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耽美辣文电子书 > 清歌荀令 >

第62章

清歌荀令-第62章

小说: 清歌荀令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觯分静乓裁挥刑喙思桑苯哟展ピ谲鲝钔飞嫌×艘幌隆

    “许久未见,志才的脸皮怕是历练归来了。”

    任由这人为所欲为了一阵,荀彧喘着气将人推开,强忍着白他一眼的冲动说道。

    他当初那清风霁月的好友,怎么就变成了现在这么个混不吝的样子?

    识人不清啊!

    马车里的动静外面的人丝毫没有察觉,以为两位先生在里面讨论着什么家国大事,到了城门处敲车厢的时候都有些小心翼翼,生怕惊扰了这俩人的思绪。

    好在还记着正事儿,戏志才也不逗荀彧了,掀开车帘让守城的士兵知道马车里的人是谁,然后才能进城。

    因为皇帝和朝中大臣几乎都来了许昌,就算是曹操身边的人,要进出城也得经过层层盘查,生怕混进去什么怀有异心之人。

    皱着眉头看着周围破败的情况,看惯了昌邑城中的百姓和乐,荀彧对这里几乎和刚经过一场劫掠没什么区别的样子更加难以接受。

    好好一座城,怎么会是这个样子。

    收回视线看着戏志才,荀彧语气中带着些许不解,“许昌一早就在主公治下,就算比不过昌邑也不该差太多,怎么会是现在这般模样?”

    他自认为对兖州各城的情况了如指掌,这些天因为要迎皇帝到许昌对这里更是多了几分关注,传到昌邑的消息显示一切都好,不过短短几天,怎么会变成现在这个样子?

    还是说之前的消息有误,有人将许昌的情况瞒了过去?

    没人有这么大胆子敢在消息上弄虚作假,他这些天看到的消息之中也只是一些片面的东西,估计是主公没有将这些事情传出去的意思。

    总不能是因为主公的到来才导致城中这般模样。

    街道像是许久没有打扫过一样,行人也不多,且大都是衣着褴褛面黄肌瘦的样子,如果不是知道附近没有出现什么灾祸,荀彧都要以为这是被救济进城的灾民了。

    这绝对不会是许昌之前的样子,不然,就算情况再紧急,主公也不会将陛下迎到这里来。

    他曹孟德在兖州经营了几年,不会让治下城池变得如此狼狈,更不会让朝廷的人看到这幅样子。

    心中有了些许想法,荀彧抿了抿唇,下意识转头看向戏志才,“可是陛下做了什么?”

    眼底的欢喜散了不少,戏志才将车窗上的帘子拉紧,而后点了点头。

    “文若应该知晓陛下为何如此紧急召你来许昌。”慢悠悠说了一句,戏志才神色逐渐沉了下来,“迁都事关重大,如今虽不是迁都,但是陛下来许昌行宫亦不是小事,所以陛下安顿下来之后,欲在许昌祭天。”

    “祭天?”

    ——铸铜人以警祭天作为乞求神灵赐福攘灾,是谓祭天。

    微微睁大眼睛看着戏志才,荀彧不明白小皇帝究竟想的是什么,这非年非节战祸不停的时候,怎么还想着要祭天?

    总感觉这主意不是小皇帝自己想出来的,荀彧还想再问些什么,但是戏志才却开口制止了,“主公正在府中等候,稍后所有要问的文若都能得到回答,不急这一时。”

    的确不急这一时,他们这边越慢,陛下背后出主意的人就越紧张,他们着急什么。

    听戏志才这么说,荀彧也不问了,只一个人低头垂眸想着些什么。

    有些事情,不需要多少信息他也能大致猜出来究竟是怎么回事儿。

    就是不知道他们这位陛下心里究竟是怎么想的,主公现在又是什么态度了。

    祭天不怕,但是在不合时宜的时候祭天,招来的可不是赐福,而是灾难。

    曹操不是什么好脾气的人,如果小皇帝真的做出了什么惹人怒的事情,曹孟德会搞出来什么事情谁也说不准。

    那些大臣脑子都留在了洛阳不成,这时候惹恼了曹操,他们还能过的更好不成?

    一路畅通无阻来到曹操暂住的府邸,荀彧戏志才跟着下人朝着书房而去,两个人看上去都和往常一样,不动声色淡然自若,但是熟悉的人一眼便能看出来,这两个如今没有一个心情是好的。

    即便是久别重逢,过了之前的激动冷静下来想想现在的各种糟心事儿,荀彧和戏志才也高兴不起来。

    曹操单手撑着脸面无表情的坐在书房之中,眼前一堆竹简杂乱无章放着,若是平常,曹操断然没有让案几这么混乱的情况,但是现在,他却没有任何要收拾的意思。

    他曹孟德尊汉帝不假,但是这不代表就能被人压在头上欺负。

    小皇帝这回的要求。。。。。。真的有些过分了!

