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开挂人生-第4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等下我抓几副药,你们早晚煎给她喝,看能不能好点。”
“成,多少钱?我让你嫂子准备好。”
“”
张大柱知道家里几个女人平时把事情推给小儿媳做,他看见小儿媳也不反抗还挺满意的,觉得小儿媳不错,勤劳。没想到小儿媳劳累过度,拖垮了身体,他也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晓晓是从原主晕倒后来的,三天来,晓晓除了上厕所,基本不出门,早晚两顿药和饭都是大嫂和二嫂端来的。原主的儿子张文军才两岁多一点。晓晓把他带在身边。
晓晓听着外边婆婆的骂声,像没听到似得。反正不是她拿的一个土豆还不值得她去偷。
“老大家的是不是你偷的?”刘翠逮住要上厕所的大儿媳朱维。
“娘,你说啥呢?锅里有土豆,俺咋不知道呢?”朱维一脸茫然的问婆婆刘翠。
“你个贼婆娘,你吃了还不承认,你胆子够大的,是不是以为老娘治不了你。”刘翠一双满是老茧的手,不停的怕打朱维。?啪啪
打的很响。
“娘,你不要冤枉人好不好,你怎么不说是弟妹偷的呢?咋赖上俺。”朱维气得要死,这个老虔婆,一天到晚给她宝贝幺女吃独食。还好意思在家里大声嚷嚷。
“你弟妹,那个病秧子房门都不出,还会偷东西,你当我傻啊。”刘翠说起来就不舒服,家里一个病秧子,不能干活还要花钱。这是遭了什么孽哟?
“娘啊,你不要看俺老实就冤枉俺,俺在家里老老实实的补衣服,哪里就偷吃了。来人啊,孩他爹,你要帮俺洗清冤屈啊?我不活了。”朱维一屁股坐在地上,一边哭,一边拍着地上的灰土,哭的可比孟姜女还厉害,再哭下去,估计北水村都不会干旱了。要被朱维的泪水给淹没的节奏。
“哭啥,哭啥,你们一个个都是闲的,这么有力气去把家里再收拾一遍,把家里打扫干净。”张大柱在房间里休息,本不想管这些女人的事,可大儿媳和老婆子好像还越搞越有劲一样,也不怕外人笑话,真是没有一个省心的。
院子里吵架声,立马停歇。一家老小都怕张大柱。
张家的战争也进入了地下斗争,三个女人一台戏,张家除开生病的晓晓,还有四个女人,她们每天互掐。日子过得不是一般的糟心,家里还有几个孩子,每天在外边瞎玩。
晓晓躲在房间里修养了半个月,日子过得还算舒心。
今天天气不错,艳阳高照,晓晓把房间里的被子拿了出来,晒在竹竿上,自己把床单,床套拿出来洗。
“军军,你就坐在妈妈旁边的小板凳上好不好?看着妈妈洗被子。”
“好的,妈妈。”军军奶声奶气的回应晓晓,军军的眼睛特别灵活,他一直跟着妈妈长大,这两年一直是晓晓自己带大的孩子,婆婆刘翠月子都没有照顾过晓晓。晓晓哪怕下地都是自己带的。母子两的感情特别好。
家里的大孙子已经有了十二岁,他帮助爷爷请来了村长和大爷爷,还有三爷爷。
家里的东西都是分成五份,三兄弟每人一份,老人一份,小姑子张玉梅一份这是谁都没有想到的事。不过这不包括晓晓。钱是一分也没有分到,每个儿子每年孝敬老人二十元钱,晓晓家是四十元钱。
晓晓分家以后,就给张家兴寄了一封信,如果他想尽一份责任的就会给晓晓寄钱,这样以后张家兴回家她还是会顾忌两人是夫妻这个面子情,反之,晓晓以后就当没有这个人。
晓晓在信中提到了自己想搬出去,自己修房子的事。
晓晓看现在还不是很忙,修房子是正当时,她在山上转了一圈,拿回来一根人参,她跑到村长叔家里,“村长叔,在家吗?”
“在呢,在呢,进来吧!”村长张富民在家里编竹筐。他抬头看了一眼进来的人,“稀客呀,是家兴媳妇儿,快进来坐,老大家的,快给你家兴嫂子倒碗茶来。”
“唉,来了。”里面传来说话的声音。
“家兴媳妇,今天过来有事不?”
“叔,真有事找您,俺今天上山找到一根这个,想借村里的牛车去趟市里,卖了。”晓晓把刚从空间里挖出来的人参拿在手上。
张富民张大嘴巴的看着这跟已经过百年的人参。他心里羡慕嫉妒恨啊!自己一家人咋就没有这个发财命啊!这个时候那个特殊的时代还没有真正开始,这人参也不用被人嫉妒要上交。
张富民的大儿媳吓得一碗茶都掉在地上“咣当”一声,惊醒了晓晓怀里的军军,他揉揉眼睛看着面前的人,一看认识的,还没有完全醒过来的他,又继续睡。
“家兴媳妇儿,你一个人去啊?”
