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大资本家-第3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戎易二十六号早上八点到的超市。
此时超市里已经很忙碌了。
陈耳也回来了,昨晚上回来的,这个月超市事情不少,他作为超市总负责人,自然是需要多参与的。
至于下面的种植基地和蔬菜肉类供应都已经确定好了,有王宏和周燕两个队伍的人负责没问题。
肉禽加工作坊的事情交给李晟了,在江北县周围找个地方租下来,招一些拿刀的,再招一些包装工人,买一些设备,到时候肉禽产品加工都会在这里进行,然后将包装好的产品直接运输到超市。
李晟将自己的那辆货车卖了,全款买了一辆五吨载重的厢式货车,又买了一辆冷藏车,还差点钱,他自己贷了点款。
这两辆车算是他和超市的合作,能吃下多少运力吃多少,每个月给他算钱,并且会帮他补贴20%的油费。
这算是权宜之计,运输这一块超市迟早需要拿回去的,不过前期资金压力太大,加上李晟是自己人,也就这么办了。
蒲丹和郑超一组,负责导购员的面试,戎易和陈耳一组,负责主管和安保人员及后勤的面试。
下午五点,招聘正式结束。
总计招聘导购员六十二人,主管两人,安保八人人,后勤十二人,专业会计一人。
这比原计划多了不少,但也是戎易他们商议后的结果。
导购员分成两组,按白班和晚班轮流值班,具体分配由培训后确定。
主管两人,一男一女,男的叫李波,女的蒋勤勤,年纪不到三十,都很年轻。
会计是个只有二十五岁的年轻女孩,叫赵娟,看上去是个挺文静的姑娘。
安保八人。
后勤十二人。
除了会计,其他所有人都要参与一周的培训,蒲丹已经从明城邀请了专业的培训师进行培训。
导购员主要培训着装,礼仪,说话技巧,如何更好的服务顾客。
安保人员则是培训如何检测和防患,疏导人群,包括一些简单的格斗技巧。
光是邀请两个培训师,一周的培训费用,加上包吃住这一块,戎易拨了两万块钱。
培训和超市宣传这一块由蒲丹负责,郑超作为她的助手。
陈耳负责食材供应,还有做开业准备。
晚上,戎易邀请大家到喜来登用餐。
今天人不少,陈耳带着李晟,蒲丹带着郑超,然后是今天新来的两位主管和会计,加上他八个人。
有几个第一次来,开始有些拘束,好在陈耳和李晟都是会活跃气氛的,很快气氛就被带了起来。
不过作为工作后的聚餐,大家没喝多少,就算是为接下来的工作做一个大概的安排。
用餐结束,戎易和陈耳蒲丹去了月亮湾喝茶。
他们需要总结一下这个月的工作,同时为下个月的工作作出更细致的安排。
戎易还有一点很关注,那就是资金问题。
陈耳对此说道:“下个月初,农业局会派人下去检查,如果没问题,第一笔补贴三十万月中就会到账,上面的补贴估计得到十月份了,两家银行承诺一共给我们五十万的贷款,但也需要月中到账,他们表示还要一些文件性的证明,我会去政府开具出来,也就是说,到下个月中,我们应该有八十万的现金到账”。
戎易闻言笑了,八十万的现金完全足够了。
“拿五十万出来作为超市开业一周的囤货资金,另外三十万用到种植基地上去,把这件事抓紧时间做出来”,戎易考虑一下说道。
这个钱虽然说是专款专用,但到他们手上了,怎么用就是他们的事了,再说戎易也只是暂时挪用,后续返回去的更多。
只要超市开始营业,他就能轻松很多了。
他现在手里还有不到十万的资金,肉禽加工那里花了几万,种植基地那里戎易就拨了十万块钱。
前期平整土地,土地租金,村民工资,以及一些温室大棚的材料,已经陆续运抵,这些也都是需要现金。
而且这开业前还需要钱,这十万块钱估计也就是刚刚够了。
月底,戎易他们迎来了高三的第一次大型考试。
或许是身份的转变,又或许是这次考试采用理科综合的方式,大家总觉得和之前考试不一样了。
对戎易来说,综合考试比分科考试更有优势一些。
这次考试他不准备藏着掖着了,他需要彻底的展现出自己的实力来证明自己。
