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石相约-第7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噢?啥事啊?”赵清娘奇怪道。
“就是就是嫂子您送的香瓜和桃子还有吗?我家老太太、夫人还有小姐,都念着想吃!”沈青低着脑袋,脸红道,“我家老爷也想吃,说吃了身体特别舒服来着!”
“啊呀,这事”赵清娘停顿道。
“没没了吗?”沈青着急道。
“有呢!有呢!等下就拿给你。”赵清娘笑道。
沈青舒了口气,转念又想起一事,急忙拿出一个包裹,道:“这是木言小姐要的种子,我家老爷去各处搜寻来的,有些我们也不认识。”
“好!好!丫头就喜欢这个。”赵清娘高兴接过包裹,“真要谢谢沈老爷了。”
装了桶的蓝莓酱、包好的羊毛衣,还有两篓子榛子。田木根担了到村口装上车。
“这纸上写着怎么炒榛子。你带回去给沈老爷,如果卖得好,再来拿,还有呢。这一包是给沈老爷的瓜、桃子和石榴,这一包是给你的。”赵清娘细细交待沈青。
“哎,谢谢嫂子。”沈青高兴道。
一家人送着沈青架马车离开。
“娘,我家不卖掉些榛子吗?”田菊问道。
“不卖了,留着给你们吃吧。”赵清娘笑道。
哇,田菊和田壮高兴欢呼起来!榛子太好吃啦!!
第101章 信诉妙用()
“这是扁豆种,这是丝瓜种。”赵清娘看着打开的一个个纸包,拿过认识的,笑道。
“呀,这是韭菜种呀!”木言拿过一包黑黑的种子,哈哈大笑。美味的韭菜猪肉饺子啊!!
“好了,好了,等空了再看吧。吃晚饭了!”赵清娘把打开的纸包又包起来。
好,好,木言嘴角都咧到耳后了,这份礼物实在太喜欢了!太喜欢了!
“娘,明天大集我也去。”田壮扒口饭,高声道。
“你不要上学堂吗?”赵清娘道。
“先生说明天放假。”田壮笑道,“我看先生明天也想去镇上呢!”
赵清娘看看田木根。
“爹,我想去。”田壮又提声道。
“去吧。”田木根沉默一会,终点头道。
田壮一声欢呼!
顺着主大街往东,第四个巷子,陆敬匡拎着个包袱,站定在一家铁匠铺子前。
小小的铺面很是不起眼,屋檐低矮,从敞开的屋门望进去,黑乎乎看不清人影,飞舞的火星不时从炉膛中蹦出来,叮叮当当的打铁声此起彼伏。
抬头,竹竿挑着的旧幡布上写着陆氏铁匠铺,陆敬匡点点头,正是这家了。
“这位先生,您想买样啥工具?我师傅打的锄头可是最好用的”一个十一二岁刚留头的机灵小童跑出门,忙着招呼,说着说着,觉得不对,这位先生模样的人可用不上锄头啊,急忙换一样,“您要来把菜刀吗?我师傅打出的菜刀保您好用,用上十年都不会坏。”
陆敬匡一撩袍子,微笑着跨进门。
“请,请。”小童跟在身后,嘴上一叠声请道。
火红的大炉前,一位光个膀子,肌肉纠结的汉子挥着榔头,有节奏地敲打着一个铁块,头也不抬,神情专注。
陆敬匡立定,微微笑。
“先生,您想买什么,这边请,都有样品,直接买就行,如有特殊要求,可以提出来。”小童热情说着。
“我要一把赵氏长枪。”陆敬匡头也不转,对着打铁的汉子朗声道。
“啥?赵氏长枪”小童愣愣重复道,这是什么东西!
打铁声一停,举起的榔头渐渐垂了下来,汉子转过身,抬起头,一张年青黝黑的脸庞慢慢笑了开来,“二爷!”
小童坐在门槛上,惊奇不已,那人是师傅的二爷?跟了师傅好几年,没听师傅说起家人,更不要说这突然冒出来的二爷了!想不通
内室,两人坐在桌边。
“你把这一包东西捎回去,还有这封信也带回去,如果出现意外,信一定要毁掉。”陆敬匡把包裹放到桌上,又从怀里掏出一封信递给打铁汉子。
“遵命!一定送到。”打铁汉子一抱拳,郑重承诺。
“今天就起身吧。”陆敬匡起身,往门外走去。
“好。”打铁汉子送走陆敬匡,关上门板。
“师傅,天天还亮着呢!”小童站起身,呐呐道。
“给你放几天假,师傅要回乡。”打铁汉子快手把炉火灭了,整理一下东西。
进内室,把那包袱收到篓子里,拿几件衣服另裹个包袱盖在上面,用根扁担挑了,扛在肩上,把傻呆呆的小童拎出门,大门锁上,快步走远了。
小童站在巷子里,看看身后紧锁的大门,张开嘴没法合上。
“娘,我刚才看见陆先生进了那条巷子。”田壮指着那条巷子,说道。
“你看错了吧。”赵清娘笑道。
“我没看错,真是陆先生。”田壮急道。
“娘,我也看见了。”田菊支持田壮。
“可能陆先生去买些东西吧。”田木根笑道。
“清娘妹子,这这”沈大娘面对着四幅绣屏惊呆了。
“沈大姐,这能行吗?没打招呼就把图样给改了!”赵清娘笑道。
沈大娘细细看着,眼里闪着惊叹,猛抬头,一把抓住赵清娘手,欢笑道,“妹子,你这好手艺,我都看呆啦!看来十两银子太少啦!瞧瞧,上面还有字!写得啥呀?绣品上绣出字我还是头回见呢!”
