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浣衣女-第5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串押韵对仗工整的话语,还蛮好听的。
李小红一时兴起,想起了《中国话》那首歌,开始教孩子们“哥哥弟弟坡前坐,坡上卧着一只鹅,坡下流着一条河,哥哥说:宽宽的河,弟弟说:白白的鹅,鹅要过河,河要渡鹅,不知是那鹅过河,还是河渡鹅。”
大宝老是把河和鹅分不清楚,念得舌头打结,一家人笑成一团。
小妞已经完全融入了刘家,连刘家人自己都觉得只是多了个女儿,家里就一个大妞,不合群,一个人躲得远远的,很少和其他人在一起。
第107章 老乡见老乡()
第二日清晨,刘大牛和李小红去送别刘三牛的时候,带了两身给他做的新衣服,和小妞翻译的兵书。
熙熙攘攘的县衙门口,都是亲人送别参军的人。哭的,笑的,闹的,什么都有。现场有些混乱。
刘白氏拉着刘三牛的手,只是哭号着,拍着大腿坐在地上:“你个夭寿的哦…干嘛非要自己去参军哎…老娘养你这么大可不容易哎…”哭喊着每句话都要拖长音,象唱戏的一样。
刘老实站在一旁,满眼的不舍,又不知说什么好,感觉所有的话都让刘白氏说了。
刘大牛夫妻无奈地把刘三牛扯到一边,细细地嘱咐,“既然想参军,出人头地,就要做个与众不同的兵,一定要不忘了继续学习,”李小红又把那衣服,递给刘三牛,低低的声音,“这衣服可不能洗,贴身穿着,衣服的角落里,装的有最小面值的银票,一两、五两银子的银票。”
李小红担心战场上瞬息万变,有备无患,总是好的。
4月的清晨,京城城郊一弯清澈的小河旁,芳草萋萋。此刻有鱼儿跃上来,探头探脑看看周围,感觉还是水里好,又“咚”地一声跳回小河中。
这是一所普普通通的宅子,隐藏在周围的豪宅阔院中,一点都不显眼,宅子上写着正规的隶书“王”。
时间尚早,门房那里就已经有了几个人等候拜见,那看门的老头,啰啰嗦嗦习惯性的说着:“老爷出门去啦,上山礼佛了,您把拜帖留下回来,我会给你转达的。”
老门头习惯性的打发着一拨又一拨的人,从他当了门子开始就一直如此,已经习惯成自然。
这里是大太监王德在宫外的私宅。普普通通的宅子,连个匾额都没挂,一般人真不容易找到。可是在有心人眼里,无论是五进的巍峨雄伟的五脊横立,六兽扬威的豪宅,还是普通泥房瓦顶,庄户小屋,只要里面住的人是王德,那就是风水好屋,就是所谓的“山不在深,有龙则灵”。
今日是王德沐休之日,平日在家他还保持着,小时候的习惯,穿着土大褂,如同一个普通西北农民一般,拿着锄头在院子里耕种,不大的庭院都被开成田地,种了一垄一垄的青菜、茄子、辣子。他用力地翻着地,额头有些微微出汗。
门子匆匆来通报,说:“您的家乡有亲人捎了礼物来。”
王德微微喘息着,内心不由的冷笑,我的家乡哪还有什么亲人啊,眼前闪过族内人的贪婪面庞,不由一阵厌恶。
不对,他们怎么可能给自己捎礼物呢?自己第一次给他们捎回去的年礼,对方的回答竟然是嫌礼太少,在家乡唯一给他有暖心回应的,是那萍水相逢的刘大牛夫妻。
他们竟然送来了自家种的瓜果,还有那两身衣服,王德低头看看自己身上的衣服,这就是刘家送回来的衣服,他穿着很舒服,宽松、柔软、耐磨,这才是干活应该穿的衣服。宫里所赐的锦缎做出来的衣服,他穿着干活,没两天就烂了。
想到这里,他倒有了一丝兴趣,让门子把人传进来看看是什么人送了什么礼?
随着门子进来的是一妇人,三十许人,面容温柔可亲,一看便知教养良好,举手投足间,尽是规矩。
云大娘抬头一见,对面那中年人一脸审视的目光,赶紧自我介绍。果不其然,王德一听她是李小红的姐妹,面皮立刻放松了下来。李小红出品,必属精品,李小红的朋友,约等于李小红。
王德亲切地问候:“云娘一路可好?”
云大娘犹豫了一下,决定照实说,这天下有什么事儿是王德不知道的呢?
