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耽美辣文电子书 > 天地师魂 >

第72章

天地师魂-第72章

小说: 天地师魂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马奔腾看来不大支持王金山和藏大槐的看法,倒好像支持白云鹤的说法,他说:“对人要学会宽容大度,尤其我们党的干部,人民的教师。蒙香莲是有这样那样的缺点。但她属于人民,是我们自己队伍里的人。如果连这样主动要求参加教育的人都拒之门外,还有谁去担当起农村教育的重担?一个大槐镇找不出几个教书的先生。我们农村80%以上的人是文盲,靠什么?”

    王金山说:“马副书记,要普及九年农村教育,扫除青壮年文盲,办好农民学校,我认为一个字‘稳’,万不可急于冒进。在教育投入远远不足的情况下,要办好平民教育,一是要弘扬先圣、先祖的教育精神,二要走官方与民方共同办学的路子。”

    马奔腾极力控制说:“我们的教育要姓‘公’不能姓‘私’。你的先祖王宝训办耕读学堂,是那个时代的产物,而在今天,精神可以发扬,但做法我认为不妥。我敢断言,现在你们地北等大中小城市有许许多多民办学校,不过三五年,最多十年,等国家政府高度重视义务教育,教育投入大大增强。这样的‘私’教育或‘公’‘私’不明的教育必然被淘汰。”

    马奔腾说到这份上了,王金山理应当知道厉害,然而他的性格决定了他的言行。他说:“民办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每一个教师的积极性,能者上,庸者下,如果我们公办中小学,包括农业技术中等学校、高等院校虚心接受国内外民办学校的管理方式,一定会输入新鲜的血液。”

    “未来是你们的!这一切让你们青年人去探索,去创新,你们身上的担子不轻啊!”马奔腾说着走出了帐篷。

    “请允许我提个建议:夫子庙接二连三地出现事故,我作为校长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我衷心地期望县镇领导另选贤能。”王金山赶到马奔腾的前面。

    “那我马奔腾也辞了!下面每一处学校办不好,我都有责任,我也遇到了很多困难,我也辞了?”马奔腾说,“委屈了是吧。我知道王金山是个人才,要重用。可一切要从最基层来,以后他们这些青年都有的机会嘛!好好干,别说国家正式教师,就是将来我这个县委副书记人家还不赖干呢!”

    汉副书记说:“马副书记,王校长年轻说话太直,但心想着教育,别太在乎他说什么。”

    谁料马奔腾临走的时候,路过汉向明的小卖部,见汉向阳铁青着脸,就改变了主意,说:“王校长,听说你征服了一匹汗马,带我去看看吧。”

    王金山不敢怠慢,吹了一口马哨,马儿跑了过来。马奔腾纵身上马,喊道:“金山上来,陪我走一遭。”

    王金山上马坐在马奔腾背后。“驾!”马奔腾拍着骏马。骏马似乎明白主任的心情,调转马头向北奔驰。

    “马副书记,您这是去哪?”

    “去了,你就知道了!”马奔腾嫌马儿走得太慢又拍了两下,马路上尘土飞扬,乡亲们不约而同让开了道路。

    穿过了人群马儿放缓脚步,马奔腾问:“您看汉家的方圆如何?我今天刚好来这,难得闲暇我去汉家说说。”

    “谁?你说方圆!她才多大啊!不行!”王金山先是惊讶后是果断。

    马奔腾又说:“我刚到学校的时候,你还说十八岁该嫁人了!我愿意帮你的忙,怎么就不行了?”

    王金山拿白玉洁反问:“马副书记,咱别开这玩笑!我让你娶白玉洁你同意吗?”

    “混话!你明明知道臧天英是我的女人,这个时候让我再续少女,落我个对妻不忠;你应该知道我娘活着的时候,最喜欢臧天英,一再告诫我不要再爱第二个女人,现在让我娶白玉洁,你这是落我个不孝;我还知道白玉洁喜欢你王金山,你这是让我落我个不仁;现在臧天英是和我离婚,但她一直没有找别人啊!你这是让我落我个不义!不忠、不孝、不仁、不义、不知廉耻,我这个副县长还做个甚?”

    “马副书记,你看看我这么说你也不高兴吧。不要把别人的看法强加在我们身上,今后就不要替我和方圆,我也不会提及您和白玉洁。公平吧。”

    “不行就不行吧。生这么大的气!我知道您不好女人,听说蒙阿婆看上了你,被你拒绝了!怎么回事?”马奔腾问。

    “这个啊!”王金山慢慢道来,“在御龙湖开工之前,不是学校缺老师吗?我就找了汉子麟。汉子麟先是推荐汉大伯,后是推荐方圆。我就建议从龟蒙山村找一个,汉子麟说蒙家人决不能来夫子庙教书。”

    马奔腾说:“别婆婆妈的,把握重点,直说。”