“这字句的意思是赞图上的花草!”赵清娘笑道,“沈大姐,说好十两就十两,以前你就一直关照我,都没法感谢呢!”
“好!我也不跟你外道,先给十两,卖好了再补给你。”沈大娘笑着进柜台拿出十两银子递给赵清娘,又把四幅绣屏仔细收起来。
“谢谢大姐了!”赵清娘接过十两银子,开心道。
“妹子,你再绣一个四屏吧!”沈大娘摸摸包好的四幅绣屏,爱不释手,笑道,“绣同样花纹就行!”
赵清娘迟疑。
“妹子,你可别说不绣的话!这么好的绣品可难找啊!”沈大娘连忙走出柜台,拉住赵清娘的手,恳切道,“接下来要冬天啦,冬天事少,正好在炕上做做绣活,不是挺好嘛!”
“好吧,那我再做个同样的四屏。”赵清娘却不过,笑道。
“好咧。我拿给你。”沈大娘好似怕赵清娘反悔,动作飞快包好四块白绸,再加绣线,递给赵清娘,“慢慢做,不急的。”
赵清娘接了绣活就要告辞离去。
“清娘妹子,等等。”沈大娘喊住赵清娘,进内屋拿出两匹绸缎,“这两匹绸缎压在仓底,受潮糊了色,不好卖了,妹子不嫌弃,拿回去洗洗做个被面啥的。”
“呀!这怎么好意思啊!”赵清娘惊喜道。
两匹湖蓝色的绸缎受潮发霉,变得不黄不绿,斑驳成一块块。
“好拿吗?”沈大娘笑道。
“能拿,娃他爹在外面呢,放在篓子就行。”赵清娘笑道,“谢谢大姐了。”
“说啥谢呢。”沈大娘热情送赵清娘几人离开,站在门口,直到身影远去才笑着进门,忍不住又打开四幅绣屏细细观赏起来。
“娘,我们把这受潮的绸缎拿回去试着染染色,看会不会好些。”木言笑道。
“好!”赵清娘欢喜道。
“娃他爹,我想去这家看看。”赵清娘指着一家银楼,笑道。
“你想要就买一个吧,都没买过银簪给你。”田木根温柔望着赵清娘,憨憨笑道。
“说啥呢,我都这么大年纪了,要啥银簪呢。不是晓婉要出嫁了吗?还有喜如妹子的婚事,噢,还有秀姑,我想挑份礼给她们。”赵清娘笑道。
“行,那你带菊和丫头进去吧,我带壮娃等在门口。”田木根点头笑道。
站在门口的小伙计不甚热情地把三人带往银饰区。
跨过高高的门槛,田菊咬着唇,低着脑袋,亦步亦趋跟在赵清娘身后。
“二姐,你想要啥,我买给你。”木言笑道。
小伙计翻个白眼,小丫头口气到不小,你买得起吗!
田菊闻言把头抬了起来,满眼金光闪闪,柜台后架子上摆放着各种黄金饰品,大大的金元宝,大大的佛像,噢,这边还有个老头柱着拐杖,一手捧着个桃儿,噢,那边还有个童子捧着条大鲤鱼。
看得眼花撩乱的田菊呐呐道,“妹妹,我我不要啥。”
“嗯,也是,戴个金器在身上、手上也怪重的,没意思,还是干干净净好!”木言点头道。
赵清娘听着木言嫩嫩的声音,脸带微笑,神情恬适。
小伙计更是翻了个大白眼,我就说你们买不起,还在这里说什么大话,什么太重了,富贵人家太太手上起码得带两三个金镯子呢!
