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重生之悠然若梦 >

第39章

重生之悠然若梦-第39章

小说: 重生之悠然若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虽然不想老人家多想,但是,枝子也不打算在这上面欺瞒婆婆,于是出声说道,“嗯,这是大爷爷家给的。除了米,还有一袋子家里自己晒的干菜,大奶奶听说咱们家没有晒干菜,就给装了一袋子,虽然平常,但是也是一份心意。”

    说完,想起一事,“噢,过几天我小堂叔可能来咱家,他一直想学打猎,可是,这打猎也是份手艺,不是自家孩子人家也不传。我们村几个打猎的可都很在乎这份打猎的手艺,一般不轻易传给外人。

    娘,我小堂叔这个人就是份孩子心性,为人很不错,他跟着白凡学打猎手艺可以吗?”

    虽然已经跟陆拴住说好了,但是,枝子还是再问一次婆婆的意见。

    而冷母在听说了枝子娘家人会来后就已经很高兴,至于说学打猎什么的,这根本就没有问题,“尽管让你娘家人来,咱家随时欢迎。对了,什么时候来,要准备些东西才好!正好,你秋天种的小白菜和萝卜什么的都能吃了,再不吃过些天再下场雪全都冻死了,来了正好有肉、有菜。哦哦,还有住的地方,上来一回,多留人住些日子,铺盖什么的都要准备、、、”

    果然是这样,枝子看婆婆恨不得现在就开始动手准备一切的样子,这一刻觉得婆婆真的是很高兴的心情。

    第二天的时候,枝子老早就听见外面闹闹哄哄地,她过去看了下,发现很多村里的人有推着木轮车的,车上放着几个装满了东西的鼓鼓袋子;也有人直接背着、扛着、、、

    枝子喊过冷白凡来问这事在干什么?冷白凡只往外看了一眼,就知道是干什么的了。

    “这是杨老五家在收村里的粮食,贩运粮食了!没想到今年这么早,往年都是要等到天再冷一些的时候才会往山下运。”冷白凡似乎见惯了这场面,回答枝子到。

    “怪不得刘混子那些人这几天没来咱们家找事儿,原来是杨家放出消息收粮了!”不知什么时候小五凑了过来,小家伙稚嫩地脸上做出一副深思过后明白了的样子,看起来就是在装小大人,可爱的紧。

    “呀,原来我们小五这么聪明,这都猜到了!”枝子故意逗他。

    “哼,大嫂你不要小看人好不好,我已经八岁,过了年就九岁,已经是大人了,不要再把我当什么都不知道的小屁孩。”小家伙攥着拳头冲着枝子抗议。

    这模样虽然是极力证明自己,却更是可爱幼稚的加分。

    不过,枝子不会告诉他的,手在小家伙浓密又柔软的毛发上来回揉搓,敷衍道,“是是是,咱们小五已经是大孩子了,当然不能再把你当小孩子看。”

    小家伙完全没有听懂他嫂子这是再一次奚落了他,听到枝子说他是大孩子了,很是赞同的点头。

    “为什么村里人不在秋收完之后直接卖给杨老五,这样,还省得他们将粮食来回地在山里倒腾。”逗完小家伙,枝子又疑惑地问一脸沉静的冷白凡。

    过了一会儿才传来冷白凡的声音,他轻轻给枝子解释这其中原因道,“刚下来的粮食沉,而且,那时候往外运粮食的话没准官府的人就在山下边等着呢,还有,藏也不好藏,还不如就等到天冷了,下雪了,即使有想做成绩的官员,官府的衙役也不想受苦。所以,这时候收村里的粮食正好一边收了一边就运下山去。”

    冷白凡就是知道了村里这两天都会忙碌卖家里吃不了的粮食,刘混子最是爱占便宜,这时候他肯定是在想着什么歪招,暂时还顾不上冷家,所以,他才那么放心的陪着妻子灰娘家的,要不然他也刘混子回来了,他又跟二弟有过节,他肯定是受在家里不敢那么放心的出去的。

    “那你知不知道杨老五家受的粮食是多少钱一斤吗?”

第92章 杨老五收粮风波() 
前一段时间他们从张铁柱家买粮食,虽然品种也挺多,但她觉得还不够,如今看到村里在卖粮食了,枝子的心里就想能不能再买些存家里。

    他们家现在没田地,就算是开荒了,荒地种的粮食也有限,更何况还要到明年的秋天才见到粮食面儿。所以,买张铁柱家的那点粮食也就能撑到明年的春上。

    冷白凡一看媳妇就知道她在想什么,摸了摸媳妇的头对她道,“别操心了,我跟柱子说好了,让他帮咱家再联系着买些粮食。今天杨老五家出了价儿,柱子应该能联系到人家。”

    他们那时候想给柱子现在镇上的价格的,但是,柱子不同意,说要不就到杨老五家今年给出多少,要不就按照去年杨老五家给的价就好。

    冷白凡知道柱子这是不想占自家便宜。要知道,在村子里收粮食总会便宜那么一两文,要不然杨老五家赚什么。

    也有人不想自家少赚,自家拿到镇上去卖,可是,少了还行,摆个摊子也能卖。可是,这村子里有那么多余粮可卖的都是那些逃到山里逃避官府粮税的,家里一卖就是好几百斤,摆摊子什么时候卖的完!

