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志怪录-第9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着远处连绵的群山,脱去了白色的外衣,换上了深浅不一的绿色新装。
李星野长呼一口气,长白山,我又来了。
来到一处山村,小毕找到村里唯一的小卖店,打了个电话:“喂,您好,请帮忙喊一下老赵!嗯,对,赵德柱。我姓毕,以前跟他定好了的。好嘞,我在村卖店等他!”
第198章 院子里的秘密(上)()
小毕放下电话,跟李星野笑笑:“星哥,这地方根本没手机信号,全村就两台座机。这小卖店算是村里最大的买卖了,算是村里的经济中心,才有一台电话。”
李星野好奇道:“那赵德柱家里是干什么的?他家里能有另一台电话,也不是村里的一般人儿啊。”
“老赵不是什么太靠谱的人,整天游手好闲,挺大岁数了也没个媳妇。可是他的姐夫过得不错,还是村长。这伙计每天就赖在他姐夫家。”
“你找这家伙接头儿,到底靠谱吗?”
“这偏远山村,都是老实本分的人,老赵就算是村里的活络人儿了。不找他也没别人。”小毕把李星野的背包接过,放在一旁的小板凳上。“星哥坐下先歇一会儿,等老赵开车来接咱们。”
李星野站在门口看看村路。“老赵还趁车?再说了,就这不到二尺宽的路,那赵老哥开什么车来?”
小毕嘿嘿一笑。“他穷得积罢摇铃铛叮当响,哪里来得车。但有赚钱的买卖,他姐夫能不支持吗。”
李星野知道小毕卖起了关子,也笑着摇摇头。
俩人在村里的卖店又买了些方便面火腿肠,这里能买到的吃的也就这些了,身上带的干粮留着以后应急之用。
一会儿工夫,“突突突”的声音远远地传来,还没看到车,就远远地看到一道黑烟沿着小路的方向滚滚而来。
一台破旧的天蓝色手扶拖拉机闯进李星野的视线,车上稳稳地坐着一个看上去足有四十岁的老哥,应该就是村里名流赵德柱。
“哎呀,毕总!远道是客,欢迎欢迎啊!”
赵德柱潇洒地跳下车,特意抻了抻身上一件半长不短的西装,远远地伸出手。
小毕倒是摆起了架子,腆胸叠肚地站在原地,伸手握了他一下。
“哎呦,这位是?上次的飞总没过来啊。”
“这是我大哥,陪我来办事儿的。有些事你还是别打听了,赶紧带我们去上次找好的房子。”
小岛方面加上龙哥他们,一共得有十个人左右,住宿的地方必须提前准备好。而且他们公司的顾问特意要求,自己要单独住宿。再加上地质勘探,大概还需要携带一些设备什么的吧,虽然小毕没见过,但总是要给留出地方来。
所以,他上次就跟赵德柱定好了一处院子,感觉上大体也满意。
赵德柱满脸堆笑,伸手虚扶二人上车,待他们坐稳了,开着座驾一路晃晃荡荡而去。
这处紧靠大山的村子,本来就没有太多住家,每一户人家都离得很远。而这处院落更是夸张,几乎就是在半山坡上,看都看不到附近有别的人家。
车子停下,李星野才感觉整个世界都安静了下来。这一路突突突的声音震得五脏六腑都不在原来位置了。
赵德柱嘿嘿一笑。“怎么样二位老板?这院子够敞亮了吧,而且独门独户,没人打扰。”
四间瓦房,外带一圈院墙。房子倒是宽敞,院子里也算平整,只是实在破旧,连院子大门都没有。
“老赵哇,咱们住了人家的院子,好歹应该跟主人见一面啊。不能什么事儿都听你这中间人传话啊。”
“跟我老赵办事你就放一百二十个心吧。这家只有一个老爷子,活了挺大岁数,前些年没了。没儿没女,房子也空下来了,最后收归村集体了,咱们村里定期修缮打扫。所以啊,这事儿我姐夫就能做主。我姐夫的事儿,不就是我的事儿嘛。”赵德柱说到这里,自豪地捏捏自己的拉链儿式的领带。
“村里家家都有自己的房子,留着这么个空院子,村里花钱打扫修缮,图个啥?”小毕一脸不相信的样子,“别是弄个没有主儿的空房子,空手套白狼,糊弄我的钱吧?”
“好好的房子,塌了白瞎了。村里真修过的。这么大的院子,留着给村里人晒粮食,不是挺好的吗。”赵德柱赶忙解释。
走进院子,李星野随口问:“房主哪年过世的呀?”
