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耽美辣文电子书 > 田园娇宠:相公,来种田 >

第4章

田园娇宠:相公,来种田-第4章

小说: 田园娇宠:相公,来种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新民两口子就过去帮着香雪把院子里的野草清理了,垛在院子里面的角落。

    又帮忙扫了院子刷了院子里豁口的大水缸,挑了大半缸水。

    高奶奶和颜悦色的说道:“这些野草也够你们烧些日子了,天气慢慢凉了,别省着用。等你这边都安顿好了,咱们再去山上拾些木柴。冬天再预备些火炭火盆,也就够了。”

    九月里的天已经入秋,天长夜短。

    不一会儿,天色已经昏暗下来。

    高奶奶就让香雪姐妹二人依旧过去吃饭,香雪笑着推辞了:“高奶奶,您瞧,我這家里清锅冷灶的,我得好好烧烧火呢。”

    “那也行,你用大铁锅烧上水,煮些小米粥或是玉米糊吧。多放点柴火,省得夜里冷。”

    说完话,老两口子离开了,香雪就抱了一捆子干草和木柴进了屋子。

    屋子里还没有完全暗下来,趁着还有些光亮,香雪烧了些水刷锅洗碗,又熬了半锅的小米粥——这红谷小米是今年新打下来的,本来曲氏撒泼打滚的不肯分给她,被村长杨国忠骂了一顿,最后,终于拿出了半斗小米给她。

第14章 依靠() 
其实按照周树根的家底儿来说,分给香雪姐妹的俩的东西真是不多。

    不过香雪暂时也没有再争下去的心思,最主要的是先脱离那没良心的夫妻俩。

    做好饭,此时的天已经完全黑了下来,香雪起身点了一盏油灯,孤灯如豆,一阵风从土墙缝隙灌进来,火苗摇曳,房间里各色物件的黑影如同汹涌波涛中的小船颠簸。

    过了约摸半刻钟的功夫,高奶奶的又送了三个红高粱杂面馒头和一碗绿豆角菜过来,嘱咐香雪和二丫夜里睡觉警醒些,有事儿就大声喊人,交待完,这才回去了。

    姐妹二人简单的吃了晚饭,香雪又烧了些热水,然后拿上木盆和麻布毛巾替二丫洗了脸和脚,自己也简单的擦了擦,这才插好门栓躺到了炕上。

    炕上有些潮气,不过烧得热热乎乎的,倒也算是舒服。

    就是这被褥有些破旧和单薄,躺在上面的时候感觉身子底下硌得慌。

    香雪想,今日搬家有些匆忙了,明日她想如果天气好的话,她准备把被褥拿出来放到院子里晒一晒,然后拆洗一下。

    毕竟這些被褥盖的也有一些年头了,想着想着,当她转身看二丫的时候,二丫已经进入了甜甜的梦乡。

    香雪笑了笑,替二丫掩好了被角,然后,轻轻的用手挡住了油灯的一面吹熄了油灯。

    躺在炕上的香雪枕着手,明明感觉很累,但是却毫无睡意。

    破旧的木窗因为窗纸有些破烂,时而还惯着凉风进了屋子。

    苍白的月色投进屋子,带着一股秋季特有的凉气。

    此刻,香雪回想她从一早上醒过来,发现自己穿越过后与曲氏争辩甚至动手,再到去村长那里分家,以及收拾这破旧的院子,一整天的功夫就这样紧张而慌乱的过去了。

    突然之间来到这个陌生的世界,连一点点适应的时间都没有给她,更别提好好整理一下思绪了。

    要不是保留了原主的记忆,她都不知道自己该怎么面对今天這样的情况。

    上辈子她只是一个普通的农大的学生,从小就是留守儿童,由于母亲改嫁,父亲再娶之后也是长年不回家,她自由跟着爷爷奶奶相依为命。

    高三那年,爷爷奶奶又相继重病过世,严格说起来,她也是孤身一人了。

    没想到,因为在实验楼里做有机蔬菜的栽培而来到这里,竟然也是一样的不受爹妈待见。

    所不同的是,从前爷爷奶奶就是她的依靠。

    而今后,她却变成了這个小孩子二丫的依靠。

    听着二丫平静的呼吸声,香雪的心里软成了一片。

    她想、今后,不管如何,她既然来到了这里,既然占据了香雪的身体,以后她就是香雪,总要照顾好香雪唯一牵挂的亲人。

    默默地想了一会儿,香雪觉得明天去镇里,要买的东西还真不少。

    这日常用的锅碗瓢盆,油盐酱醋,还要买些粮食。

    分家得来的粮食并不多,按照曲氏的说法,今年的收成不好,又交了人头税,根本没剩下什么。

    另外,姐妹二人的被褥衣服都要拆洗和在添置一些新的。

    眼看着深秋了,这单薄的衣服被褥肯定不行。

第15章 入住新家失眠() 
还有这窗户纸什么的也得从新换换。

    等过两天安顿好了,还要找人来修修房顶,不然等到秋天下雨、冬天下雪的时候怕是禁不住。

    林林总总地算下来,也不知道自己手头的银钱还能剩下多少。

    想到这里,她彻底的失眠了,就着朦胧的月光,起身打开了包袱,找出了一件旧棉衣。

    顺着袖子摸下去,袖口处略微硌手。

    香雪心里一喜,是跟自己名字一样的原主香雪之前偷偷藏起来的碎银子!

