葬密者-第1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过贡献。所以建国后,他进入了新中国的政府部门。小王,你想想,一个养尊处优的地主,之后又一直在办公室做领导,这么一个人偏偏眼神很好,你们看不到的东西,他总能注意到。眼尖没错,但不是受过特殊训练,这眼色也不会尖到总能发现问题吧!”
沈头的话再次把我打醒,对啊!老孙眼神好,我们没有注意到的细节,他总能看到。这这实在有点说不过去吧。
沈头见我皱着眉思考,便继续说道:“如果说这些都不能成为把他设为怀疑对象的关键,那我还给你说个细节。记不记得在铁柱模拟伍同志遇害的时候,铁柱最后推测凶手是个左撇子。铁柱说那段话时候,老孙有一个没人注意的小动作,我不知道你注意到了没有?”
我摇了摇头,沈头又笑了:“老孙当时手里叼着根烟,是用左手叼的。在铁柱说出左撇子的质疑后,老孙把烟从左手换到了右手,这个细节相信能够让你想明白一些问题吧?”
沈头的话让我猛地一惊:“可是可是我记得老孙不是个左撇子啊!我没见过他用左手写字握筷子啊!”
“这些都可以伪装,但是叼烟这种动作,都是随手用上的。老孙,他是左手叼烟的,在铁柱有发现前,一直都是左手。但是在铁柱有发现后,他就再没用过左手叼烟了。”沈头顿了顿:“小王,这就是细节的力量!细节决定成败。”
“那那胡品庆同志岂不是很危险?”
“不一定!伍同志应该是发现了老孙什么问题,才被老孙给害了。胡品庆同志木讷,反而能够保护到自己。我相信,他现在应该是安全的,前提是老孙自己也安全。”沈头总结道。
我点了点头,沈头的话让我对这个黑瘦的老军人又平添了一份敬佩,我犹豫了一下,接着小声对他说道:“沈头,之前你说想要带我和大刘回你们军区,不会是开玩笑的吧?”
沈头停了下来,回头看了我一眼:“怎么?不相信沈头的话?”
“不是!”我连忙摇头:“我只是觉得只是觉得你的部下,一个个都是大能耐。大刘也最起码是个老兵,够机灵。而我我以前可只是个宣传干事,啥能耐都没有啊!”
沈头哈哈大笑,又迈开了步子:“小王,飞燕是个盲人,铁柱是个理性狂,疯子你看到了,力气大,大白吧!嘿嘿!大白是一个四库全书。可是,你有没有想到一点,他们都不是正常人,都不是我们这和平年代下新中国里的普通人。所以,他们的思维方式,他们的世界观,便都或多或少有些问题。就拿大白来说吧,他以前在北京图书馆工作,这家伙记忆力特别好,过目不忘的那种,书看多了,文化多了,就变得瞧不起人,和领导处不好关系。也是机缘巧合,我这新部门需要人,有人就和我说起了他。我专程去了趟北京,和他聊过一次,这人有毛病,看上去和谁都挺好似的,可时不时流露出来的高傲,又让人特别反感。你想想,真有特殊任务要他去执行,他这毛病能胜任吗?”
沈头打开了带队伍这个话匣子,便有点收不住了:“又拿飞燕来说吧!是个能人,如果不是眼睛看不见,绝对是个能上天入地的姑娘。可是你知不知道,她特别自卑,总觉得自己看不见,觉得自己比所有人都低了一等。于是体现出来的为人处世与处理问题上,就无法和普通人一样了。”
沈头说到飞燕,又打中了我心头那块伤处,我再次伤感起来,打断了他:“沈头,别说飞燕了好吗?”
