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浣衣女-第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白氏一听这还了得,原来这家看着面上光彩,实际上都是欠钱在挥霍。
李小红过去把李妈妈扶着让坐下,刘白氏还跳着脚骂:“哪里找来的老乞婆,头发都白透了,还不赶紧扔出去,吃的都是我们老刘家的血汗钱。”
李小红气极回道:“这是房东,人家想赶哪个赶哪个,你想赶人家,先问问官府答不答应。”
刘白氏看着没啥好处,还是不依不饶的冲到鸡窝里面捉了两只鸡提上。
嘴里嘟囔:“你们不知道孝敬老娘,老娘自己动手,我告诉你们,你们挣的每一分钱都要上交,别以为分了家就翅膀硬了,我还是你的娘。”
刘白氏可没有刘二牛那么好的脚程,她是坐着村里的牛车来的,为了赶当天回去的牛车,也是怕李妈妈再来赶她。
她匆匆忙忙拎了两只鸡去赶车了。
李妈妈气道:“这哪里是婆婆,这就是个讨命鬼,铲地皮的。”
李小红强忍着心中的悲苦,安慰母亲:“没事没事,谁家都不可能一帆风顺,事事都好,总是有这样那样的事存在,人家不是说嘛,家家一本难念的经。”
李小红扶着李妈妈,让她进到公寓楼里,换个环境,放松地休息一下。
就赶紧到西屋,刘大姐儿搂着两个孩子在床上瑟瑟发抖。
李小红不由得心疼不已,过去搂着一大两小,说:“别怕,别怕,她走了,都过去了。”
大宝已经会说两个字了,手一边比划着的一边说:“娘,娘,外面坏人。”
小宝更是娇气的要往她身上爬,李小红把小宝搂了起来。
刘大姐儿含羞惭愧地道:“我从小被我娘打怕了,见到她腿肚子都发软,居然让老妈妈去挡在前面,我真是没脸见你。”
李小红拍拍她的肩,说:“别怕,别怕,我明白的,你在这里带着孩子也是对的,别把孩子吓坏了。若真打起来,她是瓦罐,孩子可是瓷器。”
李小红抱着小宝在炕沿上坐下,沉吟半晌说:“我们得想个办法,她今天捞了两只鸡,以后恐怕会经常来,我们不能由着她这样,若是哪天伤到了孩子,或是家里的哪一个人,我们岂不是要心痛死?”
刘大姐儿长长的出了一口气,慢慢的平静了下来,坐着说:“明天我回村一趟,偷偷见一下二弟他们,让他们早早的想办法给我们报信。“
”我娘是个懒的,要上来必定提前订好牛车,只要我娘过来,我们就提前做准备,家里什么都不留,孩子也送走,老妈妈也送走,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李小红点点头,目前也只能这样了,这是没有办法中的办法。
第11章 刘二姐儿()
第二天傍晚,天空中布满了铅色的阴云,黑沉沉阴森森的。李小红发现下雪了。
开始时,零零落落,又小又薄,一片片小小的羽毛,飘飘悠悠地落下来;接着小雪花变大了,变厚了,变得密密麻麻。
李小红不禁着急了,刘大姐儿一大早就去村里了,到现在都没有回来。
雪下这么大,她不禁又深刻感觉到了,身边没个男人的困难。
今天也不到刘大牛应该休息的日子,李小红在院里转着圈,时不时地扒门上看看远方。
李妈妈在屋里坐在暖暖的炕上,带着两个孩子玩儿。
一边还探着头,训着李小红说:“叫你们两个自作主张,不和人商量,明明知道快下雪了,还要出去到处跑什么?一个女孩子家多危险呢。”
李小红没有回嘴,只是心里更加的难受,更加的焦虑。
她知道李妈妈是个刀子嘴豆腐心,心里还不知道该怎么样着急呢?
门吱呀一声响了,刘大姐儿和另外一个人像两个雪人一样,嘴里呼出的哈气把整个眉毛都结成厚厚的霜,已经看不清楚五官相貌了。
李小红赶紧把院门拴上,把刘大姐儿和另外一位让到家中,给大姐说:“赶紧换个衣服,上炕上暖和暖和。”
刘大姐顾不上自己,一把拽过旁边比她矮一些的人,说:“这是二姐,我娘要把她卖了,我实在看不下去,只好把她带回来。”
李小红愣住了,这是什么节奏?这是要把刘家人都带回来的节奏吗?她一时无言以对,不知该怎样接话。
李妈妈淡定地拍了拍炕说:“先上来休息,吃个饭,再说其他的吧,你想过没,你娘要是追上来,你们怎么办?你们还能扣着人不给?”
