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志怪录-第6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上下两片喙状凸起,正衔着那个西瓜大小的红色光源。
那是一块燃烧得通红的石头。
石头的外皮已经大多冷却,从尚存的裂缝之中,仍射出通红的光芒。
那蛇显然已经可以很熟练地掌握这项复杂的照明技术,火光暗下来的时候,它会灵活地一摆头,带起的风就吹的红光亮起。
即使外皮冷却,这蛇的嘴巴也不是一般耐烫啊。
如果让李星野自由活动的话,他会当场喊出一百个“卧槽”,然后拿起电话拍几张照片。把照片卖给唐林,顺便让他下个月的报纸销量再上一个新台阶。
这是什么?
这可不是什么巨蛇!
这是龙!
李星野的脑子里,浮现着道家经典《淮南子》里的记载。
“烛龙蔽于委羽之山,不见日,龙衔烛以照太阴。”
烛龙不是一条龙,而是一种龙的称呼。
由于习性喜欢叼着光亮之物,所以得名一个“烛”字。
虽然是青蛇的相貌,但由于体型巨大,所以名字里带个“龙“字。
它极其低调,从不在世人面前现身,只出没于地底漆黑的洞窟中。古人传说它能往返于幽冥阴界,所以也给它起了另外一个响当当的名字。
“烛九阴”。
李星野一下子想明白了,这处上古石台到底是干什么用的了。
由于烛龙这种蛇寿命极长,又喜欢衔着光亮的东西在地底游走,所以就有古代帝王想要捕捉它。
捉来烛龙,放在自己百年之后的地宫之中,让它衔着光亮一直游走。既能照明,又能震慑妄图觊觎墓中珍宝的盗墓贼。
当时的帝王,相信“事死如事生”,从登基之日,就开始为自己百年之后的寝陵准备。
他们往往举全国之力,穿山凿地,下达黄泉,陵墓规模之大,布置之豪华,实非现代人所能想象。
这处石台,就是某位帝王为活捉烛龙而设。
远在东海的那处石台,难道也是这位帝王,为墓中照明而捕猎鲛人而设?
究竟是哪位帝王,有如此大的手笔?
李星野心里惊叹着,脑子里合计着。
可眼前,这只烛龙已经靠近了石台。
借着嘴里衔着的红光,它冷冷地打量着光亮照及范围内的一切。
第146章 抓狂()
万幸,烛龙靠近石台的位置,正是离李星野二人最远的那处石台角落。
那半凝固的石头,放射出的光线根本照不了这么远。
而那个角落,离火龙子所在的石柱子也有一段距离。
而蜷缩成一团的火龙子,正巧被石柱子挡住了身形。
莹莹红光照射下,烛龙橙黄色的大眼睛转了一下,整个巨大的头颅,摆在了平台之上。
李星野紧张得呼吸都停了。
面对这样一个庞然大物,如果真交起手来,实在没有什么招法可用。
跟人家比起来,本来威风凛凛的黄金鞭就好像牙签一般,砸到它身上恐难奏效。
本来威力最大的是雷法,可这洞穴见不到天日,雷部天将也不可能把雷劈到这么深的地下。
唯一能拼一下的,只有招请山神爷。可山神爷在这上古巨蛇面前,也就小猫一般大。
而白银润的银针绝技,更是根本连人家的鳞片都扎不透。不破防啊!
正当二人束手无策之时,那烛龙竟低下了头,把嘴巴紧紧贴在石台之上,小心翼翼地把发光的石头轻轻放下。
石头触碰石台,在极度安静的洞窟里,发出“咯嗒”一声。
烛龙如释重负,伸展了身子,向身后的水里仰去。
只听得“噗通”一声巨响,附近的水面腾起巨浪。这一砸,喷起的水花直接达到了洞顶,眼前仿佛下了一场瓢泼大雨一般。
就在这一洞窟两米深的水里,烛龙撒起了欢。
由于水位下退,有的浅的地方,已经不足淹没它的身子,可以听见鳞片刮蹭青石的声音,如同拿铁铲子刮锅底,咯吱咯吱,令人牙酸。
哗啦哗啦的水声不断传来,每一声都通过耳朵砸在李星野的心上。如此庞然大物就在自己身侧撒欢,随便甩一下尾巴就能让自己随时死于非命。
幸亏水位在迅速下降,不然,光溅起的巨浪就能拍倒了这两个人。
很快,所有地方的水都降了下去,已经浮不起来烛龙庞大的身躯。没了折腾的地方,它意犹未尽地慢悠悠往石台爬行。
鳞片摩擦着青石地面,声音由远及近。
红光照射下,在漆黑的背景里,烛龙的巨大头颅显现出轮廓来。
李星野的心突然揪紧。
他发现,烛龙回来的路线,与去的时候不一样!