沈头“嗯”了一声:“小王,我看得出你和飞燕对对方都挺有好感的。有一点你放心,飞燕是个训练有素的战士,除非我们见到她的尸体。否则,我相信她就算现在面临着危险,最后也能化险为夷的。”
我再次打断了他,直接岔开了话题:“沈头,你给我说说你们这个部门吧?”接着我自己又低下了头,小声嘀咕道:“如果方便的话。”
沈头又回过头来瞟了我一眼:“方便啊!有什么不方便的。在你和大刘两个同志进入部门的考虑问题上,我反而对你比较放心,你还是块白纸,以后我想怎么培养就怎么培养。大刘也挺能干的,可越能干,越让我有些犹豫。”
沈头掏出烟来,递了一根给我:“我们这个部门对内有一个称呼,在你没有正式加入前,我还不会告诉你,再说那也只是一个数字,跟部队的番号差不多。首长和我们自己,对部门却又另外一个称呼,叫做葬密者。”
“葬密者?葬什么啊?”我疑惑地问道。
“埋葬秘密!”沈头继续说道:“新中国现在日趋稳定,虽然台湾的反动派还没死心,国外的帝国主义国家对新中国也咬牙切齿。可咱新中国上下一心,也不是他们说要如何就能如何的。于是,首长们便新开设了我们这个部门,由我负责。小王,现在的和平年代之前,是八年抗战,如果从小日本抢了东三省开始算起,那可是十四年抗战。接着又是解放战争,加在一起可是快二十年的动乱啊。军队,这个国家专政的机器,在这十几年的战乱中,在全国各地都走了个遍,期间遇到过很多正常人无法解释的诡异事件。不过,战争时期,谁有过时间来调查这些事呢?这些奇怪事件便只是各个军区的首长们现在闲聊的话题罢了。”
“新中国成立后,有首长就提出建立一个新的部门,专门来调查与处理这些诡异事件,毕竟我们的新中国最需要的是稳定,不能因为一些战争时期发生的奇奇怪怪的事情,引起地方上的个别不稳定因素。可那几年,国家需要做的事情太多太多了,便一直拖了下来。去年年底,军区派我去了一趟北京,某个不方便告诉你姓名的首长亲自找我谈了一次话,让我负责这个部门。这位首长也给了我很大的权力,全国上下我看得上的人都随便拿。于是,便有了你现在看到的这几个家伙。而大通湖农场事件,就是我们调查的第一个案子。”
“你的意思是解放前这汇龙山就出过奇异事件吗?”我忍不住插嘴问道。
第28章 阴兵()
沈头笑了笑:“那倒没有,只是七年前胡品庆那个案子,一直让我有点想不明白。当时我也有些发现,可当时局势不稳,所以结案草率。现在部门也勉强像个样了,上面也还没有任务下来,我便带着大伙过来练练兵。谁知道这一过来,还真遇到了这一系列诡异事件。”
“哦!”我点了点头,之前对沈头抵达大通湖农场的速度我有过质疑,觉得他们压根不像是在听说了我和大刘、老孙在汇龙山发现敌特后就赶过来的。现在看来,这个怀疑是真的,沈头他们本来就是有备而来,要查汇龙山神秘军人的事件。那么,七年前他又是发现了什么,让他七年后仍然耿耿于怀,一定要探个究竟呢?
沈头不知道是看出了我心里的疑问,还是自己觉得有必要告诉我一些事情了,他又掏出一根烟点上,接着对我说起七年前,他与搜索队在汇龙山以及周边县镇的发现
在易阳镇打听完军工厂这个传闻后,我带着那两个兵就准备再去周边县镇,还去摸摸情况。可就在我们准备第二天离开前的那个晚上,武装部的一位同志,领着一个老头到了我们住的招待所。武装部的同志介绍了一下那老头,是个国民党退下来的老兵,被小日本的炮弹轰掉了一条腿。老头姓郑,说话声音很大,牙都掉了几颗了,可眉毛还特浓,以前应该也是军队里一个火爆脾气的好兵。
郑老头废话不多,直接就进入了主题,他说起的故事居然也是围绕着那个莫须有的军工厂。郑老头说当时过来抓人进汇龙山的国民党军官里,有一个是他以前的部下,在街上遇到郑老头后非常高兴,当天晚上就从营地里跑了出来,叫上郑老头下馆子喝酒。两人边喝边聊,说起当时打日本时候的一些事,都流了眼泪。到一人半斤白酒灌到肚子里,那军官话就多了起来,胡言乱语居然就说起了汇龙山里建造某个玩意时,遇到的一个怪事。
据说,当时国民党的机器设备、工兵都到位了,某个高官以前是跟过戴笠的,特迷信。他找人算了下时辰,说要半夜一个特定的时间段开工,工程才会一马平川,大吉大利。
于是,那晚工兵与武装人员全体不睡觉,在要挖地基的位置集合,高官看着表,等时辰一到,就要开铲亲自挖出第一铲土。
可几百号人在那天晚上,却看到了一个异常恐怖的画面。那块等着开工的空地上,众目睽睽下,居然出现了阴兵。而且人数也有好几百个,阴兵们穿着现代战争的军装,背着大伙都没见过的武器。突然间出现在那块空地上。
要知道阴兵在我们中华历史上,不止出现过一次两次。包括一些我们自己的队伍里的老兵,也有些人说见过阴兵,但是他们看到的都是如幻象般的古战场上的那种厮杀场面。那晚,国民党那几百个军人,瞅见的居然是几百个阴兵在那块空地上集结,然后开出几台奇怪的机器,往地上挖了下去。
在场的所有人都惊呆了,有人举起枪要扣扳机。可国民党军官里也很多听说过阴兵这回事的,挥手制止了。那个画面一共维持了十几分钟,最后又凭空消失了。当时现场指挥的那个国民党军官自己也吓懵了,回头把那个算时辰的家伙给毙了,自己跑回长沙城,硬是把这个指挥建造的工作给退了。
郑老头那一会自己也喝了个半醉,叼着烟骂自己以前的这个老部下:“你也扛了十几年枪了,不就是个幻象吗?看把你给吓得?海军经常都可以看到这些,汇龙山挨着大通湖,大通湖那么大,给你们上一副海市蜃楼,很奇怪吗?”
