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重生浣衣女 >

第73章

重生浣衣女-第73章

小说: 重生浣衣女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与刘三牛一道出任务的兄弟们终于吃美了传说中刘家的饭菜,众人感叹,这趟差出的真是值得,不枉自己当时拼了老命,争取了名额。

    临出发,乔家不仅给他们准备了丰厚的礼物,乔二还拿了一纸公文给刘三牛,打开一看,不由得感慨,乔二确实会做人。原以为抓捕现场,乔二只是临时说说而已,没想到他真的为众人争取了封赏。

    公文上写着:今有玉门关驻军尖刀营一众兄弟,刘三牛、某某某和某某某。在休假期间,路过古浪县,倾尽全力,协助官府抓捕逃犯,忠义高厚,为民爱民,特此通报嘉奖。

    这个拿回去就可以请功啊,这么舒服的一趟差,还能捞着一个功劳!

    刘三牛果然是个有福之人,旁边众人坚定了以后与刘三牛同进退的决心。

    福气也是本事的一种,有时福气比拳头还重要。

    就算自己没福,跟着有福之人也能沾上福气,这次就沾上了不是,还要有下次,下次,下下次。

    至于四川兵没有回到军营,这种没根没底没有家人追究的士兵,消失在原本就大量吃空饷的边军中,连个声响都没冒出来。

第156章 百年大计在于兔() 
兰州郊区刘家,天气渐渐凉了,大宝小宝穿得越来越厚。连马夫七仔都穿上厚的连襟大褂。

    这里离书院还有一段路。七仔每天坐在外面,风吹日晒,脸和手都皲裂了,虽然大厨房的邢嫂子给他找了一盒猪油,那也顶不住象刀子一般的寒风。

    冬天庄子上的人出门少,李小红干脆安排两个车夫轮流送孩子上学,让七仔歇歇。

    大宝小宝最近开始顽皮了,每天自己往车上爬,不让人抱,掉下来嘻嘻哈哈笑一场,起身接着往上爬。他们开始想探索和征服外界的世界。

    李小红害怕天天摔打有危险,每天跟在后面训着喊着,这两个小兔崽子,就不听她的,一味只顾着调皮捣蛋。

    每每李小红在筋疲力尽的同时,深深感叹,孩子大了,有自己的主见了,不好教育了。

    因为这两个年龄太小,书院的老师对他们都格外照顾,只要他们两个在旁边不捣乱就行。

    对小妞的要求就严格了,要求她做到典范中的典范,优秀中的优秀。

    小妞没和大宝小宝一起在蒙学里上学,她在女院里学习,有时还当半个老师教其他的女孩子规矩礼仪,因为这个她对自己的礼仪要求更加严格,任何时候挺着胸,坐得正,每一步都是相同的步伐,走在路上就是学堂里的一道风景。

    她是学堂里大同学追逐模仿,暗暗爱慕的对象,有这么一个小姐姐在书院里,大宝小宝更加如鱼得水,天不怕地不怕。

    刘大妈寻摸了一个会做药膳的婆子,为李小红调理身体,比喝汤药舒服多了。这几年,李小红一直注意调理,不要受凉,身子骨好多了,冬天也不太畏寒了。流掉的那个孩子一直是她的心病,她一直远离刘白氏,怕自己发狂毁了现在的生活。

    为了让自己遗忘一些事,李小红一心扑在她的兔子大计上,在几个月的筹备后,兔子大批长成了,终于可以上市了。

    有密集恐惧症的李小红不敢去兔子山庄视察,这并不影响她对养兔子的热爱。

    兔子庄子里除了有座兔子山,兔子山上全是密密麻麻的兔子洞之外,还有一望无际的苜蓿地,为兔子冬天贮藏青草料。

    秋收之后,刘家的兔子就敞开供应市场了,获得府城人民的一致好评,现在粮食可以吃上了,可是肉食没有。

    因为前一阵闹饥荒,大家把吃粮食的牲畜都处理掉了,结果就是现在大家都没肉吃。

    刘家做生意比较活,可以整只买活的,回去养着,吃的时候再杀,也可以让伙计杀好剁成小块后,回家直接下锅。

    由于被遗弃的兔子皮太多,刘家还专门找了个硝皮子的师傅,把兔子皮全硝出来,做成兔毛大氅,兔毛产量大,大氅价格自然不高,到了冬季居然供不应求,要说销量最好的,永远是中产阶级需要的产品。

    府城的市场容量确实比较大,刘家两天就卖出去几千只兔子,刘大妈数着铺子里交上来的钱,笑得合不拢嘴。

    李小红看着帐本,兴奋不已,终于又一次见到现银了。

    刘大牛对着兔子山庄只剩下的一半兔子发愁,照这个速度,再有两天就能把这所有的兔子全卖完,这可不是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第三天刘家府城铺子开始限购兔子了,这可不是个好消息,来买兔子的人与伙计吵上了。

    “您消消火,不是我们不想卖,实在是庄子上的兔子不多了。”

    “昨天我也来了,昨天怎么没说限购,早知道我昨天一下买够整个过年用的肉,现在不卖了,你这样,我过年怎么办?”

