旷世神相-第9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想要进乾陵,你必须先知道里面埋的是谁。”静婉笑着问。
楚天赐和秋诺面面相觑,这完全是一个常识问题,就连京兆三岁小孩都知道乾陵里有武则天和高宗李治。
静婉看楚天赐一时不知道怎么回答这么简单的问题,语重心长的说。
“天赐,你对武则天这个帝王了解多少?”
“武则天?!”楚天赐不明白静婉为什么会突然问这个,不假思索的回答。“武则天历史上唯一一个正统的女皇帝,十四岁入**为唐太宗的才人,唐太宗赐号媚娘,唐高宗时初为昭仪,后为皇后,尊号为天后,与唐高宗李治并称二圣。”
“这些耳熟能详的事或许每个人都知道,你想进乾陵,就必须先知道武则天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静婉似乎对楚天赐的回答并不满意。“天赐,换一个问题,你说说武则天为什么能当上帝王?”
楚天赐低头想了想,另一本洛玄神策是静婉给自己的,而且在静婉唐苑的地下室里那副长卷画中武则天曾经得到过九天隐龙决。
“静姑姑,武则天如果得到过九天隐龙决,只要她能参透书中奥秘,登上九五之尊未必是难事。”
“她一介女流,虽说天资聪颖可在玄学方面绝非可以和袁天罡、李淳风二人相提并论,他们二人都没参透其中奥义,武则天又非神人怎么可能做到。”
静婉的话不无道理,如果武则天真靠九天隐龙决登上帝位,以此书记载的内容大唐完全可以千秋万代,根本不可能被后世所替代。
“姑姑,唐高宗李治碌碌无为,末年的辽东战役已使贞观之治出现危机,从史书上看,高宗李治并不是合格的帝位,武则天明显要强势的多,取而代之合情合理。”秋诺一本正经的说。
“呵呵,怎么,在你眼里高宗李治平庸不堪?”静婉意味深长的看了看秋诺。“高宗有知人之明,他身边诸多贤臣,唐代的版图,以高宗时为最大,东起朝/鲜半岛,西临咸海,北包贝加尔湖,南至越/南横山,维持了三十二年,这样一位开疆扩土的帝位在你看来毫无作为?”
“那……那为什么最后让武则天谋朝篡位呢?”秋诺有些不服气的说。
静婉手里的茶杯重重放在茶案上,楚天赐都有些诧异,静婉早已达到静若止水的境界,怎么会突然为一个古人纠结。
“谋朝篡位?武则天一个女人,在男尊女卑的帝位之家,她有什么本事谋朝篡位,这些都是世人杜撰。”静婉声音有些加重。
秋诺记忆中静婉从来没对自己用这么重语气说过话。
“姑姑,诺儿是不是什么说错了……。”
静婉意识到自己多少有些失态,叹了口气看看手里的茶杯。
“哎……说什么修心养性,看来我还是没达到你母亲的境界。”
“那您说武则天怎么登上帝位的?”楚天赐很好奇的问。
“你们都在想武则天是用什么办法登帝位,为什么不换一个角度,其实她并不想当皇帝,而是有人非要让她当呢?”
“静姑姑,这怎么可能,谁好好的会……。”楚天赐话说到一半突然停断下来,表情惊讶的慢慢说。“难道是……是李治把帝位让给武则天的?!”
“帝君是万人之上的王者,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或许就是因为这一点,很多人都认为每一位帝王都恋栈权力,皇权江山孰轻孰重高宗李治岂能不知,能让武则天同朝听政,是因为高宗对武则天绝对的信任和倚重。”静婉说到这里声音慢慢变的低沉。“或者说,他身边已经没有可以帮到他的人了。”
秋诺给静婉沏茶,想想静婉的话也感觉挺有道理。
“自魏晋南北朝以来皇权不振,关陇贵族把持朝政,武则天在通过立后的事情上,帮助高宗李治打击元老大臣势力,重振皇权,从这一点看,武则天的确是不可多得的治国能手。”
“太子李弘死后,新太子李显碌碌无为不堪大用,高宗李治很明白一旦自己驾崩,被平息的关陇贵族势必会卷土重来,李显没能力和这些权臣抗衡,所以,他必须培养一个能稳固江山社稷而且自己又信任的人。”静婉淡淡的说。
“这么说,武则天是高宗李治一手推上帝位的!”楚天赐喝了一口茶恍然大悟的自言自语。
“登上九五之尊又能怎么样,武则天为李家背负了江山,到头来留下的却是千古骂名。”静婉的表情有些惆怅。
楚天赐还是一脸疑惑的抬起头说。
“静姑姑,就算武则天并不想当帝位,可这和乾陵又有什么关系?你刚才不是说有办法进乾陵吗?”