老部下抬起头来,脸色苍白:“老郑,如果只是看到些普通的阴兵也就算了,这些年到处打仗,出现这些也不稀罕。可吓人的是吓人的是吓人的是那些阴兵居然全部是洋人老毛子!”
郑老头没啥废话的把这个事说给了沈头听了,沈头眉头也皱了起来。胡品庆看到的汇龙山里的军人,也是老毛子,那这两个事情有没有联系呢?沈头连忙问郑老头:“你当时有没有问你那个老部下,发现阴兵的是在汇龙山哪个位置?”
郑老头摇头:“我倒是问了,可他不敢说,涉及到他们军事机密的话,他小子一个字都没说,包括他们挖地基是要建什么,也都没说过。只是在最后回去的时候,被两个士兵扶着的时候,不断地喊着‘鬼面人!鬼面人’,不知道是什么意思。”
送走郑老头,沈头整晚都没睡,躺在床上翻来覆去想这个事。沈头参加革命前,在北京上过大学,对于阴兵论,他听某个教授说过。阴兵,是古战场上厮杀的画面,被周围的石头泥土这些把磁场保存住了,就好像拍摄电影的胶片。在某种不可解释的机缘巧合情况下,这个画面会突然出现,甚至包括当时厮杀的场面,声音也都会被重新放映出来。
可是,汇龙山地处湖南境内,古代大型战役,都是在平原进行的,谁会找个深山老林呢?再者,就算有过,可出现的阴兵应该也都是古军队啊!就算不是古军队,也应该是近代战争中的中国人厮杀场面啊!怎么可能出现了毛子兵呢?而且还没有厮杀,反而是在那挖地呢?
沈头决定第二天就回汇龙山,搜索一下汇龙山里有没有能够容纳几百个人的空地。就算那空地已经重新长出了树,也应该能够找到的。
再次回到汇龙山,沈头先是召集了五十个兵开了个碰头会。阴兵与军工厂的问题,他都没敢提,因为军队是个严谨的机构,无法被肯定下来的事,随便说出会引起不必要的恐慌。沈头就只是问这几天守在汇龙山的战士们,有没有在山腰上发现什么平整的空地,或者是有可能平整过,只是被重新掩盖过的痕迹。
战士们都摇头,说没有!有个战士便提出除了山顶那块空地有可能。
沈头便皱眉了,国民党军队虽然腐败,可也不是一群傻子啊。不管他们是要建造什么,也绝不会选在山顶的位置,那岂不是自己给自己添乱,故意暴露目标。再说了,那块空地沈头也到过,人挨人站得挤挤的、整整齐齐的,别说几百,上千人都站的下。可郑老头那老部下说的可是当时那几百个国民党士兵是围着空地,而中间出现几百个阴兵,还来回忙活的。除非是除非是国民党士兵和阴兵都是豆芽菜,才不会互相间踩到脚。
沈头当天下午还是又上了山,去山顶那块空地实地考察了一次。他当时看到的也和现在的汇龙山山顶一个样,再加上沈头当年只是接个抓敌特的任务,没有想到调查这种神秘事件。于是,沈头转了一个下午,无功而返。十几天后,他带着队伍回到了军区。
沈头说完这一切,我却止住了步子,沈头见我停下,便扭头过来问道:“怎么了?小王,你想到了什么?”
我抬起头,对着沈头问道:“沈头,你说七年前看到的山顶和现在一模一样,是不是包括那棵树也一模一样?”
沈头愣了一下,紧接着他猛的对着我肩膀一拍:“对啊!那棵树也和现在一模一样,七年了,它没有长高,也没有长粗,跟个盆景似的没有过变化。”
我点了点头,接着说道:“现在我们已经知道的是那棵树下面可能连着一个小型的发报室,可这只是我们的推断,我们是不是还可以大胆一点,把这发报室放大点,当年国民党开工建造的军工厂压根就不是在地面,而是挖土往地下盖。那么,他们在山顶动工,岂不是就变得正常了呢?”
沈头闭上了眼睛,思考起来。半响,他再次睁开眼:“看来,我们这次到汇龙山来,还真可能是逮到了个大老虎。”沈头望了望前面,山脚下的小路已经依稀能够看到了,沈头加快步子:“小王,我们现在就先去易阳镇,我要找个电话给领导汇报下这个情况。看来,我需要多集结点人过来,挖出真相。”
我也重重地点了点头,快步追上他。一个军人,在开战前的兴奋劲,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