所以才铤而走险,更加说明他是个重情义的人!”
“也是因为他看重情谊,所以才以自己的性命作赌注保下了父皇您的性命,而且您也不是不知道这九王爷向来防备沈易北,当天事情发生,他也是才知道的父皇,您扪心自问,若是没有沈易北,如今只怕你也活不下去了!”
“放肆!”皇上仓皇呵斥他一声,却是剧烈咳嗽起来,就算是再怎么不愿意承认,他也得承认要是没有沈易北,他这条命真的保不住了。
七皇子更是大着胆子继续往下说,“所以您要是真的发落了沈易北,这朝中大臣定会寒心的!不如您这次再给沈易北一个机会,让朝中大臣都看到您的容人之量,更何况如今辽王渐渐逼近,这朝中的武将能有几个拿得出手的?”
“兴国公府虽世世代代习武为生,可兴国公学是上不了台面,老兴国公年纪大了,兴国公府世子爷年纪太小,又没有什么实战经验这算来算去,如今朝中好像就沈易北能用了,父皇您觉得了?”
皇上没有说话,却是忍不住在心里思量起来,如今这老七经了事儿,好像一下子长大了不少。
七皇子又继续道:“所以啊,以儿臣愚见,就算是为了整个大局着想,也不能发落了沈易北”
皇上冲着他直摆手,“罢了罢了,那就罚他三年俸禄,让他好好思过就行了!”
七皇子连忙道谢,一出来就忙不迭将这个好消息告诉了沈易北。
沈易北知道这个消息的时候也是高兴得很,看了一眼如今正在逗平哥儿和暗暗的谢橘年,直接将这个好消息说了。
谢橘年就算是知道沈易北不会因此丢了性命,可如今听到这话也是喜不能自禁,她向来不信佛,如今听到这个好消息也只念叨着阿弥陀佛,“没想到这件事就这么轻飘飘带过了,还真是所有的好事都来了!咱们的日子肯定会越来越好的,前几日刘太医来给老祖宗请脉的时候也说了,老祖宗见着安安回来了,心里头高兴,所以身子骨也比之前强多了。”
如今安安也被接回长宁侯府来了,原先她被养在九王爷那儿的时候,九王爷只怕也没请什么好的奶娘和照顾她的丫鬟婆子,这安安刚接回,谢橘年就好好给安安拾掇了一番,沈易北更是给安安请了五六个乳娘来着,身边的丫鬟婆子比平哥儿只有多的没有少的,好像要将这些日子欠她的都补给她似的。
安安也没有让她们失望,这才几天都长得快赶上平哥儿了,整日除了吃就是睡,养的白白嫩嫩的。
沈易北是越见越喜欢,甚至喜欢她超过了平哥儿。
不过见者丈夫偏心,谢橘年自然将心思多放在了儿子身上。
如今沈易北只点头道:“所以啊,安安和你是我的福星!”
瞧瞧,这才几天就已经将平哥儿忘得没影儿了,此时正在熟睡中的平哥儿嘟囔了一声,好像在埋怨自己父亲的偏心似的。
谢橘年笑着道:“难道平哥儿就不是你的福星了不过咱们还是不能掉以轻心,这朝中的局面成什么样子,你比我更清楚,昨儿我还和老祖宗说起了这事儿,也不知道这京城还能有多少太平的日子。”
“更何况,这朝中的武将也没几个,我怕皇上留着你是别有用心辽王如今要攻打到京城来了,只怕这次是凶多吉少了!”
现如今,辽王已经攻打到了金陵,其实辽王也不算是极其残暴之人,打到湖北之后就只身带着一队精良的骑兵而来,每次倒也不遮遮掩掩,直接说明自己的来意,若是有那些胆子大的官兵想要上前阻挡,他便以武力抗衡,所以到了最后辽王从湖北那一带杀到金陵的时候,倒是没有任何阻拦,谁也没有这样的胆子,放着自己的性命于以辽王作对。
提起这件事,沈易北脸上的笑容也淡了几分,“事到如今谁也不知道辽王的来意,你说若是辽王想谋朝篡位,怎么会只带着一万多人的骑兵而来?就算是那些骑兵能够抵抗沿途的将士,只是皇宫是哪儿?到时候他那一万多人骑兵杀进来,谁输谁赢还不知道了。”
至于辽王剩下的那些将士,则直接驻扎在湖北了。
谢橘年轻轻拍着安安,低声道:“你说会不会是辽王的粮草不够了?所以这才选择在湖北安营扎寨的?”