“嗯,大概有个七八年了。”
李星野打量着院落,虽然玻璃落满灰尘,院子里乱七八糟,但屋顶瓦片完好,门窗完整。这么多年,的确是修缮过。
院子里虽然没有打扫过,但也没有生出杂草。不知道是主人当初在土里拌了盐,还是压得足够实。李星野在院子里走了一圈,发现赵德柱撒谎了。
根本没有人在这里晒过粮食。
院子里就算边边角角的地方,也没有粮食晾晒后洒落的颗粒。
没有,一粒都没有。
一个免费的晾晒场院,为什么没人利用呢?
小毕却没管这些,他径直走到屋子旁,趴着窗户往里面看看。
四间瓦房,正对门的是厨房,大锅炉灶都在这里。东面连着两间,西面连着单独一间,都是按照卧房盖的,半面屋子都是火炕。
“老赵,赶紧去村里找人,给我把屋子院子都打扫出来,废话我不想多说,比你自己住的家里干净十倍就行。”小毕拿出一摞钱,在赵德柱面前晃了一下。“这是五千块定金,雇人的钱也从这里出。等我查看完事,满意的话,我会把另一半的钱给你。”
赵德柱连连点头,两手接过钱,美滋滋地去发动起了拖拉机。谁知这东西不争气,摇了半天也没动静。
小毕站在院子里,盘算着这卧房怎么分配的事。
李星野看小毕没注意自己,就随着赵德柱走出大门,帮着他在机器旁边捅咕着。
“老赵,咱哥俩第一次见面,你跟我交个实底,这个院子到底有什么问题?”
赵德柱一愣,手里的拐把“当啷”一声掉在了地上。
他赶忙弯腰去捡,低着头满脸通红。“什么问题?什么问题都没有。老弟你可别乱说。”
可是他的手划拉了半天,也没把拐把捡起来,可见心里很是慌乱。
李星野一把捞起拐把,插进机器里,猛力摇了几下,车子“突突突”发动了起来。
他把嘴巴贴近赵德柱的耳朵,说道:“你告诉我,我保证烂在肚子里。跟你说实话,我跟他们谁都不是一伙儿的,包括毕总。这院子出了什么事儿,对我都没有影响。但你要是不说,我马上就告诉毕总你撒谎,到时候你一分钱都捞不到。”
第199章 院子里的秘密(中)()
赵德柱满脸通红,眼珠子滴流直转。
“别想现编谎话骗我。车子已经发动了,耽误的时间越长,对你越不利。等到毕总起疑了走过来,你猜我会怎么跟他说?”
赵德柱长长叹了一口气,“我告诉你,你可千万别跟别人说。”
李星野用力地点了点头。
“你别看咱们这片现在没有几个住家,放到一百年前,那可是人丁兴旺的好地方。为什么?这块地好哇,种什么都长得旺。尤其大米,比哪里的都好,做一锅米饭上边都是一层油光,不就菜都能吃下去半锅。”
李星野见他拉起了话匣子,就转过身来,斜对着院子,观察着小毕的动静。同时假装这摸摸那看看,好像跟赵德柱研究拖拉机的样子。
“你放心,只要跟我说实话,我保你平平安安把这钱都挣到手。”
赵德柱见他一副诚恳的样子,也慢慢进入了状态,开始唠了起来。
话说这片地方产出的大米质量好,价格高,皇上都点名儿要吃这地方的粮食。种一亩地卖上的价钱,顶你在外头种三亩。这么好的地方,自然就吸引了大批的老百姓。一时户户人丁兴旺,家家欢声笑语。
老百姓常说,好日子总有到头的时候,只是没想到,来得这么突然,这么快。
大清亡了闹军阀,闹土匪,老百姓苦不堪言,乱世中勉强求活。
最开始,是有的人家说,自己家里的壮劳力半夜就自己离家出走了,走到哪里,谁也不知道。
当时地广人稀,每家每户离得都远,而且山里又不太平,也没有人敢半夜去路上堵着不让走。
而且,到底哪天到底什么时候有人夜里出走,谁也不能预判。
慢慢地,往外走的人越来越多,谁也不知道他们都去了哪里。
这附近的村落,也就萧条了起来。
话说当地有个人,叫赵大胆,论起来与赵德柱还是没出五服的长辈。
当时的东北,人少地多,到了晚上不说什么妖魔鬼怪,就是狼虫虎豹咬人伤人的事,都不少。
家家都是一落黑就关门闭户,很少有夜里出来的。
赵大胆年轻力壮,偏偏就不信邪。这一天,赵大胆下午吃了酒席,没有听主人的话留宿,仗着酒气壮胆,就连夜赶路回家。
走到半路,就看见了两个村里人一前一后地往山里走。
同是村里的人,大家都认识啊。
但是那俩人就跟没有看见他一样,与他擦肩而过。
赵大胆一见,酒醒了一半,自己遇上了半夜走丢的人了啊。
他就想弄清楚到底怎么回事,于是一路远远跟着。
一直走到一处山根附近的平地,远远地就看见一处城池立在那里。
这城池是黄土夯成,也不知道什么时候立起来的,又怎么能一直屹立不倒。
一面城墙也就不到二里长短,城门黑洞洞地打开着,两个村民就直挺挺地走了进去。
在外头等了好长时间,人也没有出来。
赵大胆胆子大,但脑子不比别人小,半夜冒出来的城池,谁敢轻易进去?
