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重生军妻养成记 >

第30章

重生军妻养成记-第30章

小说: 重生军妻养成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陈二姨也有些不高兴了,“你管她吃不吃苦,她就算讨饭我也告诉她不要讨到你门上来。他这房子你愿修就好好修,要真不愿修就直说好让阿庚给她找其他人。”

    陈二姨父没想到陈二姨反应那么强烈,“修修修,不让我贴钱出来就行。你急什么眼。”

    看样子陈二姨父不是嫌贫爱富,纯粹是恨人有笑人无,心态有问题。虽然不占别人的便宜,可别人也别想占他一分钱!

    陈小舅骑着单车带着龙妈和龙小禾先去看了学校,倒也不远,骑车十来分钟,走路估摸着得二十分钟。龙妈琢磨着现在上下班带着小禾,往后小禾初中了得接送,还有小豆上学了又得上下课带着,还是有张单车方便。自己家原来的单车给了龙小姑,也不好去要回来,自己还得重新去买,这次就买一张女士的!

    看完了学校,又折回顾大爷家,说是已经下了调令,房子一时半会好不了,估计得打扰二老二十来天个把月。

    顾大爷笑抱着龙小禾,逗着龙小禾看她缺了的门牙,笑眯眯地说:“没事没事,什么时候来,让顾大娘收拾两间够不够。”

    龙妈说后天就来,两间顶够了。

    二十一,龙小禾开学了。龙妈送她去学校,让龙小禾等着领课本,自己去教务处开转学证明了,学费也没交,只教了书费就领着龙小禾回家了,其实教师子女也不用交学杂费。

    下午龙妈还去了趟供销社,告诉龙小姑自己调到了县城,在县城租了房子。让龙小姑有空去县城家里玩,把地址说了一下,顺便让龙小姑回家了和龙家沟众人说一声。

第67章 进城() 
二十二,一大早陈小舅找了个马车,连人带东西拉到了县城顾大爷家门口。龙妈让陈姥姥和陈小舅带着两孩子先收拾收拾,自己先去学校报道。看是下午还是明天再带小禾去。

    顾大爷和顾大娘看着龙小弟,稀罕得不得了,一个上午抱着没撒手。也正好陈姥姥腾出手来收拾东西。

    顾大娘给龙小禾几个人收拾了进门左侧,西边的两间屋子。因为北面老两口住,东面有个厅,房子是套房,看着大,可就一张床。西边房间虽然小点,一间是一间,可床大,带孩子也好睡。被褥都给晒过了。离厨房也近,带着小孩子,保不齐夜里要用火用灶的。

    陈姥姥打发陈小舅去找找菜市场在哪,顺便买点菜肉油盐什么的回来。便带着龙小禾开始收拾。把顾大娘准备的被褥给收了起来,铺上了自己带来的,倒不是顾大娘准备得不好,而是孩子还小,尿床什么的是常有的事,没得污了别人的东西。孩子再早慧,和生理发育有关的行为还是得慢慢来。

    陈小舅回来的时候陈姥姥正准备做饭,顾大娘进来说自己做。两人你推我搡的。

    陈姥姥不让,顾大娘就说自己来打下手。陈姥姥也是伶俐人,直言带着小豆就是帮大忙了。最终中饭是陈姥姥做的。

    席间龙妈不大好意思地对顾大爷和顾大娘说:“大爷、大娘,有个事还要麻烦你们,后天我们那边修房子,得供帮忙的人一顿中饭,还得借用你们的厨房用用,不嫌弃地话你们老两口就跟我们一起吃。要是口味吃不惯的话让我妈把菜留出来大娘来炒。”

    这话说得漂亮,你们要吃得惯就和我们一块吃,要吃不惯呢伙食开销也算我们的。既然用了你们的厨房给你们造成了不便,我们就从伙食上补贴你们。

    顾大爷当即表示,“随便用,别生分了。”

    顾大娘也说:“你这个妮子太客气了。我们老两口自己吃经常就是对付一口完事。再说你妈这手艺可真不错。我们就舔着脸跟你们搭伙了。”

    “看大娘你说的,是我们给你们添麻烦了。等那边房子厨房弄好我们就可以过去做饭了。”

    老院子还有一个厨房,龙妈是大的等屋主老两口搬走了就去老院子的厨房去对付几天。不好一直麻烦别人。可这话不能直接说,不知道的还以为在赶屋主老两口走呢。

    “就在这边做,新居第一顿饭得热热闹闹地吃,那有还不搬家就去开火的。”

    “你大娘说得对,新居可不能随随便便就开火。老姐姐你们想吃什么直接打发阿庚去买,他别的不成,跑腿的事得给我们几个做好了。”

    顾大娘想起了自己很早就不在身边的儿女,“你这些儿女都是好的,早上拉料路过的是你二女婿?也是伶俐人。”

    “伶不伶俐的我可看不出来,只要他们本本份份的就成。”

