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志怪录-第5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之前用唐林的捷达练过手。
那破车教会了他许多修车知识。
老板倒也实在,吐掉嘴里的烟头:“补什么补,明天这车就不一定是谁的了。”
李星野忙问怎么回事。
原来这位老板听说明年石膏板和其他材料都要涨价,估摸着自己包活的量,先屯了一批货。结果钱都压进去了,还差五万块。人家价钱已经给得很低了,一概不能赊欠。
老板一狠心,就要把车卖了,补上货款。好不容易联系了个买家,自己新买一个月的车,到手一共花了七万多块,对方吃定了自己着急用钱,狠压到五万。
“价钱咱不说,谁让咱着急用钱呢。可这帮家伙还让我大老远开青龙山那头去,给他们当面验车。这大老远的,他们再压点价,我也只能吃哑巴亏,不然不够来回费用的。”
星哥就一直笑眯眯地摸着车上红灿灿的五颗菱形标志。
车子停在医馆门口,李星野“咣当“一声关上车门。却看见黄半山推开门,快步迎了上来。
“传说中的神车五菱宏光啊!小伙子有出息,从哪开回来的?”
李星野就说,是自己干木工的那个同学的。人家今年赚了,换了台皮卡,这车闲着也是闲着,就让自己开着。
黄半山后悔得直拍大腿,一个劲儿地叮嘱他,以后有木工那帮忙的活,一定带上自己。
李星野咧着嘴连连点头。
黄半山摸着下巴,笑嘻嘻地说:“这车据说跑山路特别棒,跟哥走一趟怎么样?”
第111章 黄半山的秘密()
李星野刚有了自己的座驾,倒是愿意出去遛遛。
只是当时的他没有想到,路途会那么远。
第二天一大早,卷帘门拍得山响。
李星野揉着眼睛打开门,见是棉帽子棉大衣棉手套,从上到下捂得严严实实的黄半山。
这是要往山里走啊。
机智的李星野有样学样,把能套上的衣服也都翻了出来。
一上午工夫,让李星野见识了另外一个黄半山。
此人本来除了吃饭,一分钱都不愿多花,现在却玩命地把大堆的货物往车里塞,好像商场的东西不要钱一样。
小面包车上了高速,一路开去,最后到了一个李星野熟悉的收费站,下了路。
转山子。
李星野知道这个地方,也就县城里热闹一些。出了县城,全是盘山路。真对得起这个名字。
上了山路,李星野听着黄半山的指挥,不停地左拐右拐。
一座座山在车窗外闪过。
将将天黑的时候,车子来到了土路的尽头。
眼睛看去,能有三十多户,零散地坐落在这片低洼的山坳。
已是黄昏时分,夕阳斜照,家家炊烟生起,看得人油然升起想家的感觉。
车子继续前行,直到山坳的里侧,是一面石崖。
石崖下,是三间大瓦房,外面套着大墙。房子和墙都是就地取材,用石块垒成。
车子停在大门口,院子里走出来一个披着羊皮袄的老爷子。
黄半山跳下车去,哈哈笑起来。
听二人聊天,李星野才琢磨出个大概来。
老爷子是这里前几任的村长,努力了好多年,才在这个山沟里争取到了一个学校。在一次偶然机会中,黄半山知道了这里,就经常资助,帮着出钱修缮校舍,过年给孩子们买些东西送来。
但每次来,他都是夜里到,天亮就走。
老村长说,这里农户住得特别分散,有的人家都隔着好几道山梁。家家都有孩子,就算将来不指望出去考个大学,能多认识几个字也是好的。所以就张罗了这个学校。
这个时候,孩子们都放了寒假。老村长退休后就把这里当成自己的事业,干脆住在这里。
三个人把车里的东西都搬了出来。李星野这才注意看,从书包到文具,从米面到香皂,东西一应俱全。
老村长把他们让进自己的值班室。巴掌大的小房子,一铺火炕占了半个屋。
夜里开车走山路实在危险,俩人就准备在这里对付一宿。
老村长支上炕桌,从炉子上的锅里捞出一大碗白菜炖土豆。又摆上三个茶缸,从窗台上拿起一瓶“烧刀子”,张罗着二人。
李星野就从车里翻出几包榨菜,又拿出五袋方便面,全丢在一个铁盆里,上炉子煮了,也摆上了桌。
老村长先拿出一本破旧的笔记本,把一项项款项支出念给黄半山听。黄半山也没客气,就一直认真听着。