静婉嫣然一笑,意味深长的对楚天赐说。
“乾陵有一块无字碑,是武则天留下的,你去无字碑,怎么进乾陵的办法都在这块碑石之上。”
“无字碑?!”
静婉笑而不语,楚天赐知道剩下的一切还要自己去解决,静婉言尽于此也不好多问,连忙起身告辞。
秋诺送楚天赐出去后,旁边的侧房的门被推开。
“他身上的项链你看见了吗?”
“看见了!”静婉已经毕恭毕敬站起来,头微微低埋。“只是,我不知道他能不能真正明白无字碑的含义。”
“他如果领悟不了,也不是我需要的人!”身后的女人抬头看看外面的yin霾的天空淡淡的说。“快变天了,不知道这次寒冬会有多长……”
第一百四十五章 无字碑(上)()
秋诺留在静婉要和她母亲相聚,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和静婉谈完楚天赐总算有些头绪,第二天一大早就带着越千玲和顾安琪重返乾陵。
之前来的时候楚天赐把注意力一直放在乾陵的风水上,其他细节并没注意,静婉语出惊人,进入乾陵的秘密竟然在无字碑上。
武则天的无字碑,在乾陵司马道东侧,北靠土阙,南依翁仲,西与述圣纪碑相对,奇崛瑰丽,巍峨壮观。
无字碑是用一块完整的巨石雕凿而成,给人以凝重厚实,浑然一体的美感,无字碑碑额未题碑名,只有碑首雕刻了八条螭龙,巧妙地缠绕在一起,鳞甲分明,筋骨裸露,静中寓动,生气勃勃。
碑的两侧有升龙图,各有一条腾空飞舞的巨龙,线刻而成,龙腾若翔,栩栩如生。
碑座阳面还有线刻的狮马图,其马屈蹄俯首,温顺可爱;雄狮则昂首怒目,十分威严,碑上还有许多花草纹饰,线条精细流畅。
自秦汉以来,帝王将相无不希望死后能树碑立传,历史上惟一一个女皇帝的石碑却没有刻一个字。
这座在耸立千年的石碑并没有它身后那座旷世皇陵耀眼夺目,安安静静的竖立在旁边见证着这千年来的变迁和浮华,似乎在静静等待着什么。
楚天赐仰着头看着无字碑,他已经保持这个姿势很久了。
“如果静姑姑说进乾陵的秘密在无字碑上,也就是说这碑石上应该有机关才对,至少也应该有点提示吧,怎么看了这么久,什么也没发现啊?”顾安琪围着石碑走了一圈很失望的说。
“会不会是静姑姑随口一说,你该不会领悟错意思了吧。”越千玲说。
楚天赐摇摇头,很肯定的回答。
“静姑姑不像是信口开河的人,她说乾陵的秘密和无字碑有关,这无字碑上一定有玄机。”
“既然她知道,为什么不直截了当的告诉你啊,还非要我们自己来找。”越千玲小声抱怨。
“静姑姑不说一定有她的深意,至少我们已经知道进乾陵的线索,具体的方法自己找不是更有乐趣。”楚天赐笑了笑说。
“天赐哥,这碑石会不会和风水有关呢?”顾安琪问。
“应该不会,从上次来乾陵看风水的结果,武则天选址乾陵并不是看重风水,而是为了防盗,所以这块碑石和风水应该没什么关联。”
“这个女人也真是煞费苦心,历朝历代帝王都想着后世荣耀,她却只图没人盗墓打扰,呵呵,这可以一点不像一代女帝的风范啊。”越千玲说。
“换个角度想想,这不正是武则天过人之处吗。”楚天赐意味深长的说。“千秋万代谁都想,可这是不可能的事,武则天不贪图后世如何,说明她早就看透这一切,用现在的话说,这叫务实,事实上她的这种做法的确保证了乾陵到目前为止还是没被盗的,从这一点上说,武则天是正确的。”
“这乾陵里到底被她放了什么东西啊,她这么怕有人进去。”顾安琪嘟着嘴嘀咕。
“安琪你开什么玩笑呢,这乾陵可号称国家宝藏,里面的奇珍异宝多不胜数,恐怕历代帝王中能和乾陵媲美的只有不可一世的秦始皇陵了。”越千玲很认真的说。“话说回来,现在想想要是我是武则天,死后有这么多好东西陪葬,我也不希望有人进来偷。”
“别扯远了,先把这个无字碑的事情解决了,至于乾陵里到底有什么,到时候我们慢慢进去看。”楚天赐的注意力又回到无字碑上。
“这上面一个字都没有,静姑姑也没给半点提示,我们这样找,好像无头苍蝇。”越千玲抱怨。
楚天赐看看四周没什么游客,快速的翻进无字碑的围栏,如果无字碑里有机关,在底座下面应该有空心的地方。
楚天赐把整个底座敲了一个遍也没有任何发现,从下面闭合的程度看,无字碑契合相当完整,如果按照静婉的说法,进乾陵的秘密在无字碑上,楚天赐第一个想到的,既然乾陵没有入口,会不会无字碑就是乾陵的入口。