    然后两老太太讲起了古。越讲越投契。

    下午龙妈去学校还是没带龙小禾,说第二天带她去。陈姥姥又打发陈小舅去买米面油调料,既然修房子的工人的饭得在这边做,米面油可不能用别人的,只有自己多剩的道理。饭菜要拿过去,肯定不能让工人一窝蜂地来别人家吃,还得买盆桶碗筷,陈姥姥说着陈小舅拿纸笔记着,别的不说,架势倒是很足的样子。

    陈小舅把陈姥姥交代的锅碗瓢盆、油盐调料买回来,又被支使回了趟清水村,从清水村拉了一大袋米来。

    龙小弟睡醒午觉,陈姥姥一把他抱出来,顾大娘就接了过去,主要是稀罕龙小弟,再则让陈姥姥腾出来手来做其他事。见龙小弟有人接手,陈姥姥果然去把陈小舅买回来的猪板油给炼了。

    等晚上龙妈终于有空给龙小禾课本包书皮的时候,顾大爷看到龙小禾七岁多就上三年级,看龙小禾眼神都不一样了。

    “我还当就我弟弟那个孙子是个会读书的,没想到小禾也是个读书厉害的。他也就能随时考第一名,小禾跳级了还能考第一真不错。”

    龙小禾第一个念头就是一年多前见过的,在回廊里看书的睫毛精。他那么爱看书,而且那么爱惜书本,应该学习很好吧!真是羡慕原生学霸,自己这种重生学霸算是作弊了。

    二十三,龙小禾终于上学了。老师还再三确认觉得龙妈带龙小禾走错了教室,不出意料,龙小禾又是班上最小的。

    说实话,跳级转学也不见得就是百利而无一害的,就说交朋友吧,按理说学生时代的友谊往往很珍贵,可龙小禾迄今为止半个朋友都没有。

    一年级读了一个学期,同学还没认全,更别提好朋友了,好嘛跳级了。跳级本来就是班上最小,其他同学都已经很熟悉了,又加上龙小禾忙着课间写写作业好腾时间写连载,自然又没交上朋友。现在转学了,又是陌生环境。龙小禾重生归来快两年了,还真是没个朋友闺蜜的。

    龙小禾的连载已经在放假前把两万字都寄出了,以十一万字收尾。杂志社也曾来信让龙小禾字数再多一点,龙小禾拒绝了。

    原因有三,最初写连载是因为自己没钱又担心龙爸下海并不成功,自己不说贴补家用吧,好歹能贴补点零花钱,可目前看来,龙爸做得挺好的,自己零花钱也用不着自己绞尽脑汁去贴补了;自己虽然想法多,但最想做的还是学霸,所以不想占用太多时间影响学习,况且天天避开人写连载也是心累啊;况且实际上龙小禾骨子里也是个很安于现状的人,现在已经吃穿不愁,基本奔小康了,毕竟终极目标是混吃等死。

    龙小禾的有十一万字,有小一千的稿费。稿费最后一次寄出手稿就都拿到了,可连载还没连载完。一个月两期,一期三千字,这十一万字得连载到五六月份去。

    二十五,房子开始动工了。正逢周五,龙小禾规规矩矩地上学,写作业,并没有去凑热闹。

    二月二十八,终于搬家了。陈小舅已经在上一个周末找车把留在镇上的东西拉到县城,安置到了新房子里。

    中午,龙妈直接带龙小禾回了自己家,姨妈姨父都到了,龙爷爷和龙奶奶也到了,就龙大伯家一人没来。龙小姑要上班只是周末来过一两次。当然请了李海宏一家和顾大爷老两口。

    龙小禾很满意新修的房子,门不是涂大红漆,窗户不是钢筋条,院子不是全水泥,在龙奶奶看来偷工减料的翻修,在龙小禾看来却是很不错。只是这屋里的地面和家具,瓷砖和定制家装得等到什么时候去啊。

    吃过了饭,龙小禾就回顾大爷家写作业去了。

    下午回到新房,龙小禾原来在顾大爷家的文具书本已经搬过来了,看样子顾大爷家那边的东西也都收拾完了。还不到吃饭时间,家里还是很多人,热闹得有些嘈杂,龙小禾第一件事就是关门写作业。她现在时刻提醒自己,学习第一。

    搬家隔天,陈小舅和李海宏就要回特区了,这已经农历三月了,阳历也三月底了,比预计的多呆了一个月。年后再淡季,新一季的衣服也该卖起来了。

第68章 忙乱() 
二十八,中午,龙小禾正在写作业呢,李海宏心急火燎地上了门。让陈姥姥给做点好消化的吃食自己送去医院,一问才知道,李海宏媳妇王桂萍提前生了,这都还没满八个月就发动了,昨晚就送去了镇上卫生院,结果疼了一夜也没生出来。早上急急忙忙转来县医院才剖了。

    孕期没检查,也不注意饮食,怀了双胎也不知道,前期反应太过人都瘦了一圈,后期没反应了就只管好吃好喝地胡吃海塞,这下好了,本来双胎就艰难,偏偏孩子又大,产妇又使不上劲,熬了一夜孩子差点缺氧,最后关头才剖了出来,还好两小子并没有大碍!