“叔,不是多大点东西,肯定是俺自己去了,看看天色,俺估计俺要在外边住一夜,好麻烦您帮俺还开张出门的证明。”
“这个没问题,你等一下。”
“叔,今天俺挖的这个东西还要麻烦您帮俺暂时瞒几天,还有弟妹也是,行不?”
“行,这个没问题。”
“嫂子俺嘴还是很紧的,不会说出去的。”
“好,谢谢叔和弟妹。”
晓晓装好证明,抱着军军,赶着牛车,在家里拿了一个早就准备好的包袱出发向着市里赶去。
牛车上堆了半车草料,晓晓把一件旧衣服铺在牛车上,军军就坐在旧衣服上面,手里捧着晓晓给的小零食。嘴巴像小松鼠一样,包的慢慢的。可爱极了。
第94章 庶女2()
此为防盗章
“怎么今儿个;想起见琏儿了;这可是喜事啊!”贾母一见到贾赦不知咋滴;就是忍不住没好话。
“母亲,看您说的;见琏儿是什么喜事,这不是儿子一直想见琏儿,可琏儿毕竟不和儿子住在一起吗?既然母亲觉得儿子忽略了琏儿,那儿子今天开始就做个好父亲;把琏儿接回东院;儿子自己养着;这本不该劳烦母亲的,只是那时候琏儿还小,东院又事多;才让琏儿跟着母亲的,现在儿子看见琏儿慢慢长大;还是跟着儿子更好些,儿子没事的时候好可以好好的管教他。”贾赦说话半真半假。
“老大,你现在是越来越会说话了,既然你要自己养儿子,就带回去吧!”贾母说真的她还真没怎么管过贾琏,就是让丫环好好照顾罢了;跟后面照顾贾宝玉那是完全不一样的。
“鸳鸯;去找人把琏儿带过来;让人把琏儿的东西也收拾好一起带过来。”贾母交待鸳鸯。“是;老夫人,奴婢这就去。”这个鸳鸯还不是后面贾赦喜欢的那个鸳鸯,这个鸳鸯做事更加的细致。贾母身边得力的大丫鬟永远叫鸳鸯,从不换名字,只换人。
现在的贾琏还只是一个三岁的小孩。鸳鸯牵着贾琏的手来到厅堂,“琏儿见过祖母,见过父亲。”三岁的贾琏长得玉雪可爱,白白净净的,正是认人,需要父母呵护的时候,他双眼睁得大大的看着贾赦。
“琏儿,今天跟着你父亲住到东院去,想祖母了就来看看祖母。”贾母在小孩面前假装舍不得,可贾赦却没有感觉到贾母真的舍不得贾琏。
“祖母,孙儿知道了,孙儿舍不得祖母。”贾琏说起来人算聪明,嘴也甜,原着里面完全是被王氏养坏性子。
贾赦翻着白眼看贾母的依依不舍,好假。
贾赦终于等贾母演完戏,带着贾琏回到东院。
“夫人,快,让人给琏儿收拾房间。”贾赦带着贾琏来到邢慧住的芳华园。
“老爷,你什么时候接的琏儿回来的,不是说老爷出去了吗?”邢慧已经看见贾赦身后站着的小男孩,长得不错嘛?难怪有花心的资本。
“琏儿,快叫母亲啊!”贾琏是见过邢慧的,在成亲的第二天早上,后来还见过一次,是新婚的第三天早上,贾琏也叫过邢慧母亲,这是必定的过程。
“母亲。”贾琏这个时候还没有正确的对生母和继母区别。身边的下人,以前被贾母换过,不是原来张氏安排的那些人,所以没有人在他耳边说这些。
“琏儿,来母亲这里,母亲给你准备了好玩的东西。”邢慧从陪嫁的柜子里拿出一个前段时间找人做的小木马。
贾琏看见木马眼睛都亮了,他看了看贾赦,贾赦没说话也只是看着他,他慢慢的走上前接过邢慧手里的木马,拿在手里。
邢慧伸手抱着贾琏坐到榻上,把贾琏放在榻上,让他在榻上玩。
“秋月,进来。”
“太太,有什么事?”
