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王妃不可欺-第5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双眸时,他就产生了意外的熟悉感,可这个女人并没有因此而消失,更时常出现扰乱他的睡眠,不得已让管家拿了药饮用才能勉强睡好半夜。
他看着面前的药碗,不知为何突然不想再服用,他想等着她来,想知晓她究竟是谁。
第101章 。远乡辞故旧()
宣王府门前的灯彻夜燃着,这条深巷中,是唯一的光亮。
萧珒睡时并不喜灭灯,今夜合衣睡在书房,整个子衿院中都亮堂着,寝院中才熄灭原有的火光。他今夜睡的并不安稳,睡梦中隐有笑声传来。
“宣王爷,多谢了。”依旧是熟悉的女声。
萧珒想要走上前抓住一缕幽魂,却始终在他难以触及的地方,手脚似乎都被镣铐困住,挣扎不得,威名赫赫的宣王鲜有如此狼狈的时候。
“你,究竟是谁,为何谢我?为何出现在我身边这么多年?”口齿尚可发声,眼见面前的女人愈发飘忽不定,他更是迫切的问询。
这女子一袭桃花长袍,面上却很是苍白,樱唇轻启,袭来他身侧,轻拥环抱:“我一直在你身边,多谢你昔年救我于枯井,如今释我于深渊,我就要走了,可我还在。”
凑近了才发觉这女子身上是他熟悉的薄荷香味,指尖轻触到脖颈是一阵冰凉传来,萧珒此刻分不清究竟是现实还是梦境,他抬眸望去,是难得的平和与宁静。自六年前她入梦以来,还是头一回见到不脆弱彷徨的模样。
“本王的手沾满了鲜血,从不记得救人于危难中,这些年你每每出现都是哭泣幽怨,虽不相识,本王…盼你早日离去,不要再停留了。”
女子应当是解开了所有的心结,恢复了曾经的持重内敛,眉眼间与沈亦欢极其相似,却没有她那抹飞扬的感觉。
不知过了多久,林管家似乎听见萧珒的呼唤,忙入内查看,见他眉头紧簇,轻将他推醒:“王爷,可是梦魇了?”
萧珒头昏昏沉沉,脑中熟悉的记忆仿佛瞬间消除,他只记得今日那人来过,却又忘了说了什么做了什么:“林叔,无事,今日过后,我就回寝院居住,时辰不早了,更衣洗漱吧。”
他甩甩头,也就不再多想了,何必庸人自扰。
三月二十五日,便是启程去的日子。沈府中一大早车马辘辘,载着二房一行人的东西往临近城东的宅子去了,门外候着的还有宣旨的小太监与皇上派来的侍者,去那处交接,总要有信得过的人。
而那处靠近侯府的院落已交由沈邑武着手发卖了,地界虽好,若是与顾家为邻恐不得安宁。
“欢儿,若不是夫子送来信件,我还不知你自作主张把女学的课业匆匆了结,我原想着你由祖母照料不必前去杭州,京城故友众多,你去了那里恐怕难以适应,不如…”姜氏一手搂着昏昏欲睡的亦欢,还是忍不住发问。
沈亦欢听见最后一句,忙打断道:“娘亲不要,长姐是个什么性子您现在已经摸的门儿清,若我留在这里,只怕会被啃噬到渣骨不剩。”
姜氏在她臂膀上拍了两下:“哪有这么说你姐姐的,罢了,既然东西都休整完毕,一切照旧吧,希望远离京城的这些日子咱们能过的欢愉,别再出什么乱子才好。”
沈亦欢半眯着眼似是沉沉睡去,她想抓住这短暂的安稳人生,萧珒走后她细细思量话中含义,惊觉萧珒应当有事瞒她,否则也不会将她一家送去最安全的地方。
算算日子,距离黄河泄洪不当造成泛滥灾祸不足两月,期间再加之太子与苏潋的婚事,会否有更大的风浪传来,她不敢再深究下去,结果早已告知萧珒,但愿他能听得进去,不要一意孤行。
