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禁区-第8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么说,已经诊断出来了?”
“没那么简单。那医生说了,他现在只是初步地诊断,还不能下定论,这个疾病,不是填几个问卷就能解决的,还要再找一个专业的心理医生,配合着,再作鉴定。”
许浩,用自己的理解,把整个事情,简单地描述了一遍。
“填几个问卷?”陆然听着,却不是很明白,他反应了一下,“你是说,填了几份心理测验的量表吗?”
“啊,对对,就是那个东西。那个精神科的医生一来,问了李华强几个问题,然后就拿出几张问卷样的东西,就是你说的那个,量表,给他填,填完了,就走了。我总觉着吧。这是不是太快了,我不放心啊。”
陆然笑了笑,说:“许警官,这个量表,是心理专家和精神科专家们,经过精心地编订,给无数病人测量使用过的测验题目。om虽然看着简单,就像问卷一样,让病人填填,但是,出错的几率还是很小的。精神科的医生都是专业的,您不必太过担心。”
“哎,反正,我看着就是不放心,”许警官说着又叹了口气,这是他带队负责的第一个案子,心里难免有些忐忑,不想有任何差错,随后,他又嘿嘿笑了两声,“陆医生啊,我还是比较相信你的判断,你看,你如果有时间的话,可以再过来一趟,算帮大哥我一个忙?”
“许警官,你太客气了。帮忙我自然是乐意的。不过,那位精神科医生,不是说还要找一位心理医生继续再为李华强进行诊断吗?”
“嗯,他们院里还要再找一位心理医生来,但我想,这多一个人,不是多一点把握嘛,有你在,我比较放心。所以希望,请你也来看看,你看,可以吗?”
许浩很有礼貌地,想要征求陆然的同意。
陆然没有多想,答应道:“好的,什么时候我方便过去?”
“哈哈,陆医生真是仗义,每次联系你总有事麻烦,每次你都这么爽快地答应帮我,你这个朋友,我交定了!”
许浩没有立刻和陆然约定时间,而是对陆然爽快的出手相助,有些意外,也很感激。
当下,就想要和陆然论起朋友来。
陆然也很高兴,许浩这样信任他,相信他能做出正确的判断,这也是一份尊重和信任。
“你太客气了,既然是朋友,这也不是多麻烦的事,这两天,我除了复习之外,没有别的事。”
“太好了,下午,今天下午,你能过来吗?”许浩显得更高兴了。
下午?陆然一看时间,现在已经是中午十二点了,怎么这么着急?
“这么急?下午几点?”陆然问道。
“两点。没办法,这个案子已经拖了几天了,今天下午,那个心理医生就要来了。”许浩指的是精神病鉴定医院指派的医生。
“嗯,好。”陆然果断地答应了,他知道事情紧迫,如果他果真要帮忙,就不能拖延。
挂断电话以后,旁边正过来打算找陆然吃饭的茜茜问道,“下午,你要去哪?”
她隐约听见了陆然又说起了“案子”之类的话。
“去派出所,帮上次那位警官,查一个案子。”
“怎么又要去?”茜茜微微蹙眉。
陆然从座位上站起来,伸手握着茜茜的双手,“别担心,等我回来了,就送你一件礼物。”
听到陆然在安慰自己,茜茜反倒摇了摇头说,“不用了,我就是想问,有没有什么需要我做的,我可以帮你。”
陆然摆了摆手说道:“我自己可以的,你在这里等我就好了。”
茜茜欲言又止,点了点头,便没有再多说。
下午两点。
陆然到了派出所,又见到了新交的这位“老朋友”,许浩。
看得出,这个案子一直悬在他的头上,他一刻也没有放松,他的头发有些长了,下巴也长出了胡渣。但都没有时间打理。
“陆医生,你来得挺快,两点还没到,真准时。”
“应该的,那位心理医生来了吗?就是下午要来做鉴定的?”陆然问。
“还没呐,他没你早。”
“哦,好的,那我算来早了。”
“没事,你坐下休息一下吧。”许浩招呼陆然在办公室先坐下,倒了一杯水给他喝。
“既然来早了,许警官,你可以把上一次,那位精神科医生对李华强用的量表,给我看看吗?我想,你们应该留有备份吧?”
