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异眼灵妃:世子爷休得无礼 >

第47章

异眼灵妃:世子爷休得无礼-第47章

小说: 异眼灵妃:世子爷休得无礼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唇角扬得极高,平稳了许久才恢复正常神色,朝林庭筠又靠近了两步道:“你还记着有一年团圆节,你我、大皇兄,还有明珠、七弟,我们从宴席溜到东湖去,说要去滑冰。”

    他话还未说完,又忍不住笑出声,他卷手在嘴旁极力压制着笑声,憋涨得脸发热。

    林庭筠知道他要说什么了,难怪长大后心思缜密,步步为营的锦王殿下会笑得如此无邪,原来是想起当年的那件蠢事。

    “那时候咱们还小,不知道东湖已经融化的差不多了,跟着咱们的嬷嬷也都吃醉了,小的也同咱们一样不经事,都跟着咱们去了东湖。”

    陈锦之深吸了口气,一脸回想过往的柔和感:“咱们没在冰上站多久,七弟就掉了下去,吓得咱们可劲往回跑,只有大皇兄还冷静地将七弟拉了回来。”

    他眼尖地发现林庭筠笑了,弯弯的眉眼如同挂着月亮的柳梢,朱唇半启:“当时庆王最小,掉下去立刻就没影了,幸亏文王身手敏捷,不像我们,只管往岸上跑。”

    “没错,七弟吓得高烧了好几日,咱们也没少受罚,明珠挨了一巴掌,我被罚跪。”

    “我被祖母立即送回了灵静庵。”

    不知怎么,或许是醉了,她竟附和起他,随他一同讨论起儿时趣事来。

    陈锦之微笑着,眼神里满是怀念,意味深长地笑出一声,垂下头低声道:“只有大皇兄没受罚。”

    语气中突增了些许苍凉,落寞的如同方才林庭筠的背影,他复又抬起头,微笑随即变成苦笑:“现在想想,要不是大皇兄,七弟可能已经没命了。”

    “是,不过当时你也不赖,好歹一只手攥着我,一只手攥着明珠表姐,把我们都送上了岸。”

第201章 世子爷吃醋() 
话出口,她就后悔了,见着陈锦之似对当年的事有些介怀,便不由自主地说出安慰的话。

    其实也算不得安慰的话,当时她和陈明珠吓得惊慌失措,连连尖叫,双腿发软,站在虚薄的冰上不敢动弹,的确是陈锦之将她们拖到岸边的。

    如果不是他,她和陈明珠也肯定在摇摇欲坠的冰面上遭了秧。

    陈锦之神色一亮,目光牢牢地锁住面前的女子,眼神似含着火一般:“你真的这么认为吗?”

    他蓦地发现自己竟对林庭筠动了真心,在方才百花群芳中,他的目光从未移开过。

    气她,怨她,如今却都随风飘散了,如此寂静的夜里,他卸下心头所有算计衡量,猛地发觉自己对她,已不全然是利用。

    “认为什么?”

    林庭筠回想着自己的话,并未觉着话中有含糊表达某种观点,双眸狐疑地望着陈锦之。

    “你真的觉得我不赖吗?”

    他的话一落音,林庭筠便露出释怀的笑容,总觉着今夜有些怪异,从敞开的殿门,能见着宁远侯和城阳长公主正在举杯。

    原本填满她整个人的恨意,仿佛被重物压在心底,此时只能神色淡然道:“是,不赖。”

    陈锦之欢喜的笑着,握着拳头的手猛地砸向栏杆,掩饰不住地激动,似要雀跃般,由衷地笑着:“阿筠,马场的事是我不好,你知道我的,有时胜负心很重。”

    他突然敞开心扉,噙着笑,略有些不好意思地抓着栏杆,眼神躲闪地打量着她。

    陈锦之的坦白来得猝不及防,林庭筠杏眸里流露出讶色,迟疑了一会儿,才了然地点点头:“大皇兄不会怪你的,你们是亲兄弟。”

    所以陈锦之,无论来日如何?你如何肖想皇位,都不要对自己的兄长下手。

    一想起前世的事,心底对陈锦之的戒备再次浮上来,她分辨不清他的用意。

    他诚恳的道歉,真挚的笑容,如果他是装的,那他演得着实太逼真了些。

    站在不远处的温季蘅,遥望着对面亲密无间的两人,内心略有些纷乱。

    盯着陈锦之的双眸闪过一丝恼怒,他到底存了什么目的?依着近些日子的观察,锦王殿下可不是会做无用功的人。

    傻阿筠竟然还与他交谈,当初她可是亲口提醒过自己,要小心陈锦之的。

    琼华眼尖地望见少将军,耳边又响起锦王故作轻松的声音,不由撇了撇嘴,低声耳语道:“郡主,出来太久,三少爷会担心的。”

    其实林庭筠心底早有不耐的想法,让她安静地听陈锦之说话或许还能勉强,可要是与他说笑,心下就会涌上许多自责内疚来。

    她正要告退进殿,只见一位小太监急匆匆的出来,目光停在陈锦之的身上,忙不迭的过来行礼道:“殿下,容妃娘娘找您呢。”