李星野一听,好家伙,黄大夫这一年来,给这个小学校起码投入了十五万。其中很大一部分开销,是给学生免费提供午餐的伙食费。
他这才算是知道了黄半山开店赚来的钱都花哪去了。
山里的夜静悄悄,窗户外头漆黑一片。
喝到酒酣耳热之际,村长突然跟黄半山说:“二毛家的那个东西,好像不太稳当。”
本来醉眼迷离的黄半山,突然警醒起来。
他就让这俩人在屋里稍等,自己要出去看看。
李星野一听,就一把拉住他,非要跟他一起去。
黄半山犹豫了一下,只得点头同意。
俩人走出院子,看着天上的月亮,李星野这才发现,已经腊月十五了。再过半个月,就又是一年了。
一边走着,黄半山就给他说起这段离奇的事。
那时黄半山刚到沧海,自己刚在红旗小区的门市落脚。
那天傍晚,在红旗市场门口,就看见一个三十多岁的男人,和一个同样年纪的妇女,抱着个三四岁大的孩子,跪在路边。
旁边一个从方便面箱子上拆下的硬纸板,写着“求好心人施舍救命钱”这几个字。
黄半山也见过一些抱着孩子乞讨的,有的就是职业乞丐。一般都是妇女一个人,显得是孤儿寡母,让人生怜。
但壮年男子和妇女一起跪着乞讨,就有些反常。
他见这个孩子双眼紧闭,呼吸微弱,面色发黄,的确是重病的样子。
于是就蹲下身,问问怎么回事。
那位妇女一听对方也学过医术,仿佛抓到了救命稻草,就激动地说起来。
他们夫妻二人,本是远处山区里的普通农户。结婚后生有一子,就起了个名字叫“大毛”。
当地有个习俗,孩子取个贱名,好养活。
谁知,大毛长到三岁那年,突然害了一场大病,夫妻俩四处求医,最后还是不治殒命。
孩子走了,对两口子打击很大。但日子还得过下去,就趁着年轻,又生了个孩子。
为了纪念逝去的老大,就借着给这个孩子取名叫“二毛”。
二毛生下来,活泼可爱,满十个月,就会喊爸爸妈妈。全家人疼爱得像心头肉一般。
谁知道,到了整三岁,又害病了。
病情跟大毛一模一样。
无论如何也不能再失去这个孩子。
夫妻俩拿出积蓄,又从亲戚那借来了点钱,来到大城市里求医。
挣钱难,花钱快。
钱花光了,医生也没诊断出来孩子生的是什么病。
黄半山摸了一会儿孩子的脉搏,发现脉象微弱,但五脏六腑没发现什么明显的问题。
他把夫妻带回了自己的店里,买来吃喝饮食,让他们暂时有个栖身之处。
看孩子的被子实在单薄,黄半山拿出一床自己的被子,让夫妇二人给孩子换上。
这一掀开被子,却发现了不一般的东西。
被子里,掉出一根棕色的羽毛。
毛杆细软,呈暗黄色,上边还密布着血管一样的红色脉络。羽毛本身更是奇怪,仿佛一根根头发一样,从毛杆上细密地长出来。
黄半山看过羽毛后,小心地扒开孩子的头发。
在头顶正中,发现一处破口。
夫妻俩都十分惊讶,自己都没有发现孩子身上有伤。
这处破口呈现三角形,里面的血液早已凝结。
黄半山倒吸一口凉气。
“不好!夜行游女!”
第112章 夜行游女()
在华夏各地,民间都有一种习俗,就是小孩的衣服放在屋子外面晒,绝对不能过夜。
但很少人知道为什么。
其实,这个传统已经延续了五千年。
上古五帝之一的颛顼,生有三子二女。这其中,每一位子女,都有超越凡人的能力。其中有一位女儿很不幸,在十六岁那年因难产而死。
颛顼心疼早逝的女儿,就用神力,留住了她的魂魄,把她变成了一只棕色的鸟,可以在世间行动如常。
可是,颛顼的好意却给以后的人们带来了无穷的祸患。
他的女儿觉得自己年纪轻轻,却只能以飞禽的样貌留在人间,而且也失去了自己从未见面的孩子,内心委屈万分。看着人间父母子女团聚,渐渐的,她由委屈生出怨恨,她开始想方设法拆散这些骨肉,让他们也和自己一样,失去最亲爱的孩子。
每到日落之后,她就来到人们居住的地方,专门寻找谁家忘记收取的晾晒在外婴孩被褥或者衣服,然后偷偷地落下,把舌头咬破,滴下自己的血液在上边。
然后,她循着自己血液的味道,偷偷潜入那个住户家里,钻入孩子的被窝里,偷偷把孩子带走。
由于她有神异的能力,所以,从来没有人发现过她是如何带走孩子的。