银饰在这家银楼的一角。
“娘,别挑太精细的,挑个实在的就行。”木言点着脑袋指点道。
“小丫头倒是有意思!”一个老头站在柜台后,看着大人样的木言微笑道。
“小丫头懂事。”赵清娘爱怜地摸摸木言脑袋,笑道。
“爷爷,你把银簪子或者银镯子拿给我们看看呗。”木言笑嘻嘻爬上放在柜台外的凳子。
“好!”老头笑着答应一声,拿出两个托盘放上柜台,让母女三人挑选。
一个托盘里全是银簪子,一个托盘里都是银镯子。
木言一眼就看中两支簪子,一支头上雕成微放花苞状的圆簪,一支两面刻有朵朵梅花的扁簪。
“娘,这两样不错。”木言拿起这两支,递给赵清娘。
“小丫头眼光不错,这两支挺实在。”老头呵呵笑道。
赵清娘接过一看,也很是欢喜,既大方又典雅。
“娘,再挑这支镯子吧。”田菊拿起一只缠枝状银镯给赵清娘看。
“好,就这只镯子。”赵清娘接过银镯子,点头同意,把三样东西放到柜台上,“那就这三样吧。”
“娘,要不要给大姐挑付银耳环?”木言问道。
“娘,给大姐买一付吧,我看果儿她们都有,就大姐没有。”田菊道。
“银耳环不贵的。”老头笑道。
“那好,挑一付。”赵清娘笑道。
又挑了付坠着小花朵的银耳环。四样银饰上秤一称,二两出头,总共付了二两五百文钱。
买了些米面,一家人高高兴兴回小溪村。
“安大哥,你这是干啥呀!快起来!快起来!”田木根急忙上前扶起跪在地上直磕头的安大春。
“是不是安婶子身体好了呀?”田壮惊喜道。
妹妹的药还真有效了!田菊转头看看木言,挠挠脑袋,满心疑惑,水缸里舀勺水就能救人啦嗯,不想了!听妹妹的就行!
“好了,好了,都不咳了,也能吃饭了,胸口处也不闷了,这两天把家里打扫了一番,也没觉着累。”安大春语声激动道,又要跪下来磕头。
“别,别,安兄弟,嫂子好了就好。”赵清娘笑道。
“真是不知道怎么感谢!你们真是我家的大恩人!”安大春说着说着,眼泪又流了下来。
“看你,安兄弟,这可是大喜事。”赵清娘高兴笑道。
“对,对,大喜事!”安大春抹抹眼泪,嘿嘿直笑。
“安大叔,你怎么在这?”安丰年拎着一串野味笑着走进来,一个个喊道,“叔好!婶子好!小菊好!妹妹好!壮娃好!”
“丰年,你你”安大春看看安丰年,再看看田木根等人。
第102章 各人各香()
“丰年,你追上安大叔,把这十斤糙米给他。另外这包石榴带回家吃。”赵清娘把两样东西递给安丰年。
“好,婶子,我知道了。”安丰年笑着答应,把米袋子扛上肩,又拎过包袱,跑向西屋门口,“草,我回啦!下次再来看你。”
坐在凳子上织毛衣的田草抬头看了他一眼,脸红红,飞快把头低下,声音低低,“路上小心些。”
“哎”回答声又长又响亮,喜滋滋的安丰年扛着米袋子飞跑着去追刚才推辞离去的安大春。
天寒地冻,滴水成冰,大雪连续下了十多天。琼花片片檐前舞,飞盐撒粉漫连天。江山银色相连,一片银妆素裹。
小溪村今年的冬天却过得很好。
没农事时,村里的汉子都会去镇上找活干,更甚者跑到安远县城,以往为了几十文钱要干到年底才回转,手脚冻裂流血,苦不堪言。
今年刚过小寒,大伙就陆续回村了,炕上待着,几颗榛子一剥,唠唠嗑,别提多舒服,就算出门捡些柴禾,鞋底塞了柔软的乌拉草,一点也不觉得冻脚。
大小媳妇几个要好的过一家,聊着家常,手上飞快织着毛衣。一件毛衣织好可有一百文钱呢!加上榛子又卖了钱,现在每家都攒下些钱,有的想着给娃订门亲事,有时想着开春就去买头牛犊子。
“娘,忘了一件大事了!”木言拍着脑袋,跑到厨房。
“啊,什么大事?”正在和面的赵清娘停下手,惊问。
“葡萄酒应该好啦!”木言跳着脚笑道,“沈青什么时候来啊,来了让他带些去,要过年了,正好卖到大户人家去,那些老爷太太肯定爱喝!”
“原来这事啊!”赵清娘松口气,笑道,“等下让你爹喊了石爷爷来,一起开葡萄酒。”
哎,木言高声应道,跑到堂屋去跟田木根讲这事。
“那我先去把地窖门打开。”田木根放下柳条,笑着起身。
傍晚时分,石大虎一家都来了。
“丫头,可让你爷爷好等啊!”石大虎哈哈大笑,神情止不住的兴奋。
“爷爷,今天你可要好好尝尝。喝多少都行!喝醉了让铁牛叔背您回去!”木言欢笑道。
“妹妹,葡萄酒真有这么好喝?”石岩围着木言,欢笑问道。
“当然,又好看又好喝。”木言点着小脑袋,自豪道。
“爹,我们先扎个火把,看看空气流通的怎样。”木言担心道。
好,田木根答应一声,抽根柴火,扎了个火把。
两家人冒雪来到地窖边,迫切等待,都想看看这葡萄酒是否如木言所说,这样那样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