    你要是摆的摊子卖的多了被镇上的管理的镇长发现,一猜你就是山里面没交税的人家,当场抓起来那是要送交官府的。这样的事不是没发生过,一旦送交了官府不但家产充公,一家子人都是要发配边疆不是做苦力,就是到战场上充当前锋,反正都是生不如死。

    所以,山里的人家都不会自家去摆摊子卖粮食,就算是烂在家里也不会自己去。

    而要他们自己找人联系了卖这么多粮食,只会卖的更低,他们不是没试过,而且,还要自己运下山。所以,村里人自从冷父当年集中起来收村里粮食,然后运下山自己联系了粮商卖粮食后村里人就每年这个时候卖自家粮食。

    这也是为什么一说起冷父村里还有些人敬重的原因。实在是冷父当年确实帮这村子解决了一大难题。

    后来,冷父去世,这一买卖就被杨老五家不声不响的接了过去。

    这些枝子早就从冷白凡偶尔给她说的冷家的家事中拼凑了出来。正在枝子想着这些事的时候,突然那边出现了混乱,吵嚷起来。

    “、、、杨老五,你他妈的别忘了这地界姓什么!你一外姓的还想占我们的便宜,想钱想疯了吧你!能干就干,不能干赶紧滚出我们村。”

    这生意有些熟悉,枝子一想就记起了,这是那个那天来家里找麻烦的刘混子的声音。这是、、、

    “刘兄弟,这不是我家压价,实在是外面收的就是这个价,我也明说了,今年每斤粮食我就赚大家一文钱,多了绝对不占。

    这不是那几年打仗,天下不太平,粮食那是供不应求,收的价那是高。这新朝都立五年了,天下也基本太平了,种田的人家基本都回家安稳种田,粮食多了,当然就不值钱,这也不是我能改变的。

    粮价一年年往下降,我要是还按照去年的时候收村里的,那我也卖不出去啊!刘兄弟,你要是不信,你去外面的镇上走一圈,现在镇上的粮价比去年那可是整整降了好几文的,这个我老杨绝不骗你。”

    “呵,你说镇上的价儿,你以为爷没去镇上问,人家镇上这稻米卖的可是十几二十多文一斤的,你给我们的价是多少?七文一斤!姓杨的,你胆子够大啊!是不是以为我们这困在山里边的都是傻子,都是任你骗的,你说什么就是什么了?”

    村里人一听顿时一斤能卖到十几文,顿时不干了,吵吵嚷嚷起来,要杨老五老实点,收他们的价钱也要按照这个来。

    杨老五一听这个头都炸了,心里也是憋气,这个刘混子就会搅和事儿,可他怎么不说说他们卖的是十几、二十几的米吗!

    “各位,各位父老乡亲,你们听我说,听我老杨说、、、”

    “说,快说,听他说,看看他还要说什么、、、”

    “就是,老实点,再不老实了,咱们就把你老杨家赶出村里去、、、”

    “就是,快说是不是坑我们钱了、、、”

    “是不是外面卖的真这么贵、、、”

    “各位,各位乡亲,你们先听我老杨说,刘混子说的那卖十几、二十文的米确实有,可,那都是好米,精米才能卖出的价钱。而乡亲们现在卖的是什么样的,乡亲们自己知道,是没脱壳的。

    这样的没脱壳的在店里卖白米才卖十一文一斤,黄米也才卖十文一斤。

    这是人家店里卖的,而我们要卖也不是直接卖给店里,而是要卖给粮商,粮商收的价白米没脱壳的是收的八文钱一斤,黄米是六文钱一斤。这是规矩,粮商收的肯定是不能跟店里卖的一样的价,咱们大家想想也不可能是不是?

    所以大家,我杨老五是绝对不会欺骗大家的,我杨家还要在这里住,还要做这个生意,怎么也不会自断后路的是不是?”