第102章 。静影沉璧()
此去杭州府走了大半个月的路程,按照车夫的指引,倒是已有一处宅院安置妥当,迎这一行人前去。一行人尚不知原委,只得随着去了。
马车停靠在挂着沈府牌匾的门前,左右两只石狮上还挂着红绸。沈亦欢初下了马车,隔着长长的白纱帷帽,模糊的瞧见前来接引的人是昔日在福州见过的行商李泉,她稍稍一愣,但见他做生疏模样,知他自有安排,就只垂眸站在姜氏身后,一言不发。
李泉扫过众人,约莫有二十人,除了素日里用惯的家奴,也有几人是自愿从沈家离开跟着前来。李泉往后沈亦欢身后看去,发现沈家庶女沈静姝竟也赫然在列,沈家的事情他一早便都知晓,此刻只讶异一刹那就收敛了神色。
姜氏不想落人口实,虽她身世未明,但也是沈二爷细心教养长大的幼女,有赵氏的几分情意在,姜氏不会过分苛责孤女。
沈二爷曾外放福州任职,也知官员须得住在衙署内,可这一转头就进了别院,他犹恐抗旨,再打量接应的这人,面庞黝黑,目光深邃灼灼似是能将人看透一般,却身态恭敬稍矮,因不知他来历,便道:“敢问一声您是?”
“沈大人,臣唤做李泉,是陛下指派的暗使,您奔波劳碌就先回府苑歇歇脚,明日再去府衙,陛下下了暗旨您与家眷不必特意住在内衙。”李泉寥寥带过,怕他不信,又呈上一封盖了宝印的信件,正是承玄帝的笔迹。
沈二爷稍稍放心,但还是有些犹豫,此事终究是不合规矩,李泉站在一侧也有些为难,总不能直言告知这些都是太子爷的授意吧。
沈亦欢看出这点来,便小声解围道:“父亲无甚大错,外放杭城焉知不是一件好事,既然陛下不愿为人所知,自有他的思量,父亲就不要拒绝了。”
见女儿如此说,沈二爷才令众人前行。
由李泉领着入内,进了正门绕过高檐松竹如意砖雕影壁,走上长廊便是围湖而建造的假山荷池,就瞧见有拱角凉亭于中,透过有圆形门框睡莲框于内,随溪流涓涓而动,仔细瞧去竟是红白斑澜的金色锦鲤游过。
“院子要比在京城小上一些,这些锦鲤大多是西湖边的渔民捕捞贩卖,那地方是最有灵气的,这片小池子皆通了活水,故而更有生气,抄手游廊上设了长凳,过些日子天气炎热,围在这里看藕荷是最好不过的,窗框的形状多数是八边形,您瞧着会更好看些…”李泉一一为他们介绍着,“沈大人,您安置妥当后若有什么需要的尽管告诉我身边的宋嬷嬷,您若瞧着她得当,便让夫人收为己用,也好让您多了解一下城内的状况。”
沈二爷还未回复,沈亦欢主动道:“如此甚好,有劳李大人费心了。”
沈二爷夫妇齐齐看向亦欢,诧异她对陌生人如此信任,怕她为人所蒙蔽有些沉脸:“欢儿,你今日有些多言。”
李泉笑道:“沈大人,不碍事的,江浙一带的女子鲜少有小姐这般直率,臣也觉得甚是欣喜,再者说,吕知府家的幼女是个喜欢热闹的姑娘,小姐这样的性情也能早些融进这些小姐中。”
“多谢李大人费心,行囊尚多,先令小女回了安置妥当,可还有别的事情?”沈二爷不知为何,对这种献殷勤的人不大喜欢,但为官多年摸索出规则说话也十分客套。
李泉发觉自己失言,只一笑带过:“无事了,如此臣便退下了,宋嬷嬷手下还有七八个管家婆子等人,一应人手也都安置妥当,大人好生休息,臣居于府衙内,有要紧事尽管来寻便是。
沈二爷让傅池前去送客,女眷们就由宋嬷嬷领着入了后院。
一路行来,沈亦欢都留心看了,以红漆就的檐廊旁雕刻了许多纹样的图案,白璧上嵌着黑漆新刷后的窗柩,都是别出心裁的透雕图案;院中有池塘贯穿其中,多了几处白玉石雕芙蓉花拱桥;前院多种植绿植松竹,而刚进了女眷后院,就见几株西府海棠在道路两侧,再往前去便是丛丛蔷薇花架倚在栏杆之上。