于是,他记住了路,返回家里。
第二天一早,赵大胆拿着铁锹,按照记忆里的位置,往那片城池走去。
来到一处山脚下,只见一处平整整的土地,就像刚翻过的一样,露出潮乎乎的土壤。
而那处城墙,只剩下齐脚脖子高的几道夯土墙基。
整片的围墙,都去了哪里?
昨天晚上的那些人,都去了哪里?
赵大胆头皮发麻,就想回头。
但是费了大半夜的工夫,实在有些不甘心。他握紧了铁锹把子,抬头看看那么大的太阳,跺了一下脚,就往前走去。
走进城池,脚下的土宣呼呼的,踩着很是软和,明显这片地被翻动过。
难道半夜里整片的城墙都是临时从地里翻出来的,到了天亮,墙土又回到了地里?
他沿着软土的范围查看一下,心里更是吃惊。
那长宽正是活脱脱的整面城墙的高度。
到底是什么人,能一夜之间,干出来这么大的工程?
每晚走进去的人,又去了哪里?
赵大胆继续往里走去,到了城池正中间。
这里的土已经坚硬如常,地上却多了一个口字形的深沟。
深沟能有二尺宽窄,中间围着一个正方形的台面。
昨晚走失的人,正稳稳地坐在沟里,对着中间的方形土台。
在他们身旁两侧,也都坐满了面目各异的人,团团围坐着,好像在聚餐一样。
赵大胆就着阳光看着,这些人仿佛从土里钻出来的一样,满头满脸的都是土。
他凑近看去,却惊讶地发现,自己错了。
他们不是身上粘了土,而是根本就变成了土做的人。
从头发到手指,都是泥土做成的,只有身上的衣服还如同平常一样。
在正中的土台上,面向四方,立着四个土俑。
这是四个张牙舞爪的怪兽,都是一个模样,但动作神情各异。只见这东西长着长长的鬃毛,头上生角,面目有些像龙,又身短有四肢,不知道什么东西。
赵大胆从北面进来的,他用铁锹试着碰了一下正对着自己的那只陶俑,那东西扑棱一下子翻倒,同时带动身前的土台一动。那里竟然露出了两枚小元宝。
有这两枚元宝,能换多少粮食啊!
赵大胆捡起元宝,转身就要跑,却一下子想起以前听书的时候先生讲的神神鬼鬼的东西。难道这怪兽是什么招财宝贝,埋在这地里,不止招来四方的生人,而且招来财宝?
反正这小东西也不大,赵大胆就壮着胆子捡了起来,然后头也不回地跑回了村子。
赵大胆回到村子,谁也没敢告诉,就把这怪兽埋在了自家院子里的某处。
一开始,他炸着胆子,晚上还趴着窗户往院门看,这宝贝神兽有没有显灵的时候。
一连好多天,没有结果。
后来,赵大胆就该吃吃该喝喝,也没把这个当回事。手里的小元宝早换了粮食和酒肉,很快就花光了。
结果那天早晨,他发现,自己家的院门口,又摆着一个小元宝。
第200章 院子里的秘密(下)()
赵大胆这些天花钱上了瘾,大手大脚惯了。冷丁把钱败光了,正抓心挠肝地难受,见到这锭小元宝,喜不自胜。
他美滋滋地揣着小元宝,想去哪里嘚瑟嘚瑟。可是这村子里走半天都碰不上一个人,就算想花钱都找不到地方。
说走就走,赵大胆把银子往怀里一揣,就去了本地最大的集市。当地每月逢阴历十八和二十八号,有两次大的集市,附近各地村民和山民都会前去摆摊赶集,换些应用之物。
这次赶集,就救了他一命。
与其他小心翼翼揣好钱生怕贼人惦记的老百姓不一样,赵大胆来了就是为了过把有钱人的瘾的。他手里捻着小元宝,把块银子摩挲得铮亮。
前边有几户买山货的摊子,一个斯斯文文的老哥正蹲在摊子前面,看着一株山参。突然,他斜眼瞟了一下赵大胆,眼睛就紧紧地盯着他手里的小元宝。
“呦呵?读书人也有做贼的心思?”赵大胆心里想着,得意地拿着元宝晃了一下,冲那人一笑。
却见那人站了起来,一拱手,“兄弟借一步说话?”
赵大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