人们只知道,她的名字,叫做“夜行游女”。
唐代的段成式在《酉阳杂俎》中就详细地记载了这种诡异的鸟:“夜行游女,一曰天帝女,一名钓星,夜飞昼隐,如鬼神,衣毛为飞鸟,脱毛为妇人,无子,喜取人子,胸前有乳。凡人饴小儿,不可露处,小儿衣亦不可露晒,毛落衣中,为鸟祟,或以血点其衣为志。或言产死者所化。”
在玉格门的记述中,说这种鸟不是在夜里把孩子带走,而是偷偷在孩子的头顶啄破一个口子,通过每天舔食孩子的血液,来吃掉孩子的魂魄。等到满七天,孩子就彻底没救了。
黄半山就问他们,孩子这个样子多少天了。
那位母亲记得清楚,就说,已经五天了。
黄半山知道,这孩子已经被夜行游女盯上,无论走到哪里,她都会在夜里来到身边。
夜行游女几千年阴魂不散,自己根本没有完全把握。
当天晚上,黄半山让这对夫妻住在自己的店里,提醒他们,不要睡着。
黄半山守在外屋,他一边看书,一边留意着屋里的动静。
突然,店铺的门开了,走进来一个人。
一个年纪很大的女人,披着一件棕色的皮毛大衣。
那件大衣的皮毛很是奇怪,一丝丝十分顺滑,仿佛是一身长长短短的棕色头发一般。
这是不可能的事情,因为天黑之后,店铺的卷帘门早就拉了下来。
自从这个人踏进第一步,黄半山就感觉全身都浸入了冰水之中,阴寒彻骨,而且浑身都一动也不能动,只能静静地看着。
突然,他事先揣在怀中的几根至阳通灵钉发出一道道热气,在他身体内流动。他勉强伸手入怀,两只手各握住一根。
那个女人轻手轻脚地走到里屋门口,刚要迈步进去,却身子一颤。
原来,黄半山事先已经在门口用朱砂涂了半尺长的一道。
他两只手各握一根通灵钉,疾步上前,向这女人的后心就扎。
冷不防,那个女人回过了身子。
看清了她的脸,黄半山不禁一激灵。
只见这人的整张脸都掩藏在怪异的皮衣里,露出的皮肤如同干涸的梯田一般,层层叠叠,龟裂成细微的小碎块。一只硕大的鹰勾鼻子,长长地探出。两只眼睛完全漆黑,也没有光泽,仿佛铅笔随便在白纸上涂出来的一样。
黄半山手上不停,一直扎下。
那通灵钉是生的鸡腿骨斜茬削断制成,断口处十分锋利。
没想到,皮衣上的毛发竟然根根直立,如同钢针一般。
鸡腿骨的长度根本探不下去。
女人伸出两只手,长长的指甲刺入黄半山两肩。
情急之下,黄半山右手丢掉通灵钉,然后一抖,手里出现了一个纸包。
仰头吞下,浑身阳气爆生!
正是五阳散。
刺入肩膀的指甲迅速融化消散,那女人惊恐地就要逃脱。
黄半山左手的鸡骨钉用力一拍,整根没入了那女人的胸口。
然后两手一伸,干脆拦腰抱住了她。
接触之下,皮衣的毛发也哔哔啵啵地燃烧起来。
女人把嘴巴张到了不可思议的程度,死命挣扎,发出刺耳的叫喊声。
黄半山两只手死死扣住,双膀不住较力。
突然,他感觉怀中一空。
那女人竟然化作了一只母鸡大小的棕色飞鸟,扑棱棱地挣脱了他的怀抱,径直飞出门外。
黄半山很快就倒在了地上。
由于他第一次吞服五阳散,又是年轻体壮,所以到了天亮之前,就醒了过来。
他走进屋里,看孩子还在沉睡。而那对父母昨晚也完全没有听到动静。
夜行游女受伤逃跑,等将来恢复了,势必会继续作恶。想到几年前这家就被害死过一个婴孩,黄半山知道,那怪鸟的老巢应该就在那个山村附近。
黄半山自己配制了一副提神醒脑的药物,吃了下去,带着虚弱的身躯,跟这对夫妇乘车,去了他们的山村。
这村子就是李星野和黄半山来的这处山坳,名叫石崖村。
石崖村周围都是起伏不平的山梁,虽然道路崎岖,但也不是太高。只有村北的一处石头山高高耸立,显得鹤立鸡群。那石头山朝南的一面如同刀砍斧削一般险峻。要想上到山顶,需要从北面慢慢爬上去。
黄半山来到这对夫妇家中,让他们从邻居家里借来一条狗。
当时农村很多家都养一条土狗,所以很快就找来了一只。
他让这对夫妇拿出孩子以前的衣服和被子,一并让狗嗅。又把那根奇怪的羽毛拿出来,放在狗的鼻子前。
那条土狗一见这东西,顿时来了精神,竟然狂吠不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