因为这一年他需要更自由一些的空间,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得展露出绝对强大的实力,让陈良平对他放心。
而为了赢取陈良平的信任,戎易这段时间更是重点照顾生物,以期望这次考试能过考出一个好成绩。
考试结束,明天就是本月的最后一天了,戎易他们可以休息一天。
戎易哪儿都没去,就在家里帮忙。
全校师生都回来了,他们的生意也将步入正轨。
一周的时间,布袋小店营业额达到了史无前例的九千六百元。
除了第一天,后面几天基本上也能有个八九百。
就是这开学前的最后一天,戎易晚上一算,竟然也有两千多。
这么算下来,这一周他们就有一万两千多的营业额了,多吓人啊。
不过这可让刘玉蓉有些患得患失起来。
这几天生意太好做了,这接下去又得回到每天三四百的状态,让她有点不开森。
要是能天天生意都这么好就好了。
戎易觉得可能只有在梦里实现了。
学校正式开学了,而戎易却觉得大家看他的目光有些不一样了。
回班级的路上,戎易遇到了两个老师,楼下遇到了化学老师,教室门口遇到了数学老师杨怀民。
化学老师招呼他一声,只说这次考试戎易考得不错。
而杨怀民却是直接拉着他直接去了办公室,将他这次的试卷拿了出来。
143分。
二话不说,杨怀民拉着戎易坐在他的椅子上,取出备课纸和钢笔放在他面前,指着戎易扣了七分的曲线综合题。
“你把这道题再做一次,我看看什么情况”,杨怀民一脸严肃的说道。
戎易哭笑不得,但也没办法,他知道杨怀民这是不满他没考到满分呢,想看看他是不是真的不会做。
戎易确实是故意的,他想要高分没错,但数学满分确实有点吓人,还是榆林中学这样的地方。
他想给自己留点余地,毕竟即使他带了两届高三,也不可能每次都是满分的。
满分不完全靠实力,有时候也有那么一点运气,还需要一些仔细。
戎易花了十五分钟,将这道题做了出来。
杨怀民一看,顿时一脸复杂的看着他,半晌道:“你说说看,满分的试卷,你这孩子真的是”。
惋惜啊,杨怀民心里比戎易都着急。
就好像这七分不是七分,而是七十分一样。
第55章 哥不差钱()
143分,比数学成绩第一名144分少了一份,屈居第二。
这次满分人数为零。
杨怀民告诉戎易,要是他当时认真仔细一点,这次就是满分了。
满分啊,杨怀民想想就激动,自己的学生竟然考了一个满分,这牛可够他吹好久的了。
戎易数学考了143分,这在八班掀起了一个不小的话题。
他们都知道戎易数学很强了,但没想到现在竟然强得这么离谱。
王怡妍英语在年纪基本能争一下前三,现在数学他们班又出了一个高手,偏偏这两人还坐在一起。
这下不光是同学了,就连那些任课老师都觉得两人有点那么金童玉女的意思。
不对,不光是数学。
到了晚自习的时候,理综试卷发下来,物理老师再次宣布,戎易物理单科成绩112分,全年级第一。
卧槽,所有人都有点懵逼了。
戎易这是要飞天的节奏啊。
什么叫笨鸟先飞,什么叫不鸣则已一鸣惊人,这下这两句话都有了最有力的佐证了。
戎易理综256分,物理112,化学91,生物53。
然后是语文103分,英语96分。
戎易自己没算,但已经有不少人在帮他算了。
然后一个有些惊人的数字被大家算了出来。
598分,差两分六百。
如果按照今年清华北大在省内的录取标准来看,戎易这个分,妥妥的进了。
戎易却知道这不能这么算,今年高考比较难,不到五百的重本线难得一见,或许是第一年自主命题的原因,后面几年重本线基本是保持在了五百二到五百四的样子。
但这次的考试也不简单,学校有意给大家一个下马威,算是一个提醒,所以在理综命题上偏难。
从全班理综基本不到两百分就能看出来,甚至绝大部分在一百六七的样子。
晚自习结束的时候,几个尖子生的成绩也陆续被算出来。
最高的612,他们班的不败神话,每次考试都第一的一个女生,叫陈静,然后就是戎易的598。
也就是说,这次戎易全班第二。
年纪排名大家给预估的是前一百名,甚至有望冲击前五十。
这可把陈良平给高兴坏了,他们班以往能够进入前五十的就一个人,现在有可能就要多一个人了。
按照以往成绩分布,一般这样的普通班级,能够进入前一百名的,一个班有两三个就比较牛了,而进入前五十几乎可以说没有。