“辽王也算是身经百战了,万万不会做出这样不着边际的事情来的,辽东那一带兵强马壮,辽王就算是差什么都不会差粮草和军火的,更何况,只身犯险不像是辽王的作风,与其说辽王想要篡位,不如说是来同皇上谈判的!”就算是沈易北在京城,可这么多年对辽王的大名也是熟悉得很,直说辽王骁勇善战,这种事怎么看也不像是聪明人会做的,“只是辽王这次到底是要做什么了?”
谁也猜不透辽王的来意,当然,除了在别院中的保宁长公主。
九王爷谋朝篡位的消息前几天就已经传到别院来了,皇上病了的消息也一并传了过来,若是换成了平日保宁长公主早就去了京城,但是如今她却是一点动静都没有。
这身边伺候的嬷嬷们是着急得很,却也不敢将话说的太过了,万一这保宁长公主的脾气上来了,谁也拦不住,反倒是她们自己讨不到什么好。
保宁长公主倒像是个没事人儿似的,这些天因为丹阳县主迷上了钓鱼,所以母女两人没事儿的时候就在别院里头钓钓鱼说说话,日子倒也是过得极为惬意。
这一天甚至就连丹阳县主都问起保宁长公主的意图来了,“皇上病了,我们真的不用进宫看一看吗?娘亲,你放心,我现在都没事儿的,更何况之前橘年姐姐也和我说过了,事情过去了就过去了,总不能一辈子躲着,我陪你一起进宫吧!”
保宁长公主慈爱看了她一眼,“娘的丹阳真的是长大了,只是这些日子我也想了很多,人活这一辈子到底图什么了?无非就是图自己心里痛快罢了,既然你我都不愿意去宫里头,那就不去好了,你我母女二人一辈子就在这别院之中就好了,哪儿也不去。”
若是细细听来,会发现她将最后一句话咬的极重。
可丹阳县主却是没听明白。
保宁长公主轻笑一声,道:“而且我如今也想明白了,现在你想怎么做就怎么做好了,不嫁人就不嫁人,我这辈子没嫁人不也活的好好的吗?要是到时候你真的碰上什么难事儿了,我不在了,就进宫找皇上,你要是不愿意进宫,就去找谢橘年,你放心,我会将所有的事情都帮你打点妥帖的!这一辈子高高兴兴,能按着自己的心意而活,比什么都重要!”
丹阳县主只觉得保宁长公主怪怪的,可到底是哪儿怪了,她却是看了半天才看明白。
保宁长公主从始至终这眉头都是紧紧蹙着的,好像有什么心事似的,况且,原先保宁长公主只觉得她还小,从来不和她说这样的话,如今这是怎么了?
丹阳县主是怎么都没想明白,可既然她娘亲说不用进宫,那就不进宫好了,反正她也不愿意进宫,只是她听橘年姐姐说安安已经找回来了,如今她只是有些想橘年姐姐、安安和平哥儿了,也不知道那两个小家伙是不是又长大了。
第174章 丹阳县主()
丹阳县主十分惦记她的橘年姐姐,还有平哥儿和安安。
她可是记得橘年姐姐答应过她,等着安安找回来的时候,是要让安安认她做干娘的,她如今年纪还小,平日里就像个小孩子似的,真以为认了小姑娘当干女儿,就像是过家家似的,那才好玩了。
虽然丹阳县主在保宁长公主跟前说过几次要不要进宫,保宁长公主顺不用去,但她心里却是想谢橘年想的紧。
因为这些日子,保宁长公主并未像之前那样管着她,她能够带着人出去走走散散心了,所以这一天她趁保宁长公主不注意的时候,她又再次留下了一封书信,带着两个宫女和一些随从直接杀到了长宁河府去了。
谢橘年看到她的时候自然是吓得不得了,慌忙派人去别院给保宁长公主送一封信,宝命长公主的回信也是极为简单——若是丹阳这样能高兴些,那就让丹阳在长宁侯府多住些时间就好了,只是如此一来就要多麻烦谢橘年了。
得了写封信,丹阳县主便在长宁侯府安安心心住了下来,每日就是逗逗平哥儿和安安,或者和谢橘年说说话,日子到底是过得极为惬意的。
这期间顾玉也曾来过两三次,只是每次听说顾玉来了,丹阳县主就像是没听见似的,或者就算是真的听见了,谢橘年问起她的一起来,她也是避而不谈,并不愿意出去相见。
谢橘年到了最后也直摇头,“照这样子下去,丹阳何时才能寻到一个好人家?”