    要说原来的香雪,虽然性子弱了些,但是也是有心的女孩儿。

    她当初从镇里杜师爷家家里辞了工回来照顾妹妹,后厨的厨娘朱氏挺感动的,觉得这小丫头命苦,却还有孝悌之心,临走还给了她五两银子。

    香雪回来之前都换成了散碎的,也没告诉任何人,都偷偷地缝到了自己的衣裳被褥里。每处藏得都不多,曲氏对她也不上心,竟然一直没有被发现。

    正是有这么一段记忆,香雪今天说起分家才底气十足。

    有了现成的屋子,有了一些薄田虽然不多但是足够她跟二丫俩人的口粮了,还有这么多银子,她怕什么?

    想着想着,昏昏沉沉地睡了过去。

    睡到正香浓,忽然觉得旁边的二丫好像是在不停地翻身扭动。

    香雪赶紧睁开眼,拍了拍那二丫,“二丫,怎么了?”

    二丫迷迷瞪瞪嘟哝:“姐,我想尿尿”

    香雪一下子坐了起来,看看外边的夜色,已经隐隐透出了晨光。

    她赶紧下地,穿上绣花鞋,找了半天,找到一个残破的小瓦罐,得了,暂时就是它吧,看来进城去还得买个夜壶才行。

    二丫起来解决了内需,尿完之后二丫接着就要穿衣裳起床。

    “再睡会儿。”香雪按住了她。

    二丫半迷糊揉着眼睛,“姐姐,是不是该起来去做饭洗衣裳了?”

    香雪心里一酸,该死的曲氏,把這好好的孩子祸害成什么样了?

    “以后都不用早起做饭洗衣裳了,二丫继续接着睡啊!”

    听完香雪的花,二丫吧嗒就躺下了,合上眼睛又睡了过去。

    “睡吧睡吧,姐再把炕给你烧热乎些!”

    香雪安抚了二丫两句,看着二丫就有睡着了。

    她惦记着要跟刘新民进镇赶集的事儿,索性就穿上衣服,起身去做早饭。

    先熬了些小米粥,待到粥熟了,又将昨天剩下的馒头和豆角菜熥在了上边。

    这些做完了,天也就亮了。

    香雪进里屋,拆了旧衣裳和被褥,从里边拿出些碎银子。

    手里掂量一下,大概有二三两的样子。

    想想自己要买的东西,又狠心从被子里找出两块儿,凑上差不多五两的样子。

    把这些散碎银子用一块儿破布包了收好。

    叫了二丫起床,姐妹二人洗脸吃了饭,吃饭的时候二丫还直呼,香雪熬的小米粥很香,吃完饭,香雪领着二丫去了隔壁。

    刘新民两口子也吃完了套好了牛车,正在往车上装要拿去卖的皮子和猎物。

    高奶奶告诉香雪:“买东西的钱要是不够,就跟我当家的说,别省着,该买的就得买,不然这要是过些日子入了冬就更难熬了。被褥衣裳就别买现成的了,买了棉布棉花和针线回来我给你们现做,既合身暖和又省钱。”

第16章 势利眼() 
香雪答应好了,又嘱咐二丫在家里要听话,这才上了牛车跟着老大爷刘新民去杏花镇了。

    杏花村离着杏花镇里有十来里路,牛车上也没拉重物,不过半个多时辰就到了镇里。

    刘新民要先去皮货店和活禽市场卖了皮子和猎物,香雪算了算,要买的东西不少,若是两个人一起难免耽误功夫,就跟刘新民商量:“刘大爷,我先去那边的布庄里看看。”

    布庄也在同一条街上,离得也不算远。

    刘新民点点头,又嘱咐了香雪两句,告诉她自己卖完了东西就去布庄找她。

    说完,赶着牛车往街口的皮货店去了。

    香雪站在古色古香的大街上左看右看,终于找到了一家名字叫做鸿祥钱庄的店铺。

    她走进去,高高的金丝楠木的柜台上一个五十来岁的老者正在拨弄着算盘。

    “哎,这位姑娘,你要干嘛啊?”伙计过来招呼,上下打量着香雪,神色间透着几分轻忽。

    说来也怨不得别人,香雪此时穿的衣裳虽然干净,也算是合身,但是明显的破旧了些,实在不像是进钱庄的人。

    香雪也不在意,这势利眼在不论古今啥时候都有。

    “我要换些铜钱,麻烦小哥了。”

    虽然因为长期的营养不良人显得瘦弱了些,但是香雪本身长得漂亮,说话的声音清清脆脆的,听起来着实好听。

    小伙计先前的鄙夷一扫而空,笑着说:“姑娘,您要换铜钱哪?那你先跟我过来吧。”

    引着香雪来到柜台前,“掌柜的,换铜钱的。”

    香雪摸出一小块儿碎银子递上去,那掌柜的扫了她一会儿才接过来用戥子称了称,“一两二钱银子,你是都换成铜钱,还是怎么着?”