“没问题,我留着呢,他做完的量表,我复印了一份,在这里。”
许浩从抽屉里,拿出了一份问卷样的纸张,总共有十页左右的样子。
陆然拿在手里大致翻看了一下,这里面不止有一份量表,而是有两份。
也就是说,医生让李华强填了两份“问卷”。
上面写满了测试题目,每个题目都是一个问题,每个问题描写了一种情形,然后询问填写量表的人,自己的情况是否是问题中所描写的这种情形。
完全不符合,勾选0,完全符合,勾选100%。
在0…100之间,每增加10,都有一个可以勾选的选项,比如20%,30%,40%等等。
量表上的第一个问题是:有些人有这样的体验,他们骑着自行车(或开车)走着,突然意识到,怎么自己一点儿也想不起来在整个或部分的行驶过程中发生了什么。
请问,这一情况,与您相符的程度有多少?
0%,10%100%。(。)
第一百五十六章 门道()
陆然看着这张量表。om
第一题,李华强勾选了70%。
看来,他在生活里遇到这样的情况,次数挺多的。
接下来的题目,也和第一题类似,描述了生活中的一个情景,看答题者是否遭遇过这样的情形:
有些人有时正在听别人说话的时候,突然,发现自己对刚才所谈内容的全部或者部分好像什么也没听见。
底下依旧是百分比的选项。
李华强选择了60%。
依然是一个较高的频率。
陆然扫视了一下整张量表,所有的题目,他的比率都勾选在了60%以上,没有少于半数的情况。
“如果真的是这样,那他的情况已经很明显了,他很可能,表现出人格分离的症状。”陆然喃喃自语。
“还有这一题,有些人,有这样的体验,他们突然发现自己到了某个地方,却不知道怎么来的。”陆然把这一题念了出来,然后看向下面一行
陆然顺着这一行的数字从左往右寻找着李华强的答案,0,10%,20%
一直没有看到他的笔迹,数到右边,最后的那个数字100%,左边,90%,看到了他的勾选。
“90%。看来他常常发生这种情况,他总是遇到这种窘迫的情境。”
陆然回想起上一次他来到这里,在审讯室见到李华强的时候。
他显得很害怕,对许浩所提的有关实施抢劫犯罪的部分,毫不知情。
联系这个问题来看,多重人格的患者,当另一个人格出现,霸占身体的时候,他的行事风格,穿衣打扮,都会和原先的主人格完全不同。om
如果他的体内,真的还有另一个人存在。
那个人性格张扬,暴戾,和原本胆小、懦弱的李华强孑然不同,那么,那个暴戾的李华强,才是真正的犯罪分子?
陆然在脑中快速地勾勒真正的犯罪分子,会是什么样。
一个多重人格患者,往往有着不堪回首的童年经历,而且通常是肉体上的惨痛折磨。比如童年时候被继父或继母虐待伤害,甚至被亲生的父母虐待伤害。
这些施害者,往往是受害者很亲近的人,比如父母,或者是亲戚,老师等。
伤害行为,从频繁的、情绪化的鞭打,到性。侵犯,****,往儿童下体塞棒球等等,从暴力到怪异,不一而足。
受伤害的儿童,往往因为自己的弱小和施暴者的权威和力量,不敢反抗,也无法反抗。
他们常常感到恐惧和无助。
在极度的恐惧中,为了活下去,他们就需要一个能够保护自己的力量。
然后,他们能躲进那股力量里面,感到安全。
这个保护自己,使自己免于伤害的力量,就是另一个自己。
每当他们感到自己弱小,无法反抗的时候,另一个自己就会出现。
这就是他分裂出来的第二个人格。
这个人格不同于弱小的主人格,他强壮而有力,无所畏惧。
如果李华强的情况,符合陆然的这个猜想,那么,他的童年回忆,应该不太美好。
“也就是说,他的第二人格,有******倾向,总是在他不知情的情况下,实施了犯罪?”
陆然自言自语地,揣测着这种可能性。
许浩在旁边看陆然已经拿着那张量表出了神,他问道:“有没有可能,李华强是乱填的?或者是,他故意撒了谎?”
听到许浩的问题,陆然从自己的思考中跳了出来,他摇了摇头,回答道:“不太可能。这里不止一张问卷。在第二张人格测试量表中,是有设置反向问题的,也就是俗称的‘测谎题’。同样性质的问题,在一张量表里可能会出现不止一次,每一次的问题有一些小的改动,或者是以相反的方式提问,就是为了看看接受测验的受试者是否有撒谎。”
“哦?”许浩从陆然手中重新把两张量表拿到手中,仔细地端详了起来,“这几张问卷,还有这些门道?”