    人群越聚越多,中国人就爱凑个热闹,看有人吵架了,赶紧来看看吵什么?

    哟,昨天的兔子,今天要排队买,还每人只卖2只,每天只卖200只兔子,那得赶紧排队哇!

    掌柜的看着门前排起的那长长长长的队伍,无语了。

    很明显,后面一多半儿都买不上,那还排什么呢?

    热心的掌柜到后面劝说大家,街尾过去第三个门面有卖鸡的,大家可以买鸡吃也是一样的。

    排队的人不乐意了,啥意思啊?凭啥前面的人能吃兔子我就得吃鸡啊,人家比我长得帅还是怎么滴!再说那鸡卖得有多贵你知道吗?老虎肉也没那个价呀。

    掌柜的一看,好心得不到理解,算了,还是回去好好做自已的本职吧,昨天的帐还没盘完呢。

    200只兔子几乎瞬间就被抢光了,后面的人再三查证,店里真的连个兔子毛都找不到了,才不甘心的散去。

    第二天一大早,伙计还没有卸下门板,就被门前排队的人群吓了一跳,好家伙,这啥时候排的呀?他看看清晨的天空、空无一人的街道和自家门前排得整整齐齐的队伍。

    这简直让人怀疑人生。

    正在听取铺子掌柜汇报的李小红,顺便给他们上了一课,这叫饥饿营销。顺便分析了市场竞争、消费者心态、产品综合竞争力和不可替代性等几个方面,结果就是在明年大量的牲畜成熟前,刘家的兔子可以慢慢涨价,并维持一段时间。

    这就是利润啊,刘家现在可缺钱呢,瓷窑倒是生产出了第一批瓷罐,还没卖出去呢。

    快要过年了铺子里、庄子上、窑上的伙计要发年礼和花红,刘家的亲朋好友要送年礼,需要花钱的地方多着呢。

    李小红越来越体会到家大业大的难!

    刘家兔子山庄不仅把草料全部敞开供应,保证让每只兔子吃好喝好休息好,心急的饲养员王老三还把成熟的公兔子和母兔子从洞里捉了出来,单独喂养,盼着让它们快快下崽。

    主家可给他承诺了,每出栏一只兔子给他提成一文钱,他已经到手几两银子了,今年年底娶个媳妇不成问题。

    他信心百倍,吃住都搬到兔子圈边上,生怕照顾不好折一只,那可是他的钱啊!

    刘家的兔子从野生散养状态变成了人工催肥状态。

    可惜罗马不是一日建成的,兔子不是一天长成的,总需要时日才见成效。

    刘家铺子的限购一直维持了下去,直到第二年春天。

    这次兔子和辅助周边产品的热销给刘家带来了许多现银,缓解了刘家周转不灵的尴尬。

    年老后白发苍苍李小红经常与小孙子自嘲,刘家就是靠兔子起家的。

第157章 家宴() 
贞观十五年的过年,比去年要热闹些了,街上做生意的店铺明显多了,路上的行人熙熙攘攘,街上的孩子们穿上新衣,吃着糖葫芦,嗑着小瓜子,家里条件好的还有吃牛扎糖的。

    刘家一家人也来凑热闹,一家人都换上新衣进城采购年货,李小红打算请全家人下馆子,重点是要带大宝小宝多见见世面,让他们理解什么是真正的好?

    自打昨天,大宝说了一句,有同学天天在外面吃饭,这才是上等人的生活。

    李小红便想用实际行动来扭转大宝的观念,是不是上等人的生活,要看一个人的追求品格世家底蕴,而不仅仅看吃什么穿什么。做人不可以太肤浅。

    “大宝,你觉得上等人的生活要吃些什么,穿些什么?”

    “每顿饭要有四个菜,要有肉,穿衣服要带白色小手绢儿,冬天要有毛茸茸的大氅穿。”

    “这容易阿娘今天就可以让你享受到上等人的生活。”

    一家人在城里的最大的饭庄醉仙坊门口,大宝有点犹豫:“阿娘,我们真要在这里吃吗,这里好贵的,我同学说吃一顿一年的压岁钱就没了。”

    李妈妈豪气地一挥手:“孩儿们,进,姥姥请客。”

    这么多年过去了,李妈妈还是一如既往地爱凑热闹,爱惯孩子。

    李小红细心地搀扶着李妈妈,酒楼有两层,为了让孩子们见识见识,大家直接上了二楼,大宝小宝很兴奋,坐在椅子上扭来扭去,看着外面的风景,视野变得很开阔。

    小妞与平时一样,一举一动透着仙气,怎么看怎么感觉与酒楼不太搭,好象一个贵族到了羊圈的感觉。

    李小红是不喜欢小妞这样的,自己精心培养多年,怎么养成了个书女,注意是书女,不是淑女。

    不知道融入环境,不知道向环境低头,不是书呆子是什么?

