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悠然若梦-第1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三、、、”
“四十文。”
还没等枝子将三十文说出口,老三立刻打断她说出四十文的价。枝子抬头看他,刚才不是跟他说了人家的才卖二十文吗?他们家虽然附赠个笼子,可十文钱一个的笼子也很贵了,要知道这竹子就是在后山上砍来的,她随手编织的!
果然,年轻媳妇听了这个价后瞪大眼眼睛问,“这么贵?别人家才十几文一只!”
“别人家的是别人家的,我们家的就是这个价。”好任性!
“嘁,小伙子,有病吧?一只野兔子,大的一只都没有这么贵,这小小地一只你指望卖这么多,那你就自己家留着吧!走,壮壮,咱们去别人家买,又不是这集市上只有他一家卖兔子的。”
老三的回答,别说是那年轻媳妇,就是在旁边听着的枝子都好想骂他一句有病。
可,谁让她跟他是一伙的,这个时候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人家年轻媳妇领着哭闹的孩子走远。
等到人走远了,枝子才回过头瞪着老三问道,“三弟,你不会是从前没卖过东西吧?”
要是卖东西的都跟他一样拽的二五八万的,能卖的出去才有鬼了!
老三一怔,半晌才点点头,承认道,“以前爹在的时候一边种家里的地,一边上山打猎,一边还做着收山上野物、山珍等的买卖。就像现在的杨老五家做的一样,还是爹去世后咱们家不做,杨老五家才做起来的。咱爹没做起来前,村里谁知道要收了山里的东西往外倒腾!
后来,再出来卖东西就是大哥或二哥,这是我第一次摆摊卖东西。”
枝子不防她那位公公还是个这样的能人,身在穷困的村里还能不被困。只是,毕竟是根基太浅,他去后,剩下家里的孤儿寡母就撑不起来了。
说起这个话题有些沉重,枝子赶紧转移少年低落的情绪道,“别卖那么贵了,之前是咱们不了解行情,现在知道野兔子不值钱,再加上个笼子就卖三十文钱一只吧!这样虽然也贵,总能碰上那么几个有钱人家纯粹买来玩儿的。”
碰上了那样的人不在乎多花几个钱。
她想的很好,可是,过了半天了也不见再有人到他们的摊子前问。枝子看看太阳,觉得虽然他们有一整天的时间在这儿,可这样下去也不是办法,就跟老三说了下,“三弟,这样下去不是办法,咱们总不能这样耗下去。你先在这儿看着,我带着药材往医馆那边去看看。”说完背弃来的时候老三背着的背篓走出几步又回来将放在自己背的背篓里的那只浑身雪白的小白兔拿了起来。
“不说医馆我都忘了,这地方来往的人差不多是镇上的平民,偶尔才又几个有钱的人过来。而医馆则是穷人、富人都要去的地方,说不定在那边能碰上有能力买了它去的,这样咱们也不算今天白跑一趟。”
跟老三说完,枝子朝已经打问清楚的这个镇上的周家医馆找去。
这个镇叫关家镇,镇上繁华的街道就两条,一条就是枝子和老三卖东西的那条街,是镇上的菜市场,也给乡下的村里人摆摊卖东西的一条街;另一条街道则就是两边都是开的商铺,布铺、油粮铺、杂货铺、医馆,还有一些饭馆了什么的,周家医馆就在这条街的东边。
铺面很大,倒是很好找。枝子过来的时候里面三三两两地病人安静的抓药的抓药,问诊的问诊。枝子见柜子后面一个在打算盘的掌柜模样的人不忙就上前想开口问问收不收药材,不过,在一见他皱着眉头一手打算盘,一手翻账簿后就把到嘴边的喊声咽了回去。
这场面一看这个掌柜就是心情不好,自己现在上去就是撞在枪口上,本来人家要收的也不会收了。一想,枝子就离开了那边。而是等到抓药的伙计给人抓完药后上前抓住机会问道,
“小哥,问下,你们医馆收不收炮制好的药材?”
那个小哥本来抓完了药正在收拾桌上的药纸听到问话抬头一看是一个穿着破烂,饱经沧桑的脸,顿时就没什么好印象,挥手像干苍蝇一样赶人道,“去去去,一边去,我们医馆不收零散药,我们有专门的供药商。”
也不怪这个抓药的小哥这个态度,实在是有些的乡下人见懂药的村里郎中挖了山中的一些在他们看来是杂草的药材他们就也跟着挖。他们不懂药材,有时候就真的挖的是杂草然后拿来医馆卖。这样的人每天不要太多,医馆的伙计就是性格再好,也被磨练的不耐烦了。所以,这个伙计就把枝子当成是那些乡下穷苦的人家想靠卖要挣钱的人了。
这样的情况枝子也猜想到了,毕竟自己这身穿着,早在来之前就做好了会被当成是什么都不懂的人赶出去。
枝子也不拼命解说,而是退下身后的背篓,将处理过的几味药材拿出来,摆在桌上。
“哎你没听见是怎么、、、”正当伙计再次赶人的时候见到桌上摆出来的真的是炮制好的药材停止了呵斥,拿起其中的黄芪看了看,“还真是炮制好了的?”
