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细沙河 >

第63章

细沙河-第63章

小说: 细沙河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秋信没接言,朝外喊:“李大哥,我干啥?”

    李奇回道:“不用你,把暖气炉再加上煤,摆碗筷,烫酒。”秋信出去一会儿,把地桌摆上。拿出一个盆子,里面盛满了热水,把三瓶老白干打开,放在热水里。

    秋智说:“秋信,快拿出来,瓶子怕炸了。”

    秋信说:“放心吧,这是熟玻璃,不会炸,本人老有经验了。”

    秋智说:“尽在外面胡吃海喝地,你还不到二十岁,马上就有正式编,可不能胡来。”

    秋信说:“哥,说两遍了啊,我挺自觉的,说实话,不看要有编制了,我都不想干了。这个活,看着挺体面,真不是人干的。”

    秋智说:“胡说,你这是刚走入社会,这山望着那山高。这个不是人干的活,怎么有那么多人巴结着呢!身在福中不知福。”

    秋信望三个酒瓶里各插一只筷子,又摸了一下暖气片,直起腰来看着秋智说:“我们就像家里养的狗。哥,你想想,家里看家的狗,其实挺可怜的。家里来客人了,这狗就一阵叫,主人出来了,骂一顿,这傻狗,不认识啊!这不是咱家某某吗?还要上去踢狗一脚。下一次又来一个人,狗真没叫,客人走后,主人拿鞭子一顿猛抽。还得骂,你这傻狗,来人了你都不叫一声,养你有什么用?”

    秋智愣了一会儿,看了看秋信认真的表情,哈哈大笑,说:“秋信,这是谁给你灌输的。”

    李奇在厨房喊:“秋信,啥事这么乐?”。

    秋智说:“一会儿告诉你。”

    秋信拿进来两盆菜,说:“不是别人灌输的,前儿个不是镇上大集嘛,咱们这小偷太多了,所长在县里挨批了。布置所有人,不论内勤、外勤都出动,抓住小偷就铐在大街上,然后再送到拘留所。”

    秋智说:“这个太应该了,咱们这个大集是最有名的小偷集,主要是水陆都方便,偷完就跑。”

    秋信说:“哥,这回你真错了,原来我也这么想,还真不是,大多数是本县的。前天我抓住一个,偷了两个人的,一百多块钱,我把它铐在集市上,他就威胁我说,一准儿会让我后悔。我也不搭理他,前天一共抓了十几个。集散了,县里就来车接走了。下午我下班回到这儿,我抓的这个小偷带着两个人在门口坐着骂呢。那么多看热闹的,谁也不劝一下。哥,我好像让人打一闷棍。”

    秋智一下子站起来了,说:“他没怎么着你吧?”

    秋信说:“那倒没有,就是数黄瓜道茄子的骂三七,我也没理他,自己进屋了,当时就想脱掉这身皮。你想想,我是不是看家的狗?”李奇端着一个大盆放下,又出去端来一个大盘子。秋信又出去端来两盘青菜。秋智还在想秋信说的这件事。

    李奇说:“秋智,哎,傻了,看哥做的啥?”

    秋智醒过神来,说:“大哥,看不出你有这两下子,这都是啥?我也看不出来呀!报个号吧。”

    秋信说:“是李大哥早就给你准备好的驴骨头和驴板肠”。

    李奇说:“啥?给你哥准备的,小兔崽子,你不吃啊!”几个人都笑了。

    李奇说:“啃驴骨头下酒,那是神仙般的日子。这是哥做的驴板肠。”秋智挨样尝尝,赞不绝口。秋信喝了半瓶酒,剩下的都让李奇和大智平分了。秋信听李奇讲过,他哥大酒罐子,这么多酒下去,李奇的舌头都大了,秋智还是脸不变色。

    秋信看都吃完了,泡上一壶浓茶,把桌子收拾干净。几个人坐下喝茶。秋信刚喝下一杯,电话响了,几人不自觉地看了一下石英钟,快九点了。

    听秋信说:“完了,来活了。”去接电话,说几句,放下电话过来说:“李大哥,就在这儿住吧,要炕有炕,要床有床。我所里有事,高中有个学生家长把老师打坏了,这个家长跑了,让去设卡堵截。”穿好衣服,外面挎斗子声响了,秋信走了。

    秋智嘱咐,“加小心,看点眼色,别愣头青似的。”

    李奇喝下一碗茶,眼睛还是感到涩涩的,自己出去。一会儿,端着一个大碗走了进来,把杯子的茶水倒上,秋智就觉得一股呛鼻子的辣气,说:“大哥,你那是啥玩意?这呛鼻子。”

    李奇也不回答,端起来一口干了,看还有底,又倒了点茶水,把碗摇晃一下,喝了下去,嘴边上沾了一些沫糊糊的东西,李奇用抹布擦了一下嘴,笑着说:“大智,这是大哥的不传之秘,还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饮而不醉神仙汤。”

