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重生浣衣女 >

第69章

重生浣衣女-第69章

小说: 重生浣衣女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生活就是这样,我们身边也不乏这样的人,有时真的觉得命运捉弄,有的人其貌不扬,一副农村老大妈的样子,胖的要死,偏偏嫁个老公飞黄腾达,又有钱又有势,儿子又孝顺听话,真真是人生赢家。

    还有的人,明明自己做精做的什么样,周围的同事都不搭理她,可是人家还偏偏就嫁个有钱人,老公还忠心不二,处处为她鞍前马后的奔波,不服气真的不行。

    再回头想想自己,又聪明又听话,学历高长得又漂亮,偏偏就找不到个好老公,这也是人生常态。

第147章 文曲星要独立() 
看着这样可爱的孩子,李妈妈又动心了,她悄悄地跟壮壮商量:“你阿娘刚生个小弟弟,自己也需要人照顾,壮壮不如到姥姥家去住一段时间,姥姥家有个小姐姐,还有两个小弟弟,你就跟他们一起上学堂读书,一起回家写字,有不会的,小姐姐都会教你。”

    小壮壮犹豫再三道:“我得跟阿娘阿爹说一声。爹娘同意才能出门玩。”

    李妈妈心疼地搂住了小壮壮,这么懂得体贴父母的孩子,哪找去?

    杨大哥立马就同意了,在他看来,男孩子就应该摔打着长大,以后才能立马横刀闯四方,能出门就多出门,能走多远就走多远,他自己本来就是这样长大的。

    李妈妈看着刘大姐儿母子平安,放心的带着小壮壮回庄了,李小红则留了下来,过了洗三再走。

    刘大姐儿醒来看到小壮壮到姥姥家去玩儿,倒也放心,她自己还需要人照顾,这种时候,亲友愿意伸手帮她照顾壮壮,感激还来不及。

    洗三完毕后,李小红看刘大姐儿身子恢复的挺好,可以自己照顾孩子。又雇了个婆子,照顾大姐坐月子,李小红放心的回去了。

    从头至尾,不管是刘大姐、李小红还是杨大哥,没有一个人想起来要给刘白氏报个喜捎个信。

    当亲娘当成这样,可谓失败彻底。

    又到了月底,李小红开始盘帐。

    她做了好几个分类账簿。田庄的、空间的、帐房学堂的还有几个铺子的。

    先在分类账簿上体现各自的盈亏,再汇总到总帐上,这样才能区别出那一块儿盈利,哪一块损失。

    她真没想到所有的产业加一起还是入不敷出啊!

    瓷窑现在只有投入,没见到一分钱利润。

    账房学堂,也是勉强持平,今年受到兵役和饥荒的影响,生源大幅下降,持平已经是大徒弟竭尽全力的结果了。

    糖坊,本小利薄,还打出没名声。

    粮店,卖的是自家产出,谈不上收益。

    农庄,大都今年才收上来的新农庄,收成连往年的一半都比不上。佃户的生活还得有保障。冬天的口粮还要发下去。

    空间,唯一有收益的就是空间了。空间不仅提供了大量的种苗,而且还收了很多的粮食,药材。但如今空间里有400多人需要生活,这也是一大笔开支。

    李小红登完了总账,开始琢磨,看来今年还得过个紧巴年。

    好在空间,在冬天里也是有产出的,不受外界四季的影响。若是没有空间,这个摊子真是撑不下去。

    看看天色已晚,她起身到院门口,等候放学的孩子们。

    这几日,这是收麦子最繁忙的季节,农民们辛苦了一年,就等了这么几天收获喜悦。

    刘大牛日日趴在地里,没时间每天迎接孩子们,李小红自觉地接过了这项工作,让孩子们随时体会到父母的关心和爱护。

    今天孩子们回来得有些晚。李小红翘首企盼,等候了好一阵儿,才看到车过来,只有小妞和小宝乖乖地等着娘亲抱下来,大宝和壮壮利索地自己跳了下来。

    大宝心里存不住事儿,下车就唧唧呱呱的跟母亲说,原来是壮壮想家了,他们放学先去大姐那里看望了一会儿。

    他扯着母亲的裙子问:“小弟弟的手和脚都好小好小,特别可爱,我们可不可以把小弟弟抱回来养?”

    耐心的李小红蹲下身子,温柔的给孩子们解释,“小弟弟是姑姑的孩子,他有自己的父母,我们不能把他抱回来养,那样他就要离开自己的父母亲。”

    小宝也遗憾地说,“小弟弟好好玩,我们好想要个小弟弟。”

    李小红很温柔的摸着他的小脑袋,心想,刘大牛的避子汤可以停了!

    壮壮学上得晚,不太会写字,小妞放下自己手里的书,一点一点教他怎么握笔,怎么用力。

    李小红看着几个孩子相处得好,很欣慰,孩子们知道互相帮助,互相学习,学得快的不骄傲,学得慢的不气馁,这很好!

