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石相约-第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晓亮前天拿回来的,给我后我不大舍得吃,就今天早上吃了一块。”陈芝圆呐呐道。
“没事,那就好。这山楂糕你以后不要吃了,怀孕期间吃了会活血。”木言认真道。
“啊!那可不能吃了。真是老天保佑,幸好!幸好!”水生婶拍拍自已的胸口道。
水生婶着实被吓了一大跳,现在马上要抱大孙子了,可不能出什么意外,宁可信其有也不可信其无。
陈芝圆拿着窝头的手都有点抖了,摸着自已的小腹,一下子觉得自已饱了,再也咬不下一口。
“木言妹妹,你还知道什么要注意的,给我们讲讲呗。”田晓婉急声问道。
“对,对,木言丫头,婶子原想着问问你呢,你有知道的给我们讲讲呗。”水生婶子也热情地问道。
“我不知道什么呀?”木言眨巴着圆溜溜的眼睛道。
“那你怎么知道这山楂吃多了,会让孕妇活血啊?”田晓婉坐过来一点快速地说道。
“我也不知道,我看到这山楂糕,又看到芝圆嫂子大着肚子,我就想到了。”木言无辜道。
“好妹妹,给嫂子讲讲呗,想到什么就说什么。”陈芝圆把窝头放回桌上的碗里,拉起木言的手恳切地说道。
木言摇摇头,自已脑子里一片空白,什么都不知道。只会在看到这样东西时才会知道这是什么,干什么用的。
“那这样,我把家里现有的东西都拿些出来,你帮着我们看看哪些要多吃?哪些不能吃。”水生婶子猛拍了下自已大腿道。
没一会儿,水生婶子和田晓婉就把家里有的吃食各自取了些出来。
面粉、蜀黍、小米、大米、红枣、桂圆、绿豆、花生、大豆、核桃、酱菜,还有一篮子菜蔬,跟自家种的差不多几样,堆了一桌。
木言伸出手,拿过一颗桂圆,说道:“这桂圆以后不要吃了,吃了身体内太热,对宝宝不大好。”
三人听了连连点头。
又拿过一颗核桃,对陈芝圆笑着说道:“芝圆嫂子,这核桃你每天吃个几颗,补脑的,对宝宝脑部发育很好,会让宝宝长得聪明。”
水生婶听了忙伸手拿了几颗递到陈芝圆手里,让她现在就吃。
“酱菜也要少吃,新鲜的菜蔬多吃,其他的这些都能吃。”木言又指指大豆问水生婶,“水生婶,这大豆你们怎么吃的呀?”
“这大豆也不大好吃,我们有时烧饭时放一些,有时烧菜时放一些。吃得不多,大多都喂驴吃了。”水生婶道。
“啊大多都喂驴吃了。”木言叫了一声。
“这大豆?”水生婶疑惑道。
“给驴吃太浪费了,这大豆可以说是植物中的肉类。对身体非常好的。”木言眨着亮晶晶的眼睛兴奋道,“你家有磨面粉的东西吗?”。
“你是说石磨吗?”田晓婉快速回道,“我家没有,但我叔家有。”
“有石磨就好办。”木言点头笑着说道,“把这大豆加水磨成浆,回来把浆水烧开,喝这豆浆就行。如果觉得粗,用纱布把渣滤掉后再喝,也可以多磨几遍,这豆浆可是非常好喝的。”
“豆浆。“水生婶新奇地重复道。
“对,豆浆,每天喝一小碗豆浆对身体非常好,家里男人女人每个人都能喝。”木言想了想又道,“如果每天去磨比较麻烦,那就把豆子磨成粉,每天加水煮开就成,就是每天弄豆浆总归麻烦一些。”
“不麻烦,不麻烦,花不了多大功夫。”水生婶哈哈笑着挥手说道,现在只要对她大孙子好的事情,她什么都愿去做。
几人说笑了会,木言看看门外已天光大亮,想到昨天放下的虾筐,提出要回去了。
站在篱笆口处的水生婶子和她大儿媳陈芝圆看着田晓婉拉着木言小手送她回去,一大一小两个背影慢慢走远。
“娘,您说木言妹妹说的话准吗?”陈芝圆问道。
“我看准,你看她说得清清楚楚,不像随口乱说。再说你昨天吃到的鱼和饼子,好吃让人停不下来。”水生婶道。
“那到是,我从来没有吃过那么好吃的东西,也没见谁家做过。”陈芝圆笑道。
“这小丫头肯定大有来头啊!也不知怎么遭了罪。”水生婶叹了一声道。
“娘,那饼子和鱼的做法学了吗?”陈芝圆又问道。
“学了,今天晌午就做饼子吃。鱼只能等他爹和娃们抓了再说。”水生婶笑道。
田晓婉拉着木言的手回到了田木根家。
“娘,我回来了。”木言一进篱笆门就高声喊道。
听到喊声,赵清娘从西屋走了出来。
“木根婶,我把木言妹妹送回来了。”田晓婉笑着道。
“晓婉,麻烦你了,快进屋坐会儿。”赵清娘高兴地招呼道。