沈亦欢与姜氏的院落都居于正中旁侧,合欢院与松墨院只隔了一道银杏林,现下刚发了芽,瞧着还光秃秃的;沈静姝独自辟在西苑的妍静院,若走过来还需费一些时日,因都铺就了石子路,踩上去还有些湿滑。
入了合欢院中,便见三棵合欢树于内,土质松软,线圈外还有散落的土石。因没了旁人,宋嬷嬷道:“这些都是王爷吩咐移栽的,准备的匆忙,还望小姐勿怪。”
她一一扫过院落中,除了合欢树的惊喜,亦欢眼尖的瞧见东间似有一个暖房:“宋嬷嬷,那是?”
“回小姐,这些都是王爷从各地搜集来的花草,还留了一株葡萄幼苗,知道您喜欢侍弄这些东西,不管您在这里住多久,也绝不能敷衍了事。”
宋嬷嬷说的便是萧珒的初心,他总想给她更好的。
“多谢嬷嬷,我真的很喜欢,云叶,拿一包银叶子来,交由嬷嬷给底下人分了,日子匆忙劳您费心了,这上等封红,您就不要推辞。”
宋嬷嬷心知未来的王妃脾性,坦荡接过,不再拒绝,“小姐,您先歇着,到了晚间用膳时,一切休整完毕,奴婢便拿了册子给您,城内诸多事情,身为总督之女,应酬一事总会避免不了。”
“好,有劳嬷嬷打探情况,烦请吩咐烧桶热水来,一路奔波,当真是有些乏累。”沈亦欢看着屋内有条不紊的行进着,便吩咐道。
“是,奴婢这便退下了。”
“等等——”沈亦欢突然出声道。
“小姐还有什么吩咐?”宋嬷嬷有些不解,站在门侧,问道。
沈亦欢低声道:“长安那边这半个月的消息,请您告知我一声,终究还是要回去的,我这心里有些不踏实。”
宋嬷嬷应了声是,攥手低眉退下了。
第103章 。梨融春水杨花梦()
在这里,没有那么多规矩杂事,京郊的铺子都交由姜元柏打理,有收益不好的都变卖了现银;且没有公中的事情烦扰,姜氏得到更多自由,加之杭州城养人,不过须臾她的气色更好上几分。
沈崇锡喜静又好绘图,屋内的摆设大多都方便他观赏作图;姜氏不喜脂粉香料,在案几桌前都摆着时令蔬果散发着自然的清香;沈亦欢屋内寝具多为黄花梨木,不用香料已是芳香异常,院中的合欢开时尚早,只见泛白玉兰悄然盛开。
几日的光景,宋嬷嬷井然有序的打理着沈府的一切,手腕之果决令府中从长安带来的老管家都望尘莫及,常常跟在她身后细心学着。
四月杭城不似北方还带着一丝凉意,晨起已是暖风拂面,窗外洒着金色阳光,偶有柳絮飞来撒下淡白一片。
沈亦欢连歇息了几日,身子还有些乏累,前日收了吕知府幼女的帖子,总是拦着不回也不是法子,初来乍到便拒绝应酬也恐对父亲不利,昨日午后便要人回了信邀她前来做客,今日这才起了大早收拾家中一应事宜。
宋嬷嬷备下新裁制的草绿色流云纹锦上襦下配了束腰襦裙裙边拼凑着一圈粉色散云暗纹,外披一件淡粉色窄袖对襟竹叶刺绣杯子褙子。
待沈亦欢洗漱完毕,便见到桌上摆开一排发钗头钿与绢花,云叶挽了簪花髻,额前收了碎发,留有两股散落,余发皆挽在左侧;亦欢点了一支蜻蜓累丝衔珠发钗,簪在一侧,周边围了两朵芙蓉绢花,宋嬷嬷觉得有些不妥,又捻了一个鎏金碧玺蝴蝶花钿于脑后,取惯用的珍珠耳环为饰,施以薄粉才算妥当。
沈亦欢在素问云叶二人随侍下,去了姜氏院中,此刻晨光初现,本以为母亲还未起身,不曾想沈静姝已经到了此处随侍,见亦欢前来,将本端着的黄铜盆搁在一侧三足支架上,“姝儿问长姐安,听说长姐近来身子不大爽利,可还好些了?”