“是。小哥你看看这样炮制好了的药材你们医馆收不收,我家里住在山上,采药方便,要是收的话我们就都像这样炮制好了卖给你们医馆。这些都是好药,你们平时在药商那里拿的话也肯定不便宜,何不就近买我们新鲜在山上挖的呢!”
第35章 卖药()
药材时间长了就会失效,就算是炮制好了,时间一长药效也不如新鲜挖下来的药效好。枝子希望她这么说周家医馆会要她的药。
那个抓药的伙计将枝子拿出来的几种要全都看了一遍,发现真的是最近才炮制的,药性,新鲜度都很新,不由看看眼前穿着是在不咋地,长的也有些磕碜的枝子,最后道,“这真的是你们家自己炮制的?”
枝子肯定点头。
“那你先等一下。”说完,抓了一把黄芪望着在算账的那个掌柜模样的人走过去。枝子看到那个掌柜果然因为人的打扰而没有好脸色,不过,后来听了小伙计说了话,有看了他手中的药材,向她的这个方向看了眼,然后摸了摸下巴胡子沉默了下就随着小伙计过来了枝子这边。
上下又打量了枝子一遍开口道,“小娘子家里有人懂得医术?”
枝子脑子里过了下,最后点点头。不过,她没说自己就是那个懂得医术的人。
女子懂医术的人除了进大户人家给服侍与后院的女人,最好的出路就是进宫做医女。而她两样都不想做,所以,对外她还是能不透漏就不透漏的好。
得到了枝子的点头承认,不知道是不是枝子的错觉,觉得这个本来心情很不好的掌柜脸上的神色忽然就好了不少。
“那,小娘子家每个月能供应多少这种质量的药材?”
他的话问的枝子一愣,她们家能供应多少?
“掌柜的,这个不好说,您也看出来了,我拿来的这些都是在山上采的野生药材,并不是自己家种的,一个月能供应多少这要看运气,在山里能挖到多少。”枝子回答道。
掌柜的一听,心里叹口气,这就是很多医馆为何不愿意收散户药材的原因:不确定性太高。而他们开医馆的,需要哪种药材更是不确定,生什么病,开什么药都要换方子,有的药会在几个方子中都要用到,消耗的特别快,要是供应不上的话那可是要耽误他们医馆事的。
想像拒绝其他一些散户一样拒绝这个小娘子,可是看看手中这些质量很好,处理的也很好的黄芪,还有桌子上其他药材,稍微思量了下,说道,“小娘子,像你们这种拿着这种一两斤药材来卖的不够我们费事的、、、”故意说话留一半。
他这样一说,枝子心里咯噔了下,以为这条路不通了,正在想还有没有其他办法?或是拿着药材到另一家问问,抬眼一瞧那掌柜的脸上表情,发现他脸上并不是一脸坚决拒绝的样子,心下一思量,笑着说道,“掌柜的,虽然我带来的药材量少,但是架不住都是贵重的。这样的药材就是种植的话也不好种植,想必医馆在进货的时候收的价也很高吧!而且,车马费,还有找人炮制都是需要成本,像我家这样直接炮制好了卖给医馆,怎么都能让您的医馆省下一笔。更何况,我们进山采药肯定是选择贵的采,万一哪天运气好采到了贵重药材直接拿您这里卖,掌柜的您说这您只费这一点事值不值得?”
从这个掌柜的拿起自己的药材看枝子就看出了这个掌柜的是相当想要自己炮制好的药材的。虽然学医术的童子们都会首先学认药,然后炮制药材,但是,药材的炮制并不是就那样按照师父教的切几段就几段,这炮制药材也是有手法的。
而枝子炮制药材的手法就是做鬼的时候跟着京城一位大药堂的老师傅学的。
药材炮制好了,不但药性不容易流失,而且,还能保存药性。她不知道周家医馆炮制药材怎么样,但她手中炮制出来的绝对是好的。
而这个掌柜的显然也识货,况且,也正是像自己说的,自己懂药材,而且,拿来的药材都是贵重药材,就是医馆平时也会收这样贵重的药材,他们不收的是那种路边的大众货。
当然,这些枝子现在是不知道的,而掌柜之所以要这样刁难一下枝子,只不过是他看中了这些药材,却想压低了价收进来。可,又想到枝子家有人懂医术,可能知道价格,他想以最低价收就得有个理由,所以才首先抬出了不收散户家的药材。
这样,只要枝子一急了,价钱方面的就好商量了。
谁知道,枝子也就最开始面色变了下,之后就很快镇定下来,并且,还将自己说的无话可说。
最后,这个周掌柜将枝子带来的药材以低于合适价格一点收了。而当枝子搬出半背篓的枸杞时,周掌柜脸上的笑意更深了。
旁边的小伙计见枝子竟然还有带来的枸杞,并且看那光泽和新鲜度一看就是最近才采下来的,很是新鲜,不禁高兴道,“太好了,这么多,正好关家的老太太最近口干舌燥,正是需要这些新鲜枸杞的时候,师傅,这下子咱们不用老是等着药农那里上山找了。”
那摸着胡子的周掌柜听徒弟这么说不禁瞪了他一眼,不过,看枝子并没有趁机提价,这才又高兴起来。
物以稀为贵!