陈静算是一个,现在有可能要多一个了。
第二天陈良平更是早早去年级处询问成绩单,最先出来的是年纪排名,陈良平急急忙忙的看了起来。
从上往下数,八班陈静最先出现,排名二十六。
隔了一些距离才出现戎易的名字,排名三十八。
而除了他们两个,八班还有一个人也进入了年纪前一百名,王怡妍,第九十八名。
王怡妍本身成绩就比较均衡,再加上戎易数学的辅导,这次数学考得也不错,于是拿了个全班第三。
一个同样也在看成绩的老师笑着拍着陈良平的肩膀笑道:“陈老师,这次你们班前一百可是进了三个人啊,厉害啊,前四百名十二个,六百名二十个人,厉害厉害”。
陈良平属于那种不苟言笑的人,此时却也是忍不住的笑着谦虚了两句。
开玩笑,前五十名有两个人,普通班绝对是一骑绝尘了。
这次因为有了复读生的加入,所以不少人排名都是往后退了不少。
这是规律,前几次考试,复读生在前四百名里面的比例比较大,甚至接近一半。
但等到后面,这个比例会越来越小,最后可能不到三成,甚至只有两成。
复读生占比最大的其实是四百名到八百名这个阶段,能占到一半。
而在一千两百名后,很难看到复读生的出现。
要知道榆林中学的复读生可不是随便什么分都能读的。
二本线可以免费复读,大专线需要缴纳一定的费用,低于大专分数线则不能在这里复读。
所以能来到这里的复读生那都是有一定实力的。
这么一想,陈良平顿时高兴起来。
他们班能够顶住压力,守住阵地,陈良平觉得除了学生们的自觉以外,他这个班主任也是功不可没的。
这么一想,陈良平顿时觉得整个人神清气爽,看什么都变得顺眼起来,脸上更是带着一丝笑意,看得周围的人都纷纷笑着说陈老师这下得意了。
陈良平对此总是笑脸以对,不管大家是玩笑还是挖苦,他得意又怎么了,应该的。
这一高兴,陈良平就找了王怡妍,先是夸了她一番,说她学习有了进步,要再接再厉,争取进入前五十。
不过随即陈良平又问起了戎易的情况。
王怡妍都是捡好的说。
陈良平一副语重心长的语气道:“这次戎易考得很好,但我觉得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你看英语,最起码还有十分的涨幅吧,这生物也不难啊,七八分得有吧,还有化学”。
陈良平绕了一圈又道:“我的意思是你在进步的同时,也要多指导一些戎易的英语,这次戎易三十八名,虽然已经很好了,但我觉得还能再冲击一下前十,你觉得怎么样?”
王怡妍心里那个无奈啊,这完全就是在薅羊毛啊,越薅越多。
最后她只能说是尽力了。
其实不用陈良平说,王怡妍也会尽全力指导戎易的英语的,毕竟戎易的每一次成功她都觉得像是自己成功了一样。
有句话不是说了吗,每个成功男人的背后都有一个成功的女人。
王怡妍每次想到这句话都会偷偷想到戎易,然后自己跟个傻子似的笑出声来。
二号晚上,全班人都知道自己的成绩了。
戎易也彻底摆脱了后进生的身份,成功的进入了尖子生的行列,而且还是年纪尖子生。
全年级三十八名,这是什么概念?
按照学校给出来的说法,这次摸底考试,进入前三十名的,都有机会在一年后冲击国内最高的两大学府。
戎易这个成绩也差不了多远了。
不过戎易可没被暂时的胜利冲昏了头脑。
这次能考这么好,其实占了理综的便宜,等过几次大家都熟悉了这个模式,这个优势就会减小。
戎易想要保住这个成绩,目前来看,只能是在化学、生物和英语上多下点功夫,在他看来,再涨个二十分应该不难。
陈良平高兴啊,于是他让王怡妍用班费买了一批奖品。
无非就是钢笔啊,笔记本啊之类的。
戎易得了一支钢笔,挺漂亮的,不过他转手就送给了廖明,他自己有更好的,邓峰也不写钢笔字,给他也是牛嚼牡丹,纯属浪费。
看到戎易送廖明钢笔,罗雪皱着鼻子哼了一声。
戎易好笑的看着她,“哟,海螺姑娘这是怎么了?”
罗雪宿舍的都这么喊她,戎易觉得挺可爱的,偶尔也会调戏她一下。
罗雪抱着手,眼神向上瞪着他,“戎易,你成绩涨得这么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