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红楼当丫鬟-第2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褥子经太医检查,确定那褥子是浸过药之后晒干过的。一旦那褥子湿了,药味就会散发出来。而恰恰那褥子是垫在张氏身下的,张氏生产时流血必会将那褥子浸湿。
得知这个结果,老太太再次怒了。
立即吩咐陆嬷嬷带人查。
“哇”
一声婴儿啼哭,折腾了数个时辰,张氏终于在半夜将孩子生下来了。一直守在产房外的贾赦听到哭声腾一下站了起来了。
产房内,将刚出生的孩子抱起来,姜宛茵她娘长长的舒了口气,姜宛茵也一样。
她的/她娘的小命总算是保住了。
“恭喜大爷,大奶奶生下一个姐儿,母女平安。”
“姐儿,好好好哈哈哈,爷有女儿了,爷的嫡长女”
怀芳院这张氏是生了,聚福院那喝了催产药催生的王氏却还没生出来。这自然瓜熟蒂落的和打药催生的自然不一样。王氏虽没难产,可半天过去她的宫口愣是没开到能将孩子生出来。
她本人倒是想再来一碗催产药好快些将孩子生出来了,可人家太医不干。再来一碗催产药,这好好的产妇孩子若是出了事,国公府迁怒也不是小小太医受得起的。
因为挂心次子的孩子,虽已经半夜了可贾史氏还是没放心回去。贾史氏虽没去怀芳院,不过却还是安排了人在怀芳院等消息。这不,张氏刚生了,守在怀芳院那的下人就立即来聚福院报信了。
赖嬷嬷从报信的下人那得了消息立即禀报给贾史氏。
“太太,怀芳院的人来报喜,大奶奶生了,母女平安。”
听到生了女儿贾史氏点了点头,脸上也没什么表情。
不巧的事,王氏的大丫鬟出来,正好听到半句。一听大奶奶生了,那丫鬟立即转身回产房将消息告诉王氏。
“什么啊,已经生了!”
王氏骤闻张氏已经生了,登时巨大反应,整个人差点坐着。没想就是这么一下反应,生了几个时辰没生出来的孩子,被她这么一下给挤出来了。
“哇”
产婆抱起孩子一看。
“哎哟,恭喜奶奶贺喜奶奶,奶奶您生了个哥儿”
只不过王氏没高兴的回应产婆,因为王氏直直倒在产床上,晕过去了。
丫鬟惊慌直叫太医,另一个产婆机灵已经跑出去报喜了。
次日一早,荣庆堂那老太太也得了喜讯。
十一月初一,大房嫡长女出生;十一月初二,二房嫡长子出生。堂姐弟俩同一天晚出生,但却出生在两天。
“好好好,是孙女好啊。赦儿已经有了瑚哥儿和琏哥儿了,如今再添个女儿,赦儿也儿女双全了。”
嫡长孙儿女双人,老太太心里高兴啊。
“如今赦儿儿女双全,便是让老婆子立即去了,老婆子也愿意。”
“呸呸呸老太太您可不能说这不吉利的话,大爷还等着您给带大姐儿呢。”
听老太太说不吉利的话,陆嬷嬷慌得连呸了好几声。
“是是是,老婆子还得带重孙女呢。”
“快去开库房挑些好东西给我的重孙女送去。”
“老太太,聚福院那是不是要也送份礼去。”
“哟。瞧我这记性。人老喽,记性差。政儿得了嫡长子是该挑份礼送过去,扶我,咱们俩一起去。”
第29章 首发谢绝转载!()
马车停下,姜宛茵掀窗帘看了一下,已经是到了张府了。
“瑚哥儿乐醒醒,张府到了。”
姜宛茵叫唤靠在她怀里睡得香甜的贾瑚,贾瑚埋头在她怀里蹭了蹭不肯醒来了。
这爱赖床的毛病是怎么也改不掉,姜宛茵无奈叹息只能继续叫贾瑚醒来。
一年又过去了,去年十一月张氏生了嫡长女,老太太给重长孙女起了名字叫贾瑶,随了她两个兄长排王字辈。又因为她是两府王字辈的头一个姑娘,所以她的亲祖父贾代善又给她起了小名叫元姐儿。
嫡长女的大名小名都被长辈给包了,这让贾赦不高兴暗地里嘟嚷许久。
而比贾瑶晚一天,其实是晚半个时辰出生的二房的嫡长子,贾代善给二房的嫡长子起名贾珠。原本贾珠在荣国府王字辈男丁中排行第三,该叫三哥儿;可是太太贾史氏坚持非要让大房和二房分开排序,贾珠便成了二房的大哥儿。
这荣国府里便有了两个大哥儿。府里的下人们为了区分便直接叫大房的哥儿为瑚大哥儿和琏二哥儿,二房的哥儿为珠大哥儿。
没有分家却分开排序这本就不合规矩常理,可贾史氏坚持如此,就是老太太也没能阻止。这让老太太和张氏十分不满意,但贾史氏和王氏却满意极了。
自生下嫡长子,儿子又被贾史氏坚持排序为大哥儿之后,王氏立时扬眉吐气了。出了月子过了年之后没少做夭。
尤其是在三月,张太傅因病中风卸职告老之后,王氏的气焰更加嚣张。
盖因如今张家官员最高官职比不得王家。
三月中张太傅因病告老辞官,张太傅三子除了大房也就是张氏的大伯升任左副都御史留在京中任职之外,二房和三房都外放离京。
张氏的几个亲兄弟堂兄弟,除了去年参加科举刚入翰林院供职的张氏的二哥留在京中,其他几个已经有官职的亲兄长堂兄长也都外放了,就余下还在读书的几个亲弟堂弟及侄儿们也留在京中。