“木根婶,不坐了,家里事还多呢,我这就回了。”田晓婉笑着回道。
“噢,晓婉,那你等一下。”说完,赵清娘转身进了厨房,没一会儿就从厨房出来了,手上端着一个碗,一只手盖在上面。
“晓婉,这跳弓是壮娃和山娃子他们抓的,你带回去。”赵清娘把碗递过去道。
“木根婶,不用了,昨天还吃了你们的鱼和饼子,这个你们自已吃吧。”田晓婉连连摇头拒绝道。
“跟婶子客气啥,我家还不是一直吃着你家的鸡蛋。你大嫂还怀着娃,正好补补。快回去吧,婶子不留你了,快回去绣你的嫁妆吧。”赵清娘不容田晓婉多说,把碗推到她怀里说道。
“婶子,你又打趣我。”田晓婉脸红红地道。
“快回吧。”赵清娘笑着挥手道。
“婶子,那我回了,木言妹妹,常来玩。”田晓婉端着碗害羞地转身往外走去。
“娘,壮娃他们呢?”木言进了屋,看看家里都没有人。
“小草、小菊和壮娃一起跟他爹和铁牛叔、山娃子搭伙进山去了。”赵清娘拉着木言的手进了厨房,“来,洗个脸。”
“娘,他们都进山去啦!”木言低下脑袋声音低低地道。
“傻丫头,等你头上的伤完全好了一定带你去。”赵清娘听出木言话里的失望,笑着安慰道。
木言一听又高兴了起来,问道:“娘,爹是不是去摘葡萄了?”
赵清娘打了盆水绞了手巾给木言细细洗了脸,又拿了盐和柳枝让木言洗了牙,小心地不踫到木言的伤口给她把头发梳好了。
第16章 拜访村长()
“这次没打算摘葡萄,缸都还没准备呢。昨天你爹去铁牛叔家商量了一下,铁牛叔也很感觉兴趣,觉得很可做,正商量着想一起干。”赵清娘笑着细细说道:“昨天不是下了雨嘛,小草她们主要想去看看有没有蘑菇可摘,你爹想看看能不能打些野味回来。”
“噢,还要挖个地窖。”木言点点头。
赵清娘拿起一个大碗,转身走到厨房一边,弯腰把碗伸进一个木桶舀了起来。木言跟过去一看,哇,桶里面有好多的虾啊!
“这些跳弓都是昨天编的跳弓筐捉到的,真没想到两个筐竟然能捉到那么多,另外一部分给了山娃子。”赵清娘端着碗开心地笑道。
“估计一直没人抓,所以又多又好抓。”木言笑着回道:“娘,等爹编了柳条筐,这次大集去卖了,再买两个大缸回来,我们就能酿葡萄酒了。等葡萄酒酿好了,卖了就有钱了。”
“有钱了想干啥?”赵清娘玩笑着问道,一边把碗放进一个装满新鲜菜蔬的篮子里。
“有钱了先让壮娃去上学,再给大姐、二姐攒嫁妆,给爹娘买地盖大房子,到时爹娘想吃啥就吃啥。”木言笑眯眯地回道。
“那你自已呢?你怎么把自已给忘了。”赵清娘爱怜地笑道,掩上篱笆门,拉着木言的手走了出去,“走,娘带你去村长爷爷家认认人。”
“我嘛,就一直让爹娘养着。”木言边走边嘻嘻笑着说道。
“真是个傻丫头,那有一辈子跟着爹娘的呀!到时候娘给你挑个如意郎君嫁出去。”赵清娘笑着回道。
“娘,要挑个好的,我喜欢的,还要听我话的。”木言笑着回道。
“好,挑个好的,你喜欢的,还听你话的。”赵清娘笑得更欢了。
陈娥坐在牛车上,身边坐着她宝贝儿子田元宝。
最近她心里很不平衡。
大哥一家在镇上开着杂货铺,据说生意还挺不错。杂货铺才开了三年,都想在镇上买房子了。这样一来,那一家子可都是城里人了。
最可气的是二哥一家,没分家前吧,就属他们一家人多,吃得最多。分家了吧,竟然养起外人来了,你有钱没地花也应该花在自家人身上吧,养个外人算啥。一看小丫头长得那个狐媚样,说不准是哪个的私生女不要了扔出来的。
牛车晃晃悠悠走着,陈娥的思绪不停地翻滚着。
十岁的田元宝正在啃着一块锅巴,嘴里嚼得嘎吱嘎吱直响,肥肥的身子,一身白色汗褂被身上的肥肉撑得鼓鼓的,脸上的五官都被肥肉挤得小了一号。
“娘,我们去姥爷家有鸡腿吃吗?”锅巴嚼得欢的田元宝,手上的还没有吃完就想着另外的吃食了。
“吃!吃!你就知道吃,咋不学学田壮,都会下溪抓鱼了。”陈娥一听田元宝的话就怒了。
“我看见他们,想跟他们一起抓的,可田壮和山娃子都不带我,他们跑得飞快,我追不上。”田元宝委屈地又咬了一口锅巴道。
“你啊”陈娥恨铁不成钢的用手指戳了一下田元宝的额头,戳得他整个人都往后仰了一下。
陈娥想了一下说道:“这次从姥姥家回来,你就去二伯家,跟你二伯母说你想吃鱼,我看她能好意思不给你吃,你再进她们家厨房看看,如果看到有鱼你就问你二伯母要回来,娘也想吃鱼呢。记住了吗?”