    一味追求规矩礼仪、飘逸出尘,那些虚无缥缈的东西,根本就不像刘家出来的孩子。

    李小红原本还记得云大娘去京城前叮嘱她,让大宝或者小宝长大以后娶了小妞,会有很大的助力。

    可是看着小妞现在这种做派,李小红心里打了退堂鼓,这样的儿媳妇,她真的有福享受吗?

    现在仅仅是女儿就已经左看不惯,右看不惯了,而且小妞的言语行动中,也显出对现在生活的不满,对高门大户锦衣玉食、绫罗绸缎、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追求,吃穿住行方面越发讲究。

    不得不说书院这些年对她的教育,深深的影响到她,少女的虚荣心在书院公子哥们吹捧下愈发膨胀。

    李小红曾反复敲打她,“咱是农民家的孩子,不要出群。”

    可是小妞听不进去,经常在庄子上,大宝小宝和一群孩子玩泥巴,弄得满身泥土,小妞从旁边走过,如同走在皇宫正殿之中,一举一动,无可挑剔,摆出一副姐姐的派头,训大宝小宝时,说的话李小红都听不懂。

    李小红对这个女儿很是头疼,最主要的是她感受到了女儿无言的蔑视,虽然小妞生病难受的时候,还是缠着母亲抱,可是在日常生活中,小妞说话,李小红表现出听不明白时,女儿的眼神让她发冷。

    李小红很失望,原本以为小妞会是大宝小宝的引路人,看来会读书,不一定会成人。

    灰心失望之余,李小红不由得庆幸,幸好是个女孩子,添幅嫁妆就嫁出去了,此生再不相见,也不无谓。

    若是男孩子,还要给他娶媳妇,带孩子,一辈子都生活在一起,多可怕,尤其这个孩子还不懂得掩饰自己,子不嫌母丑,她竟然嫌弃在最困难的时候给了她最深情温暖的母亲。

    刘大妈在一旁皱着眉头,看着小妞,心想“小小姐怎么了,这么好的全家团聚的机会,不趁机与家人多亲近亲近,怎么摆出一副清高的样子。”

    可惜身边人太多,不好出言询问。

    大宝兴奋地扭到姥姥身边:“孬孬,今天请我们吃什么?”

    孬孬,还是他很小的时候,吐字不清叫的,看来今天是太兴奋了,不如此表达不出他的激动心情。

    李小红一见大宝如此,不由得反省自己,是不是太少带孩子们出门,以致于一出门,孩子们能开心成这样。

    小宝还很镇定,没有去扭姥姥,把桌上的所有人的筷子和空碗,用滚烫的茶水过了一遍,这个有洁癖的孩子啊!

    姥姥是个爱干净的人,孩子们小的时候,就经常一手抱着孩子,一手拿着布擦来擦去,把家里擦得一尘不染。

    小宝几个月就会跟姥姥一样拿块布到处擦,大点更是爱干净得不得了,衣服有一点脏就不穿了,一定要洗。

    可是受同样教育长大的大宝却不一样,泥地里打滚儿都可以,下雨后一定要跑到洼坑的雨水里面,拼命踩一踩。

    酒楼里的伙计也很有意思,让他报几样小吃,他跟讲相声的一样:“破酥包子、龙抄手、钟水饺、军顿锅盔、伤心凉粉、肥肠粉、荷花酥、豆腐脑、葱油酥……”

    大宝听得有趣咯咯直笑,小宝却有点不满意,趴到母亲耳边说,“我长大了,要吃硬菜,不吃这些小吃,都是小娃子吃的。”

    李小红含笑点头,孩子们的要求还是很高的,大过年的,需要满足。

    安排伙计把凉菜、热菜,不太辣的各上几样,小伙计一看,不错,是个有钱的,嘴巴跟上了发条一样,“凉菜有

    耙鸡爪、双流兔头、干煸鸭舌、掌中宝、夫妻肺片、鸭锁骨、芙蓉鸡片、青城山老腊肉,大罐硬菜有跷脚牛肉、番茄牛腩、简阳羊肉汤、清汤黄牛肉、滋补野生菌、粗粮排骨。”

    这是听到大宝说要吃肉,介绍得连凉菜都是肉啊,全荤宴,李小红看看咽着口水的刘大牛、兴高采烈的七仔和旁边几个半大的小子,这么多肉,可以满足这些人的胃口了吧!

    李小红给自己加了两个素菜,满桌肉,她吃不下呀。

    同时吃不下的还有小妞,不像李小红始终微微笑着照顾全场,小妞脸上直接表现出来了不满,撅着嘴巴等人哄。

    可是今天旁边没有公子哥,没有奉承她的人,其他人也都象约好了一样,对她视而不见,谁都不想破坏这和睦的气氛。

第158章 错付() 
刘大妈担心地看着她,这小小姐怎么越长越傻了呢,不想吃这些,开口点个自己喜欢吃的就行了,何必耍脾气。

    小妞以为自己掉了个脸就会有一群人哄,象在书院中那样,所有人的目光都在她身上,不料没人理她。

    大宝小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