它是从石柱子的另一侧回来的。
以它回来的角度,火龙子根本掩藏不住身形。
凑近石台,烛龙突然停住了动作。
它巨大的眼睛,盯紧了石台上那一团东西。
显然,以前在山坡的另一头,在那火红的世界里,他们彼此相遇过。
从火龙子背上破损过的甲片来看,他也曾遇到过天敌。
不知道是眼前这条巨蛇,还是别的什么东西。
在那个神秘的世界里,不知道还有多少神奇诡异的生物。
烛龙缓缓张开了嘴巴,吐出了一条比李星野大腿还粗的舌头。嘴里的涎水流下,正滴在火龙子身上。
火龙子仿佛感受到了近在眼前的危险,它突然尾巴和头部伸了出来,借着这劲头,粗短的尾巴一弹,整个身子窜了出去。
李星野攥紧了拳头,暗暗祈祷,这四脚蛇千万别往自己这头跑来。
石台本就不大,火龙子像没了头的苍蝇一样,在台面上就近狂奔了几遍,发现没有躲藏的地方,它就跑到台子一角,探出头去看下边的水退了没有。
它的视力本身就不好,只是吐出了舌头,在不停的探着头。同时身子左右挪动,好像在感知着热风吹来的方向。
台上这一处发出莹莹红光的石头,根本照不到那么远。
但李星野估算,现在下边的水深已经根本不到半米了。
烛龙迅速游走身形,把头伸到石台的那个角旁边。火龙子眼看避无可避,干脆尾巴一弹,又把身子缩成一团,鳞片翘起,露出根根向上扎着的棱刺。
这时,要命的事发生了。
火龙子在弹起身形的同时,也碰到了那颗发着红光的石头。
在极其平整的台面上,牛顿第一定律完美地展现了它的威力。
石头极其迅速地咕噜噜滚了开去。
烛龙马上舍弃了到手的猎物,它的注意力完全转移到石头上。
巨大的头颅瞬息凑近,带过来一阵猛烈的风。
但还是晚了。
只听轱辘的声音很快停止,然后眼前一黑。
整个地底洞窟,又陷入了彻底的黑暗。
接着,“当啷”一声,那块石头落到了石台下的地上。
在巨蛇鳞片活动的声音里,李星野听到一丝细微的“滋啦”声。
那是滚烫的石头被地面上的残存水洼冷却了的声音。
从见到烛龙那刻起到现在,李星野第一次听到这上古动物的吼声。
这声音如同飓风吹过水泥管道,粗粝而有力。
这东西发狂了。
李星野知道,如果任由它这样下去,指不定哪一下就能抽死自己二人。
最可怕的是,在这完全漆黑的地方,根本连察觉和躲避的机会都没有。
在这生死关头,在肾上腺素的分泌下,李星野想到了一个可能救命的方法。
烛龙的目的,只是想保持衔着发光物体的习性。
它的狂乱,只是因为自己的光源被摧毁了。
李星野记得,动物在遇到紧急情况下,首先支配它们的,不是情感,而是需要。
这一点,与人类不同。
也就是说,烛龙现在急切的动作和情绪,不是在发泄怒火,而是在查找自己丢掉的光源。
李星野点亮了手电。
一道刺眼的亮光,再次照亮了这漆黑的山洞。
同时,他迅速扬起手臂,把手电远远地轮了出去。
手电旋转着飞了出去,一道光柱在漆黑的洞里打着旋飞出去。
水还在继续下退,大部分地面的石头应该露出来了。
为了防止手电砸坏,他是往河水的方向丢出的。
他买的这款手电,不仅亮度够用,而且是带防水和基本的防摔功能的。
烛龙急躁的爬行声停了下来。
在手电光芒划过的瞬间,李星野突然看见,就在自己身体左边一米多的地方,出现了那双橙红色的大眼睛。
他这才发觉,在黑暗中,烛龙的身体与自己已经近在咫尺。
第147章 地下火车()
烛龙的大眼睛,并没有看向李星野的方向。
它高高地探起硕大的头颅,紧紧盯着空中飞过去的那个亮点。
这么亮的光源,比它以前找到的所有熔岩石或者火把都要亮得多。
这世界上,还有什么别的东西能比这么好的光源更吸引它?!