    秋智哈哈大笑,说:“就是你独创的醒酒汤吧,还什么神仙汤,都啥料?传一下呗。”

    李奇喝下去一会儿,确实舌头好使了一些,故作神秘的说:“大智,这可太难了,这就是咱哥俩,一般人我不告诉他。首先得栽一棵树,长四年,开花结果,采摘炒制,找能工巧匠碾成碎末;再建一个酿池,把高粱放进去发酵七个月,再过滤装瓶;还得去云南找到遮阳地方种上一片树,三年后采下来,晒干,炒好。这几样放在一起,用温水服用。还有药引子,杜康八加一。”这一顿绕,彻底把秋智绕晕了。

第145章 精力难攒下() 
秋智说:“得,大哥,你还是好好留着吧,等带到棺材里算了。”

    李奇哈哈大笑,说:“大智,现在仗着酒量好,有你求我的那天。”

    秋智说:“大哥,灰厂也没啥事儿,今儿个这菜一半也没吃上,明儿个中午咱哥俩再喝。”

    李奇坐下来,看着大智给自己倒水,正色说:“大智,你明天就得上班,你轻手利脚的,在哪不是待着,就待在办公室里。我知道,县政府周末食堂也有饭。”

    大智说:“大哥,我去了十多天了,我知道,平时坐在办公室没啥事。但周末待在办公室,保证被抓差。”

    李奇褐色的脸成了猪肝色,可说话确实利索了不少:“大智,我这半辈子啥也不是,这是认识你了,我才能施展一下拳脚,当然了,施展的啥样还不知道呢。但我这辈子相信一个事,那就是人没有累死的。”看大智点头,接着说:“大智,你说人这辈子最攒不下的是啥?”

    秋智笑了,说:“大哥,这个问题太幼稚了,三岁娃娃也知道啊。”

    李奇笑了,说:“我一想你一准儿会答错了,我告诉你,不是钱,钱是最难攒的,这是实话。但我问的是最攒不下的,那是人的精力和力气。你是念过大书的,我一说你就懂。”

    秋智重复道“精力和力气”,收敛了笑容,说:“大哥是隐于市的高人,兄弟懂了”。

    李奇说:“啥叫机遇,越在节假日的时候,机遇越大,领导自己都不知道哪儿有事。值班人员废物多了,需要的时候你就上。要不然,你也和另两位一样,老板凳一个。”秋智彻底服了,用力的点点头。李奇看他听进去了,面露得意。秋智看在眼里,心想这李奇还是念书少啊。

    李奇又问:“大智,你的个人问题也该解决了,你家里都挺着急的。你哥找了我,让我在镇里帮你物色一个。”

    大智看他喝下去那个神仙汤真醒酒了,很诧异,感觉这神仙汤是挺管用,其实他这时候已经明白了,就是胡椒粉、老陈醋和红茶,笑了一下说:“大哥,我还年轻,不想考虑这些。”

    李奇看他没来由的笑了一下,以为他听不进去,哪知道他的思路转了几个弯了,说:“拿现在来说,年龄真不大,我告诉你大智,人们常说干出点儿名堂来再成家,这错了,古人说的成家立业才对。先成家,人各方面都定型了,也开始考虑人生了,一旦有机会,中间没有大事干扰着,那就容易成事了”。秋智不置可否的点点头。

    李奇看他不理会,岔开话题,“你哥说,原来和刘老师的孩子处对象来,是真的吗?”大智点点头。李奇想接着问,看他不愿意谈这个话题,也就打住了。

    根生在饭店自从出了一次事以后,效益明显下降。镇政府各部门签条子,越压越多,周转有些困难。不得已,到镇政府去收帐。第一次,不错,支给了两千两百元。不出半月,又签单子,超过了这个数,现金结算的越来越少了。对面那家却红火起来。这天根生把老岳、文革和二丫召在办公室,研究下一步。

    老岳先说了:“老板,这个面案看效益不好,怕发不出工资,想走。”

    二丫抢着说:“岳师傅,告诉她想走趁早,没人拦她。这年月,三条腿的蛤蟆找不着,两条腿的人有的是。”

    根生说:“闭嘴!轮到你说话了吗?你去前台吧。”

    文革赶忙说:“先别去,既然是商量事,少了二红也不行。岳师傅,你告诉后厨,咱们饭店砸锅卖铁也不欠员工工资。现在咱们店这种情况,我作为经理负主要责任。目前有两件大事捆住了咱们手脚,一个是镇里各部门签单子,账回收难,影响了周转。第二,周边几家饭店,原来都不如咱们,现在他们都在想办法,我打听了,各家都养了小姐。”说到这儿停下了。根生一时不明白,疑惑地看着老岳。

    老岳说:“就是别的饭店弄一个小舞厅,弄几个女孩子陪吃、陪跳舞”。

    根生说:“那是他妈的什么玩意,还陪睡吧。小姐,不就是妓女吗?”