“秋月,让小兰几个把隔壁都是几间房都打扫出来,咱家的少爷住。”邢慧其实早就让人打扫过几次,房间也布置好了,房间里的各个有菱角的地方都让人用布和棉花包好。让贾琏在房间里玩的时候都不用担心撞到有菱角的地方伤着。
“是,太太。”秋月退出去,只留下一家三口。
贾琏在一边玩着手里的木马,贾赦看着自己的继妻和儿子的互动,还是很有触动的,他小的时候就希望自己也能和父母这样互动,可他穷奇二十多年也没有做到。
“老爷,你以后可不能老是出去不管我们母子俩。以后你要每天在家里陪琏儿两个时辰,这是你做父亲的职责。”这段时间邢慧尽一个妻子的义务,两个的小日子过得还是很和谐的,贾赦对邢慧也很好,很听邢慧的。开玩笑,前世邢慧毕竟是在政府部门工作了好几年,在里面可学了很多东西,包括与人交往,这在政府部门上班的人来说这可是一门人人必会的技能。
“夫人,这两个时辰是不是太长了一点。”贾赦就是个坐不住的人,你让他在家里呆两个时辰还真是有些难为他。
“老爷,你平时不是没什么事做吗?在家陪我和琏儿,两个时辰还长啊。”邢慧一针见血的指出贾赦是无业游民的事实。贾赦难得不好意思的脸红,要知道贾赦可是个脸皮奇厚的主儿。一般人还真见不着他脸红。
邢慧对贾赦的影响力还是不错的,贾赦最后勉为其难的答应了邢慧的要求。
邢慧的日子就这样一天天的过下去,她每天教贾琏一个时辰的书,分四次教的,自己做做点心,做做菜,日子过的逍遥。反正只要荣禧堂要来人,邢慧必定躺在床上生病,她才不想去伺候贾母。一个永远拎不清的老太婆。
邢芸的嫁妆还是让夫家很满意的,他们家不是豪门大户,家里虽然也有官职,可是一个七品京官在京城一抓一大把。京城大,居不易,家里出息少,开支大,婚殇嫁娶到处都需要钱。邢芸成亲不久,夫家就分了家。她相公是家中最小的儿子,不过是嫡子。分家的时候也就分到一个两进的小宅院,两个小铺子,一个小庄子,几千两现银。实在是少。可这也没办法,嫡长子也没有比这个弟弟多多少。不过庶子全分了出去。
邢芸家的两进小院子挨着婆家,她一分家就住了进去。每过几天总会上门给公公婆婆请安。邢慧无论送了什么好的鲜果和土特产来,她也总是第一时间给大房送一部分,张家大嫂可是很喜欢这位弟媳,觉得她会做人做事。张家对她可是满意的不得了,张氏一族聚会的时候,张老爷和族兄张远之大人还提过这位小儿媳的好。张远之在和刘文的书信来往中早已经知道贾赦是继妻是个什么样的人,把贾琏和几个弟弟妹妹教育的有多好,就连邢风本来资质不怎么样的一个人还能中举,未来中进士也不是不可能的。还有贾琏也是在她的之下,是什么是优秀,邢氏每年还照着各种大节日都会以贾琏的名义送上节礼年礼,从不差一次。礼物也是精挑细选的。送的东西都是他们家人的爱好和用的上的,没有什么太多华而不实的东西。想想这样精明的女子培养出来的妹妹不会做人那才怪了。
贾赦结束了外任的被圣人调回了京城,任正四品的太常寺少卿,贾赦的这些年的作为应该有更好的出处,可无奈他本人学历低呀,只好屈尊这里。
贾赦把大部分的家产也乘机送到自己祖母送的六进的房子里。他们到了京城荣国府的时候,大门紧闭,就连侧门也没有开着,只开着旁边的小角门。一家人就这样在大门口等着,贾赦原想去叫开门的,邢慧不许,她知道荣国府没有任何秘密可言,下人门到处乱说府里的事,她也不怕家丑外扬,就这么干巴巴的等着,等到夜幕降临,大门和侧门还是依然紧闭,就像没有接到大老爷回府的消息一样,城门口也没有人去接。
贾赦气的脸色铁青,邢慧和贾琏悠哉的坐在马车上吃着晚饭。压根不理贾赦的气愤。“父亲,您吃点吧!要不晚上会饿的。”贾琏还是劝了一下气愤中的父亲,“琏儿自己吃吧,父亲吃不下。”贾赦哪里还吃的下。这条街上的邻居也指指点点,心里鄙夷贾母和贾政夫妻二人做的好事。一看就是没有规矩的,贾母和贾政丝毫不知道外面的人心里对他们的想法,母子二人统一战线,想给这个桀骜不驯的贾赦一个下马威。可是他们没有想到,邢慧的手段比他们高,就直接在附近的客栈住下了。
贾恩侯回京被母亲和弟弟一家拒在大门口的事,经过一晚上的发酵,已经在第二天传遍京城,更加的坐实了当初贾赦一家宁肯在外做一个七品小官,也不要待在京城的做一等将军。
贾母苛刻贾恩侯一家,贾政夫妻不敬兄嫂的事在京城传的有鼻子有眼。成为大家茶余饭后的话题。御史们也找到了新的事做,弹劾贾政窃居正宅,不敬兄嫂,还有御史发现王氏在外买卖人命官司。
贾赦在第二天下朝之后,就被贾政带人迎回荣国府。要知道贾政被上司责备,被同仁鄙视,心里也是气贾赦小题大做,不开门,你不会敲门啊。心里骂贾赦骂了不知多少遍。
第95章 庶女3()
每天都要在田地里转几圈;晓晓才能心安。她把傀儡派了一对出去;去南方收集新鲜的瓜果。晓晓还给了他们一个储物戒,只要收到瓜果就用这个戒子先装着。快到京城的时候才用船装着一路运回京城。在码头上直接卖掉。好多大户人家的管事为了买到上好的鲜果;都会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