    杨老五说的情真意切,而且,他说的也有道理,不少的村里人听了觉得好像是那么回事儿,就不由自主的点点头。而有的比较心思活络的人家却不是这么想了,听到店里能卖上这么高的价钱,不由心动,责问道,

    “杨老五,既然店里能卖的贵,为什么你不去店里卖,找个粮店的管事贿赂贿赂,把咱们的粮食都直接卖进店里不就行了,还不用经过粮商的手,更能多赚。你家挣了村里那么多钱了,拿出来贿赂人给咱们村多付出点。”

    一听这话,很多的人觉得这样更好,就接口道,“对,就是。杨老五,拿出点钱来,拿出点魄力来,给咱们村造福,咱们村也感激你。”

    “就是,要赚钱大家一起赚,要不然,你也别赚了、、、”

    “就是、、、”

    杨老五没想到这次收粮会这么费事儿,他擦擦额头急出来的汗水,焦急解释道,

第93章 兔死狐悲() 
“各位,各位,你们就别为难我杨老五了,大家卖了这么多年的粮食了,冷大哥在的时候也都跟大家解释过。咱们这粮食来路不正,找的粮商都是不敢找那些大粮商,朝廷对粮食管制的严,卖这些粮食找粮商收都难,更何况要找店里收了,这、这、各位不是为难我老杨吗?”

    “不正?杨老五,你他妈说什么屁话,这粮食都是咱们村里人辛辛苦苦种出来的,你说什么来路不正,啊!你是不是看不起我们这些山里的人,是不是以为我们好骗,买了我们的粮食,其实是想自己卖个更高的价钱,然后不告诉我们。”

    杨老五说错了一句话,顿时整个村里人都抵制起来。

    “我看啊,说不定就是这样。还说我们的粮食来路不正,睁大你的狗眼看清楚,我们种地的时候你是眼瞎了吗?还敢说我们的粮食来路不正、、、”

    “哼,我看,这杨家就是这几年借着咱们存了点钱,这气焰就嚣张起来了,居然敢赚咱们的黑心钱、、、”

    “就是,冷家当年干的时候收的时候都没这么低价过,那时候不是太平年间?肯定是这杨老五黑心想赚咱们的血汗钱、、、”

    “不是一个姓的,又不是土生土长的村里人就是不那么让人相信、、、”

    “就是,外姓的、、、”

    说这些的虽然大多都是些女人,但却也是在场大多数人心里想的。本来杨家越过越好,早没了刚来村里时的落魄就让村里的有些人家有话说了,这现在收的粮价一年比一年低,对比下当初冷家收的,这不村里的人就爆发了出来。

    要说这也是冤枉杨老五了,前朝吏治腐败,官商勾结剥削下层农民阶级,朝廷税收重致使农民种出的粮食大多都交了税,而要吃饱饭就得买粮食吃。而买粮食的话粮商又提高粮价,赚取黑心钱,那时候村子里种出的粮食冷父看到了赚取利润,于是就去外面联系了粮商收山里人这些多的粮食。

    而现在呢!

    新朝刚立,正是吏治清明的时候,再加上天下太平了,在外流亡的农民都回到了土地上,种地的越来越多,粮食收的也越来越多,粮食多了,当然就不用再高价收粮。

    所以,杨老五这也是没赶上好时候。

    杨老五看着村里的人是越闹越不像样,他安抚的话完全不听,还曲解是他想贪污村里人的钱,不得已,杨老五来到了村里的村长面前。

    “村长,我杨老五发誓,就赚了那每斤一文钱的跑腿费钱,其他的绝对没有黑心赚乡亲们的。粮食价钱确实是越来越低,村里人要是信不过我这个外姓的人,那你们就自己出外去联系买家。”

    被这么多人当面质问,还喊着要赶他们出村,杨老五也不是没有脾气,这意思村长也明白,就是不相信他的话村长就自己再找人去找买家吧!

    三和村现在的村长姓刘,是刘混子一个族里的大伯,自从前任张村长去世后,他就接任的三合村里的村长。

    刘村长看杨老五这是真生气了,想着自己和侄子的计划,现在还不是和杨老五撕破脸的时候,要撕破脸也要等到他们自己联系到了粮商,要是一直联系不到买他们村里粮食的粮商,到时候村里这些人的粮食还要靠杨老五卖出去,还是先安抚着杨家为好。

    想到这里,刘村长撑起笑脸应付杨老五道,“杨兄弟别介意,咱们都是一个村里住了十几年的人了,我当然相信杨兄弟的为人。”说着,转头呵斥刘混子,“混子,你消停点,这是你能胡闹的吗?要是村里的粮食不能卖出去的话,你看我怎么治你。”

    刘混子不屑地嗤笑,而假意训完刘混子,刘村长又转回头对着杨老五安抚道,“杨老弟也是知道混子这混账,说话每个轻重,别跟他一般见识,他说的话不代表咱们整个村。但是吧、、、今年杨老弟收的粮价确实是低了,咱们辛苦种地一年,都是想攒点钱给家里还没娶上媳妇的买个媳妇,生个娃,过个一家人。

    唉,这两年村里又跑了好几个,光棍了好几个,可都指望着一年年卖了粮攒钱的啊!杨老弟,你们家是不种地不知道,这粮食啊真真是咱们种地人的命!你看,要不,你再找找,找个出价更高的!”

    虽然说的好听,但怎么听也是怀疑杨家从中克扣了,说是让杨家再找找,可要是找不到还是这个价,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