    王金山说:“我把这件事和藏大槐、白云鹤一商量,藏大槐早就喜欢上蒙雪莲。只要蒙雪莲愿意嫁给藏大槐,蒙雪莲就不是蒙家人,而是藏家人,蒙雪莲就可以顺利调到夫子庙。谁知道我和外公一起去蒙家给藏大槐说亲,蒙雪莲怎么也不答应,蒙大娘和蒙阿婆却看上我王金山了。”

    “所以,一心想进夫子庙教书的蒙香莲找到了机会,对吗?”马副书记问道。

    “对!”王金山说:“白云鹤以前和她有过一段恋情,那是红薯窖里的一个故事,至今在大槐树传为爱情佳话。这一次,蒙香莲主动求蒙阿婆为她提亲,喜欢的就是白云鹤。”

    “成人之美是一件好事啊!怎么看上去你并不高兴。”

    “是的!从表面上看他们的确是相亲相爱的一对,但我总觉得那里不对。白云鹤太痴,蒙香莲太过于算计,还让人说不出什么。清明节,从先祖和蒙阿汉的墓下我们意外发现了编钟,由于文物部门工作上的疏忽,把挂在大槐树上的编钟忘了,结果被人盗了。那天晚上,这蒙香莲就打扮成僵尸的模样溜进了我的卧室,逼问编钟的下落。被我识破真相之后,她反而说和我开玩笑。有这样深更半夜,一个姑娘跑进单身男人屋子里开玩笑得吗?还不知这件事,御龙湖开工奠基之前,老巫婆在湖畔组织了为水神纳妾的活动。连小学生都知道是一个迷信活动,而蒙香莲甘愿扮演小妾被送上了船。”

    “真有这等怪事!”马奔腾说,“我也听说,但我难以置信在蒙飞虎书记的村子里,在他的眼皮底下还是发生了。那一天,我正要和何玉萍来看看事态,她告诉我,是你王金山平息了。后来,你们还组织西门豹的课本剧宣传科学,破除封建迷信。”马奔腾问道:“蒙香莲当了水神的小妾,她怎么解释?

    “蒙香莲说不管有没有水神,只要能让御龙河、御龙潭、御龙湖和神母泉里有水,她答应做水神的妻妾。而且,分文不要。”王金山说,“针对以上两件事,我不仅放弃给白云鹤说亲,而且很不情愿蒙香莲来夫子庙。然而,那一天,我动用了感情,汉副书记都没有反对,又看在蒙飞虎书记的面子,也就默许了。谁知道后来,蒙氏四兄弟骂街,她蒙香莲不去劝阻,反而火上浇油。”

    “这些都是汉蒙两家的矛盾所致。我今天下基层就想了解最基本的情况。汉向阳让我来御龙湖,自然调查到蒙家参与迷信活动和骂街;没想到,我到了夫子庙,了解到汉家干预学校的事。”马奔腾这样对蒙汉两家的结论,也是对蒙飞虎和汉向阳的误解。

    王金山不这么看,他说:“也许从蒙阿汉那时候起,蒙汉两家始终和睦,但总有一双黑手在制造两家矛盾,破坏团结。我来大槐镇这几年,汉向阳和蒙飞虎在人民的利益面前还是站在一起的,为大槐镇干了很多工作。但我感到也有一双无形的手掌,时时处处破坏两家和谐,企图我们的学校办不下去。”

    “金山,你说的不错。当年鬼子的铁蹄践踏着祖国大地,铁鞭抽打着我们先辈们的血肉;现在,改革了,开放了,他们总是想着法子通过‘和平演变’来腐蚀我们的灵魂。”马奔腾越说越激动,“你对蒙氏四兄弟的处理很及时,很到位。至于,蒙香莲,你还需要进一步调查研究。我们坚决不能让不明不白的人进学校。”

    王金山大彻大悟,说:“这个请马副书记放心!”

    “响鼓不用重锤。”马奔腾点了点头,说:“既然经立下了誓愿,就要一丝不苟,专心致志,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如果在战争年代,可能会坚持下去,自己的言行很容易照着誓愿;而在今天大经济时代,稍有不慎信念就会动摇,汉向明不去想着怎样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却到处钻营,竟然把小卖部开到学校来了!我想这件事汉副书记会做出处理,所以,我没有点破,让你陪我到湖畔来。”

    “只要有领导和人民的支持,任何困难都不是事儿!”王金山说话斩钉截铁,就像那爆炒的豆子啪啪挺响。

第113章大槐镇袭来飞行团(1)() 
一九八九年麦子返青的季节,夫子庙学校处于紧张的建设之中。根据马奔腾的建议,汉向阳命令汉向明小卖部从学校搬了出来。小卖部搬到夫子庙以北的田间小路旁边。

    这一天,农校学员去大槐树下上课,汉向明借此机会出售花生品种。大槐镇很少有种植花生的习惯,只是去年在河西的荒漠,大胡子试种了几亩花生获得成功。前去上课的龟蒙山村的学员们处于好奇,被汉向明拦在了小卖部。经汉向明的介绍,都觉得在龟蒙山村种植花生是一件好事,但都说没有合适的地块。