田元宝点点脑袋,直往嘴里塞锅巴。
“你别只知道吃,娘说的话你记住了吗?”陈娥拍了下他脑袋教训道。
“记住了。”田元宝翻了下细细的眼睛瓮声瓮气地回道。
“这位大姐,再往前走就要去我们牛家埠了,你回陈家村就从这下来吧。”赶车的老汉停下牛车说道。
陈娥拿起包袱,拉起田元宝下了车,跟载了她们一程的老汉道了谢,两人走向旁边的小路。
烈日当头,路边也没有可遮荫的树木,陈娥拉着田元宝,两人拖拖拉拉,满头大汗,气喘如牛,又走了大半个时辰,终于到了陈家村。
“娘,我回来了。”陈娥带着田元宝进了院子喊道。
一个个子瘦小、脸上布满皱纹的老太太听到声音从屋内走了出来,看见院内满脸通红的两人笑着说道:“这大热的天,你怎么带着孩子跑回来了,这不是让孩子遭罪嘛。”
“娘,我们在路上还搭了一程牛车,没事。狗蛋,叫姥姥。”陈娥推了一下田元宝笑道。
“姥姥。”田元宝喘着气乖乖地喊道。
“狗蛋乖,快进屋吧,热着了吧,姥姥给你泡糖水喝。”陈老太带着陈娥和田元宝进了堂屋,招呼两人坐下歇歇,自已又急忙去厨房泡了两碗糖水端过来。
田元宝接过糖水咕噜咕噜几口就灌下了肚,用手抹抹嘴,问道:“姥姥,有吃的吗?我饿了。”
“饿,你晌午不是才吃了两个窝头和一大块锅巴吗?”陈娥道。
“娘,走了那么多路,我又饿了。”田元宝嗫嗫道。
“好,姥姥给你拿去。能吃是福!”陈老太呵呵笑着道。
田元宝在一边大口的扒着饭,陈娥和陈老太在一边聊着闲话。
“娘,现在家里的活都是我在干,从早忙到晚,累得要命,孩子他爹还嫌我罗嗦。”陈娥满脸不高兴地诉苦道。
“做人媳妇哪有不受累的,大家都是这么过来的。”陈老太乐呵呵地劝道。
“以前没分家前,我可没什么活,都是二嫂干了,现在又是照顾老的,又是伺候小的。”陈娥嘟囔道。
“你那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啊,你也不看看你姑对你多好,你二嫂干了这么多年,现在也应该轮到你干了。”陈老太是个传统的贤惠女人,认为做媳妇就应该勤劳能干,干完家里的活还要搭手地里的活。
“娘,你怎么不帮着我,我是您闺女啊!”陈娥抱怨道。
“我不帮着你,能让你嫁到他们田家去,还不是看在你婆婆陈阿花跟我们连着亲呢,在这一层份上她就不会待你不好。”陈老太板下脸道,“再说去年木根家分出去了,老大金根一家又一直住在镇上,现在家里没有妯娌跟你争气,还不是你说了算,你还不满意。”
“婆婆是对我挺好的,可再好也比不过他小儿子,钱都她把着,全用到她小儿子身上去了。”陈娥叫道。
“你知足吧,不愁吃不愁穿的,田家可都是好庄嫁把式,家里粮食足够着呢。”陈老太教训道。
“娘,现在木根家过得可好了,都养起外人来了。”陈娥恨恨地道。
“养起外人”陈老太疑惑道。
“什么外人呀!”一个略带着尖利的声音传了进来,随即一个高瘦的妇人进了屋。
“二嫂。”陈娥站起来招呼道。
沿着黄土路,赵清娘拉着木言的手进了村子,朝着村中最结实的砖瓦大屋走去。
“木言,这村长爷爷是你爷爷的大哥,你可以叫他大爷爷。”赵清娘笑着介绍道。
“噢,原来我们家跟村长家还是亲戚啊!不过我觉得我还是喊他村长爷爷比较好,听上去比较威风。”木言恍然道。
赵清娘摸摸木言的小脑袋,笑着说好。
“村长爷爷人好吗?”
“村长爷爷看起来比较严肃,可人很好,办事很公正。”
“那他会接纳我留下来吗?”
“会的,肯定会,我家木言这么乖巧,谁都会喜欢的。”
两人说笑着没一会儿就到了村长家门口。
院内一个胖乎乎,穿着一身青色交襟葛布衫,发髻梳得一丝不苟,整个人看上去干干净净的老太太手里端着一个簸箕正在喂鸡。
“伯母,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