大雪纷纷扬扬落下,屋内一室寂静。
刘二姐儿说:“我娘收了人家银子,要把我许给一个老爷子做妾,听说是没孩子,买妾就为了生个孩子。人家老爷子和糟糠之妻感情好得很。“
”前几天就说定了,我本来想跳河的,想想太便宜我娘了,总得活着给她找点麻烦。”
李小红看着刘二姐儿英气勃勃的脸,有点发怔。
她不太记得,刘二姐儿以前是怎么样的?
因为刘二姐儿以前也很少在刘家呆,一直在外面给人帮佣,没想到居然养成这么男孩子的性格。
这是刘家子女中第一个愿意出头反对刘白氏的人,虽然想法有些过激,居然想以死抗挣,但有勇气总是好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总比人人都沉默着忍受强。
李小红最不喜欢的人就是逆来顺受的人,虽然人人都说这是中国妇女传统的美德。
但是她还是喜欢逆境中不放弃,不抛弃的人。这样的人才值得尊重和帮助。
二姐一番开场白让李小红有些欣赏,有些赞叹,若是自己在二姐的位置上,不一定有二姐的勇气,离家出走,在大唐朝的妇女中是很罕见的。
当然,估计其他人想走也没地去。
刘二姐转过来,看着李小红笑笑说:“大嫂,你别发愁,我不会为难你的,我帮佣的时候偷偷存了点钱,我娘不知道,我们回来晚了,就是去取钱去了,我不会拖累你和大哥的。”
刘二姐儿痛快的从腰围袋子里面取出了一个小袋子,豪迈的拍到了炕桌上。
她抖抖抖,抖出来了大概四五十文钱,对一个十几岁的小姑娘而言,这笔钱确实算是巨款了,也不知道是怎么存下来的。
二姐自强自立的表现,给李小红和李妈妈吃了一颗定心丸,这样的人只要困难的时候,有人帮一把,就能自己立得住。
一晚上的前思后想,辗转反侧,伴随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李小红去了锦绣坊,她觉得只有锦绣纺的云大娘,能给她指点和帮助。
云大娘还是一如往常的,摆着优雅的姿势,在锦绣坊桃花心木长柜台后面坐着,见到李小红在不是上工的时间来,有些高兴。
李小红是个有点内向的人,不是有必要,她轻易不爱到别人家串门。
李小红有点不好意思的笑笑道:“我总是来麻烦你,主要是想征求下您的意见,看看这件事该如何处理?”
李小红缓缓地,不带任何偏见地把刘二姐和刘家人前因后果,恩怨情仇,说了个遍。
李小红解释道:“我并不是不想承担这做大嫂的责任,而是我觉得这些事情没完没了,永无止境,我该怎么管他们呢?。”
李小红发愁地叹息:“我没有权利把她许出去,也没有办法把她留下来,二姐儿的到来只能让我直接和婆婆对上,还有刘家下面的几个弟弟妹妹,刘家二弟已经快20的人了,还没定亲,我即便想管,也总觉得束手束脚,上面还有母大虫在坐阵”。
李小红想想那一家人的破事,只觉得头都大了,最不喜欢这样婆婆妈妈、扯不清、理更乱的事了,永远没个头。
云大娘听到这里不由自主的笑了,带着一丝怀念说:“你遇到的问题,是每一个为人媳的人,都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和婆婆的关系处理上很少有人能做得好,因为你无论怎么委曲求全,婆婆也总是不会满意,尤其是像你遇到的还是这种把自己亲生儿女,都不当人看的婆婆。”
云大娘沉浸在自己的回忆和情感中,半晌魂游天外。
云大娘是个有故事的人,可是李小红时间紧迫,尴尬的咳了咳。
云大娘回过神儿来,笑道:“你看我,年纪大了,就容易走神儿,你这事得从根子上去解决。“
”他们家的根子就是供了一个读书人吗?去找找那个读书人吧,看看他是什么样的人,他想怎么办,你才有下一步的应对。“
”当然这也不一定能解决,看你家的母大虫到底是不是真心疼爱那个读书人。”
李小红如同醍醐灌顶,每次同云大娘深谈,总是这么的如沐春风,虽然不一定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可她总是能找到一条出路,李小红甚是喜欢云大娘的处事风格。
其实李小红也想过,找刘文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根源其实是在刘白氏身上,但是改变刘白氏难度太大,所以从她身旁的人入手,可能会好些。
第12章 读书人()
第二天一大早,阳光灿烂,普照大地,李小红跟家人说了一声,就起身回村里了。
她当然没那么傻,腿着回,到了县城外定点的车马行,租了个牛车回去。
刘文星在村里唯一的一个学堂里上学,李小红站在学堂外,听着学堂里传出来的高高低低的诵书声,看着学生们扯着嗓子摇头晃脑在那里读一些不知所谓的酸文,有种莫名的喜感。
她决定不浪费时间直接进去,跟夫子打报告要求见刘文星,夫子倒还记得李小红,爽快地同意了。
李小红看着跟前十一二岁的刘文星,不禁有些犹豫,不知自己所说的话他能否听懂。
刘文星阴沉的脸,坐在那里,拔着地上的小草。
李小红斟酌半天,尽量用温和的语气对他说:“老四,你知不知道最近家里出了些事儿?”