“一路都挺顺心,西北地界平顺得很,回到京城才知道建州鼠灾,整个东南片区波及面很广,京城的生活受到很大影响。”
“…这次鼠害波及到了28个州,大半个中国。”
两人对坐唏嘘,云大娘见状,忙转换话题。王德听到刘家竟然有人中了小举人,跟着开心,刘家人朴实低调,对人无所求的性格,给他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再听得李小红又给他带了些甘肃当地的土特产,心情大悦。
看了看礼单,竟然没有刘家自产的瓜果,不由得有些遗憾。
云大娘做了多年生意,对于察言观色,有自己独特的心得,一见王德的眼神儿略有低沉,马上意识到这份礼物可能不大合这位上位者的心情。
她想想,便直接问了出来:“也不知道你想要的礼物是什么?我跟刘家大媳妇儿,商量着置办了这份礼,都是咱们甘肃当地的土特产,您若是有什么样想要的,在捎信回去,随时可以置办。刘家人现在混的挺好,都念着你的情呢。”
王德含蓄了一会,还是决定厚着脸皮要东西,冬天的时候那送回来的年礼,里面的瓜果味道极好,其他地方比不上。
云大娘拍着胸脯保证:“这有什么难的,只怕你看不上这些农家东西,你想要咱就送来。”
王德没有说的是,这些香甜的瓜果,他可是献了一部分给皇上,在那鼠害最严重的日子,皇上天天揪心不已,寝食难安。冬日里的瓜果让皇上龙颜大悦,他的日子随着好过了不少。
云大娘在看过王大总管家装修布置后,明白王德并不是一个喜欢浮夸繁华生活的人。
返璞归真,说的就是这种情况。云大娘尽量挑着家长里短,乡里乡亲的事情,给王德说。
王德听说家乡开办了行之有效的孤儿院,救助了许多孤儿;开办了账房学堂,让科举无门的人有一技之长,可以谋生;无声无息地平息了灾民逃难不良影响,让灾民得以度过最困难的时期。
他很感兴趣地问了下去,两人相谈甚欢,这就是云大娘想要点头之交。留一份香火之情,来日才好相见。
其实她更想说的是京城受建州灾害影响,家里生意低迷,可是她不愿这么短视,才一见面就让人帮忙,会给人留下什么印象。
攀交过度,用力过猛,只会让人厌烦,想和王大总管攀交情的人多的是,不缺她一个,而做王大总管愿意认可的老乡,她还是有机会的。
第108章 小桃大婚了()
饥民的事情解决了,古浪县城恢复了日常的平静,小桃要出嫁了,这是小叔亲自来报的喜。
李小红才恍然,踌躇再三,想到小桃这段时间表现可圈可点,李小红决定给她多添一点嫁妆。
三月初二宜嫁娶,忌动土。小桃在自己的闺房里,旁边都是平时要好的小姐妹,叽叽喳喳。
她在心里暗暗嘀咕,前一段时间由于灾民封路,堵着门口,大嫂一直不得出县城,按说阿爹去给大嫂报喜,已经过去了三四日,可是大嫂至今没有来。
按正常情况,亲戚要在婚礼前上门,看需不需要帮忙,可是大嫂一直没有出现,小桃心里很不安。
她原本盘算着,嫁的是赵家小儿子,结了婚之后,自己和丈夫不可能独立出来。以后若是分家,必然大头归兄嫂,自己和丈夫能分到多少家产都不一定呢。
她想婚后继续从大嫂手里揽一些生意,让大嫂多帮助帮助自己的小家庭。大嫂一直不来,小桃心里正在七上八下,忽然听到外面一声喊:刘大牛家礼钱50文。
她激动地站了起来,顾不上还没有披红盖头,便冲了出去。
小桃开心激动地一把拉住了李小红,让心心念念的大嫂到自己闺房里坐。
紧跟着跑出来的喜娘,赶紧把红盖头盖到了小桃的头上,圆场道:“这孩子,还当自己是小孩子呢,过了今天就是大人了。”
在周围人的嘻嘻哈哈,推推搡搡中,小桃和李小红被送回了闺房。房里只有最要好的朋友和最亲的亲戚在。
小桃急慌慌地把喜糖往李小红手里塞,激动的有些哽咽:“大嫂,我在你最忙的时候跑去嫁人了,给你添了好多麻烦,你能来我太高兴了。”
李小红拍了拍她的手,淡然地笑着说:“这都是小事儿,不用放在心上。”
旁边有人阴阳怪气的“哼”了一声,李小红转头,是小婶娘家的一个亲戚,排到李小红早已经不知道该叫什么,大约应该喊表姨是吗?
那人在独自腹诽,当时李小红缺人,刘白氏可是想冲到县城去帮忙呢,被家人硬是拦住了,现在又装什么大尾巴狼,说是小事儿?
李小红瞟了那人一眼,并不打算和她多说话,大喜的日子和这种人计较,是给人添堵。
她从袖子里掏出了一个精致的小盒子,打开是一个金钗,上面雕着层层叠叠的牡丹花,虽然是镂空的,但是雕了这么多的花,相比价格很贵重。重点是:它是金的!金的!金的!
整个刘家庄有几位女子能带金子在身上!