不过现在看来,这个想法是错误的。
在墓葬机关里,有关密道的设置都和无字碑格格不入,而且无字碑距离乾陵距离太远,两者之间似乎怎么想都没有关联。
“无字碑是什么时候修建的?”楚天赐翻出来忽然问。
“据有关史书记载,唐高宗死后,乾陵的选址、设计以及营建,都是在武则天直接指导下进行的,无字碑也很有可能是当时树立的,从无字碑与述圣纪碑相互对应来看,两碑是同时树起的。”越千玲说。
“无字碑和圣纪碑……。”楚天赐转过头看看旁边的另一块石碑。
乾陵西侧的述圣碑,是武则天为高宗歌功颂德而立的碑,她还亲自撰写了五千余字的碑文,黑漆碑面,字填金粉,光彩照人,和旁边的无字碑形成鲜明的对比。
“这两块石碑都是武则天所立,为什么差距这么大,这两块石碑之间有什么联系吗?”楚天赐喃喃自语的小声说。
“说起来也怪,武则天可以为高宗李治歌功颂德,却偏偏对自己只字不提,她到底在想什么呢?”顾安琪也很好奇的说。
楚天赐突然回想起静婉和自己谈的话,静婉一再强调要进乾陵,先要明白乾陵里埋葬的是谁,和她谈完,似乎静婉给自己诠释了一个和史书中记载完全不一样的女皇武则天
静婉让自己来乾陵参悟无字碑,楚天赐忽然意识到自己恐怕领悟错了静婉的意思,也行无字碑根本没有什么机关,静婉让自己来,是让自己明白无字碑的含义,或者说武则天为什么要立这块奇怪的石碑。
楚天赐低头想了想,坐在一边的长椅上若有所思的说。
“千玲,你搞考古的,这无字碑有什么来历和典故吗?”
“没有,这无字碑一直是考古界的想要解开的难题,很多前辈一生都在研究这块碑石,不过各有各的说法。”越千玲淡淡一笑坐到楚天赐旁边说。“至于真正的原因,恐怕只有去乾陵里面问女皇了。”
顾安琪买了几瓶水回来,听到谈论的话题咋着眼睛说。
“我爸也曾经给我提起过无字碑的事,我记得他说过,很多学者揣测武则天留下无字碑的用意,但他看来,武则天算的上千古一帝,纵观历史可以和她相提并论的恐怕只有秦始皇,留下无字碑或许是因为连她自己都不知道如何去描述自己的成就。”
“这个想法其实很普遍,就连我认识的几个考古界的泰斗对无字碑也是这样定论的。”越千玲点点头说。“事实上,这个说法也很符合武则天的性格,她从
公元655年做皇后开始,到公元705年被迫退位,前后参与和掌握最高权力达五十年之久,如果从唐高宗死时算起,也有二十一年,她是历史上唯一的、杰出的女皇帝。”
“对,我爸也是这样说的,她在政治上打击豪门世族,并通过发展科举制度,使得大量人才进入政治舞台,抑制了豪门垄断,她奖励农桑、兴修水利,减轻徭役并整顿均田制,使社会经济不断上升,民户数不断增长,她知人善任,破格用人,鼓励各级官吏举荐人才,并虚心纳谏,职是之故。”顾安琪点点头说。
越千玲喝了一口水如数家珍的说。
“而且,武则天还加强封建国家的边防,改善与边境各族的关系,总之,武则天是一个富有政治才干和理想的人,在她统治期间作过许多符合民众利益的事,稳固和发展了贞观之治,把历史推进一大步,并对后来“开元之治”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这么说,武则天立无字碑是用以夸耀自己,表示功高德大非文字所能表达?”楚天赐想了想慢慢摇摇头,这样的武则天和静婉诠释的武则天似乎完全是两个人。
楚天赐忽然指着乾陵意味深长的说。
“武则天攻于心计,心狠手辣,兼涉文史,从一个才人到皇后不会仅仅是因为运气好,从她当皇后这件事就可以看出来,这个女人谋算人心的本事有多强。”
“当时朝廷以长孙无忌、褚遂良为首的元老大臣势力强大,唐高宗的权力受到很大限制,外廷以长孙无忌为首的很多大臣反对唐高宗废王立武,武则天前进的道路也因此充满艰辛。”越千玲似乎也有些认同楚天赐的分析。“武则天正是利用了唐高宗企图借废王立武重振皇权,打击元老大臣势力的机会,不但为高宗出谋划策,采用先易后难的策略,先后罢黜了褚遂良、韩瑗、来济,最后除掉了长孙无忌,至此,高宗基本实现了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