刘文星点点头,仍旧低着头,不吭气,也不抬头看人。
李小红又问道:“你知道这些事情都和你有关吗?”
刘文星又点点头。
李小红问不下去了,她觉得这样去问一个十一二岁孩子,有些残酷。
一个五年级的孩子,让他放弃学业,有点不道德。
刘文星在长久的沉默中,终于崩溃大哭,他说:“大嫂,对不起,对不起,我不想这样的,我不想让大姐嫁那样的人家,我不想让二姐去给人做妾,我不想让二哥,三哥一直打光棍,更不想让小妹妹现在就被卖去做小丫鬟。”
李小红叹息了,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刘文星虽然是被刘白氏放在心尖尖上的人,但是他还是比小学五年级的孩子要早熟得多。
李小红把手伸到刘文星眼前,说:“起来吧,我们一起回家。”
刘文星擦着眼泪,啜泣的说:“你不怕我娘揍你吗?”李小红说:“怕,但我更怕这个家越过越差,我更怕,这个家每一个人都不得善终,我想担起大嫂该尽的责任。”
刘文星用力的抓住了李小红的手,仿佛这只手能给他无尽的勇气。
刘老实家在刘家庄属于中间好地方,当初刘老实的爹在盖房子的时候,不仅给刘老实留下了一块好地还留下了三间大窑洞,只为刘老实是长子。
当初刘白氏肯嫁给刘老实,也是冲着这三间大窑洞。
昏黄的灯光下,李晓红盘腿坐在狭窄的炕上,心中忐忑有点坐立不安。
不得不说刘白氏强大的战斗力,和多年以来的压迫,对李小红还是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李小红感觉这样下去,她的谈判能力受到了很大的削弱。
刘白氏斜着眼睛,阴测测的笑着说:“大嫂分家以来是第一次回家吧,住的城里明明亮亮的堂屋,到我们乡下这窑洞住不惯了吧,要是有孝心的话,给你爹娘也换一个明亮的大房子,光自己住着,你们心里怎么安生呢?”
李小红假装羞怯的低下头,抿着嘴说:“阿娘说笑了,你明知道我们还欠了那么多的房租没给,大姐儿的药费也一直欠着呢。”
刘白氏恨恨地转过头去,李小红给刘文星使了个眼色眨眨眼,刘文星鼓足勇气说:“阿娘,你别让二姐去做妾了,我回家种地来。”
刘白氏闻言大怒,猛的捶了炕一下,大喊:“你敢,你要是不能光宗耀祖,让我出去脸上有光彩,你看我把你腿打断。”
李小红舀了一勺碗里的黑乎乎,不知是什么面做成的糊糊,有点咯嗓子。
刘白氏突然反应过来,看着李小红冷笑了一声:“我说你那么好心来看父母,是你出的幺蛾子吧,是你捣鼓着让老四来说不上学了。”
李小红注意到她用的是肯定句,她只文文静静的说:“阿娘说的哪里话,老四要是能上进,上学是最好的出路,我们也都盼着能沾他的光呢,只您盘算过没有,从现在开始,到都能考中需要花费多少?“
”我听说,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从现在开始,您是打算让老二老三一直不成家,就这样等着呢。“
”您把大姐二姐三姐儿,哪怕家里的窑洞田地全卖掉,够吗?”
刘白氏气得脸色煞白,伸出发抖的手指着李小红说:“我知道,我知道你们都在反对我,你们都在恨着我,可我是为了谁,你们就愿意这样一辈子,过这样的日子吗?只有老四把书读出来,当上官了,我们家才能有出路呀!”
看着这个一心要做人上人的刘白氏,李小红沉默了,知道这世上有许多这样心比天高,命比纸薄的父母,自己完不成的愿望一定要在儿女身上实现。
她咬了咬牙问:“二姐送给人做妾,收了人家多少银子?”
刘白氏眼中含着泪,看着窑洞的一角,恨恨说:“17两银子,二姐也是我的女儿,可是女人这辈子不就这样吗?不管嫁的好还是不好,生几个孩子这辈子就完了。“
”我要把她嫁到一个天天要下地的人家,累死累活生完孩子连月子都做不成,那就是好吗?“
”别人都看我嫁得好,丈夫老实听话,家里全是我做主,谁知道我心里的苦,孩子一个接一个的生,必须得多多的生孩子,别人才能瞧得起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