如今张家官职最高的便是张氏的大伯,是正三品官职。如今张家自然比不得张太傅在朝时正一品阁老家的门第。
而王氏的父亲如今却是正二品兵部尚书,虽是南六部闲散官员但却正好压了张氏大伯半阶。
这使得王氏自认为家世门第比张氏高,事事都想压张氏一头。尤其是四月初太太贾史氏让张氏和王氏一同协助家务之后,王氏更是处处都争比张氏强。
不巧的是,过了年后老太太又病了,如今虽好转可精神却比不得前几年了。
而张氏,自知王氏几番对她和两个儿子下毒手之后,便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两个儿子身,打理家务之事便不与王氏争。如此王氏更得贾史氏重用,已经在荣国府当了半个家,若不是贾代善压着,只怕贾史氏便要王氏在荣国府当家了。
虽然只是当半个家,但这也足够让王氏嚣张的了。也因为王氏当了半个家,在荣国府说话有了分量,府里不少下人都投靠了王氏。
好在张氏手里有老太太交的人脉和势力,如此才能与王氏旗鼓相当。
四月里,老太傅病情有所好转,再加上贾瑚也大了,张氏亲自回娘家求老太傅,让贾瑚去张家家学同他的表兄弟们一起读书。日子就定在四月贾瑚生辰之后。
张氏打算着将贾瑚送去张府读书之后,她自己也好空出手来与王氏争上一争。
不过这些与姜宛茵关系不大,因为贾瑚要到张府读书的缘故,她被张氏安排随贾瑚一起到张府照顾贾瑚。虽然张氏更多的意思是让她保护贾瑚,但也让她暂时离开了内宅混乱的荣国府。
贾瑚到张府读书,半个月回家一次,如此算下来,往后至少十年内她在荣国府呆的时间不会太多。而十年之后,她已经双十年华,也到了放出去配人的时候。到时希望贾瑚能念在她伺候他十多年的情分上,给她放籍放她自由。
今天便是贾瑚到张府读书的第一天。小家伙天不亮就被叫醒出门到张府来书读,头一天小家伙还不习惯,上了车就睡着了。
“瑚哥儿,快醒醒,已经到张府了。这会老大人怕是已经在等你了,若是让大奶奶知道你迟到了,到时必定生气的。瑚哥儿,你快醒醒。”
“哎。知道了。”
贾瑚揉着眼睛坐了起来了,姜宛茵赶紧给他整理衣裳。
仆丁将贾瑚抱下了马车,姜宛茵也抱着东西下了车,然后将东西给她亲哥赵忠。
贾瑚到张府读书,张氏给贾瑚安排了小厮,凭着姜宛茵她娘是贾瑚的奶娘的关系,姜宛茵的亲哥也就是贾瑚奶兄自然就成了贾瑚的书童兼小厮。另一个书童则是贾瑚的另一个奶张嬷嬷的儿子张有德。
姜宛茵提着贾瑚的书包跟在贾瑚身后进了张府,这书包还是姜宛茵给贾瑚做的。姜宛茵自然是不敢突然弄出个什么背包来,毕竟红楼和清朝可是出了名了的穿筛子的世界,姜宛茵可不敢冒险。姜宛茵只是个弄了斜挎包,绣着简单大方的图案,贾瑚也很喜欢。
进张府后,贾瑚带着两个书童去见老大人,姜宛茵则跟着张府的丫鬟妈妈们事着贾瑚行礼去张府给贾瑚安排的小院子。
“这宁院是老太爷亲自指定留给表少爷,老夫人也亲自带人来收拾布置过。不过夫老人不知表少爷喜好,但心表少爷不喜,特地命我等人等妹妹来问问妹妹可有不妥不之处。妹妹你先看看,若是有不妥之处,妹妹只管说出来了,我等定尽快重新布置。”
“老太爷和老夫人有心了,出门前我们奶奶还说让瑚哥儿不必担心,老太爷和老夫人最是疼她了,知道瑚哥儿到家来读书必会安排妥当。如今看这院子当知奶奶没错,这院子内外处处都是好的都是妥当的,可见老夫人极用心。”
“姐姐们不必再重新布置,这些布置都极好。今日真是有劳几位姐姐了,往后瑚哥儿住府里,还望几位姐姐多指点指点妹妹。”
姜宛茵从袖里取出几个荷包塞到几个丫鬟手里。
“这是妹妹的一点心意,还望几位姐姐以后莫要嫌弃妹妹愚笨。”
几个荷包里装的都是银裸子,是张氏早早就叫准备的。此次贾瑚来张府读书,张氏可是准备了一匣子的银裸金裸子,上百两银子呢。这些金银裸子都是张氏准备着让贾瑚打赏张府的下人的。
虽说张氏是张府的姑奶奶,可到底是嫁出去的人,自是不能与未嫁时当张家姑娘时相提并论。且不说就是未嫁人时也要打赏下人,更何况是嫁人之后。
张府的下人虽不像荣国府的某些下人那般长了一双势利眼,见钱眼开,可这当下人的就没有不盼着主子打赏的。有了打赏才好使唤人家,有了打赏下人办事才利索。
几个丫鬟接了荷包,脸上的笑容果然更真实了。
“瞧妹妹说的,妹妹这般若还愚笨,那便再找不出伶俐的人了。表少爷可是咱们老太爷的亲曾孙,妹妹只管将这当自个府里就是,有什么需要的只管与我们说。”
“那绿茵就先谢过几位姐姐了,这会妹妹才刚到,等妹妹安顿好了,若还缺什么到时再找姐姐们帮忙。”
“那行,妹妹你先收拾,我等先回去复命。若真缺什么,妹妹只管来找我们。”
姜宛茵将几人送出院门,两个丫鬟先走,另一个穿粉衣服的丫鬟却没有立即离开。
“这位姐姐可是还有什么事?”