    闻声,她暗暗地松了口气,终于能安静会儿了。

    陈锦之甚是不悦地皱着眉,连问了太监两句“何事”,听得是陛下喝醉,请他扶陛下回去,才不得不先进了殿。

    琼华眼疾手快,看着厌烦的人进了门,忙将林庭筠身上的外袍扯下,递到尚未进门地小太监手里:“锦王殿下的衣裳。”

第202章 要走了() 
林庭筠对琼华报以微笑,相比披着陈锦之的衣裳,她宁愿冻着。

    或许是今夜的月亮又圆又大,她隐约觉着很多人都不太一样,陈锦之不一样,就连自己也出奇的心平气和。

    她垂下头,用手背隔在下巴与栏杆之间,手心微凉,手背被下巴抵着。

    下方是守护皇宫的侍卫,身披银色铠甲,腰佩长剑,一动不动地伫立在原地。

    专心致志的林庭筠毫未察觉温季蘅从光线灰暗处走来,冰凉的空气里好似只有她一人在喘息。

    只有她一人的温热。

    她再次感觉到有人给她披了件衣裳,余光瞥见仍是白色时,心底不由略急躁,蹙着眉拒绝:“不用。。。。。。”

    一转头,不禁露出一抹连她自己都未察觉的笑容,抿了抿唇道:“你也出来了?”

    “出来透透气,夜风凉,你伤寒未愈,小心些为好。”

    温季蘅自然地站在她身侧,顺着她方才看着的方向望去,只见到银白色的盔甲,还有侍卫头盔上那一束红色穗子。

    “偶尔吹一吹无妨,晚风凉,吹得人心头的酒气燥热都散了,世子可曾饮酒?”

    问此话形同虚设,其实发现他在身侧时,她便闻见他身上的酒气了,凌冽清醇,带着丝丝微凉。

    “不多,尚清醒着。”

    他的话忽地少了,林庭筠微微一笑,吸了口寒冷的空气,转过身子看着天空中那一轮圆月。

    半响,两人未曾发出只言片语,安静得让琼华都有些站立难安,可是抬眼看着面前的两人,似乎甚是自然。

    “近些日子,基础可练好了?”温季蘅淡淡一笑,偏过头盯着她略显错愕的双眼。

    她毫不犹豫地点点头,随即又忙摇了摇头:“还有些地方不太懂,再需要些时日。”

    “我明日出发去临川,去训练西川营。”

    温季蘅露出些许不舍,目光不曾从她面上移开分毫,定定地望着她:“然后从临川出发回西北。”

    林庭筠犹如被雷击中,姣好地面容上表情凝滞,只觉着温暖的身后竟泛起丝丝凉意。

    只见他垂下头,半笑不笑道:“本来想天暖了些,与你切磋切磋,看来是没机会了,待到年底罢,届时你必定进步极快。”

    她还记着在宁远侯府时,他曾说过二月二才会出发回西北,如今才过了正月十五。

    内心的忐忑让她呼吸都凝重了些,不自然地吞咽了两下口水,又缓了缓,才道:“临川吗?”

    温季蘅点点头:“关中临川,那新建了西川营。”

    清透的双眸里闪着湿润,不安随即浮现心头,他这一走,是否能平安回来?

    文君的出现都提前了,保不准他的意外不会提前来到。

    这一刻,林庭筠竟觉着今夜此面,会成为两人的诀别。

    紧握着双手,指尖陷入手心内,她只觉得背脊发凉,心里翻涌着许多说不清道不明的情愫。

    她低着头不敢再去瞧他,慢悠悠地转过身,不由自主地打了个寒颤:“务必小心,我知少将军英勇善战,可万事还是小心为妙,阿筠等着世子平安归来。”

第203章 再难掩饰心绪() 
回府的马车内,林庭筠缩在角落里,抱着双膝还是觉着周身寒冷。

    醒来后,她曾想过要远离长京城内的种种纷争,只要保得宁远侯府的安全就好。

    她想阻止陈锦之,怕他上位会对付林家。

    可今日,她忽地不知该怎么面对往后,不知如何步步为营,不知该怎么面对温季蘅。

    她是知道的,他在将来的某一天会英勇殉国,他的死会轰动全京。

    他会从一个鲜活的人变成了无声息的尸体。

    林庭筠在心底不住地问自己,怎么办,怎么办,真的要眼睁睁地看着他送死吗?

    复杂的心绪直至她回到明熠阁内都未能缓解,她一言不发地坐在暖炕上,靠着软垫,思虑着能否有办法阻止温季蘅去西北。

    这个想法一冒出来,就立即否决了。

    他是西北少将军,离开西北是不可能的,这些年西北蛮夷所忌惮的,无非就是这位少将军。

    他若是离了西北,断然会引起蛮夷的进犯,皇舅舅心知肚明,绝不会允许的。

    可当年究竟是哪场战事要了他的命?