整个房间陷入了诡异的寂静。
这应该不是给小桃的吧!不是给小桃的吧!小桃这么一个不出众的小女孩,怎么能戴这么贵重的金子。年长的七姑八姨们想。
这应该不是给小桃的吧!不是给小桃的吧!小桃跟我们有什么区别?她怎么能得这么贵重的金。花骨朵一般小桃的小伙伴们想。
不是给我的吧!不是给我的吧!这一个金钗,能顶我一年的工资了,小桃心想。
“这是给你的,祝你出门的嫁妆。”李小红温柔的把金钗插到了小桃新挽成的高高的云鬓上。
幸福来的太突然,小桃简直无法接受,忍不住落下泪来,想想今天是自己的好日子,又忍不住笑了起来,又是哭,又是笑。像个孩子似的。
刘家大媳妇不知道在城里做什么买卖,竟然这么挣钱,居然舍得这么贵重的添妆,给小桃这么个毛丫头。年长的亲戚们想。
小桃的命太好了,居然有这么大方的大嫂,简直太让人嫉妒羡慕恨了。十七八岁的小伙伴们想。
果然大嫂没有生气,居然送来这么贵重的嫁妆,我的下半辈子有着落了,只要大嫂能看顾我。小桃幸福地心想。
有人偷偷的溜出了新房,没到半刻钟时间,整个院子的人都知道了,李小红给小桃的嫁妆是一支金钗,真金的!
嫁妆一箱箱抬出了小桃的闺房,摆了满院子,刘家庄的人议论纷纷,刘老实这一支的大房,眼瞅着就起来了,二房家的也起来了,看看给小桃准备的嫁妆就知道,这嫁妆可比里正家嫁女儿的嫁妆。
旁边有人呜呜咽咽的哭了起来。李小红的笑容在脸上僵住了,错眼望去是小桃家新娶的大儿媳妇,李小红还曾经来喝过喜酒。
这是哭给谁看呢?哭给刘家小婶小叔,哭给她自己的丈夫,还是哭给小桃,还是哭给周围的亲戚朋友。
这可是农村,嫁娶可是大事儿,许多年不见的亲戚朋友,好容易见一面,这是哭给谁看呢?下的是谁的脸子呀。
刘家小婶儿大怒,冲了过去,用力的把儿媳妇往房里拽,大声道:“哭什么哭,好吃好喝供着你,你还蹬鼻子上脸了?”
那新媳妇挣扎开了,大声的哭了起来,嚷嚷道:“你们老刘家是有多偏心呢!给我的聘礼连着嫁妆的13都不到,人家都是重儿轻女,你们家可倒好,把个泼出去的水当成宝。”
得!又一个得红眼病的!
小婶毕竟年长了,力气没有那年轻媳妇大,居然被年轻媳妇挣脱了去,站在院子中间喊,不由得又是急又是羞愧。
自家好容易办一个长脸的婚事,居然被这个扫把星给搅和了。
小桃的大哥冲了出来,劈头盖脸给了那新媳妇两巴掌,“你得瑟啥?这里哪有你说话的份儿,家里挣钱最多的就是小桃,她结婚多给点嫁妆怎么了?我们家的家底都是她挣的,你眼红,你也去挣钱去啊。”
用力的把那还想吵闹的新媳妇拽进了房,关了起来。
不愉快的小插曲过后,来喝喜酒的人热热闹闹地送小桃上了花轿。
李小红没有喝喜酒,随着送亲的人一道,去送亲了,小婶再三挽留,她坚持不愿留下喝喜酒。
她是不愿意招惹麻烦,看着村里人一个个红了眼,看着那金钗,看着那小桃的嫁妆,不知道有多少人想到刘家来分一杯油水。
刘白氏的脸色也不阴不阳,很难看,年轻人嘴上没毛,办事不牢,这么贵重的东西,不说给自家的父母兄弟,怎么给到小桃那里去了?
第109章 矛与盾()
李小红想躲麻烦的愿望落空了。第二天一大早,她望着家里熙熙攘攘的人群,宛如置身在菜市场中间。
她看着在人群之中,低着头抽着老旱烟不吭气的刘老实,叹了一口气,刘老实乐于助人的老毛病又犯了。
李小红得体的微笑着,让人奉上了茶,然后借口有事把这些人全丢给刘大妈去处理,找了一个小厮,让他赶紧回刘家庄去,把刘白氏找来,有的矛,只能用特种的盾才能顶住。刘老实的这种矛,只有刘白氏的盾对付。
果然,半个时辰后刘白氏杀到了,她坐在厅堂里,从三十年前嫁到刘家庄,开始细细数起,把在座的一家家,一户户都数落了过来。
当年,刘家遇到多少多少难处,个个都袖手旁观,坐看笑话,现在看着日子好过了,便想上来分一杯羹,哪有这么容易的事情。
那有眼色的人家,看到刘白氏来,便偷偷溜走了;没有眼色的,挨了骂才灰溜溜的走;还有那更没眼色的,跳起来跟刘白氏对着吵,这毕竟是李小红的地盘,哪能容别人与刘家的长辈吵闹,刘大妈即刻便让小厮把那敢和刘白氏吵闹的人丢了出去。
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