姜宛茵有些疑惑地看留下的那个丫鬟。
“茵儿这是不识我了吗?”
那丫鬟没回答反而反问姜宛茵,笑盈盈的看着姜宛茵,那眉眼让姜宛茵觉得熟悉。不过姜宛茵还是没认出她是谁。
她不过三四岁的年纪就随父母陪嫁到荣国府,对张府的下人知之甚少,认识的更少。就算是之有认识的,如今已经过去七、八年了,人也长大变化了,不认得也正常。
“姐姐是?”
“茵儿,我是你大伯家的秀伊姐姐。妹妹不记得了吗?你小的时候我还给过你糖吃呢。”
“秀伊姐姐。”
姜宛茵颇是惊讶,仔细看着秀伊总算是想起来秀伊这眉眼哪里熟悉了,秀伊长得像她奶奶,尤其是这眉眼,可不就跟她奶奶一模一样吗。
秀伊比她大八岁,她刚出生不久,秀伊就进府当差了,与她见面的机会并不多。后来她去了荣国府,刚四岁就进府当差,之后就再也没见过秀伊。秀伊如今已经十九岁了,模样也彻底长大了。数年不见,秀伊变化不小,也不怪她认不出来。
不过秀伊已经到了配人的年纪,姜宛茵也没想到她竟还在府里当丫鬟。
“就是我。你这丫头竟不认我了。”
“姐姐莫怪,咱们都数年不见,如今姐姐长大了,变漂亮了,妹妹一时眼拙竟没认出来。姐姐你大人大量就原谅妹妹吧。”
姜宛茵赶紧作揖认错求原谅。
没想到竟会遇到自家堂姐。有堂姐帮忙,以后在张府的日子能方便许多。
“数年不见,茵儿倒也长大了,如今当上表少爷身边的大丫鬟了。”秀伊伸手摸着姜宛茵的头,很是欣慰的样子。
“姐姐这会可还忙,若不忙的话咱们进屋坐下好好说话。”
正好从秀伊这打听些张府的事。
“这会怕是不行,老夫人那还等着我回去伺候呢。这样吧,你行收拾屋子,等我闲了再来找你。”
第30章 首发谢绝转载!()
送走了秀伊,姜宛茵独自留下将宁院里里外外收拾了一遍,照着贾瑚的习惯小小改动重新布置了一下。
这居室布置喜好这方面,贾瑚还真不愧是张氏的儿子,连喜好都随了张氏。
贾瑚喜好简单大方精致低调的装饰,而不是随了太太贾史氏喜欢高调奢华。
显然张府的人是知道贾瑚的喜好的,屋里屋外布置都是遵循简单精致的格调,姜宛茵也不过稍加改动一下。
收拾好之后看时辰还早贾瑚还没来,姜宛茵便想到院外附近走走,若是遇上张府的下人正好套套近乎打听打听张府的规矩主子忌讳,免得以后不小心犯了张府的规矩和张府主子的忌讳。
当然以她的身份也只能在附近走走,她也不敢走远。一是她对张府不熟,怕迷了路了;二则是她是奴婢而且还是张府客人的奴婢,若是不小心走错了去了什么不该去的地方,那可就不好了。
当然姜宛茵也没想现在就去找贾瑚,且不说她不知道贾瑚这会在哪,就算是知道,她一个奴婢也不能没事没规矩的擅自过去,坏了张府主子对她的印象。
姜宛茵出了院子,她在院子周围转了转,倒是看到几个下人,不过当姜宛茵想靠近他们,他们都避开了。这让姜宛茵纳闷不解,也扫了姜宛茵的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