    “都换了。”

    掌柜的利落地从柜台里拿出一吊钱,又数了二百个散钱,都交给了香雪。

    香雪从袖子里掏出一个旧帕子包了钱,跟掌柜的道了谢才出去。

    杏花镇里这条大街算是最为繁华的,不但店铺多,街道两边儿也有不少摆摊的,卖吃食,卖面人,卖胭脂水粉,卖些荷包针线等。

    看起来人也挺多的,虽然不说是摩肩接踵,却也是来来往往不断流儿。

    香雪边走边看,心里盘算着,有些个小物件倒是可以从摊子上买,肯定会比店里便宜些。

    这条街上有两家布庄,香雪走到第一家门口,见那幌子上挑着几个大字,“苏记布庄”。

    看门面,这个要比另一侧的大上不少。

    她犹豫了下,正在想要不要进去,后边走过来两个人,也是要进去的样子。

    经过香雪的身边,打头的一个“咦”了一声,问道:“这不是香雪吗?”

    香雪抬头一看,那人三十几岁的样子,容长脸,细眉细眼的,看上去很是和善,正是记忆中的杜家娘子。

    杜家的当家老爷是在县衙里面做师爷的,之前香雪因为识得几个字才被招进去当丫鬟的。

    “夫人记性真好,可不就是那丫头吗?”陪着杜家夫人的,是一直伺候她的乳娘陪嫁过来以后就做了杜家的厨娘朱氏。

    香雪赶紧鞠了一躬,“夫人好,朱大娘好。”

第17章 巧遇雇主() 
杜家娘子苏氏看着香雪只身一人,疑惑道:“你来镇里做什么?家里的妹妹还好吗?”

    “夫人,我跟爹娘分家了,来城里添置些过冬的东西。”香雪苦笑着回答。

    苏氏觉得不可思议,“分家?”

    朱氏扯了扯她的袖子,“夫人,进去说吧。外边怪冷的。”

    苏氏点点头,对香雪道:“丫头,你跟我进来。”

    香雪无语,她的记忆中,虽然跟这位苏氏接触不多,但是府里的人都知道苏氏這人挺温和,对待下人也没什么苛刻的地方。

    就是一样,有着女人的天性,那就是特别爱听八卦爱唠嗑,也爱讲八卦。

    抬步跟着苏氏进了布庄,香雪的视线立刻被花红柳绿的布匹吸引了。

    那一匹匹的绸缎光滑绚丽,在阳光下显得流光溢彩,真给人一种美不胜收之感。

    香雪忍着去摸一摸這些布匹,暗暗给自己解心宽。

    以后等自己赚了很多钱,一定要买这绸缎!买到手抽筋为止。

    掌柜的见了苏氏,热情至极,亲自用袖子掸了掸椅子,让了苏氏坐下,又让伙计去赶紧倒了茶出来。

    “香雪,怎么就分家了呢?”苏氏追问,一脸的同情。

    朱氏拉着香雪的手,眼圈都红了,“夫人不用问了,肯定是她那后娘容不下她!当初就知道,这不是亲娘的嫁过来,就是隔着心呢!”

    香雪心里翻白眼,她算是知道朱氏这八卦的性子是从哪里来的了。

    “真是可怜见的,你站在门口,是要买布?”苏氏心里叹气,还真挺同情香雪。

    当初这个丫头在自己家里做事,沉默寡言又有眼力见,走的时候自己还真有些舍不得。

    “回夫人,是要买些棉布和棉花,给自家妹妹添些冬衣被褥。”

    苏氏笑了,“那倒巧了,吴掌柜,给这丫头算便宜些。”

    香雪愕然,随即想到,这家布庄叫苏记布庄,苏氏是她自己的铺子,还是她娘家的铺子?

    吴掌柜笑答:“姑奶奶放心,小的按本钱给这位姑娘。”

    苏氏满意地点点头,起身道:“我上回要的东西,来了没有?”

    “姑奶奶,昨儿就上了货,正在后边清点。等利落了,小的叫人送到您家里去,哪里还劳动您亲自过来呢?”

    朱氏想起了什么,忙插嘴道:“夫人,香雪这丫头原先不光做饭手艺好,平时就连就绣活也是极好的,不如”

    苏氏一拍额头,笑道:“看我这记性!香雪,我这里要开个绣坊,你的绣活一向不错,不如也接些活计?”

    香雪为难,从前的香雪一手绣活来自生母,自己可没有这个技术啊!

    不过,苏氏刚刚帮了她,当面就回绝的话,恐怕苏氏面子上下不来。

    踌躇了一番,才说道:“夫人您照看我,我心里记着您的好。不过您有所不知,我回家这两年,一直做家务下地的,也没拿过针线了。不如,我回去做两样小荷包,您瞧瞧可还能入眼。若是可以,我再接活儿。若是不行,也不能砸了您的绣坊名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