她向来觉得这姑娘就要活得开心才是路,丹阳县主真的过得高高兴兴,嫁不嫁人倒也无所谓,凭着丹阳县主如今的身份,一辈子也能活的舒舒服服的,只是丹阳县主每次虽在笑,但那笑容却并未触及到年底。
有好几次就要平哥和安安睡着了,丹阳县主在旁边一个人坐在那里发呆,原来多活泼的一个姑娘啊,如今怎么就变成了这样子?
谢橘年每想到于此,就会觉得心里一阵难受。
沈易北道:“今日顾玉过来虽说有些公事,可往常顾玉来找我的时候,也并不是一定非要来长宁侯府的,原先咱们可都是在寻味楼吃饭的!如今九王爷死了,寻味楼也充了公卖给了别人,所以说去寻味楼吃饭并没有什么要紧的,你想想要是换作了之前的顾玉,要是知道丹阳县主现在住在长宁侯府,只怕是一步都不肯踏进来,但是如今他不近来了,还来的有些频繁,我看了这件事也并不是落花有情流水无意呢!”
听到这话,谢橘年眼里恨不得能迸出光来,“真的?”
沈易北点点头,含笑道:“难道我还会用这种话来骗你吗?所以平时没事你也要多劝劝泽丹阳县主,劝她最好能和顾玉说上话,要是换成丹阳县城原先的性子,两人孩子说不准都怀上了!”
“至于老兴国公那边,我也试探过了老兴国公的意思,他老人家到底是上过沙场的人,对生死都已经看得淡了,更不要说那些虚无缥缈的东西,更何况老兴国公也是有他的打算着,这丹阳县主心思单纯没什么坏心,虽说身世上不太好听,可架不住丹阳县主身份高贵,有这样一个儿媳妇,那个兴国公夫人怎么敢随意拿捏?”
“兴国公夫人那性子你又不是不知道,要是碰到那种好说话的儿媳妇,定会端着架子,依着顾玉那性子又是受不得半点委屈的,到时候闹开来又是家宅不宁!到时候要是兴国公夫人敢对丹阳县主怎么样,不需要兴国公府这边出面,只怕保宁长公主那边就会将她给生吞活剥了,而且我估计她也不敢对丹阳县主怎么样的这样想来这一门亲事怎么算都是不错的!”
谢橘年忍不住笑了起来,“原先我只听人说这老兴国公是位铁血铮铮的汉子,没想到如今听你这么一说,还是个老狐狸了,想的这么通透!”
“在朝堂上爬摸滚打的,不管是文臣还是武将,但凡是笨一点的都不会位居高位的!”沈易北是从心底里崇拜老兴国公的,如今提起老兴国公当年做的那些事,更是笑吟吟道:“你是不知道这老兴国公当年胆子多大,他是和先皇一起长大的,说是先皇小时候还在他手上吃了不少亏了,只是到了后来别人都不敢明着说这话,只说他勇有谋!”
“当时还有不少人曾说过,若是那老兴国公生在读书人的家里头,就凭着他的脑袋瓜子,只怕也会步入内阁,坐上了阁老之位了,可见这人聪明,做什么都无所谓,就像我似的!”
听到最后一句话,谢橘年扑哧一声笑出声来,“还有人这样变着法子夸奖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