他这时才稍稍地相信了一些精神科医生的诊断,隔行如隔山,看来,他们真的是专业的。自己,是太外行了。
看了一会,他又问道:“那照陆医生看来,他有没有撒谎呢?”
陆然大致地扫了一眼,“目前粗略看来,应该没有。不过这上面问题太多了,我一时也难以一一分辨出来。还是等今天的那位心理医生来了再看吧。他应该会带上上一次量表的结果。精神科医生让他做了测验,会回去把他的每一题的选项,全都整理出来,把所有的数据综合分析一下,得出一个结果。”
“哦,也就是说,上次来的那个医生,把这些量表带回去分析数据了,今天就能看到结果了?”
“嗯,应该是这样。”陆然肯定地说。
“那太好了。”知道很快就会有结果了,许浩不免有些期待,他想快一点看到结果。
聊到这里,办公室门外隐约有脚步声,越来越靠近他们,正朝着这间办公室走来。
随后,许浩的手机响了起来。
他接起了电话,脸上露出了笑容,高兴地说:“朱医生你来了,太好了,就在这层楼,从楼梯口往左拐,第一扇门就是。我听到您的声音了,我这就出来。”
许浩走出了办公室,去接那位杨医生。
陆然也站了起来,他刚走到门口,就看见一位穿着整齐,黑西装,黑裤子,还带着一个黑色手提包的男人。
看上去特别正式,显得很专业的样子。
许浩领着这位杨医生走到了门口,他向陆然介绍道,“这位是精神鉴定署的朱贵文,朱医生。”
“你好,”陆然伸出手,握手表示礼貌。
“你好。”对方回以一礼。
“哦,这位是蓝海的心理医生,陆然。”许浩赶紧又加上一句,把陆然的身份也介绍了一下。
“蓝海?您是一位咨询师吧?”显然,朱贵文对大名鼎鼎的蓝海,还是比较熟悉和了解的。
“是的,我在蓝海工作,是一名咨询师。”
“蓝海的心理咨询师很专业的,许警官能请到蓝海的老师来做鉴定,真是花了功夫啊。”朱贵文很是客气,也很会说话,一句话把自己对于出身蓝海的陆然吹捧了一番,同时,又暗示许警官眼光专业。
陆然也回敬道:“哪里,今天是请朱医生来做鉴定的,我就是来看看,观摩一下。”(。)
第一百五十七章 审讯()
互相客套了两句,三个人就往办公室里走去。om
杨医生把黑色的手提包往办公桌上一放,从里面拿出一叠白纸来。
纸上打印有字。
“上一次的初步诊断结果已经出来了,从两份量表的数据看来,结果是显著的。”杨贵文看了陆然和许浩一眼,把那叠印着分析结果的纸张,放在了桌上。
“显著?不是,那到底他是不是分裂啊?”许浩还是弄不明白,他就想让杨医生给他说一个确切的结果。
陆然在一旁,拿着几张分析报告,看了几眼。
听到许浩提问,就回他道:“现在,还不能完全下结论。量表的结果还要结合今天杨医生的诊断,才能最终确定。不过,就从这份量表的数据看来,我们的怀疑很可能是真的,李华强是一个有人格解离的症状,也就是说,他很可能是一个多重人格患者。”
陆然从专业的角度,向许浩解释了一遍。
许浩听完,花了点时间理解陆然的话,然后反应了过来说:“哦,就是说从这量表的测验看来,他就是有这个分裂症,但还需要杨医生再确诊一遍?”
杨医生点头道,“对。”
“那咱就快点开始吧。”许浩做事很讲效率,说完,他就和看守所的同事通了话,吩咐他们把李华强押到审讯室。
他们还要对他进行一次审问。
三个人整理好手中的笔记本,带好笔,就大步流星地往审讯室走去。
要重新见到李华强了,这一次的诊断,非常关键,诊断的结果,将直接决定这个案件的走向。
他究竟会锒铛入狱,还是会进入一个精神病院接受治疗?
他的命运,就决定于此了。om
走在通往审讯室的路上,陆然顿时觉得自己肩上的担子重了许多。
每一次,他在分析自己的个案时,也会有一种沉重的责任感压在心头,因为分析的准确与否,都会影响他对个案的判断。
今天的这种压力,尤其地压迫,这迫使他快速地集中精神,把自己的精力全神贯注地关注在这一件事情上来。
就像要去参加一场人生中非常重要的考试,而且,只能正确,不许出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