    现阶段她没想让孩子读多少书,只希望培养一个好的品格和习惯。

    读书不仅为了求取仕途,更为了明事理,辨是非。

    看着读书的孩子们,她想起了刘文星。上次在接圣旨时见到的刘文星,经过这两年的师长们有意地锤炼,日常生活的磨练,还派专人带着到各地游学,见识了各地的风土人情,风俗世事。

    不说脱胎换骨,至少让李小红耳目焕然一新,刘文星洗去了年轻的浮躁。

    虽然还达不到沉稳练达,起码能做到,少说多听多看,从细微处观察,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决断。连五车学堂的山长都夸奖他,认为他可以参加下一届殿试了!

    却遭到刘文星的反对,他只说殿试考的不仅是书本上的学问,更是做人的学问。

    他与五车学堂上下都熟了。山长连殿试的保人都给他准备好了,再说他已经成年,不需要家人的照顾了,他更想和其他的同学、师长们,一起面对人生的风雨,经历世俗的蜕变。

    他不想再换个环境,重新融入到另外一个圈子中,离殿试满打满算还有几个月的时间,他需要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扑到殿试的准备工作中去,不打算再浪费时间在人际关系上。

    李小红无可无不可,刘文星想要独立自主,这是好事,值得鼓励。

    她正好趁此机会,给家里的孩子们上了一课,每个人都要依靠自己,出门锻炼,经受风雨,向刘文星这个小叔叔学习。

    像一棵小树苗,要经历过各种风吹雨打,最后才能成为一个可以为家人遮阴挡风的大树。

    小妞一脸严肃的点点头,大宝小宝懵懂的跟着点头。小壮壮有听没有懂,他从小受到杨大哥的教育,就是长大去跑马帮,成为一个顶天立地的汉子,读书习字完全在他的人生计划之外,他根本不明白怎样读书才能够成为一棵大树,自己明明是人啊。

    李小红只是因势利导,并没有要求他们懂得多少大道理,这些孩子在现代只是上幼儿园的年纪,可是到了这里就必须要读书认字,学习人情世故。

    可能这就是因为古代人生存艰难,长寿者稀。因为生存时间短,只能压缩短暂美好的童年。

第148章 杀神见嫂() 
通往刘家农庄的官道上,一行人在奋力赶路,快马加鞭,这原是正常现象。

    不正常的是这一行人动作整齐划一,杀气冲天,满身盔甲,引起路边农夫们的观望。

    李小红听到了外面的骚动,出门看情况。

    明明队伍中最熟悉的人是刘三牛,可李小红打眼望去,只看到了中间的一员小将,那小将如同刚出鞘的宝剑,锋芒毕露,杀气冲天,刺得人眼睛都睁不开。

    小将杀神一个手势,所有人跳下马来,鞠躬致敬,大喊一声:“嫂子,好。”

    李小红尴尬地笑着摆摆手,这礼有点太大。她只是一个百户的嫂子,哪里经得住这么多人,尤其还有个小将军对她行礼。

    却不知小将军对她行礼是最当然的,杀神临离家,三姐儿再三叮嘱,路过兰州的时候,一定要探望长兄长嫂,尤其是长嫂,对她恩重如山,在她被领养后,还一直关注她的生活,哪怕自己很艰难,也尽力照顾她。

    杀神这人很简单,既然妻子说这位嫂子有恩于她,夫妻同体,他也一定会对这嫂子当恩人般尊重。

    李小红知道三姐儿竟然嫁给了眼前这位小将军,眼里的泪都快下来了,刘家的女孩命苦,三姐能这样幸运真的是老天开眼。

    杀神虽然讷言沉默,可这样的人通常比较可靠,不会招花惹蝶。

    让刘大牛招呼一群小兄弟们,李小红赶紧安排给他们做一些干粮带上,他们只是上门认个亲,就要赶回驻地。

    每人一大包香辣可口的干煸兔肉,一大包锅盔,里面曲子放的足足的。

    这两样东西都没什么水分,能长久保存,适于长途行军。

    一只三斤重的兔子,干煸兔肉只能做出来一小盆儿,可想而知,每人一包兔肉,用掉刘家多少兔子。

    这些人赶回驻地后,成为尖刀营里人人羡慕的对象。

    自此以后尖刀营里每一个回乡探亲的人都把刘家作为回家探亲休假的中间落脚点。刘家人一方面不在乎这点东西,再一方面确实敬佩这些为国尽忠的好男儿,家有子弟兵,看这些小兵娃子,都跟自家孩子似的。

    而这也成为了尖刀营的秘密,刘家人厚道好客,但也不能让别人付出太多,肥水只要在自己田里就好。

    直到有一次,李将军回京述职,路过刘家,这个尖刀营掩盖已久的秘密,才渐渐在兵营里传播开来。

    刘家成为整个玉门关尖刀营传说中的娘家,平时不善言辞的刘三牛靠这一点吸粉无数。

    所以当一群人回到大营,兵部的任命已经下来了,刘三牛被破格提拔为宣节校尉,正八品,不高也不低,在这次大战中,获得封赏的人挺多,他只是其中之一。

    不过也有许多人酸话连篇,毕竟从一个新兵到正八品,不足一年时间,多少人都眼红呢,可是在尖刀营里愣是没人有意见,没掀起任何风波,这都是兔子肉的功劳啊!