    老岳说:“老板别说的那么难听,现在刚实行,国家都睁只眼闭只眼的”。

    二丫说:“就是,咱们是生意人,文革经常说在商言商,不违法有啥不能做的!”

    根生急眼了,说:“二丫,你糊涂,你让你老头子当老鸨子,你们都当大茶壶啊?”把几个人都说笑了,无果而散。

    根生走出办公室来到前厅。看程立和另外一个公安坐在那儿。一次次事,根生不愿意搭理这些人。后来老岳说,他们就这样,和你吃饭时,又搂脖子又搂腰,称兄道弟,呼朋唤友,过后又是陌路人。根生又好气又好笑,这应该是开饭店,开茶馆的勾当,A庆嫂唱的“相逢开口笑,过后不思量,人一走,茶就凉……”怎么他们也是这个德行。

    程立看出了根生的态度,也不在乎,站起来握手。根生寒暄两句,一副公事公办的样子。根生在饭店干了近两年,他心里清楚,饭堵的不吃,犯法的不做,真有事时找他们还没用,还不如封二牛这样的社会人。

    程立也不废话,“何老板,这不到新年了,你们这还有几个外县的,要办暂住证,还有重新办消防手续。”

    根生面无表情,说:“程公安,你是知道的,咱们店自从金老板起,一直是合法经营,只要是国家规定的项目,我何春根不会含糊,没有规定的,那得请程警官拿出批文。”

    程立脸拉了下来,说:“何老板,知道你合法经营,你要违法,在这里还能开下去?”

    何根生说:“这话对,不合法,在哪儿也不行,石沟涯也是党的领导。”

    另一个民警站了起来说:“何老板说的对,其实你们俩说的都是一个意思,合法经营,生意红火,发大财。你得让程组长说完啊。”

第146章 要打擦边球() 
程立笑了,指着根生说:“年轻真好,兄弟,有前途啊!”几个人都笑了。根生也明白了他们的套路,两个人出警,往往是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直到办好了差事为止。有时把人带到派出所去调解,也用这招,一个人大声呵斥、暴跳如雷,看看不见效,另一个就开始温言款语地劝,拉家常一样,有时套出话来,和某人认识,他马上顺杆爬,自己和他交情如何好,劝服为止。

    文革不知啥时候站在根生后边,说:“程警官也还年轻啊,我知道二位意思了,老办法,说吧,几本?”

    另一个民警拍一下桌子,说:“经理痛快,和去年一样,加了一本消防指南。”把单子递给文革,文革走到吧台,拿过来二百七十块钱,递给程立。

    程立说:“开发票。”

    文革说:“程警官,不说老规矩吗,要啥发票?还是你们自己的收据吧。”程立脸彻底舒展开来,开了收据就要走。

    文革说:“中午在这儿喝点?”

    程立说:“不行啊,这是第一家,还有好几家呢,他们可不都像你们这样支持我们。我也说句题外话,你们也得转换经营观念了。”

    文革说:“你是说舞厅,那不违法吗?”

    程立说:“哪个文件写着违法了?经理,告诉你一句话,擦边球。”说着骑上挎斗子走了。

    文革看根生一脸的不高兴,说:“老板忘了吧?哪年他们不来呀!这不年底了嘛,他们有订刊物的任务,他们得分派下去。”

    根生站了起来,在桌上拿起一支烟点着,吐出一个烟圈,长舒了一口气,说:“我来两年了,咋就没看到刊物呢!什么消防指南一类的。”

    文革说:“别说你了,我这么多年都没见过他们一本刊物。”

    根生说:“杂种X的,不就是要钱吗?土匪。”又喊:“岳师傅,出来一下。”

    老岳跑了出来,根生问:“啥是擦边球?”

    老岳说:“你没打过乒乓球吗?就是打到了案子边上,不算出界”。

    根生笑了,说:“这些杂碎,说的倒挺形象的。师傅,我给二丫家发了电报,他们家回信了,明后天就到了。二丫他父母,我哥,我二姐都来,到时候全仗你了。”

    老岳说:“没问题。”

    文革说:“那四套被褥,下午就能给送来,其他的都准备好了。”

    根生说:“文革,这本来是我的家事,又让你受累了”。

    文革说:“老板,再说就外道了。”

    二丫在吧台上正写着东西,这时接过来说:“真是,文经理是有情有义的人,能趴在身上护着老板,这个情我李二红一辈子得记着。”文革红了脸,知道不是好话,也装作听不懂,去忙了。

    过了两天,下午两点多了,客人都走的差不多了,服务员们都在收拾。门前停下一辆二一二吉普车。服务员迎进包间,上了茶,他们说找何根生。文革在吧台,二丫和根生在后面收拾东西迎接家里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