“无碍,妹妹有心了。”沈亦欢有些淡漠回应,二房迁居而出,她算是家中长姐,沈二爷也曾同她二人提过要将沈静姝记在姜氏名下,为嫡女。
沈静姝自赵氏离世后,明里暗里都断了同赵家的联系,安分许多,没有曾经的盘算于心思,整个人变得沉稳起来,她心知与沈亦欢的隔阂深深,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如今沈家的女子只有她二人最是亲近,只要自己守着住本心,她相信姜氏不会为难于她。
“无事就好,今日知府家的姑娘要来,我本想着侍奉完母亲用膳便会院子,这样也不会搅扰到你们。”沈静姝现在的模样才正如沈二爷为她命名的初衷,她的院落最是偏远,能有此心已是不易,姜氏在屋内听着她的话语,出声道:“不必了,你留在此处便好,老爷前些日子还在说为你上籍的事情,左右咱家就你二人两个姑娘,都记在我名下,日后也可有个好人家。”
长房的姑娘只有沈嫣然一人未定亲,沈亦欢眼见着及笄将至,却无人敢上门提亲,可算是她心头一个要事,好在姜太夫人早有打算,姜元柏一直不曾娶妻也是为此,借着这件事情也算告知亦欢她的态度。
沈静姝自幼因着沈二爷多照料些才会失了分寸忘记自己出身庶女,经一事而长,也不那么过分看中嫡庶,但初一听此消息,还是感激万分:“姝儿多谢母亲,热水要凉了,母亲不如先洗漱吧。”
沈亦欢并不反对此事,草草用过早膳便去暖房中挑了几株开的正旺的月季摆出,为前厅增添一抹春色,约莫到了正午,二门的人便来拜见道:“大小姐,吕小姐到了。”
“请。”
第104章 。吕家姐妹()
前厅便是待客之室,今早摆出的月季上还带着晶莹剔透的水珠蕊,窗几上奉着几盆常青绿箩,正桌上以白釉瓶折了粉蕊并蒂桃花枝子为饰,江南春季稍长这会儿院中开的正旺。
因沈亦欢还在赶来的路上,宋嬷嬷领着小姐坐下后,由碧清领着几个小丫鬟上了几碟点心,问吕家小姐喜欢的茶饮后吩咐婢女一一安排妥当。
“吕姑娘,亦欢来迟,还望见谅。”
沈亦欢与沈静姝初踏入屋中,见一高一矮两个女子坐在右侧圈椅上,小的那个想来有些无趣,便玩着一侧的月季花刺,嘴里似乎还说些什么男子之类的话,见主家来了,才摆正身子起身虽稍长一些的见礼。
宋嬷嬷在后提点两句,稍向静姝介绍一二。个子稍高一些那个便是吕知府三女,刚过了十六岁生辰的吕芙缨,只见她内里暗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