    上一世是嫁给陈锦之那一年,泰和二十年时,温季蘅战死沙场。

    “郡主可是担心世子爷?”琼华端着装满针线的竹筐,倚在书柜旁,饶有所思地问她。

    从那会儿少将军说要走开始,郡主就心不在焉的,先前当着众人的面儿,她还勉强撑着,如今回了房,忧心忡忡地模样显露无疑。

    林庭筠闻声,面露茫然地望了一眼琼华,并未否认,继而垂下头应是默许了。

    如今面对着的是温季蘅的生与死,她已然没什么力气去假装无所谓了。

    “西北的战事很不太平吗?”她低着头绞着帕子,不住地懊悔上一世没能好好地了解西北战况。

    或许多些了解,就能看得通透些,不至于现下束手无策。

    “郡主是指蛮夷吗?”琼华偷偷观察着她的神色,想着一会儿要将此事告知少将军。

    这也算是临别的好运吧,能将明熠郡主的心意肯定下来,少将军必定欢喜的很。

    林庭筠似恍惚地抬起头,空洞的双眼盯着琼华好一会儿,缓缓道:“西北最大的部落是蛮夷吗?”

    琼华点头,皱着眉走到暖炕旁:“严格说,只有北蛮富饶些,北蛮人也都英勇善战,的确是个强有力的对手。”

    悬着的一颗心在嗓子眼儿处晃了晃,坠得她头脑发胀,不由地抬手轻按眉间:“世子可曾与北蛮交手过?”

    见她一只手死死地抓着帕子,用力到关节发白,微微颤抖,琼华及不可察地笑了笑,佯作忐忑地叹了口气:“交手过,占不得优势,毕竟北蛮人生得人高马大,天生是马背上的部落,咱们大南朝的精兵,在他们眼里不过尔尔。”

    被琼华这么一说,林庭筠不禁咬紧了牙根儿,不自觉地绷紧了身子,攥着帕子的手颤抖地更厉害了。

    “既然北蛮如此之厉害,怎么能让世子去?难道要指望世子一个人镇守西北吗?”

    声调不知不觉的扬高,沉凝着面色看了眼窗外,作势就要下地,被琼华忙拦下。

第204章 要去北郡王府?() 
“您要去哪?都过酉时了,钟声都敲了好一阵了。”

    琼华没能拦住她,见着她穿了鞋,正要从衣柜内拿出披风,忙上前替她披上,继续问道:“深更半夜出去,郡主可是有什么要紧事?”

    “你能进去北郡王府吗?”她拢了拢被披风压住的头发,肃着脸,一本正经的问。

    她想过自己这一生要铁石心肠,想过再也不理会旁人的事,可温季蘅不同。

    从相识至今,他给过自己帮助,送过自己东西,就连琼华都是岚姨母送的。

    她欠北郡王府的人情,欠温季蘅的人情。

    她不能对心底的那份温暖熟视无睹,她承认每次见到温季蘅时,都会觉着高兴,就好像阴霾天遇到了灿阳那般。

    虽然她曾抱怨过,此生不该与他相识,可到头来,她不曾拒绝过他一丝的温暖。

    “您要去北郡王府吗?”琼华不由加快了语速,讶然地盯着林庭筠。

    “嗯,我有些事想交代他,你务必让他见我一面。”

    她知道琼华会有办法的,她在北郡王府地位非同寻常婢女,她与温季蘅之间的关系也并非全然主仆。

    琼华略显为难得缩了缩手,目光落在绣在披风上的一朵海棠,凝望了半响,犹豫道:“您当真要去?您若是真想见世子,我倒也能带您进去。。。。。。可。。。。。。您真的要去吗?”

    北郡王府的确好进,少将军见着郡主也必定欢喜得不行,不过,少将军也许会吓一跳也未可知。

    林庭筠笃定地点点头,将披风宽大的帽子戴上,遮住了大部分的容貌,若是换做旁人,定看不出此人是谁。

    琼华有办法,她心底的石头才落下大半,余下的大半她得见到温季蘅才能放下。

    她匆匆地走到书柜旁,从小盒子内拿出两个火折子,随即又探着头将灯烛吹灭。

    屋内陷入黑暗,月光下更是看不清楚人,只能瞧见披风帽子的轮廓,里面空洞洞的黑暗。

    琼华心底不由赞叹着,明熠郡主走起来路跟猫有得一拼,若不是借着月光能瞧见人影在移动,琼华必定想不到有人在走路。

    “你出去与王嬷嬷他们说,我今儿参宴累极了,不准有人打扰我休息,让她们也赶紧熄灯睡觉。”

    黑漆漆的帽子内传来低语声,琼华点点头,蹑手蹑脚地走了出去。

    看见门口的月光一泄入注,复又被关合的门挡住,她又想起一件细微的小事来,摩挲到床边,将被子打乱,又朝着里面塞了两个软枕,才放心地回到门口,静候琼华的动静。

    林庭筠独自站在门口,心底忽地打起鼓来,只能默念着安慰自己。

    她得去。

    她觉着自己脑筋不清楚,怎么一冲动就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