    荀彧戏志才经过通报之后进了书房,看到那一堆竹简后眼中不约而同闪过一抹了然。

    ——小皇帝又开始搞事儿了。

    朝臣们怎么想的荀彧不知道,但是曹操气的不轻这一点他却是可以确定的,毕竟眼前这人的表情做不得假。

    不等荀彧和戏志才说些什么,曹操握了握拳头便直接走了过去,“陛下听进谗言,欲要文若沟通上天以证明大汉江山稳固、子嗣长存。”

    咬牙切齿吐出后面几个字,曹操对刘协连表面的尊敬也不屑保持,若不是现在留着朝廷有用,他不介意将人赶尽杀绝。

    ???

    沟通上天?

    小皇帝这是在梦里被列祖列宗骂了,所以来祭个天寻求安慰吗?

    看着曹操眼中毫不掩饰的杀意,原本有些震惊的戏志才顿了一下,稍稍挡住的荀彧的视线而后问到,“忠出城之时还不曾听闻这些,怎么短短半日便又有了变故?”

    半日?

    三人之中唯一一个不在状态的荀彧没在意曹操口中所谓“沟通上天”,反而将注意力放在了戏志才口中的出城半日之上。

    这人在城外等了他半天,见面的时候却半个字也不提,若不是现在说漏嘴了,他还以为这人是接到消息所以才提前在那儿等着。

    真是傻的可以。

    心中涌出一股暖意,荀彧眸中柔和更甚,只不过旁边二人在心无旁骛的暗讽着朝中一群蠢蛋,都没有注意到这点变化罢了。

    从一堆竹简下面扒出来一张明黄色的诏书,曹操冷哼一声直接将东西扔了过去,连表面功夫也不肯做了。

    “方才送来的诏书,吾也是刚刚知晓。”

    看着被扔到手中的诏书,戏志才眼角抽了抽,总算是知道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竹简散在案几之上了。

    这怕是接完诏书之后就直接将案几上的公文摔在了上面,主公真的是气的不轻啊!

    先前只说要祭天,可没说要文若去做什么“沟通上天”的活儿。

    几百上千年之前才有那些巫师的存在,大汉传承到现在,谁听闻过祭天还要巫师?

    这冷不丁的让文若去做这些,接下来该不是要封国师了吧?

    戏志才心头一跳,再看向荀彧之时眼中就带了些许不明的意味。

    若是陛下真的想到了这里,文若是应下还是不应?

    瞥了一眼诏书,无视了戏志才看过来的视线,荀彧往旁边侧了侧身子然后问道,“主公,陛下所言只有这些?”

    如果只是要祭天,主公不至于气成这样,肯定还有其他事情。

    这么想着,荀彧看着曹操再次黑下来的脸色,心里有种果然如此的感觉。

    果然,他们那位陛下还有些其他的心思。

    自始至终,荀彧都没有将刘协要找他放在心上,沟通天地?不好意思,他荀文若区区一介凡人,真没有这么大能耐。

    甩了甩袖子,曹着脸将送来诏书的人说的话讲了出来。

    小皇帝的心思,他们这些做臣子的真的摸不清楚。

    “陛下不只想祭天,还想着封禅,若不是太过荒唐被朝臣制止,只怕此刻已经在前往泰山的路上了。”

    “封禅?!”

    ——祭天,乃命羲和,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时。

    封禅是祭天的一种,一般都是在泰山举行,五岳之中泰山最高,所以皇帝们都认为在此祭天,才称得上是真正的受命于天。

    所以,封禅也是历代帝王强调“君权神授”的最庄严的礼仪。

    但是,这并不是刘协能提出这些的理由。

    祭天在各种仪式中的确是封禅最为隆重,但是那是君主在太平年间或者有祥瑞现身的特别之年才举行的盛大典礼,一般只有作出大政绩的君主才有资格举行。

    刘协是将自己当成武帝那般文可治国武可兴邦的帝王,还是以为现在是太平盛世祥瑞现身了?

    在场三人明显都是这种想法,不是他们要对皇帝不敬,而是刘协此举实在有些痴心妄想。

    不说作出大政绩,只说保住大汉江山刘协尚且还做不到,又哪儿来的信心去泰山封禅?

    如果真的有机会见到列祖列宗,小皇帝只怕要被刘氏先祖骂的抬不起头了。

    如此不肖子孙,说出去简直让他们汗颜。

    被小皇帝这神来一笔弄的不知如何是好,荀彧看着神色极其一致的戏志才和曹操,沉吟片刻后开口道,“如今城中现状。。。。。。和陛下有关?”