鳞片摩擦石头的声音密集地响起,快速移动的庞大身躯带起呼呼的风声,从李星野耳旁吹过。
烛龙紧紧追着飞过的手电,向着河水的方向急速赶去。
“噗通”一声,李星野的心放了下去。
手电没有摔到石头上,远远的那处光亮还在。
烛龙随后赶到,宽大的黑影遮住了光线。
很快,它就调整好了姿态,仿佛一个刚刚得到幼儿园大班老师发放的小红花的孩子,嘴里轻轻衔着手电,昂首阔步摇头摆尾地往回游来。
在漆黑的石台上,李星野突然听到悉悉索索的声音。
接着,这声音一路从大到小,由近及远,渐渐消失。
应该是那火龙子发觉危险远离了,赶紧趁着水刚退下,抓紧时间跑路。
果然,已经游走到近前的烛龙又昂起了头,明亮的手电光如同探照灯一样,照着一个四脚紧忙不停倒腾的身影。
那身影回头吐了一下舌头,迅速靠近了那岩石山坡,然后如履平地一般,几个起跃,就消失在山坡上头的阴影里。
烛龙也加快了身形,如同一截火车一般,前头亮着车灯,迅速赶了过去。
这辆行走在漆黑地下的火车,一路开了过去,攀援着倾斜的洞壁,消失在那后边的世界里。
李星野长长出了一口气。
白银润点亮了手电,也是一脸惊魂刚定的模样。
李星野赶忙问她,这罐子里的火龙涎救人够不够用。
得到对方的再次肯定,他才放下心来。
手电照射之下,地面的水已经完全退去。
洞窟又恢复了宁静,与刚才的惊魂瞬间形成巨大的反差。
俩人一前一后,又爬上了锁链。
回去的路上,心情放松许多,李星野仔细查看,发现锁链上本来是有一层致密的氧化膜,所以这青铜锁链能挂在这里几千年不至于锈蚀殆尽。
只有铁链锁扣之间经常摩擦的地方,这层膜被磨掉了,才生出绿色的铜锈来。
他不由得暗叹古人的技术高超。
记得之前在秦始皇陵附近的一处兵马俑坑中,出土过一把青铜剑。这把铜锡合金的利器,仍然保持着现代碳钢的硬度,能够轻松划破十几张的报纸。
最关键的,是上边还有一层铬盐氧化膜。这层膜让这把武器在地下躺了两千多年而没有锈蚀。
而现代铬化处理技术,是美国在1937年、德国在1954年分别获得发明专利权的,而且防锈一般只能保持60年左右。
不知道古代还有多少秘密,像这锁链和石台一样,掩藏在这世界的不为人知的角落里。
这位帝王是谁,他经历过什么,他的陵墓里又会是怎样一处壮观瑰丽的景象?
那处石壁山坡的另一面,到底是个怎样的世界,里面又有些什么上古传说中的生物?
爬过热泉,李星野跳下了地面。
在热风吹拂下,地表很快又恢复了干燥平整的样子。
踩着白沙走回了山洞,一路向上,终于回到了绳梯下。
抬眼看去,天还是亮的。
虽然还是身处地下,但看到头顶上那巴掌大的裂缝,心里还是敞亮舒坦。
回到地面上,白老太太亲自查看了罐子里的火龙涎,她点了点头。“这就是救命的东西。”
“有了这关键的东西,治疗的方法就简单多了。之前银润就亲自为许多柳家弟子治疗过,这次,就让我跟李兄走一趟,去给他的朋友医治。”白银润对家主躬了一身,说到。
这些仙家的实际年岁,要比外表看起来大很多。白银润照顾到李星野的感受,同时又感念他在危急时刻仗义出手,救下了白家,才称呼为其李兄。
白老太太点头道:“银润是我座下医术修为最高的弟子,这银针渡命的功夫也到家了。事不宜迟,你们二人赶紧动身,有急事的话,银润就临时开香堂,招我前去。”
李星野谢过白老太太,随着白银润出了洞府。
白银润早已换上了羽绒服和牛仔裤,背着一个小包,如同出游的高中女学生一样。
这个高中女学生的身体里,却住着一个几百岁的灵魂。
李星野不由得暗暗想,那些小说里动不动就狐仙看上书生,白蛇爱慕许仙,明显不合情理。一方修炼了成百上千年,见惯了世上太多的分分合合,哪里还有那种凡心了。
但感情的事,也可能会有奇迹吧。
白银润带着李星野,从另一条路,七绕八绕,进了干饭盆。
看来自己进山时候选择的路线基本还是正确的。
到了火车站,李星野有些担心,这白银润的身份证上哪去搞。
却见她眨了眨眼睛,笑道:“我们五家,每家都有人经常行走世间,所以有专门的人会办理这些事情。尤其我们白家,修的是入世道,一个合法合理的身份证明,是必需品。”
已经到了年底,三岔子火车站早就是一票难求。好在李星野有挤绿皮火车的经验,这三岔子又是个名不见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