    听说刘家有一个庄子专门养兔子,整座山都是兔子洞,为了防止兔子逃跑,还专门修建了防护工程。

    军队非常遗憾,为什么军营里没有人这么会养兔子,兵营里缺肉吃啊,虽然今年的军粮终于拨下来了,可是对于大部分都是十七八岁的少年士兵的军营来说,口粮永远是缺少的,更别提吃口荤的。

    李将军曾想调刘三牛去后勤部,如果刘三牛能把刘家种地养兔子的手艺,在后勤部发扬光大,解决这一干众人的口粮问题,别说给个低阶校尉,就算给个高阶,他觉得都是值得的。

    可惜刘三牛明确表示,种地养兔子的手艺都是大嫂娘家带来的,刘家人本身是不会的。李将军很遗憾的放下了。

    无论这个理由是真是假,李将军都不好意思,让刘三牛这个一心想要保家卫国,抛头颅洒热血的好男儿,真的去种地养兔。

    其他的农民们收完麦子之后播下冬麦就没有什么事儿了,可是刘家庄子上的人仍旧在继续忙碌着,暖棚顶棚已经支了起来,一波生长周期短的瓜果蔬菜种了下去。

    现在种下去,到新年的时候正好收获,赶上好年节,也能卖个好价钱。

    刘家农庄都忙的不亦乐乎,其他的农户有眼红的,可是问问暖棚的开销就打了退堂鼓。

    虽然今年的春麦已经全部收割完毕,可是粮食的价格始终没有降下来,居高不下。

    这是受到了全国粮价的影响。所以,李小红的空间里分了一半儿出来,种些时令瓜果,混在自己庄子的产出中,自行出售,另外一半仍旧种的是粮食,这是最不显山不露水最安全的法子。

    最近李小红频繁进出空间,空间里池塘边,给李妈妈建造的小屋,已经扩建成了小院儿。

    李妈妈经常住在这里,最近精神状态好了很多,腰也不疼了,背也不酸了,腿也不抽筋了。

    李小红常来在亲娘面前尽孝,连刘大牛在外面累很了,也想到丈母娘的仙园里面泡个澡。哪怕要见到让自己腿抽筋儿,心打怵的丈母娘也顾不得。

    李小红给自己周围知情的人下了封口令,不许向外传,要说古代人就是这点好处,举头三尺有神明,人人都对自己自律性很强。说不往外说,哪怕连梦话,也没有说过一句。

    曾经刘大牛说自己父母身体不好,能不能来泡泡,李小红只问了一句,“你确定你父母能保守秘密吗?”

    刘大牛想到自己父母,自己就否定了,再没提过。

    刘白氏那么爱炫耀的人,要是让她沾点边,那还不喊得全天下人都知道。

    刘老实那么爱帮助别人,万一有人听说想进来,只怕刘老实能把自己的份都让出去。

    自此后,李小红开始严防死守,坚决不再让其他无关人等知道有空间存在。

    怕被其他人当怪物,自古以来,人们总会把与自己不一样的人或物当成异端,看看火刑架上被烧死的异教徒还少嘛!

    李小红可不想自己落到这个地步。

第149章 规矩() 
空间里自从李妈妈强势进驻,便自动接过了指挥大权,对空间进行了重新规划。

    池塘进行了划分,紧挨着李妈妈的这一个,仅供大家洗衣服,衣服会有专人收起来,洗好之后,送出去,并不收大家的费用。

    另一个可以洗澡,要排队领号,而且要扣减一定的积分贡献。

    当然也可以洗不要积分的,空间里一个角落里单独建造了一个洗澡堂,从外界引入了干净的水,单独造了一个水池,供大家平时洗漱。

    这是因为李小红很担心空间的水循环不够快,最近进驻的人员太多,担心空间承受不住,防治污染要从根本做起,辅助性的消耗多由外界承担,虽然花销增大但从保护空间成长的角度来说还是值得的。

    刘家和官府的粮食换田地活动还在小批量、隐蔽地进行着,这是刘大妈的功劳,既然李小红不愿意做那个大红大紫、众人瞩目的人,那么她就要打好基础,为刘家以后一鸣惊人做好准备。

    无论从势力、银钱、田地各个方面,她都在为理想积蓄力量。

    未雨绸缪,刘大妈这是吃一堑长一智后总结出的经验。

    要想不被人瞬间碾压你的人生,就必须拥有不被碾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