    既然要祭天,不管是封禅还是在许昌建造祭台,那都是要用钱的。

    其他先不说,只那铜人便要耗费不少人力,以如今朝廷的情况,荀彧不认为他们能承担得起这个耗费。

    他们家主公有钱,但是那都要用来养兵,绝对不会用来给小皇帝搞什么不伦不类的祭天,如今战火四起,朝廷连自身都顾及不了,想要用钱也只能自己想法子了。

    养兵要花钱,尤其是一群实力强悍的精兵,所谓精兵,那都是用银子砸出来的,不管是哪个朝代都是这样。

    所以说,不管小皇帝说些什么,曹操也绝对不会将自己攒下的家底儿用在祭天之上。

    “陛下有旨,城中但凡有铜器存在,皆要上交朝廷以备祭天大典。”讽刺的勾了勾唇,曹孟德眯了眯眼,小皇帝这些天干的荒唐事儿不只一件半件,如此自寻死路,他拦了,但是拦不住,还能怎么着?

    如今的百姓的赋税已经够重了,现在朝廷还要从中强取豪夺,会给将来埋下什么祸患他也就只是看着了。

    “与民争财,简直荒谬。”

    低声叹了一句,荀彧已经不知道该怎么说好了,就算朝廷支撑不起,如此强硬的从百姓手中抢东西,这和盗匪有什么区别?

    这事儿主公没有拦着,对他们来说倒也是好事儿。

    想要登基称帝,总要有民心的支撑才是,小皇帝这般消耗刘氏几百年来积攒的威望,对他们来说可不是好事吗?

    荀彧刚刚到达许昌,舟车劳顿之下曹操也没想着让人在这儿待太久,有什么事情明日再说,他们不急这一天两天。

    也就气了那么一会儿,冷静下来的曹操想的就不是小皇帝现在能搞出来多少事情,而是这些事情能为他们带来多少好处了。

    身为中原几州的实际掌权者,他要考虑的可不只是那龙椅上不知人间疾苦的小皇帝。

    忽然想到了什么,在荀彧要离开之时,戏志才也朝着拱了拱手,左右今日主公顾不上其他,他

    便也先走一步了。

    知道身边这两位谋士感情好,曹操也没说什么,挥了挥手便让人都离开了。

    祭天不是一天两天能准备好的,现在皇帝在许昌,他要做些什么可就方便了不少。

    比如。。。。。。如何和孙坚一起对袁术造成致命一击。

    袁公路在淮南潇洒的不行,孙文台还没开始大肆出击,表面看来只是虚张声势,袁术也没怎么放在心上。

    毕竟孙坚原本在他手下待过不少时间,他也了解这是个什么样的人,只凭孙文台手底下那点儿兵马,想要打到寿春简直是做梦。

    志得意满的袁术忘了一点,他了解孙坚,孙坚同样也了解他。

    如今的孙文台有曹操相助,身边多了不少能人,但是袁公路身旁依旧还是原本那些人,知己不知彼,胜败未可知。

    知道他们家主公接下来要做什么,戏志才只是笑了笑,转身便带着荀彧去了他在许昌的府邸。

    整个朝廷都搬到了许昌,他们自然不会直接离开,至少短时间内不会。

    按理说偌大一个许昌城不会安排不出来荀彧住的地方,但是一来他不会在这里待太久,二来戏志才在其中说了些什么,最后的结果就是荀彧在许昌的这些日子和这人住在一起。

    ——先生体谅百姓不易,不欲给人造成麻烦,实在是我等楷模。

    嗯!楷模!

    众人心中的楷模安排人带荀彧去洗漱,然后自己回了卧房抱出来一个琴匣。

    或许是之前信中所说出现了些许偏差,戏志才如今在许昌,蔡邕便派人直接将精心做好的琴送来了许昌。

    做工精致的琴匣只看上去就价值不菲,但是比起其中放置的长琴也只是可有可无,只是,那看上去古朴尊贵的琴身之上却开了一个尺寸不小的孔,这让戏志才分外不解。

    难不成蔡公在制琴之时出现了失误,于是便在亲身上开了这么一个大洞?

    以蔡公的手艺,不应该啊!

    想了许久,戏志才也没有想出丝毫头绪,不管是做工还是美观上来看,这张琴和蔡邕以前做出来的琴都没法比,这是不想给文若制琴所以敷衍以对的意思?

    不可能!

    以蔡公的性子,不想做便直接拒绝了,哪儿用得着这种婉转的方式?

    不管怎么说,还是给文若看看吧,也不知道文若看到这怪异的琴之后心中会如何做想。

    被“委婉拒绝”的蔡公:文若寄来了这么张奇怪的图纸,还特意强调了要按图纸上画的那般来造琴,他能怎么办,只能听着了。

    年轻人啊,就是花样多!

    洗漱完收拾好自己的荀彧回来看到的就是戏志才皱着脸看着琴匣的样子,眼睛一亮快步走了过去,看到里面那比他想象中还要顺眼几分的长琴,荀彧脸上止不住的笑意。

    “蔡公有心了!”

    淡淡的香气从身边之人身上传来,但是戏志才心中却没有任何心猿意马的意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