周掌柜就怕枝子听了自家医馆正是需要这个的时候会趁机提价,正在暗自高兴自家刚才将价钱说好了,就被这个笨徒弟揭露了老底,他能不生气才怪!
枝子当然也听见了小伙计说的,不过,她今天能将药材卖给周家医馆已经很满足,她不是贪心的人。
将带来的药材都拿出来过了秤,最后周掌柜算了账,一共给了一两五百文钱。其中最沉、最多的就是半背篓的枸杞,卖了九百多文。
枝子拿着这些银钱心里觉得很是放松,来了这里几天了,终于在穷困的生活中看到了点希望,同时也觉得,这样靠自己努力赚来的钱果然是最踏实的!
卖完了药材,枝子没忘了她今天来周家医馆还有最重要的事情,那就是找一个接骨医术好的大夫,将二小叔子的腿重新接上。
第36章 赵大夫()
周掌柜在听了枝子说了她家二小叔子的情况后皱着眉思索半天,道,“听小娘子这话不太可能啊?就算是当时没有接上,这都二十几天了,肯定也有的地方连接到一块长在一块了,这一点都没长是什么情况?”
想了下,往其中一个诊脉的隔间看了下,对枝子道,“你跟我来一下,将情况跟接骨的赵大夫说一下。”领着枝子来到一间隔间,掀开帘子进入。
里面脉案后坐着的赵大夫吴氏多岁,一头花白的头发,不过倒是眼神明亮,精神绰绰,看样子就是身强体健。
周掌柜倒是真是个办事实在的人,将枝子刚才讲的状况又跟这位赵大夫说了下,找大夫捋了捋他那花白的胡子道,“你小叔子的腿肯定是慈安堂的那个范老头手下的徒弟给接手的吧!哼,出过几次事了,还在害人!”
显然是知道情况的,一听就说出这样的话。而枝子对于是谁给老二接的骨没问过,只知道是找的慈安堂的大夫。
“那都二十几天过去了,一点长的迹象都没有?”枝子将这个奇怪的现象问出来。
“哼,这个情况有当时接骨大夫的问题,你小叔子自己的问题也不小,他肯定是自己不爱惜自己,总是动来动去,本来就没接上,他自己再乱动,能长的上才怪!不过,也幸好没长上,要是长上了一点,那你再来找我去给他接骨,他又得受一遍断骨之痛。
你把你小叔子送来,在这边接上,然后在医馆里让他住几天,不用多了,三天下来就不容易一动就开了。他正是年轻的时候,骨头长的很快的。就是,那些碎骨实在没办法,即使给他接上了,他也依然不能走路了,只不过是让他少受点罪罢了。”
不愧是专精这一行的,只是听完了枝子说的情况就知道问题的所在,而且,这个赵大夫也将后面说的很清楚,完全没有一点欺瞒。
只是,枝子听说让把人送来就问,“赵大夫,不知您能不能出远诊?”
赵大夫将枝子打量了一遍,倒是没露出什么嘲讽来,只是语气里很是有些不悦道,“哦?远诊?小娘子,你家住在哪里,要知道,就是离镇上不算远的村子出诊都得几百文的出诊费,再远的村子就是一两银子不等,你们家拿得出这个出诊的费用吗?”
枝子前世没嫁人的时候不曾管过大夫出诊费这个小事,每次看病都是请了大夫进家里,而大夫走的时候都是身边的丫鬟给看病的大夫打赏荷包,每次都是五至十两,这个她倒是知道。后来,做了媳妇后不是当家宗妇,生了病看大夫也都是家里的管事请大夫,走的时候一样打赏就行。
而在边关的十一年,虽然几次生病,但都靠着自己硬挺了过来,倒是当时那个男人因为是文弱书生生了几次病,请过几次的大夫,但是,因为他身份特殊,请的大夫也都是随军的,不是外面的大夫。所以,对于大夫出外诊需要另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