    “要想富,就大胆种花生,一亩花生的收入是小麦收入的四五倍。”汉向明从蒙香莲手里借来一块小黑板挂在门旁给顾客讲座,“往年的春小麦,到现在这个时候,早膝盖深了。你们看看我们的冬小麦,还没有半尺高。因为去年秋冬大旱,等御龙湖放了水,已过了霜降。虽然学校也培训了冬小麦的播种技术,但聪明人也有失误的地方。即使春夏雨水调和,或上游放水浇上灌浆水,照现在小麦的长势亩产最多一二百斤的样子。按亩产二百斤,每斤市场价6角计算,每亩最多收入120元。而花生的产量在地北1000斤。假设亩产500斤,每市斤2元计算,那是1000元啊!抛去种子、农药、化肥和用水,至少每亩收人700元左右。我们不要疼几棵麦苗,现在把麦地抄了,麦苗我可以推荐给蝗虫养殖场,养殖场答应每亩100元收购麦苗。时不可待,过了这个村没这个店,希望父老乡亲把麦苗卖了,地耕了,抓紧种上花生。”

    藏大槐和白云鹤站在不远处,相互推诿。他们知道农校上课的时间到了,但怕得罪了汉向明。

    王金山大大方方地走到大槐树下,拽响了上课铃。

    一阵悠扬的钟声响过,学员们恋恋不舍地离开小卖部跟着王金山去一座帐篷里上课。

    “今天上课的内容是冬小麦灌浆期的田间管理。”王金山在黑板上写上授课的主题,然后讲到:

    “去年秋冬大旱,冬小麦播种推迟到了霜降,有的还要晚一些。今年开春,我查看过我们的冬小麦长势很好,大家也浇了返青水。”

    方圆举手问道:“王校长说,今年的小麦长势很好。为什么往年膝盖深,今年没有半尺深,现在还没有抽穗。是不是要造成很大的减产啊?”

    “造成小麦矮小的原因除了播种尚晚之外,是因为我们去年种的冬小麦是新品种。这种麦子苗矮,但粗壮,不仅穗大,而且易抗倒伏。至于会不会减产,我明确地告诉大家,减产是不可避免的,最多一成的样子。绝不是有人说亩产一二百斤。”

    “看来把麦子抄了种花生太可惜。”

    “不种花生,要是亩产真的一二百斤也没大出息,不如割了麦苗送蝗虫养殖场还几个钱。”

    “这花生就能丰收吗?”

    “大家静一静。”王金山及时控制住学员的议论,接着讲:“麦地抄不抄,种不种花生,大家自己说了算。但我要告诉大家,冬小麦绝不是最高一二百斤,没有特殊情况,应该在亩产500至800斤之间。推广一种花生之前,需要扩大面积试种成功。如果没有通过试种检验,大面积种植新品种,可能产量极低,甚至绝产。当然也有一种可能,就是大丰收。谁愿意拿地冒险,没有谁阻拦你!”

    看来王金山已经公开向汉向明叫板了。

    放学后,没有谁再光顾汉向明的小店。汉向明只好将花生种子搬回店铺,策划着下一步的行动。

    没过两天,藏大槐把听到的消息传达给正在卧室批改作文的王金山:“听说,蒙家四兄弟深翻闲置的土地的时候,发现了好多异样的土块,上面长者许多虫子,汉向明拿给农业专家看,说是蝗虫卵,还说去年秋冬大旱,给蝗虫产卵创造了条件。村民惶惶不可终日,说是麦子没有保证了,都要把麦田耕了,说是种春红薯和早茬花生。”

    “怎么会有蝗虫卵呢?蒙家四兄弟的地块,是我们学校租用的,有没有蝗虫卵我们读不知道!简直是危言耸听!”王金山放下红笔站起来分析:“退一步说,夏蝗果真滋生,从乳化完毕到蜕皮成虫,至少需要40天。40天后小麦也收成了。如果真的像他们说蝗虫来了,即使现在毁掉麦田改种花生,7天出苗后,不也造成蝗灾吗?”

    “蒙氏兄弟可都是农民啊!学校把他们开除了,只要有人点火,就有人跟着忽悠。”藏大槐说。

    “你去完成一项任务。”王金山安排,“写一张告示贴到龟蒙山村的村口。内容是:雌蝗虫秋天时将卵产在土里,虫卵在良好保护下越冬,次年春天孵化。刚出生的若虫只会跳,要蜕皮5次才长齐翅膀,成为会飞的成虫。种卵需要10至15天卵化完毕,每次蜕皮需要5天,从出壳到成年需要30天左右。这期间,冬小麦已经收获归仓。如果这期间换了花生,不也保不住吗?”

    藏大槐去完成任务,王金山端着笔盒和作文本去上课。

    藏大槐回来传来一个更坏的消息,蝗虫大军几百里的昏天黑地遮住了附近好几个县区,良田、果园、河流和树林被遮盖了,别说一些小动物们,就是芦苇荡里的狼狐都被吓得慌忙躲了起来。于是蝗虫们更肆无忌惮,用锋利的如镰刀的口器,疯狂地地啃食着小麦、菜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