    来得匆忙并没有准备吃食,这生出来了才想着赶紧得补补,又不忍心让媳妇吃食堂餐馆那涮锅水,李海宏想到龙小禾家借住在顾大爷家,索性就跑来顾大爷家来找吃的了。

    陈姥姥赶紧把剩菜剩饭热一热让李海宏先对付一口,然后才去给王桂萍煮红糖鸡蛋去。一时半会要炖肉熬汤的也来不及,最快的就是糖水鸡蛋了。

    顾大娘抱着龙小弟跟李海宏前后脚进了厨房,听说得了两小子,高兴地直说好好好。

    倒不是说儿子就好,闺女就矮一截。而是现在这计划生育,两口子只要有一个是公职人员就只能生一胎。这一胎能有两个,可不是好嘛。

    顾大娘想到自己家子侄,得亏儿子和大侄子结婚早,赶早生了两。二侄子和女儿就没赶上,一家只得了一个孩子。幸亏小侄女嫁个了少数名族,才得了两个孩子。

    老一辈才不管什么精英教育、人口增长。就觉得一个家里得人丁兴旺,只得一个孩子,冷冷清清可半点不好。

    顾大娘抱着龙小弟跟李海宏前后脚进了厨房,听说得了两小子,高兴地直说好好好。

    倒不是说儿子就好,闺女就矮一截。而是现在这计划生育,两口子只要有一个是公职人员就只能生一胎。这一胎能有两个,可不是好嘛。

    顾大娘想到自己家子侄,得亏儿子和大侄子结婚早,赶早生了两。二侄子和女儿就没赶上,一家只得了一个孩子。幸亏小侄女嫁个了少数名族,才得了两个孩子。

    李海宏吃好了鸡蛋也就出锅了。李海宏道了句谢就匆匆赶回医院去了。送了饭还得回去把两人谁妈接来,这两小子,新手爸妈可带不过来。

    因为是剖腹,不能像龙妈第二天就回家,得住上个把星期院才行。这一个星期,李海宏一家的伙食又算在龙小禾家了。李海宏和李老太的饭好办,一起做了匀出来就是。王桂萍除了得提前留,还得单独做个汤水。

    好在顾家老两口帮着把龙小弟带了去,陈小舅每天主动去买菜,有时候陈小舅,有时候陈姥爷,换着帮陈姥姥择菜洗菜切菜打下手,要不然这十几二十几口子的饭真是够陈姥姥忙的了。

    日子在不紧不慢地过着,很快出了正月。房子在有条不紊地修着。陈二姨父说还得十来天才能好,主要原屋主准备走了,翻修原来的老院子是个大工程。

    王桂萍要看也要出院了,李海宏正是心里眼里都是儿子的时候。

    过年前大部分春装都打好了板,龙爸这次回去主要是把龙小禾新画的重新打板。加上刚过完年,市场活力有所下降,也不急着生产了卖。且还有杨卓伟李怡两口子。特区也真不忙。

    龙爸索性来电话让陈小舅等房子修好了,和李海宏一起返回特区,两人路上也有伴。

    龙妈生龙小弟的时候龙爸没有陪在身边,现在自己能把特区那一摊照看过来,索性就让好友多陪陪妻儿,过过当爹的瘾。

    二月初六,原来的屋主搬走了。

    二月二十,房子终于修葺一新,可以搬家了。这时候最多就是点油漆,并没有乳胶漆涂层之类的东西,更没有甲醛的意识。新房都干一干,散散油漆的味就能住,更何况只是修一修的房子。完工了就陆续往里面搬着家具,只待找人看个日子搬家。

    这期间龙小禾没有再企图做其他事挣钱了,除了因为借住在顾大爷家自己几乎没有独处的时间空间外,更重要的是龙小禾意识到了一个大问题。

    第一次单元测试,龙小禾差点丢了一百分,这才意识到自己之前能看起来不错一是借了重生的光,二是乡镇教育要求本也不高。这才来到县城就差点现了形,往后要去到更大的城市,自己可半点便宜沾不着。

    虽说自己写连载,可是这个对文笔要求并不是很高,主要是情节要吸引人。可写三五百字的作文就不一样了,遣词造句都很重要,更不要说紧凑的结构和清晰的逻辑,还得写出高潮来。短小精悍,越是短小越是要求精。在镇上,大家都一个水平,自己用个把成语老师都能夸一夸。可县上就不太一样了,哪怕老师也给了满分,可听了老师读的范文之后,龙小禾觉得自己的满分纯粹是因为自己写满了,书写不错加上给自己年纪小的鼓励。

    实际上龙小禾之前也并没有把学习当成什么大事,回到家有其他事就先做其他事,没事了才写作业,经常挤在课间三五下把作业给写了,花在学习上的时间也并不多,课后几乎没有,课上有时还开小差想想自己的走向。

    龙爸龙妈也不多过问,作业写了就行,成绩也不落后。一二年级作业又少又简单,纯粹认认字、简单的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